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课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淑女课堂-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玩弄性,来宣泄对世道的不满。 
    当然也有真正意义上的网恋者,她们存在于网上。并仅仅存在于网上。在网上她们选择放荡,而在网下则追求淑女风范。在网上,可以与任何人“Zuo爱”,在她们看来,这种形式的Xing爱是卫生的,没有身体接触,不用担心艾滋病的感染;不会怀孕也不会爆出丑闻;完全可以多样化的,可以尽情表现、花样百出。 
    尽管网上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然其成功率却低到惊人的地步,千分之一的成功率意味着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失败。更令人担忧的是女性网民因网恋而身遭偷窃、抢劫、强Jian,甚至为情自杀等的不幸事件连连发生,网络成了培育罪恶的土壤。 
    时至今日,人们已无法否认网络对于整个社会具有无可争辩的革新和推动作用。但对于这张由高科技和现代文明编织起来的“情网”,已经危及到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安定。 
    因此,进行淑女教育,继承和发扬淑女文化势在必行。因为,淑女是决不会推崇“一夜情”和迷恋网上情爱的。淑女是为了爱而性,决不会为了性而迷失自己                
   北京的三里屯是有名的酒吧一条街,在这条不长不短的马路上,每每到了夜晚,总是聚集着无数老外,要不是有同样数量的中国女性也出现其中,你真会以为身处他乡异地了。 这个“夜生活”场所的每个人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没有人能够彼此用坦诚去对待第一次邂逅。 
    就是这条光怪陆离的老街,一群穿着随意、打扮自然的前卫小资女人们,不仅经常常来常往,而且有的与老外打得火热。 
    她们大都天生丽质,或略施粉黛或素面朝天。她们的打扮在三里屯永远不是最时髦的,但她们与老土、俗气这样的字永远不沾边,中性的装束是她们精心装饰自己的细节。 
    她们与自己圈子里的老外同来同往,除非朋友介绍,她们很少主动搭识不认识的老外。 
    她们是时尚女性的先遣队。她们是新世纪现代女性中思想最活跃、个性最独立、行为最新潮、最具发展潜质的种群。 
    她们一改千年的柔顺,公然挑衅男人的骄傲,不屑男人的特权。 
    她们不再遵守传统,冷静地张扬着个性,认真地体验生命。她们处在流行文化的前沿,出人头地、惹人眼目;她们在深夜出没喧嚣的酒吧,熟练地啜着烈酒,和男人一起探求生命的本真。 
    她们温柔地欣赏女人,也尖刻地批驳男人。她们在繁华的都市中从容穿行,优雅地吸着细长的香烟,目不斜视地注视路经的男人,也泰然自若地享受他们带有目的的讨好和殷勤。 
    她们热衷于毫不掩饰的爱情,崇尚收放自如的激|情。你可以有幸目睹她们心无杂念的疯狂,但你不会看见她们忘却一切的沉沦。一旦条件成熟,她们会远嫁他乡,不惜牺牲一切。 

()
    你不必猜想她们在国外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也不必幻想她们能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她们只会把自己最风光的一面在你面前炫耀一番,会说国外的文明程度有多么多么地高,会说国外的月亮的确比中国的圆。 
    乌鸦的叫声总会激起凤凰对她的大加挞伐。其实凤凰在乌鸦叫起来的时候,也不要见怪。要知道不管什么鸟的叫声,都是为了让人听见而已。你安心做令人欣赏的凤凰就一了百了了。 
    事实上,身为凤凰的淑女决不是保守,观念陈旧;追求时尚,但不做时尚的先遣队;柔顺仍为本色,但决不会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不是前卫的新潮女性,而是中华文明的传播者,中华传统道德的继承者,永远的好女人。                
    21世纪的新女性,可谓“百花齐放,当人们刚刚对小资女人的面貌有所印象的时候,一个个新面孔又出现在人们的视线范围。 
    她们穿名牌,出入各种高档消费场所,一高兴还要出去旅游一下,她们“花”容月貌,“花”样年华,“花”钱如流水。你说她们是小资女人,但又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并高,缺少小资女人的“硬件”。 
    那么,为什么同小资女人一样,能摆出“一掷千金”的豪气呢?原来她们是靠“寄生”来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通俗一点说就是靠父母,我暂称她们为“寄生小资”。 
    她们在外面是大人,回到家便成了小孩。父母们的年龄一般在50至65岁,多数都还身体健康,大部分人还在发挥余热或是被原单位返聘,经济上比较宽松,所以也不在乎孩子们的“寄养”。 
    “贵族”们象征性的给交点儿饭费,偶尔出现超支,还可以向父母伸手要些。“寄生小资”享受父母提供的生活品质,或者把工作后挣的钱用光。除非她们相信独立生活或者结婚以后生活品质不降低,否则她们宁愿继续“赖”在家里。 
    淑女恋家,但不会“赖”在家里;孝敬父母,但不会依赖父母;追求生活品质,但要靠自己创造。 
    “寄生小资”的增加是因为她们生长在富裕的家庭,使她们已经缺乏自我提升的动力。 
    这对他们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大学毕业了也不急于就业,或选择继续求学,在学校里再泡一段时间;有的人就业压力小,挑选工作时也比较挑剔,行业、职位、薪水不合心意的免谈,宁缺勿滥;若是开始工作后发现不如意,她们会义无反顾地辞职、跳槽,从来不委屈自己。 
    “寄生小资”虽然个人条件十分出众,且已到婚龄,爱慕者也非常多,但他们仍不动心,依旧与父母厮守在一起,或游离在自由的空间里。 
    这是因为,她们害怕结婚后,要做家务,要做贤妻良母上侍老下侍小,所以,结婚的事过几年再说吧。趁着年轻,尽情享受单身所特有的有声有色的生活,这已成为一种时尚。 
    她们只对自己负责,不让自己受束缚,也不束缚别人;抓住眼前的快乐,让每一天都活出精彩;不相信爱情的存在,觉得被爱情折磨得寻死觅活的人八成受过刺激;对异性顶多是喜欢,既使是谈恋爱,也甭谈结婚的事,更不用说谈生孩子,如果谈生孩子我跟你急;热爱学习,从A、B、C到淑女培训班,均可见到她们靓丽的身影;嗜好购物,热衷旅行,酷爱在高级餐厅就餐。 
    “寄生小资”有自己的生活态度,那就是率性任情、随意简单、轻松快乐。 
    她们从不伪装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故弄深沉,不装模作样,不为难自己,也不勉强别人。她们认为人生用不着太当回事儿。 
    飞速发展的商业社会使她们没有太多传统文化的记忆,她们和消费一起成长。 
    周星驰式的“搞笑”、陈小春式的“古惑仔”、张惠妹式的“我就是我”、赵薇式的“你是疯儿我是傻”,“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代替了“愤青”和“顽主”的痛苦、压抑、怅惘、颓废、迷乱、浮躁、不羁、反思和叛逆,没有了嘶哑,没有了疯狂,没有了铿锵,没有了执着,也没有愤怒,没有咆哮,她们只要真实的快乐,永远是无忧无虑的。 
    卡通文化的风行,对现代文化形态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使一些本该涉足谈婚论嫁的“寄生小资”们,却依然一副“孩子样”。 
    她们的表情、语调、动作乃至思维方式都出现了卡通化的后儿童倾向。在生活中也要过一把“孩子瘾”,表现最明显的是玩手机。 
    手机这种现代化通讯工具,却成为一种成|人玩具。不但可以像染头发一样,随着心情的变化更换彩壳,而且,还可以用来玩各种游戏,比如发发各类短信息。大家都像儿童,享受游戏带来的巨大快乐。 
    “寄生小资”们患有不同程度的“情感缺乏症”——轰轰烈烈的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没有感情的归宿。 
    这些都有可能使她们丧失对生活的满意度,可又不能整天陷入郁闷中,不得不以购物和即时花费来充实自己生活。“她们从不为明天忧虑,只要今天快乐,不问明日几多愁。” 
    “寄生小资”生活在一个物质日趋丰富的时代,所有产品的营销诉求几乎都是针对她们的趣味的,她们认为反正钱都是不用操心就得来的,随便自己怎么花,别人干涉不了,有钱就要花,反正花了也还会再有,即使自己挣不来也无妨,反正家中有“银行”。 
    “寄生小资”逃避责任,有的是因为不愿意承担,有的是根本承担不起。所以,她们共同选择“享乐主义”的世界观。因此,她们的消费大多是为了自己快乐。“寄生小资”这一群体对社会、对家庭无疑是一个负担。 
    而淑女向来是不羡慕“寄生小资”的无忧无虑,高品质的生活。她们渴望无忧无虑,但不逃避责任;追求享受,但不会经常透支钱财。她们对钱财的看法,是正常人的态度。她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争取,而不会依赖男人们。                
    都市里“物质女孩儿”越来越多,她们大多富有、年轻、漂亮,引人注目;她们有着令人羡慕的教育背景;她们是电视制作人、公关顾问、演员、服装设计师,收入颇高,有钱也有闲;她们有花钱的激|情和冲动,只要东西够时髦、够奇趣,她们就会一掷千金;她们是新世纪的宠儿,是一群站在广告业、出版业、娱乐业和媒体业前沿的人。 
    物质女孩儿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不能不归功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女孩儿是有钱有房的一族,她们敢于走进“围城”,也敢于从“围城”中走出来。当社会用不断的进步给予她们更多选择的机会时,她们会用自信和活力生活得多姿多彩。 
    某些物质女孩儿深受病态心理的影响。智力发展了,能力增强了,心灵却僵硬了。人变成了金钱物质的工具,精神变得脆弱,心理变得狭窄,情感在日渐枯萎。 
    她们无限制地追求成功,追求升职,追求经济回报,在高度紧张的压力状态下,透支了生命能量,破坏了情绪结构,抑制了人的自然需求与激|情,以致失去了女人应有的魅力,陷入在持续的冷漠、沮丧的心理状态中。 


    她们大都标榜“独身”,钻石“王老五”便是典型。她们永无止境地追求成功,无限量地追求利润,反而丢失了许多生活情趣与人际温暖。 
    她们习惯冷漠,那种冷漠既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她们失去了沟通、交往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假装若无其事,其实持久的孤独感已成压力。她们逃避,她们惶惑,她们恐惧婚姻的责任,是因为她们已被现代“文明”挤压得失去了活力。要想使冷漠的心绪再次腾起,就得先让心变得柔软,放下物质包袱,去休闲、去养心、去恢复自我的真相,学着重新做女人。 
    独身,并不是一种错,它似乎可以理解为苦与乐的代言词。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它是那种掺杂着几许无奈的现实生活。更多的年轻朋友选择单身是一种不得已,是一种亚单身状态。她们随时在等待触电,等待另一颗心的撞击,然后融合。 
    有的独身女性事业有成,成为人们羡慕的女强人,成为崭露头角一枝独秀;而另一部分“临时性”的独身女性,在五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的影响下,依然会回归结实而又温馨的避风港湾。 
    单身女贵族的队伍逐渐庞大,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现象。面对这一阶层会学家忧心忡忡,虽然她们是现代成功人士,虽然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在迅速成长为都市经济中的新“亮点”,但毕竟是远离五千年传统文化。 
    然而,独居始终优雅地存在着,在城市明亮或灰黯的角落里。 
    她们绝大多数人是不会一直独居下去的,独居只是她们的一段旅程,走过这段路,便各有归宿,但这段旅程的泪水与欢乐、苦涩与甘甜,也许会令她们回味一生。 
    一台好音响无论如何是不可或缺的。音乐是最好的温泉浴和麻醉剂,可以涤尽空中的浊气。最抽象的音符,却蕴含着最宽广的希望、最贴切的慰藉、最温存的关爱。电视、电话、空调、宜家家具、布艺、花草、明灯可以成就一个温馨的家园。 
    独居女人身上更多地散发出一种自爱自怜的芬芳,独居者诗意的栖居,优美与艰辛并存,单纯与寂寞同在。 
    物质女孩儿的爱情观也有别于淑女,她们主张:恋爱,但不真心真意;失恋,但不自暴自弃;一夜情是允许的,“第三者”是反对的。往往“物质女孩儿”还没爱上谁,却先爱上了“爱情”。 
    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无所不能的互联网粉墨登场,成为人们传递各种信息的手段。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传递思念。 
    她们不再为爱饥渴,爱因此丧失了神秘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女人认为,新世纪,男人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应该重视的是工作和自己。所以,何必眷恋那个让你伤透了心的男人呢? 
    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有些物质女孩儿甚至觉得有几个很要好的男性朋友,生活一样可以过得有声有色。“过上等生活,享下等情欲”成为共识,她们反对所有源自生理 
    的原始冲动,愿意“让爱做主”。 
    物质女孩儿为了享受钱财而工作,淑女是为了家庭和个人的生活而工作。在“物质女孩儿”眼里,工作绝不是生命中的最爱。工作是经济来源的象征,也是参与生活的一种方式。虽然也有压力与不安,有辞职的念头,但看在钱的面子上保住饭碗还是最重要的。辛苦工作赚来的钱是享受物质的保障,也带来幸福感和慰籍感。 
    物质女孩儿每星期舍得花几个钟头的时间上健身房、游泳、接受芳香治疗、按摩、艺术课程、音乐课程、音乐会、瑜珈、看电影、外出吃饭等。对于体育,更倾向于选择慢跑、打网球和体操。 
    淑女同样追求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虽然她们也知道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飞翔的翅膀,但她们没有物质女孩儿那么多时间,因为她们是贤妻良母,要在丈夫、孩子、老人身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物质女孩儿认为,消费则更多地是为了享受生活,而淑女是为了生活面消费。“物质女孩儿”是不想让自己的生活太早凝固,努力地挣钱,开心地花钱是件很惬意的事。 
    她们到各种流行的场所去,并非为赶流行,而是成为流行的一部分;到名牌服装专卖店里去消费,可以承受与众不同的感觉。她们主张;赚钱就为让生活更好,赚钱是手段,消费是目的。 
    物质女孩心不仅热衷于物质,而且还热衷于休闲,旅游当然是首选。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享受生活的感觉。在最富盛名的酒吧,优雅地喝酒和谈笑,透过玻璃窗看着外边忙碌的人,啜一口果酒,似有一种脱俗的感觉,那种不屑的样子好像她们从此不再为生活而奔波了一样。 
    淑女同样追求休闲,但却舍不得去酒吧潇洒一番,而环游世界的过程是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新体验。                      
   第三章 无边风月 
    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