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镏蟹浅V匾囊欢问逼凇K暮芏嗪么匆猓鏑BO等也都变成了现实。
为了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避免矛盾和阻力,我们采取了一个中间路线,把2004~2005赛季界定为“过渡赛季”——意味着试验。鲍明晓还别出心裁地冠以一个新的概念,叫做“试错”,即错了就改过来。这样的提法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最后在中层以上干部的表决中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
筑巢引凤
2004年4月28日,中国篮协在北京亮马河饭店召开了CBA联赛招商推荐会。会场布置得富丽堂皇,会议的流程也颇具新意;来自体育用品业、体育营销领域、大的品牌公司的头面人物纷纷出席;中国篮协主要负责人率14个篮球俱乐部总经理悉数到场,气氛热烈,效果出乎我的意料。
招商会给所有与会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引起了很多体育营销公司的兴趣。按照当时媒体的说法,借鉴奥运会商务推介模式进行的这次推介会,将成为CBA启动“中国篮球北极星计划”的前奏,标志着CBA第十个赛季的商务和市场推广计划正式开始实施。
但是,尽管招商会的声势很大,商家也很感兴趣,但真正达成合作意向的并不多,因为大家当时对招商书上所做的承诺能否兑现还心存疑虑。毕竟一个新生事物要赢得人们的信任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理念和行动。
在我的整体思路里,这次招商会是一个“筑巢引凤”的举动。我们把联赛当作一个产品向社会、向企业、向球迷推出。眼下大家可能还心存疑虑,但随着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各方面都会看到我们的诚意,对CBA的关注一定会越来越多。那时,CBA联赛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李元伟在CBA联赛商务推介会上讲话(1)
招商会后,我一直在考虑新的中篮公司总经理的人选。经过反复权衡,6月初,我选定了严晓明。根据当时财务提供的数据,CBA联赛连续两个赛季的亏损已达1 500多万元,对严晓明来说,也算是“临危受命”吧。我意识到这个“老板”不好当,但我对他的能力非常有信心。
不为一城一池所动
招商工作进行得不顺利,直到10月,落实的赞助经费还不足2 400万元。这些经费显然远远不够一个赛季的开销。在中心已经有质疑的声音传了出来:李主任想得太简单了,标新立异,招商哪儿那么容易?
10月底,我接到了中篮公司上报的赛事推广预算。预算中有500多万元的费用是赛事宣传推广方面的费用,其中包括做开闭幕式、全明星赛等大型活动。这样一来联赛的整体预算接近3 400万元。批准这个预算就意味着这个赛季将继续严重亏损,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我叫来了严晓明。
我问他:“这些钱我们必须要花吗?”
严晓明说:“不花也能过得去,但是花了这些钱以后,才可能有更多的钱进来。”
我又问:“那么能保证明年钱就会进来吗?”
严晓明说得很实在:“不敢保证是明年。但是,只有在推广方面多投入,大钱才会进来。如果不投,大钱就不会进来。”
我当然想少花钱,这样资金缺口可以小一点。但要想彻底改变联赛的面貌,我也认为必须要有投入。最后,我权衡再三还是批准了这个推广预算。
恰在此刻,理查德·埃弗瑞(Richard *ory)找我来了。
埃弗瑞可以说是中国职业体育的引路人。足球、篮球、排球、网球联赛刚起步时都由他负责做招商推广。当年他是国际管理集团(IMG)高层管理人员,后来自己担任了拓亚体育公司的董事长。我回篮管中心后,他就一直积极参与联赛招商工作,是个办事执著、精明耐心的谈判高手。
埃弗瑞满面春风找上门来,他说我给你找了一个赞助商,一家韩国的手机厂商。不过对方要求成为CBA联赛的冠名赞助商。冠名赞助费1 000万元,其中还包括中介费。
这下把我推到一个两难的境地。由调研小组设计的商务体系是取消赛事的冠名,将赞助商分为主要合作伙伴、市场合作伙伴、鞋类和服装类合作伙伴以及指定供应商四类。我们在招商手册上早已明确提出不要赛事冠名。估计是埃弗瑞没有办法说服企业接受我们的招商条件,转过来想说服我们接受赞助商开出的条件。
接受了埃弗瑞的意见,联赛就可以做到不亏损。因此,这1 000万元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虽然对方的要求跟我们的商务体系有很大差距,但还是舍不得一口回绝。于是,我把调研小组的人找来,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很矛盾,因为眼下明摆着新的赛季会有大亏损,他们也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如果再拒绝这1 000万元的赞助,反对改革方案的人会因此而更加不满。
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如果恢复联赛冠名,对建立CBA赛事品牌将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对中国篮协的诚信也是一个灾难。而且既然建立了新的商务体系,就不能出尔反尔。于是,我对埃弗瑞说这个钱我不能要。而他一直在劝我改变主意,说尽管没达到你们的预期,但这也不是一笔小钱呢,还能给联赛办很多事情。
我的回答是,如果这钱我拿了,明年还怎么招商?赞助商往往就是这样拖到最后压价让你就范,如果这次我就范,以后永远也摆脱不了这种困境,永远都得这样受制于人。
李元伟在CBA联赛商务推介会上讲话(2)
拒绝这样的“诱惑”,其实我的思想斗争也很激烈,压力也非常大, 因为上个赛季已经赔了1 000多万元,新的赛季眼看着又要赔1 000多万元;当时外教也聘了,这钱都要从这里出。但要了这个钱,就等于突破了自己的底线,以后就没法按计划做了。所以最后我只能横下一条心,说“不”!
2002~2003赛季的赛场上曾出现过脚气水广告,成为一大笑柄。以至于后来跟赞助商谈合作时,人家都要问会不会还有脚气水这样的广告为伍。这件事使我意识到大多数赞助商对自己品牌形象的要求是很高的,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走向成熟。我们要打造精品的CBA联赛,就必须大家一起坚守原则,否则你的品牌价值就永远不会被公众和商家认可。
那是艰难的一年,一边是大量需要用钱的改革,一边是各种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的诱惑。比如有个做营养品的,说他们的产品有增高的功效,合作的条件是每年给我们20万元。我觉得这个产品本身就不靠谱,于是决定给停掉了。
忙活了将近半年,面对这个结果,虽然使老朋友埃弗瑞感到非常沮丧,但他最终还是对我们的决定表示尊重。他也认为只有这样,CBA联赛才能有希望。
不为一城一池所动,信守承诺,遵守规则,才能在市场中游刃有余,最终取得全局的胜利。这是我在改革初期的最大思想收获。
携手安踏共同成长
2004~2005赛季的招商计划中,有一个鞋类和服装类合作伙伴的赞助类别。和以往的商务计划相比,这是当时调研小组的一个创新,也是一件颇具风险的事情。
以前,鞋类和服装类的赞助商是属于供应商级别的。除了CBA联赛开创的头两年由耐克统一向各个俱乐部球队提供装备,后来一直是各俱乐部自行寻找装备赞助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对有实力的球队,如八一、广东、江苏、辽宁等队,供应商纷纷开出优惠条件,抢着签约,而后几名的球队则无人问津,使他们十分难堪,有时拖到最后需要篮协出面帮忙解决运动装备问题。这不仅给这些球队低人一等的感觉,而且也不利于形成联赛大家庭的氛围。
1999年,曾经有10家俱乐部想联合在一起共同寻求装备赞助,但这一举动损害了耐克公司的利益。于是,耐克给八一、北京两家俱乐部开出了更加诱人的条件,导致这两家俱乐部单方面退出联合行动,使俱乐部联合寻求装备赞助的计划流产。这件事也许在CBA的历程中只是一个小插曲,但各方的表现却是耐人寻味的。
在与各体育用品厂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审时度势,知己知彼。调研组正是在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体育用品市场情况后,提出了设置一个鞋类和服装类合作伙伴赞助类别的方案,由一家赞助商统一向14个联赛参赛队伍提供所有装备。当时我们是希望耐克、阿迪达斯或者李宁公司能够进入。
我记得,招商会之后,耐克公司的一位高级主管曾经告诉我,他认为不可能有装备企业愿意做这样的赞助。他还坦白地表示,尽管耐克、阿迪达斯和李宁公司是竞争对手,但他们私下还是有信息沟通的。他认为没人会做这件事,篮协的想法肯定会泡汤。
为了争取这些大的品牌公司加入,刘玉民曾带着调研组的人拜访李宁公司位于北京新世界的总部,还专程赶赴上海找到阿迪达斯总部,宣讲我们新赛季的计划和构想,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结果正如李彤所言,他们均无意参与,认为投入很大,效果也未必好。。 最好的txt下载网
李元伟在CBA联赛商务推介会上讲话(3)
那年的招商工作难度很大,新赛季的构想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商家对于我们的计划普遍抱着观望和将信将疑的态度,不轻易进入,装备赞助方面的事情始终没有落实。当时我们都觉得没啥希望了,整体形势十分严峻。
9月底的一天,有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晋江有个企业叫安踏,想赞助CBA联赛,问我们有没有兴趣。我答应见面谈谈。
具体我已经记不得是哪天了,但那一天对CBA来说肯定是个良好的开端。安踏的老总丁志忠带着品牌管理总监胡众辉到篮管中心来见我。丁志忠给我的印象是很年轻、很精明也很果断,富有魄力,最关键的是很有诚意。
对我来说,安踏是个陌生的名字。他们以前也赞助过一些体育赛事,收效很好,企业也发展得很快,但影响并不大。因此,丁总雄心勃勃地想赞助一个更大的赛事,企业可以更快地上新台阶。他们有想法,我们有需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仅一个星期时间就谈妥了细节,确定了合作意向。
2004年10月,安踏与CBA签署了赞助协议,从2004年到2007年安踏连续三年成为“CBA唯一指定运动装备”赞助商。这个合同后来受到很高的评价,认为安踏打破了国际运动品牌垄断国内顶级赛事的格局。民族体育品牌在与国际品牌的竞争中第一次赢得了先机。
合同是签了,但是合同的执行过程却是困难重重。
安踏当时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产品质量与耐克、阿迪达斯相比也有一定差距。各运动队甚至媒体对安踏的实力均表示怀疑。这时其他运动装备品牌也加大了对球队、球员的渗透力度,不排除他们存在使我们这个计划流产的动机。这种做法大大增加了我们履行合同的难度。
运动员不愿意穿安踏的产品,俱乐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也明里暗里鼓励运动员抵制安踏产品。崴脚本来是篮球训练、比赛中常见的伤病,这本身就不是一个靠鞋能解决的问题,但运动员一旦出现了崴脚的情况,球队就把责任归咎于安踏的鞋不合适,把矛头指向了安踏并捎带着篮协。可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和安踏的日子都不好过。
面对这种情况,我的态度十分鲜明: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合同,绝不能含糊,甚至不惜动用严厉的手段。一方面,我在俱乐部会议上给老总们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要求他们服从大局,配合工作;另一方面我在内部一再讲,安踏是在别人不看好我们,也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进入的。我们一定要善待安踏,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这事关中国篮协的信誉问题。
当年是我们第一次提出“服务赞助商”并付诸实施的时候,我就是要通过与安踏的合作,给其他企业一个信心。合同开始时我经常亲自过问安踏的事情,下达指令,解决问题,中篮公司为此也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
为实现平稳过渡,我们也同时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在2004~2005赛季,球队还可以有自己的装备赞助商;以后一段时间,其他装备赞助商在向联赛缴纳一定的费用后,还可以让一些球员穿着他们品牌的比赛鞋等。
面对这样的困难,安踏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在产品设计上,他们请来了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在科技含量上,他们建造了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并与总局科研所合作;在生产制造上,他们采用了先进的材质和工艺;在产品服务上,他们为每一位CBA联赛的球员测量脚形,定制产品。仅仅一两年时间,安踏迅速接近并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安踏的产品也从CBA走向了NBA。不少NBA球员都开始穿着安踏战靴在赛场上征战了。赞助CBA联赛大大增强了安踏的研发实力,促进其产品更新换代,充分反映了竞争对民营企业的推动作用。这段经历体现了安踏人永不止步的精神追求。
李元伟在CBA联赛商务推介会上讲话(4)
我想特别表扬安踏一位名叫杨春的小伙子,是他带领安踏的服务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俱乐部和球队对安踏产品的认可。这个过程超乎寻常地艰难,需要极度的耐心细致,不厌其烦,而且还要时常经受委屈、责难和不公;这需要非凡的勇气和韧劲儿,作出不懈努力。我相信他们这个团队虽然历经磨难,但一定能挺过来。现在想起来,当时签那个合同时大家都是需要勇气的,但勇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正如丁志忠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当时的CBA不是今天的CBA,当时的安踏也不是今天的安踏;但是这些年我们一起走过来,CBA在增值,安踏也在增值。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是的,这些年来,安踏与CBA的合作堪称运动项目与企业合作共赢的样本。从安踏方面看,与CBA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科技实力的增强,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营销经验,最终成功上市,从民营企业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公司,最终奠定了他们在中国体育装备市场上的领军地位。这几年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企业的快速成长。在2004年与CBA合作时,安踏一年的营业额仅31亿元,而一年后就达到67亿元,到2006年达125亿元,2007年达298亿元;2008年达463亿元,2009年达到587亿元,每年以近100%的速度增长。可以说,丁志忠先生以其独到的眼光和魄力,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选择与CBA合作,抓住了发展的契机,成为民族企业腾飞的范例。
从CBA的角度看,想当初,我们是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赞助企业,而现在寻求合作机会的企业纷至沓来,这是多么大的变化。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初与CBA签订运动装备合作伙伴协议时,每年仅需1 000万元(不包括运动装备投入),一些大品牌尚且犹豫不决,而到现在仅签一个CBA联赛指定用球,据说耐克就支付了约2 000万元;就连NBL联赛的运动装备,李宁公司现在也要付出每年1 000万元的代价,两相比较差别巨大。
看到安踏与CBA联赛共同成长的良好局面,李宁公司和耐克都很后悔当初把机会拱手让给了安踏。李宁公司的高层曾跟我说:他们所有的运动装备里就数篮球鞋卖得最好,失去了CBA联赛这块阵地实在太可惜了!
对此,中国篮协的另一个重要合作伙伴骏业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文先生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