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水迢迢-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风中,马蹄声由急而缓,终转为慢慢的“踢跶”声。 

  江慈不再策马,任马儿信步向前,那清脆的踏蹄之声,伴着原野间的蛙鸣声,让她的心无法平静。 

  马儿仿似也听到她心底深处、那声郁然低迴的叹息,在一处草丛边停了下来。 

  江慈愣怔片刻,抚了抚马儿的鬃毛,低低道:“你也不想走吗?” 

  马儿喷鼻而应,低头吃草,江慈不自禁地回头望向北面夜空,眼前一时是那满营的伤兵,一时又是那个独立石上、遥望故乡的身影。 

  风,吹过原野,她仿若又听到了那一缕箫声。夜雾,随风在原野上轻涌,宛如她心头那一层轻纱,想轻轻揭开,却又有些怕去面对。 

  帐内,烛火渐渐燃到尽头,裴琰却仍是默立。 

  帐外,传来一阵阵蟋蟀声,夹杂着,越来越近、轻柔的脚步声。 

  裴琰猛然回头,江慈挑帘而入,抬头见到裴琰,往后退了一小步,旋即停住,静默片刻,平静道:“相爷,您怎么在这里?” 

  裴琰盯着她,纹丝不动地站着。良久,方淡淡道:“你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江慈一阵沉默,又慢慢走至帐角,将先前套在外面那哨兵的军衣脱下,理了理自己的军衣,并不回头:“不走了。” 

  “为什么?”裴琰凝望着她的背影。 

  江慈转过身,直视裴琰。她清澈如水的眼眸闪得他微眯了一下眼睛,耳边听到她坦然的声音:“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所以决定回来,不走了。” 

  裴琰默然无语地望着江慈,江慈笑了笑,道:“相爷,您有伤,早些回去休息吧,我也要去医帐,凌军医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说着转身便走。 

  裴琰却是一阵急咳,江慈脚步顿了顿,听到身后之人咳嗽声越来越烈,终回转身,扶住裴琰。 

  裴琰咳罢,直视着她,缓缓道:“你想做军医?” 

  “―――是。” 

  裴琰嘴角微扯:“既要做军医,那我这个主帅的药,为何现在还没煎好?” 

  江慈轻“啊”了声:“小天他们没有―――” 

  裴琰冷冷道:“你想留在我长风骑做军医,就得听主帅的命令。去,把药炉端来,就在这里煎药,煎好了,我就在这里喝。” 

  江慈只得到医帐端了小药炉过来,凌军医知她身份特殊,只是看了看她,也未多问。 

  江慈将药倒入药罐内,放到药炉上。裴琰在草席上盘腿坐落,静静凝望着她的侧影,忽用手拍了拍身边。江慈垂目低首,在他身边坐下。 

  药香,渐渐弥漫帐内。 

  裴琰长久地沉默之后,忽然开口,似是苦笑了一声:“安――澄,第一次见到我时,我正在喝药。” 

  江慈听到“安澄”二字,想起那日,裴琰抱着安澄尸身、仰天而泣的情形,暗叹一声,低声道:“相爷,请您节哀。” 

  裴琰却似陷入了回忆之中,他望着药罐上腾腾而起的雾气,眼神有些迷蒙:“我从两岁起,便洗筋伐髓,经常浸泡在宝清泉和各式各样的药水中,每天还要喝很多苦到极点的药。直到七岁时,真气小成,才没有再喝药。” 

  江慈想起相府寿宴之夜、宝清泉疗伤之夜,他所说过的话,无言相劝。 

  “安澄和我同岁,还比我大上几个月。我记得很清楚,裴管家那天将他带到宝清泉,我正在喝药。这小子,以为我是个病胚子,又仗着一直在南安府和一帮孤儿打架斗狠,以为自己有两下子,颇有些瞧我不起。”裴琰似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微微而笑。 

  江慈早知他幼年便是个厉害角色,也忍不住微笑:“相爷用了什么法子,安,安大哥肯定吃了个大亏。” 

  裴琰想起当年在宝清泉,那个被自己整治得死去活来的小子,笑容逐渐僵住,语调也有些苦涩:“没什么,就只是,让他认我做老大,唯我之命是从而已。” 

  江慈自入相府,和安澄也是经常见面。以前一直觉他就是大闸蟹的一条蟹爪,恨不得将其斩断了方才泄愤。但那日在战场上亲眼目睹他那般惨烈死去,知道正是因为他率死士力挡桓军,才保住了三万长风骑的性命,阻止了桓军的长驱南下,心中对他印象大为改观,对他的为人也是深为敬重,不由叹道:“安大哥怕是吃了不少苦头。” 

  “是啊。”裴琰微微仰头,这几日来,他胸中积郁,伤痛和自责之情无法排解,这刻仿佛要一吐为快:“这十八年来,他一直跟着我,从未违抗过我的命令。我有时练功练得苦闷,还要拿他揍上几拳,他也只是咬牙忍着。我和玉德,有时偷溜下山,去南安府游逛吃花酒,他和许隽,便装扮成我们的样子,留在碧芜草堂。有一次,被,被母亲发现了,将他们关在冰窖中,快冻僵了,我和玉德跪晕过去,才被放出来。” 

  今日下葬那人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眼前,但同时闪现的,还有那箭洞累累的血衣。裴琰眉宇间伤痛渐浓,似是自言自语,又似在回忆什么,但话语有些零乱,有时说着带安澄上阵杀敌的事,有时又一下跳回到十三四岁的少年时光。 

  江慈知他积郁难解,只是默默听着,也不接话。 

  药香愈发浓烈,江慈站起,在药炉内添了把火。裴琰凝望着那火苗,愣怔良久,忽唤道:“小慈。” 

  江慈迟疑了一下,轻声应道:“嗯。” 

  裴琰伸手,要将右腿绑腿解开。江慈见他左臂有些不便,跪于他身前,轻手解开绑带。裴琰将裤脚向上拉起,江慈看得清楚,他右膝右下方约一寸处,有一个碗口大的疤痕,中间似被剜去了一块,触目惊心。 

  裴琰轻抚着那疤痕,喉内郁结:“那一年,麒麟山血战桓军,我带着两万人负责将五万敌军拖在关隘处,当时桓军的统领是步道源。我那时年轻气盛,仗着轻功,从关隘上扑下,斩杀步道源,又在安澄的配合下,攀回关隘,却被步道源的副将一箭射中这里。 

  “我一时大意,加上又忙于指挥战事,没注意到箭尖涂了毒,待血战两日,将那五万人尽歼于麒麟山,才发现毒素逐渐扩散,我也陷入昏迷之中。 

  “当时战场上连草药都寻不到,安澄将这块坏死的肉剜去,用嘴给我吸毒,我才保得一命。他却整整昏迷了三个月,直至我寻来良药,方才醒转。” 

  他话语越来越低,江慈仰头间看得清楚,他以往清亮的双眸,似笼上了一层薄雾。 

  江慈默默地替他将裤腿放下,又将绑腿重新扎好,坐回原处,低声道:“相爷,人死不能复生。安大哥死在战场上,又救了这么多人的性命,马革裹尸,死得其所。他在天有灵,见到相爷这样,心中也会不安的。” 

  裴琰却愈发难受,低咳数声。咳罢,低声道:“他本来,可以不这样离开的,都是我的错。” 

  江慈听他言中满是痛悔之意,侧头看向他。裴琰呆呆望着药炉内腾腾的小火苗,轻声道:“如果、如果不是我一意要借刀杀人,消耗高氏的实力,他们就不用退到青茅谷;如果不是我太过自信,轻视了宇文景伦,也轻视了他身边的那个人,如果我不是过于托大,在牛鼻山多耗了些时日,他也不会―――” 

  江慈自识裴琰以来,除了那次相府寿宴他醉酒失态,见惯了他自信满满、狠辣冷漠、恣意从容的样子,从未见过这般自责和痛悔的他,却也无从劝起,半晌方说了一句:“相爷,别怪我说得直,若是再回到一个月前,你还是会这样做。” 

  裴琰愣了一下,沉默良久,微微点头:“是,再回到一个月前,我还是会先赶去牛鼻山,还是会借刀杀人,灭了河西高氏。只是,不会这么托大,必会做出妥当的安排。” 

  “可是相爷,这世上没有回头路,也没有后悔药。有些事,一旦做错了,是永远都没法挽回的。” 

  裴琰叹了一声:“是啊,现在后悔也是没有用的。当初真是想不到,宇文景伦会这般厉害,桓军也绝非擅勇之流。” 

  江慈低声道:“相爷,这世上,不是任何事、任何人,都在你掌控之中的。” 

  裴琰苦笑着望向她:“你这是讽刺我,还是劝慰我?” 

  江慈低下头去,声音微不可闻:“我只是说实话而已,相爷不爱听,不听便是。” 

  裴琰却忽然大笑:“是,你说的是大实话。包括子明,包括三郎,甚至连你,都不是我能掌控的。” 

  江慈也不接话,起身看了看,见药煎得正好,便欲端下药罐,却被烫了一下,急忙缩手。 

  裴琰过来,皱眉道:“还是这么毛燥!”伸手要握住她的双手。 

  江慈急忙退后两步,裴琰的手便凝在了半空。 

  裴琰有些尴尬,坐回原处。江慈用军衣将手包住,拎下药罐,将药缓缓倒入碗内,待药不再滚烫,端给裴琰。 

  裴琰看了看她,一饮而尽,沉默片刻,忽道:“你还得给我换药,针灸。” 

  江慈忙道:“还是让崔大哥帮您―――” 

  “子明是军师,要管着前线的防务。怎么?你学了这么久,连针灸都不会?我长风骑可不收这样的军医。”裴琰冷声道。 

  江慈无奈,只得又到医帐将草药捣好,拎着药箱回到帐内。 

  裴琰只是坐着不动,江慈上前,替他将上衫脱下,裴琰的右臂微微一动,江慈向后缩了缩。 

  裴琰眼中锋芒一闪,紧盯着她,缓缓道:“你-怕-我?” 

  江慈并不回答,熟练地替裴琰换药上药,又取来银针,找准穴位,一一扎针。扎罢,抬头直视裴琰,语气十分平静:“相爷,你和三爷,都是要做大事的人,我江慈没什么能力,却也有我认为值得的事情要做。相爷若是觉得长风骑可以多个药童或军医,便将我留下,您也不必再派人监视我。长风卫的大哥们,应该上战场杀敌,而不是监视我这个没用的人。” 

  裴琰面上闪过恼怒之色,呼吸渐重。他久久凝望着江慈,忽觉眼前这个淡定从容的她,与以往那个得趣的小玩意大不相同。半晌,方冷冷道:“从明天起,你就负责为我疗伤,不得懈怠。” 

  江慈低下头,轻声道:“是。” 

  “还有。”裴琰顿了顿,道:“你就负责为我一人疗伤,其余的伤兵,你不用管。” 

  江慈想了想,摇头道:“不行。” 

  裴琰恼道:“你不听从主帅命令?” 

  江慈微微一笑:“素闻相爷爱兵如子,眼下医帐人手不足,我若是只为相爷一人疗伤,不但不能全我学医之志,传了出去,更坏了相爷一片爱子之心。” 

  裴琰目光闪烁,许久方道:“也行。你忙你的,但我帅帐有传,你便得到。” 

  江慈平静道:“多谢相爷。” 

  一刻钟满,她将银针一一取下,裴琰还是坐着不动,她又轻轻替他将衣衫披上,见他还是不动,只得跪于他身前,替他将衣衫结带系好。 

  她低首间,神情恬静如水,裴琰忽想起去冬,她坐在碧芜草堂的大树下,仰头接着瓜子的情形,右手微微一动,却终没有伸出去。 

  江慈系好结带,轻声道:“相爷,您早些回去歇着吧。您早日将伤养好,长风骑才能早日将桓军赶回去。” 

  裴琰再看了她片刻,默然起身,见他走至帐门口,江慈忍不住唤了声:“相爷。” 

  裴琰脚步顿住,却不回头。 

  江慈犹豫了一下,道:“多谢相爷,让我留下来。” 

  裴琰回首,微微而笑:“我长风骑,不介意多一个女军医的,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他停了停,又道:“看你面色,几日未曾睡好,今日就早些歇着吧。”他再看了看她,出帐而去。 

  待裴琰远去,江慈忙赶到医帐。 

  已近子夜,帐内仍是一片忙碌,江慈将药罐放到药炉上,又去帮伤员换药。眼见有几人伤口疼痛,凌军医等人又忙不过来,她试着用崔亮所教,寻到相关穴位扎针,倒也颇为见效。 

  待药煎好,她又将草药捣成糊,准备好一切,走向卫昭军帐。 

  宗晟见她过来,挑起帐帘,微笑道:“今天怎么这么晚?”江慈笑了笑,走进帐内,见卫昭正闭目运气,不敢惊扰,默立一旁。 

  卫昭悠悠吐出一口长气,睁开眼,上下看了江慈几眼,扬了扬下巴。江慈将药端上,卫昭饮尽,轻描淡写道:“倒还记得给我送药。” 

  江慈双颊不禁一红,低声道:“以后不会这么晚了。” 

  她打开药箱,卫昭到席上躺下,眼神微斜,注视江慈良久,忽道:“为什么回来?” 

  江慈手一抖,针便扎得偏了些。卫昭吸了口凉气,江慈急忙拔出银针,见有鲜血渗出,又回头到药箱中找纱布。卫昭讽道:“你还得多向崔解元学习学习。” 

  江慈按住针口,见卫昭似讥似笑,别过脸去,半晌,轻声道:“三爷,以后,您不用再派人保护我。” 

  “好。”卫昭回答得极为干脆。又不耐道:“行了。” 

  江慈慌不迭地松手,平定心神,找准穴位,扎下银针。扎罢,她在卫昭身边坐下,终忍不住疲倦,掩嘴打了个呵欠。 

  卫昭看了看她苍白的面色,忽然伸手,一股真气自江慈脉间传入。江慈缩了缩,卫昭却握得更紧了些。 

  她感激地向卫昭笑了笑,任他握着自己的手腕,任他的真气,丝丝传入自己体内,驱去多日来的疲惫与辛劳。 

  九三、旧痕新恨 

  江慈体内微弱的内力被卫昭输入的真气激得流转加快,渐感回复精神,面色也不再那么苍白,柔声道:“我好多了,三爷,您还是自己运功疗伤,别再为我耗费真气。” 

  卫昭缓缓收回右手,神色似有些不屑:“既要回来做军医,就别象个病秧子!” 

  江慈不服,忽然将卫昭腿上银针用力一拔,卫昭倏然坐起,怒道:“你―――” 

  江慈晃了晃手中银针,笑道:“够时间了,卫大人。” 

  卫昭也不说话,用力将银针一一拔出,掷给江慈。江慈见有些针眼处还有鲜血渗出,正待俯身,卫昭却将她轻轻推开,淡淡道:“很晚了,你回去歇着吧,别再去医帐。” 

  江慈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收拾好东西,道:“三爷早些歇着,我明早再过来。” 

  “好。”卫昭脱口而出,迅即将眼合上。听到她脚步声远去,似还与宗晟打了声招呼,才又慢慢睁眼。他望着帐顶,手轻抚着右腿,忽然眉间闪过一丝恨意,右掌劈空击出,将帐顶一只甲虫,击落下来。 

  天上浓云蔽月,过了子时,桓军忽又发起了一次总攻。桓军此次攻击耍了些花招,以一部分兵力假装攻击镇波桥,而主力则试图在镇波桥以东约三里地伺机突袭。幸得崔亮早有准备,安排妥当,长风骑骑兵调动及时,一番血战,方将桓军主力逼了回去。 

  喊杀声逐渐淡去,崔亮遥观桓军主力井井有条地撤退,知今夜已安然度过,再叮嘱了陈安几句,策马回到镇波桥。夜深露重,蛙鸣阵阵,他负手立于河西渠边,遥望对岸桓军军营,悠悠叹了口气。 

  宁剑瑜走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怎么?思念意中人了?” 

  崔亮回首,微笑道:“剑瑜少年成名,白袍银枪,威震边关,我在京城就听说,成郡的世家小姐们,为见剑瑜一面,不惜夜探军营,可有此事?” 

  宁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