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外面太阳才落山,光线透过窗户照进来,还很亮堂,到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吃完饭,天幕就暗了下来。
一家人想到明天要干活,就都睡很早,李暖在蒋氏睡下之前,拿着十二文钱去她房里谈了一会,将月勤的事情告知了蒋氏,并将月勤的意思和意义解释得清楚明白。
蒋氏听明白之后,并没有再推辞,将属于她的十文钱收了起来,用布包好,放进了柜子里。
剩下两文钱,是单独给朱元的,是他照顾弟弟妹妹的酬勤,朱元慎重的将钱接了过去,仔细放进贴身的荷包里。
荷包是苏氏绣的,家里每个人都有一个。
回到房里,李暖点着蜡烛,拿出裁好的二十六张宣纸,用针线缝订好之后,记下了李家的第一笔账目。
封面中间写了“月勤账本”四个大字,下方备注了时间——“永和两百七十八年,十月二十三,霜降。”
李暖给家里每个人都分配了连续的三页,按辈分,在每一页右上角写下蒋氏、李德、苏氏、李文、李暖、朱元、李安、李乐六人的名字,然后在每个人的第一页里,简述其今天为家里做的贡献,后面记上活得的月勤数目。
042 做糯米丸子
蒋氏是第一个,李暖记下了“勤劳的劳动模范。获得酬勤十文——十月二十三。”
然后是李德,李暖想了想,记下了“教育孩子的慈父良师。获得酬勤五文——十月二十三。”
之后是苏氏,李暖写下了“勤劳的劳动模范。获得酬勤十文——十月二十三。”
……李文,“为家里谈成了买地事宜,劳苦功高,获得酬勤二十文——十月二十三。”
……李暖,“家中管事,地下室技术总监,获得酬勤三十文——十月二十三。”
……朱元,“照顾弟弟妹妹,跑腿买米,酬勤三文——十月二十三。”
……李安,“跑腿买米,酬勤一文——十月二十三。”
……李乐,“跑腿买米,酬勤一文——十月二十三。”
每个月的奖励叫月勤,那么每天所获得的奖励,就叫酬勤,天道酬勤!
在最后多出来的一页上面,李暖又记下“截止十月二十三日凌晨,除李德、苏氏,其余人的月勤皆已结算。”
随后李暖又拿出二十张宣纸缝订起来,在上面写下“中公账本”四个大字,下方同样备注了“永和两百七十八年,十月二十三,霜降。”的字样。
账本的第一页,记录了她手头的总资金——“总金:三百二十六两银,八百零三文——十月二十三日凌晨。”
忙完这些,炕上的李乐早已经熟睡,李暖将两个账本都收起来,放进柜子里那搁小匣子的抽屉里,才吹了蜡烛睡下。
第二日天不亮,一家人就都早早的起了床。
吃了早饭,苏氏、蒋氏拿着农具,带领着李安、李乐、朱元三个孩子,去了后面山沟里的红苕地。
李文则等六个工匠来了家里,招呼他们吃早饭,并按照李暖的设计,交代几人如何挖地下室的入口和第一间房间,确定工匠们都听懂并上工之后,他才跟李暖支了两百三十两银子,李暖记了账,李文在这笔账目后面签了名字,才去找镇上的掮客办妥买地的事情。
这地下室的设计,自然不能一次性都说出来,即便说出来,工匠们大概也记不住那么多注意事项,所以等过一段时间,这地下室的修建还得要李文监工才行。
而李德吃过饭之后,就坐在前屋炕上,前屋门开着,方便他照看家里。
不过离得当然不是枯坐一上午,等工匠上工之后,他就先做了几个舒展筋骨的动作,然后就沾着放在炕上的,早上熬好的半碗药汁,重新开始按摩右腿的穴位,有了半个月前的教训,李德这次一点也不敢加大力道,或是增加次数。
而几个工匠上工前都听李文说了,都知道东家家里今天有点忙,茶水都在前屋,渴了就自己到前屋去喝,屋里有人在,不用避讳。
厨房里,李暖看了看糯米的吃水情况,做糯米丸子的,她肯定不用担心,主要是那半碗做药丸的。确认药罐子里的药汁基本被吸干了之后,李暖才松了口气,稍微撩起一点衣袖,开始准备做糯米丸子。
首先将泡好的糯米倒进铺了笼屉布的筲箕里,放在盆子上将水沥干,把早上准备好的半斤瘦肉、一半碗煮熟的香菇、两个萝卜都切成拇指大小,各自装碗,然后剥几个蒜瓣,切几片老姜,混在一起剁成小颗粒,单独装碗,又打两个鸡蛋,放盐大力搅拌。
做好了这些,就要开始洗锅添水,因为家里才做了早饭,灶头里还有火,李暖只在灶头添了些柴火,很快就把火烧旺了。
在锅里放两大锅铲荤油,将油烧开至不再冒泡,将肉丁倒下去快速翻炒几下,加入姜蒜,再翻炒几下,就可以加入香菇丁翻炒至香,然后添上小碗水,一勺盐,将灶头的火改小,盖上锅盖焖煮半分钟,倒入萝卜丁翻炒,煮至大半干,烧大火,倒入鸡蛋搅拌翻炒出金黄色蛋花,最后再加上大勺盐,半勺鲜味香,就可以将美味的三鲜馅料装进小盆里,有整整大半盆。
弄好了馅料,重新将锅洗干净,添几瓢水,将沥干糯米倒进干净的盆子里,加半勺盐搅拌均匀,然后再铺在铺了湿笼屉布的笼屉里,放进锅里,盖上盖子,烧大火将水煮沸,等水沸腾了大约二十分钟,熄灭灶火,将笼屉端出锅,放在旁边闷上一小会,就可以将蒸熟黏在一起的糯米装进盆里,将笼屉布洗干净重新铺好。
最后,在手上抹上一点菜油,开始揪丸子。
刚出笼的糯米很劲道,拿在手里揉捏至弹性十足,然后搓圆,在中间按一个空心,将已经冷掉,汁水都被香菇等吸收,并半凝固的馅料填进去,封成一个完成的丸子,放回铺了笼屉布的笼屉,丸子不能太大,太大了容易变形,鸡蛋大小最好。
李暖做丸子的手艺还不错,尽量把皮做薄,多放点馅料,基本一个丸子,就要添冒尖的一瓷勺馅料。
做了三十四个三鲜丸子,小盆里的大半盆馅料就用完了,糯米却还剩下不少,李暖干脆把剩下的糯米做了十四个丸子壳,在上面留了铜钱大的口子,也放进了笼屉里。
做完这些已经是大上午,李暖满意的笑了笑,休息了一会,就另外找了个笼屉,将笼屉布用药汁染湿了一块铺在笼屉上,将药罐子里的糯米全部抓出来,铺在笼屉布染湿了的地方,端上锅开始蒸。
灶头里添了柴火烧着,李暖端来捣药的石臼,把药罐子里剩下的一点药汁倒进石臼,放在一旁搁置着,又把三个药包解开,倒掉药渣,洗净拧干放在一旁,顺便将厨房收拾了一下。
等药糯米蒸熟,整个厨房都弥漫了一股淡淡的药香,李暖趁热将药糯米丢进石臼,坐在灶头旁边用木杵大力捣。
这一捣,就是大半个时辰,直到苏氏、蒋氏带着三个孩子,将上午挖的红苕都背回来,到厨房做饭,原本约有一碗的药糯米,已经捣成了拳头大一团。
“暖儿,这就是你说的糯米丸子?”苏氏进了厨房,一眼就看到桌子上的一笼屉丸子,就好奇的问道。
043 办妥了
“暖儿,这就是你说的糯米丸子?”苏氏进了厨房,一眼就看到桌子上的一笼屉丸子。
“是啊娘,蒸热了就能吃了。”李暖停下捣糯米的动作,将石臼端到桌上放着,揉了揉酸软的手臂,自信满满的道。
蒋氏也走过来看了一眼,疑惑的问道:“暖丫头,不是说三鲜糯米丸子,怎么是素的?”
“三鲜馅料的呀。”李暖笑着道,“三鲜在丸子里面,娘,蒋婆婆,等你们吃的时候就知道了。今天的馅料还做少了,糯米没用完,我就做了几个空馅的,咱们一会打上两个蛋,放了油盐,兑点热水灌进这些空馅的,蒸芙蓉蛋糯米团。”
苏氏一愣道:“这怎么行,灌了汤水进去,还不得漏了?”
蒋氏也点头表示赞同苏氏的说法。
“娘,蒋婆婆,你们就放心好了,这丸子本来就很劲道,现在都冷硬了,咱们灌了蛋汤立刻就放进锅里蒸熟,保证漏不了。”李暖解释着,拿起一个空馅的丸子递给苏氏和蒋氏看。
苏氏看了两眼就道:“好,咱们等会就试一试,看这丸子的样子,就算漏了,应该也漏不了多少。”
“那咱就试一试。”蒋氏也点头,转而又对李暖道,“暖丫头,你去旁边歇着,午饭就让老婆子和你娘来做。”
“嗯,好。”李暖这次到没有拒绝,应承了一声,乖乖在旁边找了根小凳子坐下。
捣糯米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家里做过糍粑的人就知道,将糯米蒸熟之后,要趁热倒进舂米的槽子里,用大竹杠子用力捣,糯米越捣越劲道,并且越冷越难捣,这种力气活,一般都是男人才有力气做,虽然她捣这点糯米很少,好歹也用力也捣了好长一段时间,这一停下来,手膀子就隐隐有点酸麻。
苏氏和蒋氏开始张罗饭菜,李暖在旁边提醒两人少做一些,因为糯米丸子很顶饿。
两人看丸子也不少,一人能有三四个,糯米又容易吃饱,合计了下,就蒸了一笼白面馒头,一笼粗面馒头,煮了两盆菜汤,又抄了两盆白菜,两盆红烧豆腐,两大碗芹菜三线肉,一份是自家人吃的,一份是给工匠吃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庄户人家里,吃饭没那么多富贵讲究,人多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小盆、大碗盛菜,谁也不会觉得丢脸。
等到蒸丸子的时候,李文就回来了,直接来了厨房找李暖。
“二妹,买地的事情都办妥了,我拖掮客帮咱办了红契,明天才能拿到,所以我就做了主张,决定等明天中午再请人来家里吃饭。工匠也再请了两个,明天早上来上工。”李文搬了根小板凳坐到李暖身边,为了避免苏氏和蒋氏听到,就刻意压低了声音道。
李暖点头道:“正好今天家里忙,明天请客也好。不过大哥,红契是什么?”
“我也是今天才听说的,地契分白契和红契,红契是县府盖了章,登记在册的地契,丢了可以补办,白契是没在县府登记的,如果丢了,地契上那块地就没了。”李文低声解释道。
“你们两个家伙,嘀嘀咕咕在说什么呢?”看两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很神秘的样子,在旁边烧火的苏氏就问了一句。
“没什么啊娘,我们就是随便聊一聊。”李暖立刻回头笑着敷衍了一句,转而道,“娘,待会我就在厨房吃好了,等下午工匠上工了,我再回房里。”
“对了二妹,你说的三鲜丸子呢,在哪里的,我怎么没看到?”李文顺着李暖的话接了一句。
“在笼屉里蒸着的,再等一阵就能起锅了,我站这都能闻到香味了,暖丫头的手艺好着呢。”倒是在旁边分配馒头的蒋氏替李暖答了话,笑着夸赞了一句。
一笼屉馒头一般有十五个,蒋氏单独给李暖留下两个白面馒头,将剩下的馒头分成两份,给工匠吃的是六个白面馒头,六个粗面馒头,剩下的七个白面馒头和九个粗面馒头是给自家人吃的。
分配好了馒头,蒋氏又将几种菜都给李暖夹出一些来,装在一个大海碗里,再舀出一碗菜汤,然后才端了馒头和菜去前院,招呼在西厢忙活的工匠吃饭。
等蒋氏将碗筷拿去前院的时候,李暖的大作糯米丸子也出锅了。
“暖儿,这芙蓉蛋糯米丸子还真没漏出来半点。”看到那十几个芙蓉蛋糯米丸子,苏氏忍不住有些惊奇的道。
李暖心中不禁有点得意,笑着道:“我早说不会漏了,娘,快拿盘子来装丸子,这个要趁热吃才香,我包的时候算好了,每个人都有一个芙蓉蛋糯米丸子,还有两个三鲜糯米丸子,还多出来六个三鲜的,你们谁稀罕吃就多吃一个好了。”
“我看不如就给工匠一个芙蓉蛋的,加三个三鲜的吧?”苏氏取来一叠大盘子,跟李暖商量道,“他们干活儿累,吃这个顶饿。”
“也行,反正有我在,咱家谁想吃丸子了,我再做就是。”李暖笑着点头,然后又提醒道,“娘,待会你得提醒大家,吃三鲜糯米丸子的时候别太大口,里面有汤汁,还滚烫着,吃大口了会烫嘴。”
苏氏正拿筷子拣丸子,听到这话,顿时有些错愕道:“我还以为里面和包子一样,原来也是汤的啊,暖儿,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娘,你吃过了就知道了。”李暖微微一笑,故意买了个关子道。
其实李暖包丸子的时候,馅料已经凝固,经过高温一蒸,里面的荤油化了,加上萝卜、香菇在凝固之前吸饱了汤汁,高温加热之后就会溢出一些,自然就有汤汁了。
“你这丫头,还跟娘藏起手艺来了。”苏氏笑骂了一句,就没再多问,而是利落的拣丸子。
至于李暖怎么会做这些丸子的,她压根就没想过要问。自从李暖死过一次之后,懂得的东西就多了起来,经过这半个月相处,苏氏已经养成了见怪不怪的淡定心理素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044 备受推崇
不一会,蒋氏就再次回到厨房,听苏氏说了一下丸子怎么分,就拿了一双筷子跟苏氏一起分拣丸子。
丸子一共装了六盘,苏氏、蒋氏和李文一人端了两盘,跟李暖招呼了一声,就去了前屋。
笼屉里还剩了三个丸子,两个三鲜馅的,一个芙蓉蛋的,李暖从碗柜里拿了一副碗筷,美滋滋的夹了一个三鲜糯米丸子,试探着咬了一口,就尝到了鲜美的三鲜馅料,然后一边吹一边吃,一阵风卷残云,就将三个丸子都吃下了肚。
忙活了一上午,她早就饿了,此时三个香喷喷的丸子一下肚,顿时感到心满意足,之后她又就着菜吃了一个粗面馒头,喝了一碗汤,就彻底吃饱了,确切的说,是有点撑着的感觉。
这两日,李暖已经不喝安胎药了,一是壬辰反应减弱了,不需要靠药物来减轻,二是胎儿已经稳定,家里吃的东西也很健康营养,并不需要温补的药品,何况是药三分毒,吃多了也说不准是好是坏,又何必去浪费银子?
这边李暖刚吃完没多久,前屋苏氏和蒋氏就收拾了碗筷回到厨房,直说今天的丸子好吃。
“暖丫头心里灵秀,手也巧,老婆子这辈子还第一次吃到这灌汤的糯米丸子,外面又香又软,里面的馅料吃着油多,但一点也不腻。”蒋氏笑说着,似乎还回味着那鲜香的味道。
香菇、瘦肉、萝卜,都是属于爽口的食物,吃起来自然不会觉得腻了。
“那芙蓉蛋的味道也好,就是素了点,还是三鲜馅的好吃。”李暖手艺好,苏氏也觉得很有面子,并对三鲜糯米丸子很是推崇,“暖儿,今天那几个工匠吃了你做的丸子,直说比镇上馆子里的大师傅还做得好,来咱们家做工就是有口服呐。”
“这不是娘教导得好嘛。”李暖笑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