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眼中的英超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颜强眼中的英超帝国-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谇八樟拥娜昃蒙睿凶徘逦牟四裥卤汀袄习帧崩媳郑矶嗳饲榱反锏墓Ψ颍蘼际窃诰友Щ岬摹P卤荒辏屯贩樱晌媳螅钟诮煌扔焉疲芄惶辶滤恕U接衙嵌济挥新蘼捅鹑苏彻募且洹R桓稣接鸦匾渌担骸暗笔钡穆蘼秃茏⒁飧鋈私】担怀檠滩缓染啤K淖橹芰Ψ浅3錾橹艘桓隽幼闱蚨樱棺橹艘桓隼滞拧R淮嗡偌卤窃蹲悴赡⒐饺梦矣∠笊羁蹋谴文⒐交故锹蘼鞒蟪隼吹模歉霾淮淼某印!�
  起码这段战友的回忆,就足以说明,在2003年以前,阿布并不是一个足球白痴。足球运动在前苏联同样是最受欢迎的第一运动,前苏联足球运动水平之高,在整个欧洲也是颇具影响力的。
  他的军旅生活相当幸运,罗曼避开了1985年之前的阿富汗战争,又没赶上1994年开始的车臣叛乱,在一个和平年代,他读完了自己第一所生活大学。
  前苏联社会这时候进入了一个剧变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开放改革的新思维,成为了前苏联社会迅速转变的显著信号。市场化商业风气席卷全社会,许多大学学生为了把握历史时机,也开始弃学从商。1986年年底,退伍归来的罗曼回到了乌克塔工业学院,他具备经商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有伯父列布这个商业头脑精明的家长,但罗曼没有立即下海,因为他恋爱了。
  哈金森的调查显示,罗曼?阿布拉莫维奇的初恋,是他在乌克塔工业学院一位名叫维卡?萨博洛夫斯卡娅的同学。只是罗曼从军后,维卡移情别恋。这恐怕是罗曼第一次失恋。1987年夏天,他结识了同校地质学专业的金发女郎奥尔加?利索娃。奥尔加这时已经23岁,比罗曼大3岁,而且她结过婚并且有一个女儿,不过罗曼被奥尔加迷住了,尽管他羞涩得有点不敢主动约会奥尔加,但是在奥尔加回忆中,一次舞会上,罗曼用他非凡的舞技和诚恳态度,赢取了奥尔加芳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中篇 阿布拉莫维奇是谁(6)
两个月后罗曼在莫斯科向奥尔加求婚,地点就是他从去世祖母那继承来的一居室小公寓。1987年12月两人在莫斯科成婚。这时候的罗曼,已经对他在乌克塔念的高速公路管理工程专业彻底厌恶,而他做生意的特长,在结婚之前就已经显示出来——由于在莫斯科有个家,他常常往返于莫斯科和乌克塔两地,凑钱在莫斯科买些奢侈品,然后运到乌克塔去贩卖,成为了罗曼发迹的原始起点。认识到不同地域经济差异从而牟利,是20岁罗曼眼光较同辈更精明之处。香烟、香水、巧克力和牛仔裤,都是罗曼最早贩售过的产品。英雄莫问出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富豪原来也是倒爷。
  此后罗曼转学,到莫斯科机动运输学院念书,这恐怕就是他对汽车、游艇感兴趣的原始起点之一。只是这次转学,与其说他想换一个教育方向,不如说他更想的是从乌克塔迁入首都,这样他能真正开始自己的商贩生涯。戈尔巴乔夫这时候取消了对私营企业的限制,罗曼反应极快,利用他和奥尔加结婚时,奥尔加父母给的价值1000美元礼金,他注册了一家名为“舒适”的玩具公司,干脆地辍学,热火朝天投身商海,小玩具生意在莫斯科街头迅速起步。不到半年时间,罗曼的第一份产业,就能为他带来3000到4000卢布的收入,这相当于其时普通苏联工人月收入的20倍。
  罗曼买了一辆拉达二手轿车,这在前苏联时代被认为是高品位生活象征之一。他的工作热情无比高涨,早出晚归,一天都不休息,事业蒸蒸日上,和奥尔加的婚姻却难以为继。不到两年,罗曼和奥尔加离婚。当他成为巨富后,奥尔加接受过几次关于罗曼背景的采访,但是并没有透露太多内容。
  对于这次婚姻破裂,阿布拉莫维奇家族流出的一个说法,是因为奥尔加已经不具备生育能力,所以他们无法继续下去。不过这次婚姻失败,似乎并没有给罗曼造成多大的精神创伤。他的事业发展极其顺畅,很快就从小玩具和日用品商人,发展成为一个公文许可证倒卖者,再成为一个石油商人,一切都在两三年时间内加速进行着。不停顿的飞行,也让他很快结识了俄罗斯航空的一位娇小空姐,伊莲娜?马兰蒂娜。1991年,罗曼第二次结婚,一年之后,他第一次成为父亲,女儿安娜问世。家庭和事业,似乎同时在直上云霄。
  第一个贵人
  在阿布拉莫维奇担任州长的楚科奇州官方网页上,居然能找到一些关于他发家的简历介绍。对于九十年代的记述,有他成立了两家公司,进行一些普通消费品生产和销售。不过在九十年代初阿布从商之初,他的原始积累就包括了对不下二十家公司的并购和重组,涉及到的行业很广,从轮胎至保镖,不一而足。
  这些早期的商业活动,行走在国营与私有、合法与违规的边缘之上,对阿布这个特殊时期特殊商人的成长,有着极大的经验积累作用。他低调诚恳的表像,掩盖不了他敢于冒险的劲头,这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未来机会。1991年8月19日,当叶利钦跳上克里姆林宫门前的坦克,发表宣告前苏联时代结束的演讲时,阿布们等来了最好的发家时机。4个月时间内,前苏联土崩瓦解,叶利钦登台,经济改革超速进行,旧的经济秩序被无情乃至无理地打破。最早从市场变化上嗅觉到机会的,包括了25岁的小商人阿布拉莫维奇,而这最早的机会,正来自于对石油资源的侵蚀。 。 想看书来

中篇 阿布拉莫维奇是谁(7)
忙于巩固自身地位的叶利钦和他的政府,都没有来得及整饬经济秩序。在战略上,他们更忽略了石油贸易的漏洞:漏洞不在于对俄罗斯丰富石油储藏油井的所有权,而在于对石油出口许可证的控制。这正是阿布拉莫维奇捞到的第一桶金。石油永远都会是国际市场上流通最快的产品,俄罗斯石油外销,许可证的管理体制在政权更迭过程中,陷入了一个无序阶段,这期间围绕石油外销许可证的贿赂、贪污和*丑闻层出不穷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25岁的阿布拉莫维奇有过为了石油许可证进行的贿赂行为,但他确实是在这段时间,跟后来成为俄罗斯海关总监的米盖尔?瓦宁成为了好友。1992年发生过一桩指控阿布拉莫维奇企图盗窃国有资产的案件:他在莫斯科假造文件,想要骗取一车皮的柴油运往他想要送达的地址。此事虽然仍有政府文件备案,却被匆匆免予起诉结案。真相至今不明。
  不论如何,年轻的阿布在迅速成长,他的才干很快就在石油贸易圈子里为人所认知。从最早售贩石油出口许可证,到逐步进入石油产业,阿布的个人积累在迅速增值。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1995年夏天,他认识了通向巨富道路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
  脾气暴躁、喜欢颐指气使的别列佐夫斯基,是俄罗斯第一批经济寡头之一,也是最早被普京收拾的寡头之一。他比阿布大了二十岁,但是通过朋友认识阿布后,他很快决定让阿布作为自己搭档和助手。哪怕是此后逃逸到伦敦,成天深居简出提心吊胆,生怕普京要他的命,和紧跟普京的阿布拉莫维奇形同路人,别列佐夫斯基还是承认,当年认识的阿布是他见过的最优秀的年轻商人,“他的头脑极为精明,特别擅长和人面对面打交道,总是能保持冷静的思维。他的低调和谦和,很容易赢得陌生人的良好第一印象。”
  1995年的俄罗斯正处于经济危机之中。自1994年开始,公司股价狂泻,通货膨胀剧烈,叶利钦争取总统连任的战役面临着最大挑战。这时一个名叫弗拉基米尔?伯塔宁的银行家,为叶利钦提出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贷款换股份”的政治经济计划,这个为包括伯塔宁自己在内新寡头们侵吞国有资产而提出的计划,必定会成为俄罗斯国家历史上的一大污点。
  伯塔宁的计划,就是向总统建议,由一些经济实力出色的新寡头们为政府提供一些救济贷款,以对付眼前的经济危机,但获取的权益,是在未来收购一些国有资产时的优先权。计划原则上似乎没有问题,但是一系列限制性条款,是对叶利钦政府直接的敲诈,例如在寡头们瞄准的企业,国有股份要大幅减持,保证不占据控股地位。虽然这个计划对于政府未来偿还贷款的要求相当松散,可这份计划为寡头们垂涎已久的国有巨型资产打开了一条裂缝。1995年3月30日,伯塔宁和两位两个银行家,霍多尔科夫斯基与斯莫伦斯基,在克林姆林宫正式向当时任总理的切尔诺梅尔金和整个内阁提出该计划,向政府答应提供910亿卢布(时合18亿美元)贷款,要求换取在44个国有企业中购买小额股份的权力。
  纸面上的计划看不出对国有资产的直接威胁,当时俄罗斯国资委的国有资产私有化项目还进展得极不顺利,因此伯塔宁计划卖相出众。同时这些新寡头们还做出承诺,保证在大选中支持叶利钦,反对俄罗斯共产党,这正是叶利钦最关心的内容。伯塔宁计划,成为了俄罗斯国有资产恶性流失的起点。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篇 阿布拉莫维奇是谁(8)
寡头们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不过在这个会议上,另外一个寡头别列佐夫斯基并没有出席,只是这个最年长的寡头,在行动上和伯塔宁、霍多尔科夫斯基一样同步。别列佐夫斯基有着科学研究者的背景,在转型期通过从事轿车贩售生意发家。在哄抢石油资源的大潮里,别列佐夫斯基走的途径,和直接收购国有资产股份不同。他先和叶利钦的安全顾问霍尔扎科夫搭上关系,全心全意瞄准的是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重组。
  政治家庭
  在石油储值和公司产值上,西伯利亚石油公司都不是俄罗斯之最,但这个公司的价值,在于石油资源之外,还有一整套炼油、运输乃至市场营销体系。1995年9月29日,别列佐夫斯基从叶利钦总统处获取特殊批文,参加当年12月28日将进行的这俄罗斯第六大石油公司的拍卖。这也属于伯塔宁计划的一部分——寡头用现金支持叶利钦连任,套取的回报,却是巨额的国有资产和股份。
  要在3个月时间内胜出一场拍卖,别列佐夫斯基和他29岁的搭档阿布拉莫维奇,还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别列佐夫斯基必须筹资5000万美元,阿布略低一些。通过以前的积累,别列佐夫斯基勉强凑齐数额,据说他曾向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借款,最终被无情拒绝。阿布的资本金积累途径缺少细节证据,不过他此前3年石油贩售的盈利,肯定全都被投入到了这次巨大的国有资产博弈。
  这对搭档1亿美元的投资,轻松获取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49%的股份——与其说是1亿美元的投资,不如说是对叶利钦政府1亿美元的政治资助,为他们换回了半个巨型石油公司。私有化的行动还在进行,按照伯塔宁计划,叶利钦政府在计划执行后3年时间内,仍然会保有对这些国有企业51%的控股权,不过寡头们并没有给叶利钦这么长时间,他们已经无法等待完3年。像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原定的国有资本控股时间至少要到1998年9月,实际上在1997年5月12日,别列佐夫斯基和阿布拉莫维奇的合资企业,就取代俄罗斯政府,成为了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合法主人。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在当时的估价,如果以两个寡头投入1亿美元就能获得49%股份的话,只应该在2亿美元左右,然而从事后的分析看,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当时的市场价值,应该是25亿美元以上!寡头最终全盘收购该公司,共投入了2亿美元,不过到了2003年,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市值已经上升到150亿美元。
  同一时期,头号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以3亿美元投入,得到了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YUKOS78%的股份,后来这个公司的市场峰值价格曾经超过350亿美元;伯塔宁自己以亿美元得到了另一石油公司Sidanko51%股份,此公司2年后市值达到50亿美元。叶利钦保住了自己总统职位,却是通过不计成本地随手抛弃巨额国有资产换来的。如果一定要算一笔总统连任经济账的话,他只需要牺牲其中任何一个石油公司,就能保全自己。事实却是,叶利钦直接制造出了一大批他根本无法掌控的经济寡头。
  阿布拉莫维奇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最擅长平衡关系的一个。
  叶利钦从1991年到1999年执政俄罗斯,第二届任期,阿布拉莫维奇从他师傅别列佐夫斯基身后渐渐走向权力舞台核心,结识叶利钦爱女塔季扬娜,以及总统府其他几位高官,为阿布拉莫维奇独立上升打开了特别通道。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篇 阿布拉莫维奇是谁(9)
1996年的这次俄罗斯大选,叶利钦在俄罗斯共产党的强大进攻下,不仅局势动荡,而且个人信心也受到了极大打击,所以他才会饥不择食地接受了寡头群体的出现。塔季扬娜是这次竞选过程中叶利钦最信任的干将,而别列佐夫斯基又是在幕后利用媒体来扶持塔季扬娜的人,这自然为竞选成功之后别列佐夫斯基进入俄罗斯政治核心提供了充足保障。
  尾随着师傅的步履,阿布拉莫维奇也进入了克林姆林宫。别列佐夫斯基相当高调,他和霍多尔科夫斯基对于国家政治的过深参与、对于公众媒体的明显操控,让寡头(oligarch)成为了在俄罗斯路人皆知的垄断团体,社会形象极为糟糕,也为他们后来的没落埋下了祸根。相比较而言,年轻的阿布拉莫维奇反而表现得更加成熟稳健。与别列佐夫斯基合作之初,他更多精力放在交易和人际关系建设上,从来就不愿意跳上前台,这也让他更容易为政治核心人物们所接受。很快,阿布就和塔季扬娜成为好友,一段时间,甚至在克林姆林宫都传出了阿布和塔季扬娜的绯闻,绯闻来源当然是塔季扬娜的政敌、叶利钦的前左膀右臂霍尔扎科夫。即便如此,叶利钦家族对于阿布拉莫维奇的信任没有动摇过,他开始帮助总统父女处理他们的财务问题,一次政治争斗中,莫斯科出现了一张这样的标语:“罗曼关心大家族,大家族关心罗曼——祝贺你,罗曼,你终于找到家了。”
  叶利钦家族,此时仍然是俄罗斯第一家族。这条标语用词恶毒,不过对于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这样一个孤儿而言,他算是找到了一个临时的政治家庭。这一年,叶利钦家族还专门在克里姆林宫为阿布拉莫维奇留出了房间,他经常在总统府过夜,许多政治关系的建立和经济交易的决定,都诞生在克林姆林宫。
  走出师傅的阴影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让阿布拉莫维奇和别列佐夫斯基实现了一夜暴富,这种暴富不仅是在个人资产数额上的巨幅提升,还给了他们难以想像的现金流来源。通过和外资银行交易,以西伯利亚石油公司未来的生产能力做抵押,他们从控制公司第一天开始,就可以轻松套现大笔的现金。
  别列佐夫斯基还特别需要现金,因为这个寡头的活动范围,已经不至于商界,他是一个最热衷于政治游戏的寡头,他也非常清楚媒体能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1995年4月,别列佐夫斯基利用叶利钦连任的窘迫,控制了俄罗斯国有电视台第一频道,将一个严厉批评叶利钦的媒体变成叶利钦连任的传声筒。在叶利钦默许下,他只用了220万美元,就收购了第一频道49%股份,即便这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在4000万美元之上。别列佐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