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淮南子-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樯衽耸乐髦病H绾纹湮蘧逡玻俊构世献釉唬骸溉酥罚豢刹晃芬病!
    
    
      跖之徒问跖曰:「盗亦有盗乎?」跖曰:「奚适其无道也!夫意而中藏者,圣也;入先者,勇也;出后者,义也;分均者,仁也;知可否者,智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无之。」由此观之,盗贼之心,必托圣人之道而后可行。故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楚将子发好求技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曰:「闻君求技道之士。臣,偷也,愿以技赍一卒。」子发闻之,衣不给带,冠不暇正,出见而礼之。左右谏曰:「偷者,天下之盗也。何为之礼?」君曰:「此非左右之所得与。」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楚贤良大夫皆尽其计而悉其诚,齐师愈强。于是市偷进请曰:「臣有薄技,愿为君行之。」子发曰:「诺」。不问其辞而遣之。偷则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子发因使人归之。曰:「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于执事。」明又复往,取其枕。子发又使人归之。明日又复往,取其簪。子发又使归之。齐师闻之,大骇。将军与军吏谋曰:「今日不去,楚君恐取吾头。」乃还师而去。故曰:无细而能薄,在人君用之耳。故老子曰:「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颜回谓仲尼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仲尼曰:「可矣。犹未也。」异日复见,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也。」仲尼曰:「可矣。犹未也。」异日复见。曰:「回坐忘矣。」仲尼遽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洞于化通。是谓坐忘。」仲尼曰:「洞则无善也,化则无常矣。而夫子荐贤。丘请从之后。」故老子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秦穆公兴师,将以袭郑。蹇叔曰:「不可。臣闻袭国者,以车不过百里,以人不过三十里,为其谋未及发泄也,甲兵未及锐弊也,粮食未及乏绝也,人民未及疲病也。皆以其气之高与其力之盛至,是以犯敌能威。今行数千里,又数绝诸侯之地;以袭国,臣不知其可也。君重图之。」穆公不听。蹇叔送师,衰绖而哭之。师遂行,过周而东。郑贾人弦高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秦师而宾之。三师乃惧而谋曰:「吾行数千里以袭人,未至而人已知之。其备必先成,不可袭也。」还师而去。当此之时,晋文公适薨,未葬。先轸言于襄公曰:「昔吾先君与穆公交,天下莫不闻,诸侯莫不知,今君薨未葬,而不吊吾丧,而不假道,是死吾君而弱吾孤也。请击之。」襄公许诺。先轸举兵而与秦师遇于殽。大破之,禽其三帅以归。穆公闻之,素服庙临,以说于众。故老子曰:「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
    
    
      齐王后死,王欲置后而未定。使群臣议。薛公欲中王之意,因献十珥而美其一。旦日,因问美珥之所在。因劝立以为王后。齐王大说,遂尊重薛公。故人主之意欲见于外,则为人臣之所制。故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卢敖游乎北海,经乎太阴,入乎玄阙,至于蒙谷之上。见一士焉,深目而玄鬓,泪注而鸢肩,丰上而杀下。轩轩然方迎风而舞。顾见卢敖,慢然下其臂,遯逃乎碑。卢敖就而视之,方倦龟壳而食蛤梨。卢敖与之语曰:「唯敖为背群离党,穷观于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至长不渝。周行四极,唯北阴之未窥。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与敖为友乎?」若士者齤然而笑曰:「嘻!子,中州之民,宁肯而远至此,此犹光乎日月而载列星,阴阳之所行,四时之所生,其比夫不名之地,犹窔奥也。若我南游乎冈{宀良}之野,北息乎沉墨之乡,西穷窅冥之党,东关鸿蒙之光,此其下无地而上无天,听焉无闻,视焉无瞩。此其外犹有汰沃之汜。其馀一举而千万里,吾犹未能之在。今子游始于此,乃语穷观,岂不亦远哉!然子处矣!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若士举臂而竦身,遂入云中。卢敖仰而视之,弗见,乃止驾,柸治,悖若有丧也。曰:「吾比夫子,犹黄鹄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远。岂不悲哉!」故庄子曰:「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言明之有所不见也。
    
    
      季子治亶父三年,而巫马期絻衣短褐,易容貌,往观化焉。见得鱼释之。巫马期问焉,曰:「凡子所为鱼者,欲得也。今得而释之,何也?」渔者对曰:「季子不欲人取小鱼也。所得者小鱼,是以释之。」巫马期归,以报孔子曰:「季子之德至矣。使人暗行,若有严刑在其侧者。季子何以至于此?」孔子曰:「丘尝问之以治,言曰:『诫于此者刑于彼。』季子必行此术也。」故老子曰:「去彼取此。」
    
    
      罔两问于景曰:「昭昭者,神明也?」景曰:「非也。」罔两曰:「子何以知之?」景曰:「扶桑受谢,日照宇宙,昭昭之光,辉烛四海,阖户塞牖,则无由入矣。若神明,四通并流,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而不可为象,俯仰之间而抚四海之外。昭昭何足以明之!」故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光耀问于无有曰:」子果有乎?其果无有乎?」无有弗应也。光耀不得问,而就视其状貌,冥然、忽然,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可得,望之不可极也。光耀曰:「贵矣哉!孰能至于此乎!予能有无矣,未能无无也;及其为无无,又何从至于此哉!」故老子曰:「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白公胜虑乱。罢朝而立,倒杖策,錣上贯颐,血流至地而弗知也。郑人闻之,曰:「颐之忘,将何不忘哉!」此言精神之越于外,智虑之荡于内,则不能漏理其形也。是故神之所用者远,则所遗者近也。故老子曰:「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此之谓也。
    
    
      秦皇帝得天下,恐不能守,发边戍,筑长城,修关梁,设障塞,具传车,置边吏。然刘氏夺之,若转闭锤。昔者武王伐纣,破之牧野,乃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柴箕子之门,朝成汤之庙,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钱,破鼓折枹,驰弓绝弦,去舍露宿以示平易,解剑带笏以示无仇。于此天下歌谣而乐之,诸侯执币相朝,三十四世不夺。故老子曰:「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尹需学御,三年而无得焉。私自苦痛,常寝想之。中夜,梦受秋驾于师。明日往朝,师望之,谓之曰:「吾非爱道于子也,恐子不可予也。今日教子以秋驾。」尹需反走,北面再拜曰:「臣有天幸,今夕固梦受之。」故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
    
    
      昔孙叔敖三得令尹,无喜志;三去令尹,无忧色。延陵季子,吴人愿一以为王而不肯;许由,让天下而弗受;晏子与崔杼盟,临死地不变其仪;此皆有所远通也。精神通于死生,则物孰能惑之!荆有亻次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度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挟绕其船,亻次非谓枻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亻次非瞑目,勃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哉!腐肉朽骨弃剑者,亻次非之谓乎!」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
    
    
      齐人淳于髡以从说魏王,魏王辩之。约车十乘,将使荆,辞而行。人以为从未足也,复以衡说,其辞若然。魏王乃止其行而疏其身。失从心志,而又不能成衡之事。是其所以固也。夫言有宗,事有本,失其宗本,技能虽多,不若其寡也。故周鼎着倕,而使啮其指,先王以见大巧之不可也。故慎子曰:「匠人知为门,能以门,所以不知门也,故必杜,然后能门」。
    
    
      墨者有田鸠者,欲见秦惠王。约车申辕,留于秦,周年不得见。客有言之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甚悦之。予以节,使于秦。至,因见。予之将军之节。惠王见而说之。出舍,喟然而叹,告从者曰:「吾留秦三年不得见,不识道之可以从楚也。」物故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故大人之行,不掩以绳,至所极而已矣。此所谓《管子》「枭飞而维绳」者。
    
    
      沣水之深千仞,而不受尘垢,投金铁针焉,则形见于外。非不深且清也,鱼鳖龙蛇莫之肯归也。是故石上不生五谷,秃山不游麋鹿,无所阴蔽隐也。昔赵文子问于叔向曰:「晋六将军,其孰先亡乎?」对曰:「中行、知氏。」文子曰:「何乎?」对曰:「其为政也,以苛以察,以切为明,以刻下为忠,以计多为功,譬之犹廓革者也。廓之,大则大矣,裂之道也。」故老子曰:「其政闷闷,其民纯纯,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景公谓太卜曰:「子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晏子往见公,公曰:「寡人问太卜曰:『子之道何能?』对曰:『能动地。』地可动乎?」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昔吾见句星在房、心之间,地其动乎?」太卜曰:「然」。晏子出。太卜走往见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田子阳闻之,曰:「晏子默然不对者,不欲太卜之死;往见太卜者,恐公之欺也。晏子可谓忠于上而惠于下矣。」故老子曰:「方而不割,廉而不刿。」
    
    
      魏文侯觞诸大夫于曲阳,饮酒酣,文侯喟然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乎?」蹇重举白而进之,曰:「请浮君。」君曰:「何也?」对曰:「臣闻之,有命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夫豫让之君,亦何如哉?」文侯受觞而饮釂不献。曰:「无管仲、鲍叔以为臣,故有豫让之功。」故老子曰:「国家昏乱有忠臣。」
    
    
      孔子观桓公之庙,有器焉,谓之宥卮。孔子曰:善哉!予得见此器。」顾曰:「弟子取水。」水至,灌之。其中则正,其盈则覆。孔子造然革容曰:「善哉,持盈者乎!」子贡在侧曰:「请问持盈。」曰:「益而损之。」曰:』何谓益而损之?」曰:「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是故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多闻博辩,守之以陋;武力毅勇,守之以畏;富贵广大,守之以俭;德施天下,守之以让。此五者,先王所以守天下而弗失也;反此五者,未尝不危也。」故老子曰:「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不新成。」
    
    
      武王问太公曰:「寡人伐纣天下,是臣杀其主而下伐其上也。吾恐后世之用兵不休,斗争不已,为之奈何?」太公曰:「甚善,王之问也!夫未得兽者,唯恐其创之小也;已得之,唯恐伤肉之多也。王若欲久持之,则塞民于兑,道全为无用之事,烦扰之教,彼皆乐其业,供其情,昭昭而道冥冥,于是乃去其瞀而载之木,解其剑而带之笏。为之三年之丧,令类不蕃,高辞卑让,使民不争。酒肉以通之,竽瑟以娱之,鬼神以畏之,繁文滋礼以弇其质,厚葬久丧以亶其家,含珠鳞、施纶组以贫其财,深凿高垄以尽其力,家贫族少,虑患者贫,以此移风,可以持天下弗失。」故老子曰:「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
    
    
    【卷十三泛论训】
    
    
      古者有鍪而绻领,以王天下者矣。其德生而不辱,予而不夺,天下不非其服,同怀其德。当此之时,阴阳和平,风雨时节,万物蕃息。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从也。岂必褒衣博带,句襟委章甫哉?
    
    
      古者民泽处复穴,冬日则不胜霜雪雾露,夏日则不胜暑蛰蚊虻。圣人乃作,为之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避寒暑,而百姓安之。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
    
    
      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木钩而樵,抱甀而汲,民劳而利薄。后世为之耒耜耰鉏,斧柯而樵,桔槔而汲,民逸而利多焉。
    
    
      古者大川名谷,冲绝道路,不通往来也;乃为窬木方版,以为舟航。故地势有无,得相委输。乃为靻蹻而超千里,肩荷负儋之勤也,而作为之楺轮建舆,驾马服牛,民以致远而不劳。为鸷禽猛兽之害伤人,而无以禁御也;而作为之铸金锻铁以为兵刃,猛兽不能为害。
    
    
      故民迫其难,则求其便;困其患,则造其备。人各以其所知,去其所害,就其所利。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古之制,婚礼不称主人,舜不告而娶,非礼也。立子以长,文王舍伯邑考而用武王,非制也。礼三十而娶,文王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夏后氏殡于阼阶之上,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周人殡于西阶之上,此礼之不同者也。有虞氏用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用椁,周人墙置翣,此葬之不同者也。夏后氏祭于暗,殷人祭于阳,周人祭于日出以朝,此祭之不同者也。尧《大章》,舜《九韶》,禹《大夏》,汤《大濩》,周《武象》,此乐之不同者也。故五帝异道,而德覆天下;三王殊事,而名施后世。此皆因时变而制礼乐者。譬犹师旷之施瑟柱也,所推移上下者,无寸尺之度,而靡不中音,故通于礼乐之情者能作音,有本主于中,而以知榘彟之所周者也。鲁昭公有慈母而爱之,死,为之练冠,故有慈母之服。阳侯杀蓼侯而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末世之事,善则着之,是故礼乐未始有常也。
    
    
      故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夫夏、商之衰也,不变法而亡;三代之起也,不相袭而王。故圣人法与时变,礼与俗化。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法度制令,各因其宜。故变古未可非,而循俗未足多也。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王道缺而《诗》作,周室废,礼义坏,而《春秋》作。《诗》、《春秋》,学之美者也,皆衰世之造也,儒者循之,以教导于世,岂若三代之盛哉!以《诗》、《春秋》为古之道而贵之,又有未作《诗》、《春秋》之时。夫道其缺也,不若道其全也。诵先王之《诗》、《书》,不若闻得其言,闻得其言,不若得其所以言,得其所以言者,言弗能言也。
    
    
      故道可道者,非常道也。周公事文王也,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于文王,洞洞属属,而将不能,恐失之,可谓能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少。周公继文王之业,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政,平夷狄之乱,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