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寇封现在的身份,本要自称为孤的。不过,寇封到是习惯自称为我了。何况,寇封心里清楚,按照现在这发展的模式,将来铁定要向着那更高的自称冲击的。现在改了,将来还得再改。
  麻烦。
  “楚书乃是荆楚之神器,刚才长史大人已经提醒过在下了,在下心里清楚。楚侯尽管放心,就算是多少代价,在下也要把楚书运回北方。”
  在寇封那似威仪无比的目光下,邓广显得更加谦卑。但是身为商人的决心,还是让他保证道。
  寇封的亲自接见,让邓广感觉到了一股子可靠。能够维持这笔买卖的希望。邓广知道这楚书的市场有多么的大。
  若是能长期维持这条商路,那是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
  “先生先别急,待我先把话说完。”寇封知道楚书的威力有多大,尤其是目光敏锐的商人,这物件就像是那鲜血,而商人就像是海中的鲨鱼。
  不疯狂也得疯狂。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第一个螃蟹,寇封已经放在了餐桌上,谁能吃第一个。是需要一定的胆识,以及远见的。
  寇封再三重申,这代价巨大。以寇封这样的身份,无故不会如此。邓广的心下也有了一些蹉跎。
  但迟疑了片刻,邓广还是咬牙问道:
  “还请楚侯明言。”
  “一部书,要一金。不管有多少册,都是如此计算。”寇封面带微笑,但是却狮子大开口,让邓广觉得狰狞无比。
  要是摆在别人的身上,邓广早就放下什么仪容,什么涵养,破口大骂了。一部书,一金。
  你何不去抢钱啊。
  就算是那用数十万言的字,写成的一部竹简书,成本也未必值半金。而寇封一张口,就是一部书一金。
  而且还不论册。只论部。
  像一些字数较少的,这买书的人岂不是亏大了。
  不过,邓广微微抬起头,看了一眼高坐在上首位的寇封,还是没能骂出来。不敢啊。骂谁也不能骂寇封这个荆楚之主,那是自寻死路。
  邓广没啃声了,他心中觉得,这次荆楚算是白来了,这买卖要怎么做啊。他才带了数千金过来,居然只能买回去数千书。
  邓广的迟疑,寇封当然感受出来了,他说出一部书一金的时候,寇封就知道,邓广会迟疑。
  不管是多么果决,果断的大商人,干一件成本极高的买卖的时候,都会迟疑的。
  “先生先别气馁,主公的话还没说完呢。”自从寇封来了之后,就退居在旁边的蒋琬,帮着寇封出声道。
  “还请楚侯明示。”这让邓广本绝望的心,又升起了一点希望,下拜道。
  “呵呵,这楚书的未来,相比先生清楚。这天底下的大士族,有多么的富有,对于好书的嗜好,又多么的强烈。我想,也不用我告诉先生了。这楚书是好书,不愁没地方卖的。而唯一的一点就是,这楚书,只有我这边有的卖。定价就是一金,我就是要揽北方之财。等有人赚钱之后,这天下的商人就会蜂拥而至了。而先生作为第一个南下的商人,我可以在此做主,给先生一个优惠,打个九折五。”寇封呵呵一笑,对着邓广抛出了橄榄枝。
  天底下这么多的士族,大士族,市场大着呢。不怕没销路。
  但是这再好的螃蟹,也要有第一个人吃,第一个人尝到了甜头以后,这第二个人才会南下来抢螃蟹。
  所以,寇封可以给第一个吃螃蟹的邓广一些鼓励,让他勇敢的吃下这螃蟹。
  果然,这又让邓广迟疑了起来。正因为看好了这楚书的市场,他才会散尽家资,获得数千金南下买书。
  但是巨大的价格,让他崩溃了。不过,寇封这九折五的诱惑,又让他升起了渴望。进价便宜,就代表出价便宜。
  也就代表销路更好。这可就是寇封垄断书源,而他垄断散卖的权利了。就算有别人商人进入和这个市场,他也不怕被抢走份额。
  “斗胆问一句楚侯,这可是长期的价钱?”邓广小心翼翼的问道,并且已经做好,随时承受寇封怒火的准备了。
  在他的经验中,一个权贵是最烦躁谈生意的。因为那样会降低身份,而且他还问了一句。
  这或许会给寇封以一种贪心不足蛇吞象的感觉。
  就在邓广在心里准备好,寇封一旦发怒,就噗通跪下,自称死罪的时候。
  寇封却出乎意料的笑了笑,很是宽厚的看着邓广道:“在我的面前,先生不必如此拘束。”说着,寇封又道:“这天下人都认为商人乃是邪道,聚敛财富的贪婪者。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这天下的财富不是固定的,比方说,这母鸡生出了鸡蛋,这财富就多了。而如今各地偏远,道路不怎么通畅。各自州郡都有特产,要让这些特产流通天下,各自取利,非商人不可。”
  说着,寇封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邓广,笑着道:“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先生若是有话可直说,放心大胆的说。这价钱,就是九折五,若是先生长期购买,都是这个价钱。”
  寇封是一个现代人,他知道商人的价值。也对这个时代,鄙视商人为敛财者,而耻笑不已。
  这天下的财富流通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商人是这中间最为重要的一环。一条丝绸之路,创造了多少财富啊。
  你难道让那些士族,官员去带队做买卖?不可能的,要走通丝绸之路,还是得靠中西方的商人。
  商人是很贪婪,他们见到财富就会双目放着绿光。但是这一点也赋予了他们极为爱好冒险的冲动。
  也才能克服丝绸之路上,面对各游牧民族的恐惧,而直达远方。
  当然,有一些商人,寇封也比喜欢,甚至比这个时代的掌权者,更加的痛恨。那些出卖国家,把武器销售到草原上的贼子。若是寇封发现有这等商人,绝对会大举屠刀,绝不姑息。
  寇封的话算是出自肺腑。
  但是对于邓广的冲击力,绝对是大到难以想象的。在这个商人贱命不如百姓的时代,走路小心翼翼,害怕哪天就被谋给权贵给咔嚓了的时代。
  商人活的实在是太苦了。猛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权贵,而且还是天下一等一的权贵,甚至于从某一个方面来说,等于荆楚一国的国主的寇封。
  他居然如此的开明,如此的承认商人的地位。
  说实话,邓广也是一个走南闯北多年的老商人。他见多识广,很难有让他感激的人,或事物。
  但是这一刻,邓广居然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死的感觉。
  奇怪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只有士人的身上,才会出现的。但是邓广却不排斥,只因为寇封对于商人的肯定。
  不过,邓广也知道,寇封不需要他这个小商人来做什么。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商人。这个时候,把这种感情表露出来,那也太贻笑大方了。
  不过,邓广决定回到北方以后,多联络商人。流通荆楚之间的商品。寇封那一句深入人心啊,商品只有在商人的带领下,才能流通天下。
  邓广能为这个开明的诸侯做的事情也就是这一点了。
  不管邓广心里是多么的对寇封有好感,但是邓广面上却是不显,只是更加恭敬道:“多谢楚侯。”
  不为别的,就为这开明的国主。他也要把这次买卖给做了。
  “哈哈,先生果然是有大毅力的商人。”寇封哈哈一笑,把这第一批楚书运送去北方,寇封当然有高兴的理由。
  他已经看到了廉价的楚书出北方,而财富滚滚滚来的盛世境况了。
  “公琰你留下,我带着先生去看看我们的楚书,也好挑选一番。”寇封大笑完以后,对着蒋琬道了一声。
  随即,起身走了下来,对着邓广道:“先生随我来。”说着,出了大门。
  邓广连忙跟上。
  天下书籍无数,各自有孤本,善本。这楚书,出自荆楚。因为只有寇封府上的藏书,才是最完善的。
  寇封领着邓广来到了书库内。
  指着堆满了整个书库的书籍,寇封笑着道:“先生可自行选购。”
  邓广一进入书库,就被这满目楚书的景象给吸引住了。这就是北方士族,大士族们极度渴望的书啊。
  以前邓广还有些不理解,直到邓广亲手拿着一本书,品读,翻看的时候,才对于那些士族的追捧,深有体会。
  别说是那些好书如命,视之为传家之宝的士族,大士族了。就算是邓广自己,也被这书给深深的吸引住了。
  竹简与这楚书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个金一部书,这价钱值。真值啊。
  邓广抚摸着手上的楚书,对于这桩买卖前所未有的信心了起来。对于寇封开明的提拔,更是感激无比。
  对商人都如此,何况是对待百姓了。
  谁说这镇东将军名声臭,德才不加来着。在此刻的邓广看来,那简直就是恶意的中伤了。
  第624章 东莱太史慈
  不得不说,邓广是一个很有远见,以及感觉很敏锐的商人。他有数千金,全部给了寇封。
  但却不是买更全的书籍,而是专门捡那些常用的,比如说论语,公羊春秋,左氏春秋,兵书等等。
  一些孤本,善本,邓广那是看也不看一下。
  孤本,善本那都是大士族的嗜好,一般的小士族学习,通用的都是这些常用的书。
  这个天下大士族毕竟是少数,反而那些小士族多如牛毛。买常用的书籍,更容易脱手,减少囤货的时间,可以拿出来多跑一趟货。
  对于邓广的要求,寇封没有任何刁难,大手一挥,全部发给了。价钱也是如期的九折五,这一点,寇封那是死咬着没放口。
  能让出半成的利益,也是寇封看在邓广是第一个南下的商人的份上。那半成的利益,天长地久之下,也已经是天大的字数了。
  足以让邓广死心塌地了。
  除了优惠以外,寇封还让选了一营五百人的士卒,作为邓广的护军,直接把他送至宛城。
  目前荆州虽然平定了,但是赤壁一战,寇封北伐一战,不知道多少士卒流落在荒野,落草成寇。
  寇封虽然四处屯有军队,但是一时间也难以剿灭。
  这是为了安全起见,毕竟邓广也算是寇封发出去的招牌,等邓广成功了,才会有无数的商人,甚至是大士族的管事亲自带队南下来购买楚书。
  到时候,真的是一书在手,国库不愁。
  北方财产,涌入南方,恐怕轮到曹操要发愁了。
  寇封派遣了官吏,把邓广送走以后。回到了后院,抬头看向北方的天空,眼中充斥着笑意。
  ……
  湖口北方,长江之上,舟船连绵不绝。这是从北方而来的曹军。
  对于孙权的请求,曹操已经批准了。召集屯在扬州的各路大军,共六军三万人,由李典作为统帅,从庐江出发,舟船进入湖口,而后下豫章,帮助江东抵抗寇封咄咄逼人的态势。
  与此同时,孙权砸锅卖铁,以爆发山越叛乱的危险,把镇守在各地城池的兵丁召集了起来,大约三万的军队进入豫章,交给了江东为数不多的宿将之一全琮作为统帅,以昔日猛将凌统的儿子,凌操作为副帅。
  与李典合作,共屯兵六万进入豫章。
  目前,先进入豫章的全琮与凌操已经率领大军开始构建城池了,听说寇封有二十丈高的井车,他们就把城池加高到二十五仗。
  因为太长怕垮掉。他们又加厚了城墙,把整个豫章城加宽到了一种发指的地步。
  如此还不满足,他们还在城外大挖壕沟,布置陷阱。
  甚至多挖了无数条河道,引入长江之水。如此令人发指的防御攻势,为的就是阻止寇封大规模的入侵豫章。
  以豫章一座城池,保住整个江东。
  如此多的军队调动,如此大的力度。耗费了不知道多少钱粮。结交曹操,又送了儿子过去北方作为稚子,把本来属于江东的庐江也割让给了曹操。
  除此以外,孙权还周泰增加了兵丁,水军扩至一万五。长江之上,铁索横江,长江江底,也构架了一些防御船只的共事。
  可以说是自动阻断了长江水路,商业上也不考虑了。
  孙权这么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
  除了这七万五千的军队以外,孙权在庐陵还屯有大将太史慈。也增加了到了一万兵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如此大规模的防御。
  不仅是孙权有信心,就算是江东上下,也都松了一口气。甚至于,也导致了内部一些嘈杂的声音,也统统消失了。
  士族们对于孙氏的统治,也重新的信任了起来。
  今日就是李典率领大军到达湖口的时候,周泰下令全军将士,迎接李典。并且亲自在前,等待李典的到来。
  如今,江东的宿将已经不多了。周泰作为老臣,虎将。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无比的沉重,这个铁铮铮的汉子,貌似也苍老了一些。
  不过,现在应该算是安稳了一些吧。周泰看着前方摇摇而来的李典,想着后方那令人头皮发麻的防御工事。
  一张脸上不禁露出了一点笑容。
  自从折损了大都督周瑜之后,那难得的安全感啊。
  就在铁血如周泰也在感慨的时候,李典的舟船已经靠近了江岸了。当船靠上渡口后,李典第一个走了下来。
  李典三十余岁,有些瘦弱的样子,看起来是一个很和蔼的文人。
  因为曹操的一句北方名将,五子为先,定下了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将的时候,李典因为没有列入其中,而不怎么在历史上出名。
  但他其实也是一个可堪大任的良将之才。曹操派遣他镇守扬州多年,抗衡整个江东。就足以证明李典的厉害了。
  再说,在此刻曹操连连折了大将徐晃,于禁,高览等人之后,仍有自信派遣李典进入豫章。
  李典,当之无愧的北方大将。
  “可是李曼成李将军?”周泰先上去打招呼道。
  “正是在下,足下可是盛传江东的周将军?”李典很温和的点了点头,虽然是帮助江东,但却没有一点的自傲,有长者之风。
  “正是周泰,不过为将不能保境安民,何谈盛名?”周泰闻言略显得惭愧道。
  “幼平不必如此妄自菲薄。”李典安慰道,虽然李典与周泰长期以来,都是以一种敌人的态度,在长江南北遥遥相望,不过,这会儿却是同盟军。
  李典又有长者之风,称呼周泰表字幼平也不显得突兀。
  说着,李典又道:“寇封能大胜数阵,而导致其势力膨胀至今,不过是因为有层出不穷的手段。但想必那些手段也有穷时,如今你我数万大军屯扎在豫章一带,足以抵御寇封了。佑平也能凭真本事,保境安民。”
  这些可不全是废话,说实在的李典对于寇封的崛起,大部分归功于寇封的那些层出不穷的手段。
  这在李典看来是铁一般的事实。人力都有穷时,何况是手段。
  所以在战略上,李典绝对蔑视寇封。不过战术上,他却保持了谨慎。前日,屯扎在豫章的吴将全琮书信给他,讨论豫章防御。
  他对于江东这铜墙铁壁的防御很是赞同,为了抗衡寇封,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
  “希望如此。”李典的宽慰,以及现在江东渐渐稳固的态势,让周泰心中也是充满了期待,点了点头道。
  因为军情紧急,也不知道寇封什么时候就大军出九江,临豫章了。所以,李典在大军全部靠岸以后,立刻告别了周泰,把军队开赴豫章去了。
  这样豫章城的防御工事,以及需要抵抗荆楚之烈的兵力部署,也就完成了。
  ……
  吴县,吴侯府书房中。
  孙权以及张昭,张温都是一脸的喜色。
  李典进驻豫章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