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京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孩子们的京剧-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棒槌:棒槌是一种实心的木棒。是对不懂京剧表演艺术的外行人和对京剧表演一窍不通的讽刺性称谓。

  边式:指演员面部化妆清晰,服装穿戴合适、干净、整洁以及身段、动作干净、利落、漂亮。

  本钱:京剧演员对嗓音条件的称谓。是演员能否胜任剧中唱和念的决定性条件,也是关系到一个京剧演员能否成为优秀演员的基本条件,所以称为“本钱”。京剧界有把嗓音条件看做最重要的传统。

  把场:

  由于演员经验不足,由师长在侧幕照顾及把关指点。

  C

  错报家门:演员将他所演角色的姓和名字报错,叫做错报家门。

  吃栗子:因心情紧张或台词不熟,演员在表演中重念、错念台词或者结结巴巴。

  D

  倒仓:京剧男演员在14岁至18岁期间的变声的生理现象叫做倒仓。倒仓,关系到一个京剧演员(尤其是文戏演员)的艺术生命。

  斗:指表演者表演呆板、不生动、不和谐、全身僵而不活。“老斗”指外行,“小老斗”指除次登台者。

  底围子:在戏班子里,除主要演员以外,配角和群众角色称之为底围子。

  大边:按照传统,以左手为大,旧式剧场方形舞台左边靠近下场门的区域。

  小边:按照传统,以右手为小,旧式剧场方形舞台右边靠近上场门的区域。

  对儿戏:两个演员在一出戏中扮演相同分量的两个人物。如《坐宫》中的杨四郎和铁镜公主,两个人所扮演戏份相同。

  大轴子:被称为送客戏,演出时间长,是折子戏最后出演的一个剧目。

  F

  分包:一个戏班分两处参加演出。

  范儿:京剧演员表演自然、动作娴熟、信心充足、从容不迫、一气呵成的精神状态表演叫做“范儿”。

  G

  盖口:两个角色对口唱或对口念时,相互衔接处称为盖口。盖口主要是看演员之间默契和配合的程度,也是观众欣赏的重点。

  官中:就是公共的意思。凡演员们公用的服装、道具称为“官中的行头”。为主要演员外的所有演员伴奏的琴师和鼓师叫做“官中场面”。

  赶包:戏班或演员在某个地方演完后奔赴另一地方参加演出。

  跟包:戏班里的主要演员自己配备的琴师、鼓师、后台服务人员。

  J

  绝活:一个京剧演员独门秘籍,前所未有,另人拍案叫绝的技术。或是他表演的独特之处是其他人模仿不来的,高难度的技巧性表演,称之为绝活。

  金钟罩:原指刀枪不入的武功。在京剧表演中讽刺那些只会唱念,不能动刀枪,不能表演武戏的演员。

  救场:演出中突然出现失误,同台演员及有关人员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使演出继续进行。有谚语称“救场如救火”。

  L

  六场通透:指对京剧六种主要乐器(胡琴、南弦、月琴、单皮、大锣、小锣)的演奏都能掌握。现引申为对某一出戏从各个角色的唱、念、做、打,到全剧的锣鼓经没有不熟悉的。多用作对京剧表演者和伴奏者的赞赏之词。

  冷场:由于演员忘词、误场造成演出暂时停止,叫冷场。演出中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应停止。

  临场推诿:指演员接受了演出任务,但临场时以各种理由为借口进行推诿

  捋叶子:指京剧演员抄袭别人表演中的某个唱腔或某个身段并加以运用叫做捋叶子。

  M

  马前:为了使演出快些结束,加速演出速度的术语。相对的术语是马后。

  马后:通常是由于需要出台的演员未到或扮戏未完成,所以台上的演出只能放慢速度。以达到延长时间的目的。相对的术语是马前。

  铆上:指京剧演员在台上把个人的能力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

  帽儿戏:也叫开锣戏。演出中的第一出戏。旧时均为情节简单的戏。现在大多是能活跃观众情绪的风趣剧目。

  冒场:和误场相反。在演出时;某演员过早的出现在舞台上。

  N

  内场:舞台上桌子后面的区域。

  外场:舞台上桌子前面的区域。

  P

  皮儿厚指戏的情节进展缓慢,戏中最精彩的部分像肉馅一样被厚厚的皮儿包裹着一样。另外,有些戏剧情复杂,头绪纷乱,也称之为皮儿厚。

  票友:非职业性的京剧演员和乐师。

  碰头彩:又称碰头好。演员刚出场,观众就热烈喝彩、掌声雷动。赢得碰头彩的演员都是知名度较高的名角。

  Q

  怯场:年轻演员初次登台经验不足、临场心慌难以控制。演出造成影响。

  S

  四梁四柱:指戏班子中除主演外各个行当的重要演员,在戏中扮演重要配角,好像我们房屋中的房梁和支柱。所以用“四梁四柱”来比喻他们。

  死脸子:指演员面部表情死板、呆滞、没有生气。死脸子是京剧表演的大忌。

  实授:指京剧演员完整的得到师傅传授的表演经验、细节、门道和奥妙叫做实授。

  雨盖:雨盖是雨伞的代用词。因为饿戏班最忌讳“散”字。“伞”与“散”有谐音,所以遇“伞”字,都用“雨盖”这两个字代替。

  T

  掭盔:演员在演出时,脱落盔头、发网。

  台风:是京剧演员在表演中,显示出来的气度和风度。是塑造生动形象的重要一环。好的台风不仅能使观众有兴味地欣赏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演员一出台就能拢住观众的神儿”,这就是台风。

  台柱子:即戏班或一台戏中的顶梁柱、支撑全局的演员。

  W

  文武昆乱不挡:即戏路宽广的全能演员。指京剧演员不论文戏还是武戏,昆曲还是皮黄,无所不会,而且演出时具有相当的艺术质量。这是对京剧演员演技的肯定和赞赏。

  误场:某演员出场表演时,该演员未能按时到达、扮装没有做好。延误了上场表演。

  X

  下串:武戏主演的武打对手。

  下海:票友转为职业京剧演员。 

  笑场:也叫喷场。演员在演出过程中脱离剧中情节和角色,矢口而笑。

  Y

  要彩:演员在台上表演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剧情,卖弄自身技艺以博得到观众的喝彩。

  一棵菜:在舞台上演出是一个整体。为演好这一共同的戏的而互相紧密配合。主要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紧密配合,叫做一棵菜。

  一道汤:指京剧演员所扮演不同戏中人物间没有显著的区别和鲜明的形象。好像是用一种汤料烹制不同菜肴,原料不同,而做出的菜却一个味道,因而用一道汤来比喻。

  压轴子:是折子戏倒数第二个出演的剧目。紧压大轴而得名。因为是主戏,所以出演压轴戏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演员或是名角。

  晕场:一个京剧演员对戏不熟以及精神过于紧张,造成表演忘词、唱错、失手等现象。

  Z

  子午相:演员在舞台上坐姿和站姿要向左或右微侧,即要挺拔又不能表现得呆板。不能正身、直向观众。

京剧的名段
京剧的名段

  搜孤救孤(余叔岩代表作)

  晋景公宠信奸臣屠岸贾诬陷赵盾杀害晋灵公,遂杀害赵盾全家。赵盾的儿子赵朔,娶晋景公的妹妹庄姬公主为妻。庄姬怀孕躲入宫中,生下孩子赵武,由门客程婴乔装救走。

  屠岸贾听说庄姬公主生子,进宫搜捕不到,便下令十天内不交出孩子。就将全国同一天生的孩子都杀死,为救出孤儿程婴与公孙柞臼商议,由程婴舍弃亲生的孩子,交给公孙柞臼,谎称孤儿。屠岸贾信以为真,杀死程婴的孩子和公孙柞臼。

  后赵武长大成人,用计杀死屠岸贾,报仇后。程婴自杀报答公孙杵臼。 

  羊角哀

  楚王招贤纳士,左伯桃应诏前往楚国都城,当时是寒冬,风雨交加,衣服湿透,路经过羊角哀的草屋,饥寒交迫的左伯桃请求住宿一夜,羊角哀盛情款待并与左伯桃结为兄弟,陪伴左伯桃去楚国都城。路上雨雪交加,左伯桃和羊角哀两人衣衫单薄、食物匮乏。左伯桃为了羊角哀能坚持到楚国都城,把自己的衣服和食物给了羊角哀,自己冻死荆轲山桑树下。

  羊角哀到了楚国都城,被楚王授予中大夫的官职,厚葬了左伯桃。左伯桃托梦羊角哀,说荆轲魂魄驱逐自己,羊角哀自刎而死,助左伯桃战败荆轲,保全了左伯桃墓。

  宇宙锋(梅兰芳代表作)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把女儿赵艳容嫁给匡洪的儿子匡扶。赵高野心勃勃,为了试探群臣,一天上朝时,命人牵来一只鹿,在朝堂上故指鹿为马,大臣们很多都顺从了赵高,而匡洪怒斥赵高。赵高怀恨在心,暗中定下一条嫁祸之计,先派人盗取皇帝御赐给匡家的宝剑“宇宙锋”,然后进宫行刺秦二世,行刺的人被侍卫杀死。秦二世见是御赐宝剑很震怒,怀疑匡家,赵高谗言,满门抄斩。匡扶在妻子赵艳容的乔装打扮下,假扮家人赵忠逃走。

  赵艳容回赵家居住。秦二世胡亥见赵艳容相貌美丽,想要册立赵艳容为嫔妃。赵艳容拒绝秦二世胡亥。在哑奴的帮助下,赵艳容假装疯癫,并在朝堂上装疯哭闹大骂秦二世。

  鸿门宴(周信芳饰张良、马连良饰范增)

  秦朝末年,刘邦与项羽起义合力攻打秦国,楚怀王约定无论是谁先进入咸阳就封他做“关中王”。刘邦先入咸阳推翻秦朝,让项羽很忌恨,又听信刘邦的部将曹无伤的谗言,准备进攻刘邦。刘邦从项羽的叔父项伯口中知道这件事后,次日亲自来赔罪。项羽用谋事范增的计策,在鸿门摆下酒宴,想在酒席宴上杀害刘邦,又命项庄舞剑乘机行刺,在张良、樊哙和项伯的保护下,逃回军中。

  霸王别姬(梅兰芳、杨小楼代表作)

  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约好划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双方罢兵休战。之后项羽撤军,刘邦利用这次缓兵之计率汉军追击,将项羽围困在垓下,并在夜里命令士兵唱楚歌,项羽在营中听到四面楚歌,怀疑楚军都已经投降。便与爱妃虞姬饮酒道别,虞姬自杀,项羽杀出重围,迷路后逃到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马前泼水

  汉朝书生朱买臣,家里穷困,以砍柴为生。朱买臣的妻子崔氏天天吵闹,最后逼迫朱买臣写休书,让她改嫁泥水匠张三。朱买臣发奋读书,官拜会稽太守。赴任的当天,崔氏被张三轰出家门,沦为乞丐,拦在朱买臣的马前,求朱买臣收留她。朱买臣端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如果崔氏能将水收回到盆里,就收留她。崔氏惭愧而死。

  斩经堂

  王莽篡夺汉朝江山,杀害大批汉朝官员,包括吴汉的父亲。长大以后吴汉武艺高超。王莽为了笼络吴汉为他效力,便把女儿南宁公主王兰英嫁给吴汉为妻,婚后夫妻相互敬爱。王莽命令吴汉镇守潼关。刘秀在南阳招兵买马,立志要恢复汉室江山。他过潼关时被吴汉擒获。吴汉的母亲知道后,告诉吴汉王莽篡夺汉室和杀死吴汉父亲的真相。劝吴汉辅佐刘秀恢复汉室江山,吴母放走刘秀后给吴汉宝剑让他杀死王莽的女儿王兰英,吴汉不忍心,但吴母以死相逼。吴汉持剑来到经堂,公主正念经,吴汉含泪告诉实情,王兰英大义凛然夺剑自刎,吴母也上吊身亡,吴汉火烧府第,投奔刘秀,助刘秀恢复汉室。成为汉朝中兴名将。

  神亭岭

  东汉末年,江东孙策领兵与刘繇对峙,孙策率领十三名骑兵赴神亭岭光武庙祷祝,刘繇知道后不敢攻击。部将太史慈奋勇来到神亭岭,与孙策酣斗,结果不分胜负。

  长坂坡(杨小楼代表作)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征,刘备带领百姓从新野南下江陵,在当阳县长坂坡被曹军被包围。刘备和妻小、部将失散。赵云匹马单枪闯入重围,七进七出在百万军中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糜夫人将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托付给赵云,投井而死。赵云怀抱阿斗,夺曹操青虹剑,力战突围。张飞在长坂桥喝退曹兵。

  斩马谡(谭鑫培、余叔岩代表作)

  诸葛亮为复兴汉室江山出兵###魏国,派参军马谡为前锋,王平为副将,镇守街亭。马谡不遵从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从王平的劝告,一意孤行率领军队驻扎在街亭山上,被魏军四面围困,断绝水源,打败蜀军,街亭失守。马谡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然爱惜马谡的才华,但为了严明军纪,挥泪斩了马谡。并上表自己用人不当,自贬官职。

  七星灯

  三国时期,诸葛亮伐魏,六出祁山,屯兵五丈原,操劳军务,吐血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姜维劝诸葛亮用祈寿之法,延长寿命。诸葛亮在帐中设七星灯,祈求延长寿命。

  司马懿观天象,猜测诸葛亮不久于人世,命令夏侯霸率兵查探。不料魏延误认为是劫寨,慌忙闯入帐中报告,将本命灯踏灭。姜维要杀魏延,诸葛亮劝阻姜维,嘱托后事,死于军中。

  闹天宫

  玉皇大帝顾忌孙悟空本领非凡,为了管教和束缚,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让他掌管蟠桃园,悟空却偷吃园中仙桃。一天,王母娘娘摆下蟠桃宴,邀请各路神仙,唯独没有邀请悟空,一怒之下,悟空偷吃山珍,盗喝御酒,醉入兜率天宫又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跑回花果山。玉皇大帝恼怒,遣托塔天王李靖率十万天兵天将前往花果山水帘洞捉拿悟空,却都被悟空打败。

  贵妃醉酒(梅兰芳代表作)

  唐玄宗李隆基宠爱贵妃杨玉环,前日约好在百花亭摆宴,赏花饮酒。当日李隆基负约。杨玉环满腹幽怨,内心苦闷,在百花亭独自饮酒。借酒消愁,不知不觉喝醉,酒醉失态。

  贺后骂殿(程砚秋代表作)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弟赵光义竟帝位。贺后以丈夫死因不明,乃使长子德昭上殿质问,赵光义怒欲斩侄,德昭撞柱而死。贺后乃携次子德芳上殿,历数光义之过,光义理屈谢罪,赐贺尚方宝剑,封为太后,人养老宫,且加封德芳为八贤王。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贺皇后因为丈夫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叫长子赵德昭上金殿质问,赵光义恼羞成怒,要斩德昭,太子德昭气愤之下,撞柱而死。贺后闻讯,带着次子赵德芳赶来,在金殿前痛骂赵光义。赵光义理屈谢罪,封贺后为太后,并赐尚方宝剑。封赵匡胤次子赵德芳为八贤王。贺后乃息怒下殿而去

  李陵碑

  北宋时期,辽国入侵,潘仁美挂帅抵御辽国,举荐宋朝名将杨继业为先锋,杨继业带领六郎杨延昭、七郎杨延嗣出战,父子被困两狼山。杨继业派遣杨七郎回雁门关搬救兵,潘仁美因为杨七郎打死自己的儿子潘豹,不发救兵,将杨七郎灌醉,绑在树上,乱箭射死。杨继业久等不见七郎和救兵,便使杨六郎回朝,自己孤身奋战,寡不敌众; 杨继业最终撞死在李陵碑前。 

  洪羊洞(谭鑫培代表作)

  杨继业战死后,遗骨藏在洪羊洞中。六郎杨延昭命令孟良到洪羊洞偷取杨继业遗骨,焦赞知道后,偷偷跟随孟良到洪羊洞。孟良正要拿取遗骨,发觉后面有人声,因为洞中黑暗,怀疑是敌将,用大斧将来人砍死,后来发现黑暗中砍到的人是焦赞。孟良非常后悔,悲痛万分,将遗骨交给老军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