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的,寡人保证,如秦国伐韩魏国一定出兵相助!”
甘茂躬身道谢。
从魏国出来,甘茂直接来到赵国,面见赵武灵王。赵武灵王果然不愧“武灵”二字。此人生的方脸浓眉,鼻直口方,英武神气,威风八面,傲气而矜持,醇厚而不乏灵气。见到武灵王,甘茂连忙向前,躬身施礼道:“秦国甘茂参见武灵王!”
武灵王紧走两步拉着甘茂的手,哈哈大笑道:“甘将军乃秦国的相国,我赵国想请都请不来呢,何故如此客气?”
二人坐定,甘茂说道:“我家武王即位以来,素来仰慕武灵王的神威,特来让甘茂看望大王!”
武灵王笑道:“寡人何德何能,让武王惦记,请转告武王我武灵王谢谢他了!”
甘茂心道:“看来这武灵王是一个豪爽之人,此人绕不得弯子,我不如给他实话实说!”
甘茂道:“我此次来赵国是有一件事想请大王帮忙,不知大王肯于不肯?”
武灵王道:“将军何必如此客气,有事但说无妨,寡人无有不允!”
甘茂道:“大王真是痛快人!我甘茂再吞吞吐吐就是不实在了,那我就直接说了。”于是甘茂把向韩国借道朝拜周天子,韩国不允一事向武灵王说了,武灵王满口答应,一旦秦韩开战,赵国一定保持中立,请甘将军放心!”
甘茂也没想到如此顺利,不由的心中大喜。回秦的路上,他心想:“赵、魏之事已办妥,最关键的还是我们自己家里。益阳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短时间内恐很难拿下。武王现在对我是百依百顺,到得那时,万一拿不下益阳,或许他就会改变主意,即使他不会改变主意,也会有一些人说我的坏话。这件事我既然已经应承下来,需提前做个安排,别到时候功没立成,在惹上一身麻烦!”想着想着,来到了秦国都城栎阳。甘茂顾不得少歇,立即上朝参见武王。
甘茂向武王简略汇报了一下出使魏赵的结果,武王得知魏赵答应保持中立心中大喜!
道:“爱卿辛苦了,爱卿连日奔波劳碌,朕准你放假一天,回去休息去吧!”
甘茂道:“谢谢大王关怀,臣还有一言请大王恩准!”
武王道:“莫说一件,就是十件一百件,寡人也都允许了,你但说无妨!”
甘茂道:“此去*益阳,路途艰险,长途跋涉。再加上益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据臣推断,或许此役历时较长,如到时,时间长了,请大王不要怪罪!”
武王道:“爱卿放心,寡人绝不怪你!”
甘茂谢过武王回府休息,不提。
次日武王传旨,令甘茂和庶长封带领五十万精兵号称百万,协同魏国共伐益阳。
不知甘茂*益阳结果如何请听下回接着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百三十九回 伐益阳甘茂初遇阻
第一百三十九回 伐益阳甘茂初遇阻
书接上回,话说这甘茂带领秦军浩浩荡荡杀奔益阳,果如甘茂所料,这益阳守备韩奉先是一个老谋深算,足智多谋之人。见秦魏军势大,利用地形优势,坚守不出。秦魏军连连攻打了一个多月,这韩国守城将士只以礌石滚木招呼,并不出站。秦国死伤士兵无数,这益阳城却是毫发未损!甘茂不由得大感焦急。
这日,甘茂正在营中大发脾气,突然中军官来报:“左相樗里子到了,说是要见元帅。”
甘茂听罢大喜,连忙亲自出营迎接。见到樗里子,甘茂大倒苦水,道:“你可来了,这几日可是急死我了!这守城的韩将韩奉先可真是一个老狐狸,不管我如何辱骂,如何进攻,他都不肯出城,整日只知躲在益阳城里防守,着他奶奶的!”
樗离子道:“这还仅仅是开始呢,今后或许会更加危险呢!我说的危险,一在韩国:出兵千里远道而伐人国,本来就是兵家之大忌!且这益阳城城坚地险,易守难攻,韩国以逸待劳,你远道而来必不能久待,光拖就能把你拖垮!二是在我们国内!你想想看,如果你久攻不下,朝中定会有人说你闲话,那时你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
甘茂道:“这我倒不怕,我已得到了武王的允许,无论时间多长他都不肯怪罪于我。”
樗离子道:“甘兄弟过于自信了,不错武王确实说过这话,但你不要忘了,人心是会变化的,时间短了还行,如果时间长了,关于你的闲话说得多了,武王还能再相信你么?你说的武王答应你可以愿意拖多长时间拖多长时间,可有字据!空口白牙,让谁相信?”
甘茂情动,沉吟半晌说道:“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你说该如何办理?”
樗离子看着甘茂,缓缓地道:“很简单,撤军!”
甘茂道:“那怎么行?我已夸下海口,岂能说话不算数?到得那时大王不是会更加怪罪于我?”
樗离子道:“用兵打仗,贵在根据形势,灵活变化,岂能固执,一条道走到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如今世易时移,形势对秦国不利,你作为元帅有权自作主张。”
甘茂道:“你让我再想一想。”
说罢,送樗里子出营。不提。
且说甘茂送走樗里子后陷入了沉思。他想:“这樗离子自打一开始就反对攻韩,看来和他任韩相有关。他既然反对伐韩,必会以后还要劝阻武王,他说武王以后有可能会反悔,也有一定道理。我不如再加一把火,让武王坚定信心,以后即使伐韩不成,也可免祸!”
想到此地,他立即修书一封,令副使向寿火速回国,交给武王。武王打开信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栎阳一别,已近两个月。臣自从到得益阳,无日不在攻城,士兵们奋勇向前,冲锋陷阵,死伤无数,臣甚为痛心。但因益阳城守备韩奉先狡猾之极,凭借益阳天险,拒不出战,臣用尽计谋,多此激他出战,时至今日,已一个月有余,益阳城仍然坚不可摧,至今无功。臣得大王信任,领军伐韩,至今未克,有负大王所托,臣深感惶恐。为今之计,臣认为,不如暂且撤军,待韩国不备,再行攻城,到得那时,定有大成!臣的意见,请大王恩准!罪臣甘茂扣上。”
武王览罢,大感疑惑,心道:“去的时候还信心百倍,为何到得益阳,却反而改变了主意?不行,我得亲自去看一下!”
于是对向寿道:“你暂且回去,待寡人前去看上一下,再做定夺!”
武王来到息壤,召甘茂来见。甘茂听说武王亲临,不敢怠慢,慌忙来到息壤,拜见武王。
武王问道:“爱卿前日还给朕说得很乐观,现在为何就改变了主意?”
甘茂拜倒在地,道:“臣给大王写信,要求罢兵,并非为韩国之事,乃是为秦国之事。微臣以为,宜阳虽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臣既然带领秦军甘冒千里之险来攻宜阳,臣自己心中早就有数。但臣还是认为,此次远攻益阳,决非短时能够奏效。如果攻宜阳时间延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大王听信小人之言,臣攻宜阳不仅失败,还要身败名裂。臣也知道,大王已经给臣以承诺,无论时间多久,绝不怪臣。但臣还认为,时移世易,滴水穿石,大王虽现在不怪臣,但难保今后不会生变,最后还得撤军!到得那时,臣一死算不了什么,但你叫我如何给那些为秦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交代?因此,臣这才上书大王,要求撤军。臣无端怀疑大王,请大王治臣的死罪!”
说罢,跪倒在地,叩头出血。
武王听罢,哈哈大笑道:“看来爱卿还是不肯相信朕啊!这好办,朕既然说了,绝不食言!你若不信,朕可以给你立下合约,无论将来结果如何,这绝不怪你,不得你的请求,绝不撤军,这回你可相信了?”
甘茂再次叩头道:“臣非不相信大王&;#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武王打断他道:“你不用说了,朕非怨你,朕是在为你的决心高兴。拿纸笔来,你自己书写合约,朕签字!”
甘茂连忙取来纸笔,写下合约,武王挥笔签字,盖上玉玺,交给甘茂。甘茂收起,谢过武王。送武王回去不提。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本书。
第一百四十回 历时五月下益阳
第一百四十回 历时五月下益阳
书接上回,话说甘茂激武王写下合约,免了后顾之忧,开始放心攻打益阳。这益阳守备韩奉先也真是强项,在秦魏大军的轮番攻击下,竟能始终坚守益阳,巍然不动。转眼间五个月过去了,甘茂仍然是毫无所得。
经过几个月的进攻,他知道,益阳城虽然顽强,但离攻克也就一步之遥了!
你到他为何知道此事?原来这甘茂是个很善于观察之人,当秦国的士兵一次次像蝼蚁一样向益阳城爬去的时候,他看到益阳的官兵反击的越来越无力了。他们有一开始的生猛顽强变得越来越虚弱无力。再通过往来迅梭,他看到益阳将士一个个面有菜色,行动迟缓,明显不如一开始时精神了。他想:“益阳城快没粮食了!”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心头一阵狂喜!
正在这时,中军来报:“都城遣使前来,只说武王有旨。请元帅前去领旨!”
甘茂连忙来到帅帐,只见一个圆脸的太监在那里候着。甘茂连忙上前行礼。那太监见甘茂前来,对甘茂道:“甘茂接旨!武王考虑甘茂伐韩多时,劳而无功,决定退兵,令甘茂速速撤军,不得有误!”
甘茂跪倒在地,接过圣旨。令人找纸笔过来,在写下两个大字,交给那太监,对他说道:“这封信请您务必交给武王!”
武王接过那太监交给他的书信,打开一看,只见那信上只有两个大字“息壤”,拍额大叫道:“甘将军真乃神人也,是寡人错了!”
遂令乌获带领五万精兵,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军,兵力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急忙向秦国求和。
你道为何?
原来这武王自息壤归去以后,一开始对甘茂还很有信心。后来,转眼间五个月过去了,还是不见动静,随着时间的推移,武王渐渐变得不耐烦起来!
这时,本来反战的樗里子便开始对武王说:“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五个月,精疲力尽,锐气大丧,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武王开始不信,后来渐渐也开始怀疑起甘茂的能力来,于是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
甘茂的“息壤”二字提醒了武王,武王不再要求甘茂撤军,反而派乌获助阵,果然一举拿下益阳。
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
秦武王攻克洛阳,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
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各个有一张多高,看分量有一千多斤。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
武王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禁不住手痒,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
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
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你们两个能举起来么?”
任鄙貌粗心细,知道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说道:“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
孟贲粗憨直率,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一下,若举不起来,大王不要怪罪。”
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双腿微顿,运足力气,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那鼎缓缓被他举起,离地面半尺高,然后力气不支,重重地落下!
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稳,幸被左右拉住,才没有倒在地上。
武王看了发笑:“你能把鼎举离地面,已是十分不易,待寡人给你举讲起来!”
任鄙急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岂可比我们莽夫,轻易试力?”
武王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武王苦苦劝阻,武王大为生气,说道:“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你难道认为寡人举不起来么?”任鄙见武王生气,只吓得连忙跪倒,不敢再劝。
只见这武王,为显示力气,也不作势,伸手抓住鼎耳,大喝一声,缓缓举了起来!
他心中想道:“孟贲能举起地面,我须走上几步,才能显出我的力气!”
但他毕竟养尊处优已久,不比从前,又兼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方待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
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赶来,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武王气绝身亡!
不知这武王死后,秦国如何处置孟贲,请继续关注此书。
第一百四十一回 彗星见秦国内乱
书接上回,话说这秦武王和手下武士孟贲斗气拼力,被周鼎砸伤,不治身亡。周天子听说,只吓得浑身颤抖,体如筛糠。连忙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疾护棺回咸阳,立武王异母弟嬴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诛灭其族;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甘茂怂恿武王入周观鼎之罪。甘茂听到风声,害怕治罪而逃到魏国,至死不敢还秦。
武王之事到此为止。
这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姓芈(mǐ,米),称为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在燕国做人质,燕国人送他回国,他才得以继位。昭襄王元年(前306),严君疾担任相。
昭襄王二年(前305),秦国上空,突然出现一颗怪星,此星有首有尾,形状怪异,俗称“扫把星”,遇之不吉。此星的出现,令秦国上下人心惶惶,不知将有何等或是发生!
果然时间不久,秦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这日,昭襄王正在宫中饮酒作乐,突听内监来报:“大事不好了,庶长壮联合一帮大臣、诸侯、公子造反了!”
昭襄王被惊得跌下地来!连忙让人前去打听仔细。
说起此次秦乱,不得不提的是一个人。此人就是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
这宣太后乃是秦昭襄王生母。楚国贵族,芈姓,惠文王妃,称芈八子。这 “八子”的封号位次比较低。秦国后宫分八级: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八子位第五,相当于清代的嫔。
芈八子未嫁时姓芈名雪,乃楚国大夫芈康之次女。此女性格开朗,率性洒脱,为人古怪精灵,颇为楚国太后,楚怀王之母所喜爱,因而能出入禁宫,畅通无阻。惠文王访问楚国时,在楚怀王的御花园见到了芈八子,见见此女貌美如花,落落大方,言笑嫣然,侃侃而谈,全无小女儿之扭捏作态,见得此女,只觉得秦国宫中诸女,了无颜色,不由得看直了眼。待得想问她姓名时,她却因怀王太后召见,想惠文王告了个罪,匆匆走去,随后再不见踪影。归国后惠文王魂牵梦萦,日思夜想,以致相思成疾。
正当他惆怅满怀,打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