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人物风云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记人物风云谱-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智伯见他如此说话,斜着一双醉眼瞪着韩康子,对韩康子说道:“他酒量不行,难道你酒量行?你看看你站起来还没个酒樽高,横着竖着能乘几杯酒?”韩康子身材矮小,想来怕别人说他矮小,见智伯如此说他,脸色大变!为顾全大局,不好就此抽身离去,只好坐在那里生闷气。

  这时,有一个人看不下去了,此人就是魏桓子的家臣段规。这段规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著名谋士,足智多谋,秉性正直,深为魏桓子所敬重。魏桓子平素并不把他当做家臣看待,而是一直以兄弟相称。见智伯如此欺辱公卿,心中不服,禁不住脱口而出:“酒场如官场,但能以德服人,以势压人算什么本事!”

  智伯听罢大怒,对着段规大声喝道:“你只不过是一个家臣,奴才而已,有何资格在此地说话?”

  段规一不做二不休,拼了一死对他说道:“不错,我只是个家奴,但我知道奴大不能欺主的道理,不像有些人,打着功臣的幌子,盖得宫殿比主子还好!”

  智伯听罢只气的浑身颤抖,暴跳如雷。他颤抖着手指着段规说道:“来人啊,给我拉下去打死!”

  见家人们犹豫着,他有大喝一声:“还不快去!”

  有家臣为难地上前说道:“段规是魏桓子的家臣,要处罚也得人家处罚才是,我们怎能处罚人家的家臣呢?”智伯听言,更是恼怒,劈手一章向自己的家臣扇去,家臣不敢躲闪,被他一掌打个正着,眼见着口鼻之中鲜血流出!俯身抓起一根大棍,又向段规身上抡去。

  几人见智伯撒泼,情知此酒不能再喝下去,便拉着段规拂袖而去!

  智伯没打着段规,更是生气,便抡棍向酒席砸去,几人走得好远还听见里面稀里哗啦直响。

  几人走后不久,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皋狼之地,赵襄子自是不给,遂联合魏、韩两家,让韩魏假装服从智伯,在智伯*赵国大军发起之时,里应外合,联合灭了智伯。平分了智伯之地。智氏全族被诛灭;智伯被杀,还被愤恨不已的赵襄子将头颅漆为饮器。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瑶侵占两家的土地收了回来,连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后,他们又把晋国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打发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认也没有用,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为诸侯。打那以后,韩(都城在今河南禹县,后迁至今河南新郑)、赵(都城在今山西太原东南,后迁至今河北邯郸)、魏(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后迁至今河南开封)都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个大国,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此事后话,不提。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八十九回  逢日食厉共公归天
秦厉共公二十五年(前452),智氏族人智开带领邑人来投奔秦国。厉共公既得地又得人,对晋国攻占武城之事也就不再计较。韩、赵、魏知秦国势大,也不敢再行紧逼。此事到此为止。

  自上次攻打大荔国,秦国十几年未再兴兵。

  三十三年(前444),秦厉共公再次兴兵,攻打义渠国。

  这义渠国,在今甘肃庆阳西南。义渠为古西戎之国,或称义渠之戎。商时有存,周初义渠君曾入朝周王。 

  早在商、周两代的千余年间,庆阳就居住着义渠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郡国,与秦、魏抗衡,并曾参与中原纵横争夺之战,成为当时雄据一方的少数民族强国。多次侵扰秦国。

  义渠民族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商代,他们同居住在陇东的狄族后裔鬼方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同住豳地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的商康丁年间,由于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国王送马、鸡和犀牛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庆城、宁县、镇原等地)。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当年秦穆公挖走的由余就是来自义渠国。正是此人协助秦穆公阔地千里,征服西戎。义渠在和秦穆公战争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近日见秦国强大又开始蠢蠢欲动。数次挑起纠纷,致使秦国边境不得安宁。

  秦厉共公率队和义渠国结兵。但听战鼓响起,秦国军队和义渠国军队蜂拥而出,两军瞬时间战在一处。只听呐喊声,擂鼓声,死亡时的呻吟声,刀枪碰撞声响作一团。瞬时间刀枪并举,斧钺钩叉齐上,乒乒乓乓响个不停,有的人被砍掉了脑袋,有的人被砍掉了臂膀,有的人被长枪穿心而过尤战斗不已!这场大战进行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将士们杀得膀子都麻木了,刀枪断了不知有多少根,身上不知负了多少伤!这是一场惨烈的大战,这时一场意志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秦军取得了胜利!

  两军胜负已分,义渠国大军留下数不清的尸体,纷纷败逃,义渠国国王逃跑不及被秦军擒住。秦厉共公带着俘虏的义渠国国王回国,不提。

  厉共公三十四年(前443),发生日食。这一日,厉共公正躺在卧榻上休息,突然发现天空渐渐暗了下来,霎时间如黑夜来临,整个大殿漆黑一片。耳中听得宫中一片慌乱,厉共公道:“有何好惊慌的,还不快快点上蜡烛?”宫中太监这才想起点蜡烛之事,灯一点起,整个大殿这才重新明亮起来。

  厉共公心想:“怪不得寡人最近总感觉浑身不舒服,难道是寡人性命将尽?”心中狐疑,自此后便感觉时时心惊肉跳,噩梦不断,这一年年底厉共公果然归天而去!

  厉共公去世,他的儿子躁公继位。秦躁公57岁即位,此人性格不像他的父亲厉共公般好斗。此人性格平和,甚至有些懦弱。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你不惹别人,别人不一定不惹你。

  躁公即位第二年春天,趁天气晴好,秦躁公正在御花园游玩。眼中所见,只见艳阳下桃花齐放开的漫山遍野,满目粉白,开的煞是热闹!嫔妃、宫女们有的嬉笑玩闹,有的痴痴发呆,有的和声细语,有的沉默寡言,沉醉于这春风春意之间。躁公正在陶醉,突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监匆匆跑来,附耳对躁公说了几句话,躁公立刻把脸沉下,对其他人说道:“你们且在这里游玩,待孤回去处理一些政事!”说罢,也不多做停留,随着那太监来到大殿里。只见大臣们都在殿里等候着了。

  有大臣上前道:“南郑郡守智开造反,臣等没有注意,请主公定夺!”

  这南郑县附郭。周朝时为褒国的属地。周朝衰败时,郑桓公被犬戎所杀,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郑。秦厉共公二十六年,城南郑。南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地接蜀族,蜀族是先秦时期一个不同于华夏族群的古老民族。蜀分别由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开明氏诸族统领。蜀地地势险要,山多险峻,易守难攻,土地肥沃,属富饶之地。

  这智开在秦厉共公在位时,因晋国内乱,为怕诛,带邑人逃到秦国。逃到秦国以后,厉共公封其为新政郡守,之所以调离其所带到秦国的智地,有防其叛乱的意思。智开对厉共公对他的防范耿耿于怀,因自己逃到秦国本有求秦国庇护之意,手中牌并不多,也无可奈何。

  厉共公死后,躁公即位,躁公性格温和,不好征伐,智开认为是机会到了,便联合蜀族意图造反。

  智开造反之事,很快传到秦国都城,躁公连忙派兵征讨。秦国大军一到智开开成迎敌,两军对阵,秦军主帅蹇与派先锋车前出战,车前横刀催马来到两军阵前,指名要智开前来受死。智开挺刀砍来,二人马打盘旋战在一处,战不多时,智开额角见汗,渐觉不敌,只好逃回城去,闭门不出。

  秦军围南郑数月,智开本来和蜀族约好,一旦南郑和秦国接战,蜀族立即引兵来就,没成想,蜀族畏秦国之势,未敢前来,智开见蜀族毁约,救兵不来,城中粮草即尽,只好开城投降。蹇与把智开押解回秦国国都,听候秦躁公发落。躁公见了,亲解其缚,好言安慰,仍令其镇守南郑,南郑之乱就此了解。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十回   报前仇义渠国伐秦
话说这义渠国自和秦厉共公交战失败后,国王被俘,损失兵将无数,实力大大受损,自此后偃旗息鼓,不敢东顾,经过十余年的调整恢复,义渠新王决定再次*秦国,报当年戎王被俘之仇。

  义渠国军队浩浩荡荡向秦国杀来,势头甚猛,秦国边防守备抵敌不住,纷纷败逃,被义渠国连下十于城,雁门、云中二郡已失守!

  听得义渠国来势猛恶,秦躁公连忙召集诸大臣商议,经商议,仍派蹇与为帅,车前为先锋,带领五万精兵迎敌。蹇与带兵向西北义渠国的方向进发。

  大军一路行来只见沿途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而来,更是有接二连三的秦国伤兵狼狈而来。蹇与见这些伤兵或缺胳膊缺腿,或脸有菜色士气不整,不禁心有如焚!心想:“看来这义渠国是有备而来,势必把我秦国灭掉,敌军如此强大这可如何是好?”

  一行军马不敢稍停,急匆匆向前赶去。赶着赶着,只见前面一彪人马赶来,为首的确是上郡太守杜伊。那杜伊见秦国救兵来了,哭倒在地,对蹇与说道:“元帅大事不好!小将镇守不立,上郡失守了!”

  蹇与听罢大惊!

  这杜伊自其祖父杜回以来,三世镇守上郡,从无差池,今日竟然失守!显见敌人是有备而来,誓要灭我大秦!

  蹇与见杜伊浑身是血,身挂数十道伤口,显见是经过了拼死力战才得逃脱。命他和受伤的士卒下去疗伤。在杜伊疗伤的同时杜伊不敢怠慢连忙向蹇与禀报道。

  原来这大荔国对于此次伐秦,准备的相当充分,所到之处均适用速战速决的战法,主要是采取突袭、偷袭之术,智计百出,令人防不胜防!他镇守的上郡就是这样失守的。

  那日,他听到大荔国入侵之事,正在城门上巡逻,令守城官兵,加紧防备,日夜执勤,不得有丝毫懈怠!正在这时,突然见到城下驶来一个银盔银甲的将军,这将军三十多岁,浑身是血,手中一杆烂银枪。来到城下,对着城头高喊:“我乃雁门郡副将刘毅飞,雁门被大荔国突袭,形势危急,特请你家郡守说话!”

  杜伊答道:“我就是上郡太守杜伊,你可有你家太守的手令?”

  来将答道:“有,这就是。”说着从背后的行囊里掏出一封书信,再从身后箭囊里取出一支箭,绑在箭上,把那书信射进城里。杜伊命人取来书信,定睛一看,果然是雁门抬手朱虎的亲笔手书,上面还盖有朱虎的太守大印!

  信上写道:“大荔来伐,来势汹汹,雁门危急,请杜兄看在大秦江山和二人的情谊的份上速速派兵来就,来日定当重谢!”

  这杜伊和朱虎素来交好,况赝门和上郡同为唇齿,唇亡齿寒,不就本身对上郡也是不利!遂信以为真,对那人道:“你且进城休息,本太守马上派兵去解救你郡的危机!”那人见杜伊答应,隧道:“小将回去向我家太守复命,就不上去了!”说罢,拨马扬鞭飞驰而去!

  杜伊亲自带了一半人马去解救雁门之急,城中令副将狐疑带领一半人马镇守。

  杜伊出城不久,还未到得雁门,突然一员战将像疯子似得从后面赶来,来将黑盔黑甲,面如锅底,额头冒汗,浑身是血,汗水混着鲜血滴滴答答往下只淌!杜伊一看认得此人,原来是郡尉方显到了。等不得杜伊提问,方显便结结巴巴地说道:“禀告太守,大事不好,上郡失守了!”

  杜伊大吃一惊,说道:“方将军休要惊慌,快点细细讲来!”

  方显这才讲出一段让杜伊大吃一惊的话来!

  原来那个向杜伊传书的将军是大荔国的奸细。此人盗得雁门太守朱虎的手书亲笔信,模仿朱虎的笔迹和印章写了一封书信,诳杜伊出城,杜伊出城后不久,便带领大荔国大兵,趁城中空虚,大举进攻上郡!城中守军人少,陷入被动,副将狐疑力战而死!现在上郡已经被大荔国占领了!”

  杜伊听罢恨得咬牙切齿,令大军速回上郡,到得上郡城池,见城上已插满了大荔国的旗帜。杜伊冲着城头叫阵,城头之上出现一人,正是那诓骗自己出城之人!那人对杜伊说道:“杜郡守可好,谢谢郡守将上郡留给本将军!你可认得我么?”接着那人向杜伊喊出一个让杜伊羞愧不已的故事。

第九十一回   逞英豪霍封投大荔
此人姓霍名封是秦国人,虽籍籍无名但却自幼好学,熟读兵法及治世之书,很有才干。为慕求功名,曾经数次向秦躁公毛遂自荐,躁公见他年轻,又没有根基,未予理睬,连一个小官都没混上。此人有百里奚之才,也有百里奚之遇,但却比百里奚灵活,眼见在朝廷求官无望,灵机一动便报名到了军营,当上了兵,他想:“以自己的才能一旦当上了兵,打上几次胜仗立上几次功,还愁当不上官?”

  他当兵的地方就在上郡,郡守就是杜伊,当年他虽然跟着杜伊当了几年兵,由于他官职太小,杜伊并不认识他。

  他到得上郡军营后,的确受到了一个上司的赏识,但他的上司本人也因为出身不够高贵,当了几十年兵也仅仅混了个长史的官。此人姓李名央,为人宽厚,古道热肠,和霍封很谈得来,深知霍封之能,但恨自己官卑职小,不能提拔此人,常常在饮酒以后引以为恨。最后在李央的周旋下,霍封被提拔为百夫长,掌管一百余小军。

  他本认为这是他走入仕途的一个开始——也许这个开始并不算十分理想,但毕竟他是一个小小的军官了,这使他看到了光明的前途,和前进的希望。

  但自此后,这个百夫长他竟然一连任了三年!原因是,由于他太过于自信,甚至是自负,他总是会不自觉的在开会讨论时露出自己的一点看法,而这种看法又往往和长官不同,他又不会逢迎,常常坚持己见,使长官坐定了一个看法——此人是一个自大狂妄、固执的家伙!

  秦国的政策一直是奖励战功,但在每逢立功的时机一到,他就会被调到别的无关紧要的岗位上去,甚至有一段时间他被调到养马的岗位上,负责养马。养马是秦国的祖宗发家的看家本事,干着秦国祖先的差事,似乎也不算辱没了他,但他学的是兵法!这兵法和养马有何关系?

  这令他十分气闷,气闷就少不了借酒浇愁,这日他和他的伯乐兼上级李央喝酒,酒酣耳热之际,忍不住吐出了自己的怨气。李央知他只能,但只恨自己官小职微,自己还不是这个样子?混了几十年也只混了个长史?眼看着许多不如自己的人靠了血统的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