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理!”周阳、李广他们不住点头赞同。
秦无悔却是双眼发亮,四处打量,还很激动,身子有些发抖。
“秦将军,你怎么了?”周阳眼尖,问道。
“大帅,末将没事,没事。”秦无悔忙回答。
明明有事,只是他不愿说,周阳也不好问,跟着丁隽朝山谷行去。
很快就到了山谷中,只见山谷中有不少蹄印,车辙印。处身之处,河谷甚窄,策马往里行了一阵,渐渐宽大起来。
河谷里还有不少基址,似乎在多年前,这里有人居住过,而且人还不少。周阳大是惊奇了,如此之地,谁会来住?
秦无悔身子微微发抖,胸口急剧起伏,激动不已。
周阳大是惊奇,正好问他,却见李广一双虎目中精光暴射,四下里搜索,脸上带着惊疑之色:“飞将军,怎么了?”
“难道这是那个地方?”李广却没有回答周阳的问话,抚着额头,沉吟起来。
“哪个地方?”程不识有些没好气。
“先别问,我还拿不准。”李广没心情理睬程不识的埋怨:“我去前面看看,那块碑还在不在?”
“还在!”丁隽洪亮的声音响起。
“传说是真的?”李广陡然之间,双目睁得老大,一拍马背,冲了出去。
把他的那急切与激动的样儿瞧在眼里,周阳大是奇怪。与李广相识这么久,一起滚过刀山,一起趟过血河,就没见李广如此激动,难道这山谷大有来历?
周阳一拍马背,追风宝驹撒开四蹄,追了上去。周阳问道:“飞将军,这是什么地方?”
“大帅,你先看看这些地方,对我们练兵大有用处。”李广历来对周阳的问话是有问必答,如今却是改了性子一般,不仅没回答,反倒是提醒周阳了。
周阳真想把他的嘴巴撬开,可是,他不愿说,只得不问。打量起四周,只见河谷越来越宽,地上的基址越来越多。这些基址筑得很结实,虽不知筑于何年何月,可以肯定一点,明间不短了,却是完好无损。
仔细打量一通,这河谷很大,足以容纳十万之众。若是在这里练兵,里面整得山响,山外也不会有人知道,这的确是个练兵的好地方。
更难得的是,基址完好,只需要盖起营房就行了,可以省很多事。
“到了!到了!”周阳寻思之际,只听李广惊喜的声音响起:“那块碑真的还在!”
周阳朝前一瞧,只见前方有一块高台,高台上立着一块石碑。
李广一语说完,一拍马背,飞也似的冲了过去。来到高台前,飞身下马,冲上高台,一脸肃穆的看着石碑,不再言语。
周阳来到高台前,翻身下马,快步上去。程不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冲上来,秦无悔激动得紧紧握住了剑柄。
这石碑足有四五尺高,剥蚀严重,不知道是何年立起的。石碑上写的有字,尽管时间流逝,风雨侵蚀严重,字迹模糊,周阳仍是看清了,是用籀文写的。
字迹苍劲有力,宛如苍龙一般,给人一种巨大的威压。
周阳一字一句的读下去,等到读完,竟然愣住了,石碑上写的竟然是秦军的战歌:“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秦无悔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自主的跪在了石碑前,呜呜的哭了起来。
周阳、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不明他何以哭泣,李广和丁隽却是明白原委,长叹一口气,惋惜不已。
“秦将军,你身为前朝兵士后人,来到前朝练兵的地方,激动难已,这实属正常。”李广在秦无悔肩头拍拍:“前朝已亡,徒留悍风,让人叹息!你不要伤心过度,练兵还少不了你,打匈奴更是不能没有你!”
“嗯!”秦无悔重重点头,仍是激动得落泪。
“前朝练兵的地方?”周阳和程不识他们同声惊讶起来。
“前朝练兵的地方多了,此处有甚特别的?”程不识很是想不通。
丁隽为之释疑:“若无此处,何来前朝大军?若无此处,何来伊阙斩首三十万的战果?若无此处,何来长平大战?若无此处,始皇怎能扫灭六国,一统华夏?若无此处,百越岂能归附?若无此处,蒙恬岂能大破匈奴于河套?”
一口气说了不知道多少个“若无此处”,随之而来的,却是秦军一个个辉煌的战绩。伊阙之战,秦军斩首三十万,白起更是终结了冬季不用兵的古训。
一到冬天,不论有没有打胜,所有的军队全去窝冬,打死不出战。这是流传数千年的古训,白起在伊阙一战终结了这一古训。人们这才明白,冬季也可以用兵。
是以,这一战在历史上没甚名气,却在军事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长平之战,秦始皇统一中国,蒙恬大破匈奴于河套,更是不用说了,流传千古的著名事件,竟然和这里扯上联系。
周阳明白了:“这里是前朝第一次练兵的地方?”
“正是!”李广大声道:“商鞅变法后,秦国变强。可是,秦国面对的敌人非常强大,秦国的敌人是魏国,是魏武卒。秦国的军队在魏武卒面前吃了很多败仗,丢了河西之地,丢了函谷关,丢了大半个关中。秦国要想收复河西之地,就需要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当时,秦国军队战法落后,装备老旧,根本不是魏武卒的对手。”
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丁隽接过话头道:“商鞅审时度势,命国尉车英在此谷训练秦国新军。当时,训练的只有五万人。数年之后,新军练成,商鞅率领这支新军,在河西打败了公子卬,收复河西。那一战,秦国新军第一次参与实战,爆发出了惊人的战力,他们是正面硬撼,打败了魏武卒。”
“那是魏武卒啊!是魏武卒!”
李广感叹不已:“孙膑马陵道射庞涓,庞涓因此而身死,魏武卒大败,可是,那不是正面硬撼。孙膑是利用复杂的地形,限制了魏武卒的发挥,这和大帅用暴雨限制匈奴的骑射是一样的。”
魏武卒,是战国时侯的一个传奇!
一个神话!
是不可战胜的代名词!
是名将吴起在河西训练的重装步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重装步兵。
魏武卒身着铁甲,使用清一色的铁兵器,只露眼睛在外面,其进攻力,其防御力都是惊人的。
战国时期,由于科技的限制,铁兵器虽在用,却很少,用得更多的是青铜兵器。青铜兵器很软,不够锋利,象秦军那样把青铜兵器打造得和铁兵器相差不大,那是独树一帜。
每一个魏武卒就仿佛一头怪兽,无坚不摧。数万、十数万魏武卒出现在战场上,排着整齐的队形,横冲直撞,那将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没有人能抵挡。
魏国正是凭借这支精锐部队,称霸战国上百年。在这支精锐大军面前,列国束手,唯有拱手尊魏国为霸主的份。
苦头吃得最多的就是秦国了,秦国军队屡败于魏武卒之手,几乎亡国。不仅把河西丢了,还把函谷关都丢了。丢了函谷关,无异于把大门对魏国敞开了,魏国随时可以灭掉秦国。
正是因为魏武卒善战,在孙膑指挥下的齐军不敢与其正面硬撼,孙膑才不得不用计,把庞涓诱到马陵道。马陵道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不便魏武卒发挥,才有孙膑大败庞涓,庞涓方才身死。
若在平原地带,尽管孙膑是著名的兵家,他率领下的齐军也不是魏武卒的对手。
在列国眼里,魏武卒是不可战胜的神话。可是,就是这支被视为神话的大军,在河西之战中,却给秦国新军打得大败,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还是正面硬撼打败了魏武卒,秦国新军由此声名大噪,威震天下。
从此以后,这支军队横扫天下,卷起了一股黑色风暴。
正是从这里开始,有了河西之战,伊阙之战,长平大战,六国灭,华夏一,岭南归附,匈奴大败……热血横流,关山飞渡,英风烈烈,无数的传奇与辉煌,任由后人评说!
周阳激动不已,胸口急剧起伏,眼中噙着泪水!
来到这里,那就是来到了华夏的圣地,谁能不激动?
二百二十八
这的确是华夏的圣地。还是圣地中的圣地!
尽管秦朝被后人骂为“暴秦”,尽管秦始皇给后人骂为“暴君”,骂得体无完肤,可是,有哪一样离得开秦朝呢?谁又能离得开秦始皇的影响呢?
别的不说,我们所用的方块字,就来自于秦朝,来自于秦始皇。秦国最早用籀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根据当时各国各有各的文字,很不方便的现实,决定统一文字。召集天下学者,创制新的文字,才有如今的方块字。
在当时,各国有各国的文明。文明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根本,若是不统一文明,中国只能是暂时的统一,很快就会分裂,再次陷入战乱,和欧洲差不多。秦始皇以秦国的文明为基础。统一了文明,因而,秦文明也就是华夏文明的主流,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其他的,诸如郡县制,大一统的格局,至今不是仍在使用吗?
这一切的一切,源自秦朝,源自秦军,都是从这山谷中开始的。若无这山谷,就没有能征善战的秦国大军,就没有秦始皇那支无敌大军,何来华夏一统之说?
更没有现在的中国!
汉朝人对秦始皇统一中国重要性的认知,远远不如周阳这个现代人,周阳心中的激动远非笔墨所能形容,那是一种信徒进入圣地才有的情感。
李广把周阳激动的样儿看在眼里,并没有惊奇,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激动。李广不也激动吗?
再瞧公孙贺、公孙建,不也一样激动难已吗?
他们这些汉人,对秦始皇统一中国重要性的认知远远不如周阳。可是,正是在这山谷里诞生了一支无敌大军,这支大军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传奇。要是汉朝也能训练出这样一支大军,那么匈奴岂能横行?
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训练新的汉军做准备,处身于此,怎能不激动?
“大帅。这碑叫苍龙碑。”李广指点着石碑,为周阳解释。
“苍龙碑?”周阳大是惊讶,一块石碑竟然有如此响亮的名字。
“是啊,是苍龙碑!”李广微一点头:“我祖上有言,当日练兵之时,孝公驾临此处,用指血在此碑上书写此歌,化身为一条苍龙。大帅,你瞧,此碑不是有一股苍龙之气吗?”
那石碑上的确有一股巨大的威压,可是,周阳并不赞同孝公化身为苍龙的事。商鞅变法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了,肯定会产生很多传说故事。
与其信这些,还不如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秦孝公决心变法,指血凝聚了他的精气,才有此碑,才有此等威压。
“那一天,风云失色,雷鸣电闪。”丁隽接过话头。声调有些高,虽是在讲前朝之事,却是透着无比的兴奋:“在当时,秦国已经处于亡国之境。魏国有魏武卒,吴起五战河西,夺取了大片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离关中虽然有些距离,却是秦国的土地,再加上这里地势高,是威逼关中的屏障,这对秦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为了收复河西之地,秦国之民前赴后继,奋战了数十年,却因为魏武卒的存在,尽管他们打得很英勇,不计生死,却是徒劳无功。”
摇摇头,丁隽一脸的惋惜:“为了收复河西,秦国的代价有多大,只需要听听他们的战歌就知道了。‘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复我河山,就是指的河西之地。为了收复河西之地,他们宁愿流干鲜血,那是何等的英风!”
作为军人,对这种不甘屈服的精神,除了钦佩,还是钦佩。
想想如今的汉朝,与秦朝当时的情况,有些近似。匈奴压着汉朝打了数十年。为了破匈奴,将士们不计生死,慷慨赴死,那是何等的英雄气慨!
叹息了老一阵,这才接着讲:“前朝虽然暴戾,他们打仗,却是让人佩服!打得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一败再败,他们仍然没有放弃收复河西的念头。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流血!结果却是,丢掉了函谷关,丢掉了不少关中土地。在当时,秦国的土地很少,已经成了一个小诸侯。商鞅变法里有一条,要秦国百姓守边,十日内赶到。若是误期,要重处。以当时的情况,十天足以赶到秦国任何地方,一个问鼎中原的大诸侯竟落到如此地步,实足可惜。”
秦穆公称霸,那是有数的大诸侯国,落到连十日之程都不到的境况。很骇人。
周阳的历史不够好,对这等事根本就不了解,还以为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地域辽阔。没想到,秦国已经到了亡国的境地。
正是在这种危急关头,秦国发生了改变,最后还统一了中国,这是一个奇迹,让人赞叹的奇迹!
丁隽对这段历史很熟,也许是在这山谷中时间长了的缘故:“庞涓看出秦国已经到了最后关头,只需要再给秦国一击。就能把秦国灭掉。灭了秦国,魏国就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争霸天下,甚至可以统一国家。他纠结了山东六国,打算灭秦,魏惠文王却是胸无大志,只想称伯,错失了一个良机。”
机会再好,若是不去行动,毫无用处。
“魏惠文王虽无大志,秦孝公却是雄心勃勃,誓要强秦,发布求贤诏,招揽天下贤才。”丁隽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说出了很多后人不知的秘辛:“在当时,最强的就是魏国,承魏文侯遗惠,魏国天下霸主,人才大多赶去魏国,欲求仕于魏。商鞅当时也在魏国,是中庶子,庞涓有招揽他的意思。商鞅用伯术,霸道狠辣,可是,其眼光很独到。他得到秦孝公的求贤诏后,赞为五百年未有之雄文,匹马单身入秦,才有商鞅变法,秦国变强之事。”
李广接过话头,接着往下说:“秦国变法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收复失地,夺回函谷关。这些土地在魏国手里,魏国国力强盛,魏武卒善战,要想夺回失地,谈何容易,必须要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商鞅命国尉车英。在此谷中练兵。”
“这个车英必是盖世之英才,要不然,不可能练出如此善战的大军!”程不识于这段秘史所知不多,大声赞扬。
这话正是周阳要说的,点头赞同。
“呵呵!”李广拈着胡须,笑得很欢畅:“程将军,你错了,不是车英了得,是商鞅了得。若我祖上不是前朝大将,我也不知这些事。”
“商鞅?你是说,秦军是出自商鞅之手?”周阳有些惊异。
“正是!”丁隽点头道:“世人皆知,商鞅是法家,却不知,商鞅是一个极其了得的兵家。”
“商鞅是兵家?”
这说法,周阳他们第一次听到,周阳、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齐声质疑。
“商鞅不仅是兵家,还是兵家中的翘楚!”李广的大拇指都竖到天上去了:“丁将军,这事,还是你来说吧。你比我熟。”
丁隽应一声,在周阳他们的惊疑中,开始大谈这段轶事了:“商鞅是鬼谷先生的高足,先学兵家,后习法家。他出世之后,先在魏国求仕,未被重用,适逢孝公招贤,这才入秦。孝公求贤诏中有‘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之语,感人至深。这是秦朝的丑事,历代秦国之君忌讳,不敢言及,孝公却写在求贤诏中,这份胸襟让人赞叹!”
帝王丑事本来就是不能触及的禁区,即使不好也要说好。秦国与魏国打了数十年,败仗之多可想而知,涉及数代国君,谁敢提及?
秦孝公却写进求贤诏,这份胸襟着实让人感动,商鞅入秦,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