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帝国- 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冒顿单于虽然统一了匈奴各部,把匈奴整合在一起,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可是,冒顿单于在对汉朝的战争中,并没有取得多少辉煌,尽管有平城围高祖刘邦,遗书谩吕后的得意之作,却仅仅是在边境之地掳掠,并未深入过汉境。
  军臣单于马上要做的事情,便是深入汉朝腹地,兵临长安,击破汉朝,迫使汉朝彻底臣服。这种事,不要说去做,光是想想就足以让匈奴疯狂。
  汉朝,在匈奴眼里,那是天堂般的国度,有着吃不完的美食,饮不完的美酒,穿不完的绫罗绸缎,花不完的金银,享用不完的美丽妇人……打下汉朝,匈奴就是进入了天堂,自此衣食无忧,不用再受大漠的苦寒。
  美妙前景,诱人未来,要军臣单于在匈奴心目中的地位不达到旷古绝今的地步都不行。
  这吼声发乎真诚,出自内心,与虚应故事截然不同,一听便能听出来,军臣单于大是欢悦,不由得感慨一句:“本单于做单于多年矣,今日方知做大单于之乐也!”
  一双明亮的眼睛眯到了一起,骨子眼里都是痒痒的,太爽了!
  “大单于,我们可否南下了?”军臣单于正欢喜间,一个匈奴老者恭恭敬敬的问道。
  “你是怕去迟了,没有最好的庄稼地,牧放牛羊,是吧?”
  军臣单于对这个老者的心思一猜便中,笑呵呵的打量着老者,宽慰道:“你放心吧!汉人的地界大着呢,比起大匈奴的地域一点也不小。汉人的地界,不仅很大,还很肥沃,比起大漠肥沃得太多!北地、中原、关中、巴蜀、江南……都是美得不能再美的地方,那里的土地肥沃,草儿茁壮,宜于放牧。”
  军臣单于一心要灭汉,对汉朝自然是了解的,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细数起来,头头是道,极是在理。就连当时并不出名的江南,他都知道。
  江南虽然富饶,对中国极其重要,可是,在秦汉时期,却是不毛之地,不为人重视。当时,江南地广人稀,土地虽然肥美,却是没多少重要性。这对匈奴来说,不要紧,越是这样的地方,越是宜于放牧,要军臣单于不关心都不行。
  “大单于言之成理,可是,还是早点去的好!”这个老者很是向往道:“这一次,汉人的土地一定会成为大匈奴勇士的牧场!”
  越是胜利的机会越大,匈奴越是不愿呆在龙城,因为龙城虽然重要,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可是,龙城太冷,就是耐寒的匈奴,也是受不了。要是能早日到达汉境,吃穿住用更加多姿多彩不说,光这天气就暖和得多。
  “既然如此,你们就先南下吧!”
  军臣单于身为匈奴单于,哪会不明白老者的心思,大笑道:“带上你们的牛羊,为大匈奴的勇士烤好羊肉,煨好马奶子,欢快的迎接大匈奴勇士的到来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话,有很多人认为不适合匈奴。匈奴自小生长在马背上,可以在马背上过一生,行动如风,来无影,去无踪,不可捉摸。其实,那是错的。
  匈奴掳掠,不需后勤,这没问题。可是,象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要是没有后勤,没有辎重,匈奴也是没法打仗。
  只不过,匈奴的后勤辎重是活的,那就是牛羊,这与汉朝截然不同,为人忽视。正是因为如此,每当匈奴要大举行动时,总是会跟着很多牧民,这些随来的牧民,相当于汉人说的“民夫”,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匈奴大军赶牛送羊,要不然,匈奴支撑不了多少时间。
  赵武灵王时期,匈奴大举南下;秦始皇时期,头曼单于南下,哪一次不是如此?
  当然,在这之外,牧民还有占领肥美水草地的贪念。
  这一次,军臣单于要破汉,依然离不了匈奴牧民给赶牛送羊。按照匈奴的传统,这些牧民应该是随在大军后面,而不是超前。
  匈奴信心十足,此战必胜,匈奴牧民在龙城已经呆不住了,他们的心早就飞到汉境,飞到中原,飞到土肥水美草青的江南之地。让他们呆在这里,是一种折磨,军臣单于此时的心情极好,愿成人之美,欣然同意。
  让牧民走在前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为大军准备好吃食,烤好羊肉,煨好马奶子,匈奴大军只管行军便是,进军就会更快。
  有如许好处,军臣单于当然没有理由不同意。
  “大单于!大单于!”
  匈奴牧民齐声欢呼,使劲挥着胳膊。
  消息一传开,成群结队的牧民,骑着骏马,赶着牛羊,唱着牧哥,喜气洋洋,开始向南进发了。
  早日赶到汉境,占领更加肥美的土地,这是匈奴牧民的贪念,谁还愿意呆在龙城,忍受这冷如弯刀的寒风?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牧民,赶着牛马,拖家带口,喜气洋洋的朝南赶去。洁白的雪原上,只见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滚滚南去。
  望着欢声笑语不断,快速南进的牧民,军臣单于意气风发,手中的马鞭虚抽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去吧!去吧!”
  “大单于,这是不是有点危险?”中行说眉头一拧,有些担忧的,道:“他们没有军队保护,若是遇到汉军,岂不堪忧?”
  “哈哈!”军臣单于心情实在是太好了,大笑声中,手中的马鞭在中行说身上轻抽一下:“那又能怎样?就算是周阳来了,难道他还能放把火把冰天雪地烧了?”
  “哈哈!”
  一众大臣齐声大笑。军臣单于说得没错,就算周阳来了,也不可能再象数年前那般,一把火把草原给烧了,牧民先期南下,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是,奴才总是心惊肉跳,好象要出事。”中行说双眉紧拧。
  “啪!”军臣单于手中的马鞭重重抽在中行说身上。中行说猝不及防,吓了一大跳,惨叫一声:“大单于,你这是……”
  “这下,你不会心惊肉跳了吧?”军臣单于大笑不已。
  ……
  长安,未央宫,养心殿。
  汉武帝站在窗前,面朝北方,两道浓眉紧拧在一起,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脸的凝重之色,双手紧握,太过用力,手背微微有些发青。
  刘彻身后,站着一个与他年岁差不多的少年郎,极是高大壮硕,身材颀长,两道浓黑的剑眉犹如出鞘的利剑。面如冠玉,极是俊朗。
  他是刘彻的两大伴读之一,著名的张骞。
  此时的张骞,微微有些奇怪,试探着问道:“皇上,你怎么老是朝北望?”
  张骞是个极为聪明的人,他却是想不明白,这些天,刘彻为何老是北望。一有空,刘彻就会站到窗前,望着北方,双眉紧拧,仿佛有天大的事情似的。
  张骞是刘彻的伴读,两人自小在一起读书识字,知根知底的,就没有见过刘彻如此凝重,要他不惊奇都不行。
  “姐夫到了雁门有些日子了,不知道有没有出发?”刘彻没有回头,紧盯着阴霾的天空,仿佛自言自语似的。
  “大帅去了雁门?”张骞一双眼睛瞪得象铜铃,有些难以置信:“大帅的车仗不是还在长安吗?怎么可能去雁门?”
  周阳的行踪属绝对机密,张骞自然是无权知晓。周阳的车仗天天在长安四处逛悠,动静很大,谁都知道周阳仍在长安,却突然从刘彻嘴里知晓周阳早就去了雁门,他哪能不能惊的。
  “那是迷惑匈奴的。”刘彻的语气很是冰冷,紧接着就陡转高亢,振奋异常道:“朕的二十五万大军,就要在姐夫的统帅之下,杀奔龙城!”
  “杀……杀奔龙城?”这消息太过骇人了,张骞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地上,不顾一切的指着刘彻,惊讶万端的问道:“皇上,你没说假话吧?”
  这是惊天的消息,若是不明究里的人,乍闻之下,自然是不会相信的,听在张骞耳里,仿佛千个万个焦雷在耳畔轰鸣似的,脑中嗡嗡直响。
  “要不如此,朕怎么会北望?朕是在等候姐夫的消息!”刘彻猛的转过身来,紧盯着张骞,问道:“张骞,你说,这一仗,大汉能胜吗?”
  眼睛瞪得滚圆,极是紧张,胸口急剧起伏。
  这一战的干系太大了,尽管知道周阳用兵奇诡,将士们怀有必死之心,可是,刘彻仍然担心。不能怪刘彻,实在是此战对汉朝太重要了,若是此战胜了,就是毕其功于一役,汉匈战争基本上划上了句号。
  若是失败,后果极为严重,就得一仗一仗的来打,会死伤无数,国力大耗,谁都会紧张。
  “这个……”对这问题,张骞哪敢下结论,不由得张口结舌。
  “皇上,大帅的军报到了!”
  就在这时,申公手捧一捆竹简,兴冲冲的冲了进来,顾不得向刘彻施礼,双手奉上竹简。申公深知,刘彻盼这军情如盼星星盼月亮,巴不得早点知道,哪敢有丝毫耽搁。
  “快拿来!”刘彻瞬息之间,敏捷如豹,左手闪电般伸出,一把抓过来,三两下展开,略一浏览,双眼瞪圆,嘴巴张大,双手不住颤抖,连话都说不出来,直接石化了。
  “皇上!皇上!你这是怎么了?”申公和张骞齐声惊呼起来,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三百七十五
  申公、张骞的惊呼声很大。震人耳膜,可是,刘彻却跟没听见似的,一点反应也没有。
  如此一来,申公就急了,急惶惶的问道:“皇上,可是战事不利?”
  申公通晓历史,深知此战的关系有多大。在华夏与匈奴上千年的战争中,就从来没有如此难得的良机,匈奴聚集在一处,只要打胜了,匈奴就会一蹶不振,再也恢复不过来,就是毕其功于一役。
  在华夏历史上,不乏与匈奴大战的英雄,赵武灵王、李牧、蒙恬,他们哪一个不是打得匈奴束手无策,就是没有如此良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是以,匈奴屡败屡战,最终恢复过来。不仅恢复了实力。还变本加厉,为祸日烈,要进据中原,灭亡汉朝。
  这种良机,千年未必能遇到一次,是何等的难得。
  虽说周阳用兵奇诡莫测,汉朝为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可是,战场上意外事情太多了,谁也保不准必胜,战事不利又何足怪?
  真要如此的话,那就是错失千古良机,要申公不急切都不行。
  “姐夫率军出发了!出发了!”
  就在此时,只听刘彻的尖叫声响起,使劲晃着拳头,以此来发泄他的惊喜之情。
  出发与打胜,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若是汉军不出发,便没有胜利,这离胜利又进一步了,谁都会欢喜无已。
  “出发了!”申公长舒一口气,眉梢溢喜,拍着胸口,道:“臣是多虑了!大帅统兵,自是万无一失!万无一失!”
  “不然!”刘彻一向对周阳很有信心,却是不赞成申公所言:“战场上,刀枪无眼。变化太多,谁也不敢说万无一失!”
  这话虽然有些刺耳,却是大实话,上过战场的人都会赞同此点。
  “申公,从眼下起,朕就住在养心殿,除了边关军报以外,其他的事务不必报朕,你和主父偃、董仲舒他们处置便是,朕要关注战事!”刘彻眼中光芒闪烁,右手紧握成拳,不住晃着拳头:“朕刚刚即位,就遇到这等大战,不能不全力以赴!”
  汉武帝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不论赞美他的,还是诋毁他的,都得承认,他雄才伟略,聪明过人,对中华民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假使无他,说不定匈奴现在都还在横行。匈奴这个词不会如现在这般,只存在于史书中。
  尽管他是天才,也需要经验,尤其是眼下这般大战,就算是天才,乍遇之下,也会很棘手,不能不全力以赴。
  “皇上……”申公并没有马上领旨,正要说话,就给刘彻打断了。
  “把周亚夫叫来,他是名将,就要他给朕讲解此战!”刘彻的兴奋之情不减,不住踱来踱去:“此战不论胜负之数如何,必然精采万端,必得一通晓兵法之人为朕讲解!这种大战,不是在兵书上就能学到的,良机难得,不能错过!”
  这是边关上的实战,兵书上不可能有,作为皇帝,越是精通兵事越是好。朝中精通兵法的大臣有不少,张辟彊就是其中的侨侨者,可是,他眼下不在长安。在长安大臣中,就数周亚夫最为精通兵法了,由他来讲解,刘彻一定会领悟不少,再好不过了。
  “皇上,这是边关上的实战。还有条侯来讲,实在是太难得,皇上可否让臣也来听听?”申公脸上放光,眼里异采闪烁,极是期盼。
  说得一点不错,这场大战本就是千年难得一见,再有周亚夫这个良将来讲,谁也不愿错过,尽管申公读过不少兵书,对兵法并不陌生,仍是怦然心动。
  “嗯!”刘彻打量着申公,笑道:“如此甚好!把主父偃、董仲舒他们叫来,一起来听周亚夫讲解。有事的话,我们君臣还可以商量着办。从今天起,我们君臣就吃住在养心殿。”
  这绝对是人生最难的事情之一了,申公大是振奋,兴冲冲的道:“谢皇上!臣这就去办理!”申公迈着欢快的步子,飞也似的冲了出去,瞧他那模样,哪里是在跑,是在飞!
  “张骞,你一直想学兵法,却是没有机会。”刘彻打量着张骞。笑道:“虽说我们的老师卫绾也精通兵道,可是,比起周亚夫还是远为不如。再有这千年难得一见的大战,机不可失,失则不再,你也来听听!”
  “谢皇上!”张骞差点蹦起来了,裂着一张嘴,大叫起来:“皇上,这可是边关上的实战呀,臣何其幸哉!”
  ……
  大漠之上,朔风如刀。刮面生疼,让人受不了。
  在如此冷的天气里,正常情况下,匈奴会躲在帐幕里窝冬,吃羊肉,喝马奶子,以此来打发无聊的时光。
  然而,此时此刻,只见雪原上有着不计其数的黑点,正朝南方移动。不是别人,正是急着南下的匈奴牧民,他们一心想着早点占有汉人肥美的庄稼地,牧放他们的牛羊。军臣单于同意他们早日南下后,无不是赶着牛羊,拖家带口,兴冲冲的南来。
  “呼!”向军臣单于请命那个老者,是邪落部族的首领,名字叫多落,花白的头发,裹着狐裘,骑在骏马上,长长的吐出一口热气。热气刚一喷出,立时化为冰屑,晶莹剔透,煞是好看。
  “真够冷的!”多落眨巴着浑浊的眼睛,打量起来,只见族人骑在骏马上,赶着牛羊,唱着牧歌,喜气洋洋。
  “这次南下,大匈奴一定能占有汉人的庄稼地!”多落自言自语,却是透着无与伦比的自信:“汉人的庄稼地,可是难得的牧场,土地特别肥美。抓住汉人,让汉人做大匈奴勇士的奴隶,要他们在庄稼地里种上庄稼,我们再来牧养牛羊。牛羊一定膘肥体壮,赛过大漠!”
  用庄稼来喂养牛羊,绝对比大漠上的草要强,强得多,要牛羊不肥壮都不行。
  “汉人会种庄稼,还是挺有用处的!”多落扯起嗓子,几乎是唱出来的:“告诉族人们,要他们赶快点,就说雁门是我们邪落部的了,谁先到,谁就能拥有最好的庄稼地,最会种庄稼的汉人奴隶!”
  雁门,是汉朝北方的重城,无数次抵挡住了匈奴的进攻,让匈奴记忆深刻。更别说,数年前的大战,匈奴就是从雁门开始惨败的,死伤无数,匈奴想忘都忘不掉。
  至于雁门城里的财物,给匈奴传说成堆积如山,多不胜数,享用不完。多落这话,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消息一传开,族人无不可使出吃奶的力气,风风火火的朝南赶去,速度竟然快了一大截。
  望着陡然加速的族人,多落万分得意,呵呵一笑,一夹马肚,朝南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