《重生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 第5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守信和连守礼对视了一眼,两人都微微有些吃惊。往常类似的场合,周氏从不曾问起过张氏和赵氏。

    连守信就说了一个缘故,说张氏实在不能来,连守礼也含糊着替赵氏说了。

    周氏就冷哼了一声。

    五郎这个时候,就不经意地看了连守义一眼,小七就问六郎他娘在哪。

    “二郎他娘不在呢吗,让她帮着忙活,正好!”连守义就忙喊着何氏到上房来帮忙,随后,他还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到时候她一个人吃,你还省几口人的!”

    这分明是说周氏怕媳妇们吃了。

    周氏气的,脸色越发的阴沉了。

    何氏听见连守义的呼唤,立刻就来了,真的在外屋帮起了蒋氏。周氏在炕上闷坐半晌,时不时地朝外面吩咐几句,不过一会,她就坐不住了,忙忙地下炕,去外屋看着蒋氏干活。

    等饭桌摆好的时候,连守义、何氏、六郎都自动地上了桌,只有连芽儿怯生生地不敢靠前。

    周氏如今一百个看不上连守义,忍不住就发了火,还让另外几个儿子给她做主。

    “别让他在我跟前,他在我跟前,我得少活几十年。你们就都不管管,让他欺负我寡妇失业的……”

    连守仁和连继祖,还有连守礼都不吭声,周氏只得看向连守信。

    连守信被盯不过,只得闷闷地开口。

    “娘,这是给我爹圆坟的饭。”

    这顿饭,周氏是撵不得连守义的。周氏气的没法,只好大骂何氏。最终何氏并没有上桌,而是被蒋氏拉出去,另外给她盛了饭菜,这才消停。

    之后,连守义一家竟成了周氏饭桌上的常客……

    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二章 除服

    八月中秋,天高气爽,连蔓儿起的早,梳洗过。丫头吉祥就从旁边的柜子里拿出两套衫裙来,问连蔓儿要穿哪一套。连蔓儿看了,就挑了秋香色的那套穿了。

    今年年初,她们这一股出钱,给连老爷子办了周年。也并没有惊动外人,不过是连姓自家人聚了聚。之后,张氏、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母子几个就正式除了服。

    为连老爷子服丧,连守信兄弟几个都要服三年的斩哀,而张氏、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则只需要服一年的不杖期。出了孝期,连蔓儿终于也能穿些颜色衣裳,戴些金玉首饰了。

    连蔓儿穿戴好,就从西屋出来,信步走到门外,站在廊上看院中的景色,逗弄廊上挂着的鸟笼内的两只画眉。

    廊下的石榴已经结了红彤彤的果子,藤蔓花架上开满了各色鲜花,还有几盆极具农家风味的看枣儿和看椒儿,也是红彤彤的果子挂满了枝头。

    鸟语花香,又是一派富足丰收的景象,连蔓儿不由得嘴角就含了笑意。

    远门外响起脚步声,连蔓儿抬头一看,就见连守信正从院子外进来,连蔓儿忙就招呼了。

    “爹,这么早,你又下地了?”

    连守信穿了一身靛青的细布裤褂,千层底淡青色的布鞋鞋底上微微有些泥湿。

    “也没啥事,我就去看看场院,顺路随便走走,在地头看了一眼。”连守信就道。

    地里的庄稼都已经收割完毕。这两天正趁着天气好在晾晒和扬场。至于地里的柴禾,是并不急着往家里拉的,等过些日子。柴禾干爽干爽再拉回来,也方便堆放。

    如今在锦阳县境内,除了三十里营子这几百亩的田地,还有罗家村那个庄子,这两年期间,连蔓儿家又置买了两个庄子。因为庄子等各种产业多了,再加上这些年。手下也颇培养出些忠心能干的人来,就在各个庄子上安排了庄头,负责各个庄子的事务。

    三十里营子的这些田地、鱼塘、荷塘。再加上葡萄园等,也分别有两个管事经管着。一个管事,就和别的庄子上的庄头一般,至于葡萄园的管事。则还要负责酿制葡萄酒。

    这些人。自然都是签了终身的死契的,连蔓儿家给他们的补偿、待遇也相当丰厚。

    因为各处都经管的井井有条,连守信本是不用在下地的。只是他庄稼人的本色不改,对田地和庄稼的热爱并没有因为生活境遇的变化而有所淡薄,不仅时时地关注着田地上的一切,秋收的时候,也尝尝会下地去,众人拦着。他也要做些活计,心里才畅快。

    用连守信自己的话说。不管到了什么时候,这田地、这庄稼,都是家里的根基。其实,在这个年代,有他这种想法的人着实不少,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家人门口的对联都同样写着耕读二字了。

    田地和庄稼何止是她们一家的根基,还是全天下百姓,江山社稷的根基。

    也有人见连守信下地干活,就有些不理解,觉得以他的身份和家境,完全不用做这样粗重的活计。这个时候,连守信就更有话说了。他说田地里的活计,是和读书一样,最上等的活计。

    “人家万岁爷每年还带着皇后娘娘一起下地干活那。”

    连蔓儿几个听见连守信这样说,就都背地里偷笑。连守信有这个话,还是开春的时候,鲁先生来信中说了皇帝与皇后率领百官亲事农桑的场景,连守信听了小七给念的信,以后遇到人劝他,每次都会说这样的话。

    如今的皇后,正是沈谨。她在入宫一年之后的,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赶紧进屋洗洗,一会该吃饭了。”张氏从屋里走出来,笑着对连守信道。

    “我就在这外头洗。”连守信站在院子当间,四下看着。一年四季,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也是他最喜爱的。

    “那你就在外头洗。”张氏就让小丫头端了水盆出来,看着连守信洗脸洗手。

    “把脚也洗洗,我给你换双鞋。”张氏因为看见连守信的鞋底有点湿,就忙又拿出一双鞋来让连守信换,随后又问连守信,“进来的时候,看见小七他们三个没?”

    “看了。”连守信就道,“我在书房窗户外头往里瞅了一眼,三个孩子都念书那,曲先生也在。”

    正这么说这话,就听得院门口又有脚步声,随后,就看见小七带着小龙和小虎转过影壁,走了进来。

    张氏的脸上的笑容立刻又多了几分。

    “饿了吧,念了这一早上的书了,赶紧进屋,马上就开饭。”张氏招呼着三个孩子道。

    小七带着小龙和小虎走到连守信和张氏跟前,都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然后又向连蔓儿问好。两年过去了,小七的个头又窜高了好些,脸上身上虽然还有些婴儿肥,但是看上去,已经是个俊秀的少年模样了。

    因为给连老爷子守孝的缘故,去年的童生试小七就没有参加,而是再有读了一年书之后,今年年初参加的童生试。

    参加考试之前,鲁先生、楚先生和曲先生都曾出题试过小七,几位先生对小七都很看好。连守信和张氏也是望子成龙。结果,小七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锦阳县的童生试上高高地中了个第二名。

    第一名是比小七大了十多岁的一个青年。

    连守信和张氏笑的合不拢嘴不说,教导小七的几位先生私底下也都颇为欣慰。小七考的这样好,一方面是他自己的天份和努力,另一方面也与名师的悉心教导密切相关。而能够教导出这么有出息的学生来,也是先生们一生中最喜的赏心乐事。

    先生们欣慰喜悦之余,难免对小七的要求更加严格。

    这两年,小七不仅学业上大有长进,因为有曲先生亲身教导,说话行事渐渐有了大家之风。不过性子是没怎么变,自家人在一处,还是很活泼,不像五郎,是人前人后,都端方的紧。连蔓儿曾暗地里想过,小七这比较轻松的性格,也许因为上面有哥哥姐姐的缘故。

    一家人进屋,张氏就吩咐摆饭。大家洗了手,就都上炕坐了。

    虽是早饭,却准备的非常丰盛,各色粥点小菜摆了满满的一桌子。连守信举起筷子作势夹了一口菜,大家这才都开始动筷。

    小七、小龙和小虎三个都正是能吃的年纪,饭桌上虽然有规矩,却并不拘谨,张氏在一旁,时不时地给三个孩子夹菜,看着他们吃的香喷喷地,张氏就仿佛是吃了蜜一般。

    连守信喝了两口粥,就专门挑了一个颜色略有些发黑的馒头吃。

    “好吃,好吃。”连守信两口,就将馒头吃掉了大半,一边还赞了两句。

    这种馒头,一看就是用春小麦磨的面做的,其口感和味道,都比旁边那盘冬小麦面蒸的花卷要差一些。可连守信偏偏爱吃。

    连蔓儿就抿了嘴笑,也不说话。

    “你吃就吃吧,咋还像个孩子似的那?”张氏在一旁就笑道。

    连守信就不说话,只含笑继续吃。

    小七如今是廪生,每个月都从县上领廪米,遇到年节的时候,还会有鱼、肉。因为锦阳县这边已经基本普及了冬小麦和春小麦,廪生的廪米也随着变成了麦子面。

    连蔓儿家里现在自然不缺这个,但是每次连守信都会亲自去领,领回家,还会专门叮嘱厨房里做了大家伙吃。

    饭毕,撤下桌子。这个时候,还不到学堂上课的时辰,因此小七几个都有了空闲,就嘻嘻哈哈地说笑起来。

    有小七做榜样,小龙和小虎在学业上也很努力,再不复刚来的时候动不动就想逃学的调皮样。当然,这还得亏曲先生的严格拘管,并且,曲先生手里的那块竹板子居功甚伟。

    回想起小龙和小虎淘气,被曲先生抓住打板子时候,哭的花猫脸,鬼哭狼嚎的样子来,连蔓儿就忍不住笑。

    小七看见连蔓儿笑,就凑了过来。

    “姐,我们学堂里的赵焕晨昨天跟我说,他抓到一只黄鸟,可好看了,叫的也好听,我让他今天拿来,要是好的话,我用一只笔和他换。”小七笑嘻嘻地对连蔓儿道。

    黄鸟,也就是黄莺,羽毛鲜艳,叫声悦耳。

    “蔓儿姐,我们再给你编个笼子,管保比上一个还好看。”小龙和小虎就都抢着道。

    “行啊。”连蔓儿就笑着点头道。

    “蔓儿姐,那你还要蛐蛐不,我们也能抓来。”小龙和小虎就又道。

    “得了,别总拿你们蔓儿姐做幌子。那个鸟啥的还行,她还能跟你们似的,斗蛐蛐?你们都好好念书,少玩,是几天没挨先生的板子了吧。”张氏就故意虎起脸来道。

    小龙和小虎就做了个鬼脸,不说话了。

    一会,就到了上课的时辰,小七、小龙和小虎都忙站起身。

    “好好念书,别惹先生生气。”连蔓儿就嘱咐道。

    三个孩子答应了才出门去了。(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三章 刺玫花与落花生

    小七、小龙和小虎上学去了,连守信喝了一杯茶,也站起身。秋日清晨的薄雾已经完全散了,今天将是一个大晴天。连守信先要去学堂里看一看,然后再去场院,看着庄子上的人晒谷、打场。连守信是个闲不住的人。

    “今个儿天气好,待会得把秋冬的衣裳都拿出来晒晒。”张氏就对连蔓儿道。

    “娘,那这会我先去摘些刺玫花吧,咱今年再多腌制些青丝玫瑰什么的。”连蔓儿点头,“等我回来,再帮你晒衣裳。”

    如今连蔓儿家的庄子上每年都会下来许多的杏子和刺玫花,其中很多都被张氏和连蔓儿腌做了青丝玫瑰。除了自家做点心吃的,做礼物送人的,还有一部分被送到了铺子里,作为庄子上的特产,销量很是不错。

    “行,你去吧。”张氏就笑着点头道,“趁这会露水下去了,太阳还不咋毒,快去快回,别看现在天凉快了,待会那太阳毒着那。”

    “哎。”连蔓儿答应着出来。

    “戴上点帽子。”张氏又在身后嘱咐。

    连蔓儿并不像许多她如今交往的那些官宦、大户人家的姑娘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是五郎在京城,看到了闺秀们出门为了避人戴的帽子,那帽子沿下缝有轻纱,可以遮挡面容。五郎就买了几顶回来送人。

    连蔓儿拿到了帽子后又略改了改,使之遮阳效果更佳。又更加的透气。每次出门就戴上,确实能很有效地防止皮肤被晒黑。

    连蔓儿称这种帽子为凉帽。

    连蔓儿戴了凉帽,吉祥、如意、善喜、良欢四个丫头提了篮子等物一起跟了出来。如今吉祥、如意是跟着连蔓儿的大丫头。善喜和良欢两个是去年买来的,也在连蔓儿屋里伺候。至于原来的小喜和小庆,都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被安排给了五郎和小七两个。

    这两个丫头,再大上几岁,就会在连家的下人中择配,往后就是连家的管事媳妇。

    从前跨院的门中出来。往西走了一段,就是菜园子。走到菜园子边上,就能够听到从不远处的学堂里传出来的朗朗的书生。

    早上的乡间。宁静安详中透着生机勃勃,再有这朗朗的读书声,让人的身心也充满了喜悦和安宁。连蔓儿驻足听了一会,这才笑了笑。顺着菜园子旁边的青石小径往北走。便是连家庄园的边界。

    如今这边界上依旧没有筑墙,只有已经枝繁叶茂的白杨树,还有树下葱葱郁郁的香草和刺玫花。这些花木每天都有人精心打理,因此这两年长的越发的好了。

    因为这些刺玫花的缘故,不仅没有闲杂人或者鸡鸭鹅等会闯入庄园,而且庄园上出的蜂蜜也特别的甘甜,带有一股子刺玫花的香甜气。

    连蔓儿就拿了花剪,挑那新鲜、干净且没有虫害的刺玫花剪下来。扔进篮子里。嘱咐好了丫头们怎么干活,连蔓儿就留下善喜给自己提篮子。让吉祥等三个丫头自去剪花。

    连蔓儿这正剪着花,就听见花丛外有人憨憨地招呼。

    “蔓儿,剪花那!”

    连蔓儿忙抬起头来,看见来人,就笑了。

    “小坛子啊,你这是往我三伯家去?”

    “嗯哪。”小坛子推着一辆平板车站在花丛外,见连蔓儿问他,一边憨笑着回话,一面还抬起一只手,挠了挠自己的光头。

    连蔓儿认得,那平板车是连守礼这两年置买的家当之一,而平板车上,则是堆码的满满的一车晒的半干的花生秧子、玉米秸秆等。

    连守礼一家最初从老宅搬出来,就住在如今的学堂里。那院子紧邻着村庙,因此小坛子就和连守礼一家熟悉了起来。从那个时候起,小坛子就常帮着连守礼一家干活。

    这两年,连守礼租种了六亩给周氏养老的田,一家三口的活计就更多了。小坛子看他家只有连守礼一个壮劳力,赵氏体弱,连叶儿年纪小,就更经常地偷空帮着连守礼家干活。

    别看小坛子一个小和尚,地里的活计竟然也做的有木有样,而且格外的实诚。

    “现在就开始往家拉柴禾了?”连蔓儿就问小坛子。

    “嗯哪。”小坛子就答道,“这不快到八月节了,庙里的事到时候肯定多,我就没啥空了。趁现在有空,我帮着连三叔往家拉几车柴禾,到时候他们就能省点劲儿。”

    “上次送你们的青丝玫瑰吃完了没?”连蔓儿就又笑着问。

    小坛子就又挠了挠光头。这两年,小坛子也长高了些,而且更加壮实了。少年的身子骨不像别人那样纤细,已经能够看出他以后的身形。个头不高,但是肩宽背厚,身板壮实、能干活。

    “差不多都吃完了,腌的太好吃了。”小坛子憨笑着答道。

    “不要紧,这两天我让小七再给你们送一些。八月节,你们也好自己打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