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较贫困农村男生在7~10、11~14、15~18岁时与日本男生的差距高达、、厘米。
鉴于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所以中国男生的平均身高肯定低于同龄日本男生。另有资料显示,与日本同期(1991年)资料相比,我国7~17岁男生平均身高比日本男生矮厘米。
与上一辈相比,中国男孩长高了,但与日本男孩相比,中国男孩就变“矮”了!
(二)男孩,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在身高和体重增长的同时,中国男孩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却在持续下降,这种现象可以总结为三个字:胖无力。
根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我们制作了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表,从表5中可以看出,除乡村男生在50米跑上的速度上略有提升以外,其它各个指标上,城市男生和乡村男生均呈下降态势。例如,在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指标上,20年间,城市男生肺活量累计降低304亳升,乡村男生累计降低312毫升。
表5 1985…2005年中国男孩体质变化状况
变化幅度变化方向
肺活量城市男生304亳升↓
乡村男生312亳升↓
速度(50米跑)城市男生秒↓
乡村男生秒↑
下肢爆发力(立定跳远)城市男生厘米↓
乡村男生厘米↓
力量素质(斜身引体)城市男生个↓
乡村男生个↓
耐力(50米×8往返跑)城市男生(7~12岁)秒↓
乡村男生(7~12岁)秒↓
耐力(1000米跑)城市男生(13~22岁)秒↓
乡村男生(13~22岁)秒↓
注:“↓”代表体质下降,“↑”代表体质上升。
(三)男孩,体质健康不断恶化
根据《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的数据(见表6),中国男孩在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发生率方面持续走高,即健康持续恶化。例如,1985~2005年,7~22岁城市男生肥胖的比率由飙升至。
表6 1985…2005年中国男孩(7~22岁)营养不良、超重、肥胖的发生率
1985年2005年变化幅度变化方向
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城市男生↑
乡村男生↑
超重城市男生1。23%13。2512%↑
乡村男生3。22%8。20%8%↑
肥胖城市男生11。20%↑
乡村男生↑
注:“↑”代表体质健康恶化。
视力不良的问题也特别突出。2005年,6~22岁城市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乡村男生为,城乡合并为。视力不良检出率呈现随年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其中16~18岁组,城市男生为,乡村男生。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以18岁城市男生为例, 1985年为,1995年为,2005年又上升为。
一个个数字,是一次次不断拉响的警报!
男孩的体质危机,已经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由男孩的体质危机所引发的诸多影响,是每个人,我们国家,我们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其后果也是不能承受的。
。。
男孩危机之三·心理危机(1)
三、男孩危机之三……心理危机
(一)男孩,更网络成瘾
如果到网吧看看,我们会发现泡在网吧里的大多是男性,其中还有不少是中小学的男生。作为一个群体,男孩更容易网络成瘾。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网络成瘾,这有充分的证据:
……2008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同样指出:男性青少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于网络。男性青少年网民上网成瘾比例为,女性为,男性约比女性高出个百分点;在网瘾青少年中,男性比例达,远远高于女性的。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指出,在小学阶段,男孩上网成瘾的比例()明显高于女孩()。
除了网络成瘾以外,在其它物质成瘾行为上,男孩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孩。
在吸烟成瘾行为上,对北京、上海等18省、自治区、直辖市213253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男生吸烟行为远远高于女生:男生尝试吸烟率是女生的2倍;男生现在吸烟率是女生的5倍;男生重度吸烟率是女生的6倍;男生首次吸烟年龄≤13岁的报告率是女生的3倍。
在饮酒成瘾行为上,不管是我们的经验还是调查数据都说明男生的饮酒成瘾行为远远高于女生,如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2003年对5169名中学生的抽查结果表明,69。 9%男生尝试过饮酒,远远高于女生。
在吸毒等其它危害更大的药物成瘾上,男性的比例也远远高于女性。
(二)男孩,更多的情绪问题
男孩,情感更脆弱
一般人认为男性的情感应该是坚强的,但这其实是假像。男孩看似坚强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脆弱的一面。男孩在情绪、情感上比女孩更脆弱。研究表明,从婴儿时期起,男婴比女婴就更容易烦躁。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改变或者妈妈、爸爸稍微严厉一些的口吻,都可能使小男孩变得更烦躁不安。
压力,让男婴更不安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知道,在压力情境下,男婴是否更容易不安。她们将六个月大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请到实验室,在事先设定的情境中玩耍并进行录像。首先,母亲给婴儿看玩具并与婴儿说话;然后,母亲停止与婴儿玩耍并板起面孔以使婴儿烦躁不安。接下来,母亲要尽可能地安慰婴儿,抚摸婴儿,注视并跟婴儿说话。
实验结束之后,研究人员慢速播放录像带,分析婴儿和母亲的表情及行为变化。结果发现,男婴哭泣和烦躁的次数更多,表现得更为愤怒,他们要么比划着想让母亲抱自己,要么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好像要逃走。而且,在母亲试图安慰他们的时候,男婴也表现得更难平静下来,母亲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男婴高兴起来。
离婚,对男孩伤害更大
人们通常认为,面对父母离异的事实,男孩比女孩更加漠然,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父母离婚,男孩受到的情感伤害比女孩更深。女孩往往会通过一些方式表达她们受伤害的情感,从而减缓父母离婚所带来的伤害,而男孩往往把伤害深深埋藏于心底,日积月累,危害加剧。父母离婚,男孩往往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指出,父母离异,男孩会因缺少父亲的“示范”而变得缺乏阳刚之气,成年后更易成为所谓的“娘娘腔”。 。。
男孩危机之三·心理危机(2)
男孩,更不擅长情感表达
女孩比男孩更善于表达情感,女孩对情绪和情感更加敏感,2岁的女孩比2岁的男孩更多地使用与情绪有关的词语,女孩比男孩更多的使用“爱”和“伤心”这样的情绪词语。
儿童时期如此,到了青少年期,这种情感差异日趋加大,越来越多的男孩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别人的情感反应更不敏感,更有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男孩往往更容易情绪失控,用攻击或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有时候,他们把这种攻击指向自己,这就是自杀,更多时候,他们把这种攻击指向他人,就是暴力。
男孩情感,受到更多文化束缚
男孩虽然天生情感脆弱,但是他们天生并不缺乏情感表达的能力。
研究者已经发现,婴儿初生几个月大时,男婴比女婴更能表达自己,但是当男孩到达就学年龄时,他们表达情绪的能力下降,甚至已经隐而不显。男孩子五六岁时,与女孩子相形之下,就显得更不会向父母师长表达他们的失败或郁闷。
那么是什么使一个开朗、热情洋溢的男孩变得不愿表现出自己的情绪?男孩研究专家波拉克给出两点解释:第一个原因是,在培养坚强男孩的过程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使用羞辱的手段,让小男孩为自己的情感表达感到丢脸,特别是对脆弱、害怕与绝望的感觉有罪恶感。第二个原因是男孩与母亲之间的过早情感分离,使男孩的心理受到创伤,从而影响其情感发展。
这两点原因,其实背后都是一种文化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社会对男孩的性别偏见。许多人认为男子汉不应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绪,“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的文化往往对女孩的情感发展给予鼓励而对男孩加以抑制。
英国精神病学家瑟巴斯汀·克莱默指出:“社会对于男人有着更大的压力,人们看不惯男子汉的软弱,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表现出脆弱的一面,所以还是小孩子时,男人就有着很大的压力,他们更加敏感,并在两岁以前就压制住了许多天性和本能。”
(三)男孩,更高的心理疾病发生率
众多心理学研究指出,男孩容易患各种疾病,除了抑郁和焦虑以外,男孩在绝大多数常见心理疾病上的发病率都高于女孩,其中,在儿童青少年阶段最常见的心理病症……多动症、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等疾病上,男孩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孩。
多动症
大家都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勇夺八枚金牌的泳坛名将菲尔普斯小时候患有多动症,像菲尔普斯一样患多动症的男孩要远多于女孩。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主要是注意力缺陷障碍,常见于学前期和小学生群体。国外资料显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5~10%,我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多动症的患病率约为3%。多动症儿童男孩远比女孩多,美国心理学会(APA)2000年的权威数据指出:多动症的男女比例为2:1~9:1,国内有学者指出,男孩与女孩患发动症的比率为4:1~9:1。
学习障碍
患各种学习障碍的儿童,男孩也远远多于女孩。国内外的统计数据不尽一致,但都承认一点,那就是男孩发病率远远多于女孩,如美国*1988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学习障碍的男生为女生的倍之多,我国学者认为,男孩与女孩患学习障碍的比例可能在2:1~6:1之间,其中,在最为普遍的阅读障碍上,患有严重阅读障碍的男孩是女孩的3倍多,台湾普查(1993)的结果发现学习障碍男生多于女生,高达4倍之多。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又叫智力残疾、智能不足、智力落后、智力迟滞、精神发育不全。对于智力障碍的概念,不同学者的理解也不一样,一般是指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以智力发育明显落后和适应生活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的发育性心理障碍。国内外所有的调查都表明,在所有年龄阶段,男性弱智儿童都比女性弱智儿童多,其发病率比例为:1~:1。
自闭症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的主要症状是自闭症儿童不与他人交往以及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自闭症患者往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他人甚至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儿童自闭症的发病率约为1~2%。男孩更容易患多动症,国外学者指出其发病率男女比例为3:1~4:1,在我国男女患病率之比为6:1~9:1。
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些事实提示我们男孩心理危机不容忽视:
?精神病院里关着的大部分病人是男性;
?患情感障碍的男孩人数高出女孩4倍多;
?更多男孩需要服用控制情绪的药物;
?男孩具有更高的自杀率。在美国,青春期男孩自杀率是女孩的4倍。
txt小说上传分享
男孩危机之四·社会危机
四、男孩危机之四:社会危机
男孩的社会危机,不仅仅是指男孩的社会形象被负面的报道所包围,还包括男孩的众多社会问题,比如犯罪等等。我们看到,许多男孩:责任感不够,社会形象不佳,暴力犯罪更多。
(一)男孩的责任感危机
责任感是男人安身立命之本,责任感是一个男孩成为男子汉的晋身之阶。然而,我们看到一些男孩责任心缺失的情况相当严重。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2年的调查,当前少年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集中在7个方面,而“害怕承担责任”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做人方面和学习方面,责任心尤为缺失。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在北京、上海、湖南、广东、湖北、辽宁等地对1;000位公众就关于“青少年责任感的问题和公众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当被问及“您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如何时”?13%的被访者表示非常差;32%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差;29%的被访者表示一般;17%的被访者表示比较好;9%的被访者表示很好。从数据看出,多数公众认为当今青少年的责任感比较差。其中,的被访者表示,现在有许多青少年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责任”,在面对问题时,只会想让别人对自己负责,从没有想到自己该对别人负责。
(二)男孩,更高的暴力与犯罪
尽管不愿意,但我们必须承认:男孩是一个更容易卷入暴力和犯罪的群体。
未成年人犯罪被列为环境污染和吸毒贩毒之后的第三大世界公害,而在未成年犯罪群体里面,男孩绝对算得上是主力军。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的数据,在我国的工读学校中,男生9090人,女生只有1245人,男生所占比例是女生的倍还多。
男性比女性有高得多的犯罪潜能。着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曾做过这样的断言:威胁社会秩序的不是暴力和犯罪,而是男人。学者戴特·奥藤有感于男性的高犯罪率,在《男性的失灵》一书中干脆用《犯罪,你的名字是男人》作为其中一章的标题。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1)
五、男孩危机,其实是教育危机
一个教育体制的好坏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使男孩和女孩的生命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以升学考试为中心的应试教育就是拿同一个标准去评价所有的孩子,不管男孩还是女孩。男孩和女孩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
我们认为:现行的教育制度对于男孩危机负有第一责任。
(一)现代学校教育,对男孩发展更不利
男孩和女孩不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却常常漠视男孩和女孩的差异,对于体内有高出女孩15倍之多的睾丸素的男孩,却要求他保持与女孩一样的规矩,不要打打闹闹。
学校教育,偏离了教育的核心目标
现代教育制度,是一种工业化教育制度,工业化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决定了现代的学校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已故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对此感叹:“跟蒸包子一样一屉一屉的,出来一个模样”。
现代学校被深深地烙上了工业化的印记。学校是工厂,教室是流水线,学生则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流水线上的产品没有生命,不需要个性,只要具备特定功能,能够满足预期需要即可,同样的生产线生产出同样型号、具备同样的功能的产品。学校教育用这种工业化生产的方式,大规模、大批量地生产制造完全相同的产品……学生,不管他们的天性如何,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孩子们被相同的教育模式规范教育成同一类型的人。
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教育就是书本学习,几乎否定了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其他途径,如动手实践。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下,教育就是接受学校教育,否定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对孩子来说,越来越成为一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