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最明显,是德军攻坚和攻城拔寨的好帮手。
配属到这一线的两个自走火炮营除了四辆“突击虎”外,还装备有四辆“非洲狮”自行重炮,但苦于无法精确定位,怕暴露自己目标后遭到日军堡垒里的炮火群的压制,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一直隐忍不发。
在这种情况下,收到前方急报的第三十一集团军司令员董金明中将,立即下达命令,让集团军直属陆航旅冒险派出两架IV式通用直升机,前往兰格里战场,指引地面炮兵进行攻击,争取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便打掉日军的堡垒群。
“政委,上级派来了两架直升机。”
通讯员将步话机的对讲器交给了重炮旅政委唐天旭上校。为了更好地配合作战,重炮旅各营被分配到了各师,由旅部军事和政治主官亲临一线指挥战斗,唐天旭分配到的正好是兰格里战线。
唐天旭欣喜地戴上耳机,立即听到一声雄浑的男声:“唐政委吗?我是陆航旅的罗庆,我们即将抵达你方上空,为你们做精确炮击定位。”
“啊!?罗旅长,你怎么亲自来了?风雪这么大,危险啊!”唐天旭愣了一下,立即关切地问道。
“正因为气候状况复杂,非常容易出飞行事故,我才不放心把任务交给别人!放心吧,我有在暴雪天气下飞行的经验!”陆航旅旅长罗庆大校解释道。
“好吧,请注意安全!”唐天旭叮嘱了一下,便切入正题:“现在请您为我们指示方位。三分钟后我们就将进行炮击。请为我们校正射击诸元。”
“没问题!”
谈话间,两架通用直升机从炮兵阵地上空掠过,在强劲的气流中,向着日军所在的高地飞去。
三分钟时间稍瞬即逝,随着唐天旭的命令下达,四辆“非洲狮”中的一辆的主炮炮口喷吐出一道烈焰,距离这辆自行火炮百米外的士兵都感受到了210毫米口径的炮弹发射时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巨大的声响在两三公里外都能听见。
唐天旭根据以前的航拍地图,以及特种部队实地侦察的结果,对日军要塞的距离、角度等炮击参数进行详细计算,但由于无法观察到弹着点的情况,此前一直不敢动手,现在随着直升机抵达。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了。
呼啸着的穿甲高爆弹出膛后,飞向高空,抵达最高点时以惯性下落,速度越来越快,以远超音速的速度接近目标。
驾驶直升机的罗庆听到下方“非洲狮”主炮发射时传出的巨响,立即调整飞行方向,给坐在副驾驶舱的观察员留出最好的观察角。
“轰——”
过了二十余秒,观察员便通过望远镜看到爆炸点的确切方位。立即通过电台进行校正指示。很快。迅速调整射角和方向的三辆“非洲狮”和四辆“突击虎”,以二十秒的间隙接连发射炮弹。对目标进行猛烈轰击。
日军的堡垒群,结构坚固,四座堡垒正前方的墙体均厚达三米,顶部一米五厚的钢筋混凝土再加上一米深的泥土与冰雪的混合物,构成了超厚的工事顶盖,顽强地顶住了进攻开始时和随后连续数波铺天盖地的重炮覆盖炮击。就连150毫米的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炮弹都砸不穿堡垒超厚的防御,这让固守这里的一个大队的鬼子信心百倍,就等着好好教训敢来进攻的安家军。
但是,现在第一发大口径炮弹就让要塞里的鬼子失去了自信,听到那地动山摇的声势,心中纷纷打鼓:头上的顶盖靠得住吗?
很快,顶着风雪飞行在半空中的罗庆和他身边的观察员,便再次看到下方连续爆炸发出的红光,剧烈的响声中,日军堡垒顶部被洞开了大洞,随后视野里接连出现巨大的红黑色火球,爆炸声此起彼伏,看来是碉堡里的弹药被引燃殉爆了。
“好,七发炮弹均命中目标,其中前三发穿透了日军碉堡的顶盖,后四发射进了堡垒里,日军的弹药库被引爆,主堡已被摧毁!”
唐天旭听到了自己最想听的话,脸上展露笑容,转头向传令兵道:“告诉大家,成功摧毁目标!”
两分钟后,随着弹药装填完毕,四辆“非洲狮”和四辆“突击虎”再次开火,这回的目标是主堡南方三百米外的另一个碉堡,由于有主堡做参照,八门巨炮一起射击,省略了试射环节。
连续八枚重型炮弹,如同摧枯拉朽一般将日军堡垒摧毁。
随后如法炮制,日军构筑在这片高地的其他两座碉堡也先后被巨型炮弹命中,被炸得千疮百孔。
原本被日军火力牢牢压制的九十二步兵师官兵,呐喊着冲上高地,仅仅用两个小时便基本肃清了分布于丘陵各处的鬼子,打通了南下的通道。
日军的北纬50°防线虽然坚固,设计上各抵抗枢纽一环扣一环,非常难以攻克,但日军炮火老旧,数量严重不足,无法压制安家军的重炮集群。
再加上安家军威力和射程均占据巨大优势的巨炮参战,导致日军的要塞成为了被动挨打的目标,就此改变了战局。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七八个小时的战斗,至天黑之前,日军在北纬50°线的防线被完全突破,战事向南方纵深发展,直指日军在库页岛南部的城镇。
~~~~~~~~~~
PS:谢谢Jeffery_in_s、小胡子48、南谯竹叟、超越/梦想。、银雕飞龙、死人大头大大的打赏,谢谢弟兄们的订阅、推荐和月票!
天子继续求订阅和双倍月票的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二二二四章 连战连捷
五国外交部门这一回出奇地快速高效,很快达成一致,各国首脑将于四五年一月八日,新年的第二周周一在伊朗的德黑兰举行会议,就战后问题展开磋商。
在安毅和第一夫人欧楚儿启程前往德黑兰之前,中日两国交火频繁,安家军连战连捷,日军各条战线均遭到惨败。
库页岛战场,自二十日安家军安东军区官兵在重炮帮助下,全线突破日军防线后,战事便进入了高速轨道。
安家军各集团军特种部队官兵搭乘直升机,深入到日军防线后方,成群结队地蚕食日军有生力量,让日军库页岛战区司令官小林信男中将引为指望的各路守军,疲于应付,一时间根本拿不出有效的反击方案。
特种兵们三两成群,再配以一到两个通用机枪小组,四处出击,将安家军自建军以来便总结和提高的特种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库页岛的冰天雪地俨然成为了他们的狩猎场。
二十一日,在鞑靼海峡沿岸,得到特种大队配合的裴延年第三十三集团军,顺着海岸公路高速南下,天黑前就占领了皮利沃镇。
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短短一周时间内,在武装直升机配合下,第三十三集团军先后攻克博什尼亚科沃、列索格尔斯克、沙赫乔尔斯克、乌格列戈尔斯克、艾恩斯科耶、托马里、霍尔姆斯克等城镇,自西向东威逼日军在库页岛南部的中心城市南萨哈林斯克。
而在库页岛的东海岸,第三十一集团军发挥连续作战精神,三天内解放了波罗奈河沿岸的所有城镇,拿下河口重要港口城市波罗奈斯克。此后,第三十一集团军主力开始休整,肃清解放区的日军残余力量,并派出部队攻占东萨哈林山及捷尔佩尼耶角北部所有地区,确保有着近六个月冰冻期的捷尔佩尼耶湾(日本称之为多来加湾)的安全。
精疲力竭的第三十一集团军暂时停下进攻的步伐,何毅飞中将统帅的第三十七集团军接过攻坚重任,马不停蹄地顺着东海岸的铁路和公路南下。连克加斯捷洛、沃斯托克、马卡罗夫、沃斯托奇内、弗兹莫里耶、菲尔索沃、多林斯克等城镇。二十九日与从西岸赶来的第三十三集团军会师于被日本人命名为丰原市的南萨哈林斯克北部郊区。
此时的南萨哈林斯克,有居民四万多人,大部分是未及时撤离的日本人,城区建筑大体是水泥板作顶、窗户上糊着透明纸、墙上抹了沙浆的房子,只有总督官邸、政府大楼、博物馆、垦殖中学修建了有着自来水、下水管道、中心供暖的大楼,其余建筑里都用烧火或者是烤炕的方式度过寒冬,城市里的街道没有名字。只是单纯地按照方位称东街、西街、南街和北街,并相应地编了号。
南萨哈林斯克的工业企业主要是煤矿和海产品加工厂、修船作坊、纸浆纸张制造厂、皮革厂,还有家具厂、胶鞋厂、干饼香肠加工厂、洋蜡厂、印刷厂和其他一些手工作坊,几乎所有的商贸都集中在两家日本公司手中,一家经营工业产品和食品,一家主营谷物。
城区开办了六所小学。以及两年制的高小、中学和专业技校。日本人按自己的传统推行男女分制教育。在日本殖民统治下,这座城市的医疗设施归警察局管理,拥有四万多人口的城市竟然只有二十四名医生,由于医生极度缺乏,甚至没有学过医的人也发给了行医证书。仅有20%的病人能得到床位,大多数病人只能睡在地上,所以一张铁床就已经是很大的奢侈,而且病人住院必须自带被褥、餐具和食品。
可以说。日本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库页岛的统治还是非常虚弱的。在如今冬日的严寒下,更没有时间来完善城市防御体系。因此安家军两大集团军的攻城战很顺利,短短的一天时间,南萨哈林斯克便宣告解放,日军司令官小林信男中将在桦太厅总督官邸切腹自杀。
至新年前,库页岛主要城镇基本上都解放了,下一步就是全力清剿日军残余,并谋划横渡拉彼鲁兹海峡,向日本四岛之一的北海道进军,吹响攻击日本本土的号角。
爪哇岛战场,至二十六日,实力严重受损的日军基本被包围在各大城市,虽然日军频繁使用“特种弹”,但安家军总后勤部早就向各部下发了新式防毒面罩,实施对苏门答腊岛登陆前,通过香江集团和洪兴社贸易掩护以及潜艇走私秘密运送了大批防毒面具武装华人自卫队,日军的毒气弹对进攻中的安家军及华人自卫队威胁不大。
反倒是日军的暴行引发了安家军官兵的极大愤怒,顾长风多次指示出动空军战机和武装直升机,对战场上的日军使用云爆弹,日军损失极为惨重。
二十七日,根据作战计划,东南亚军区所属第三、第二十集团军共六个主力师,对日军在爪哇岛上的中心城市雅加达城发起猛烈进攻。
雅加达又名巴达维亚,中国人习惯称其为椰城,它位于爪哇岛西部北岸,芝里翁河口,靠近雅加达湾,是爪哇岛乃至整个兰印群岛、东南亚第一大城市,早在十多年前荷兰殖民者统治期间城市人口便达四五百万,是名副其实的特大城市。
三七年底日军进驻后,从兰印群岛抽调大量人口分流进入华北、东北等地,以此来调和中国在日占区的人口比例,方便日本殖民者和伪满政府的管理,前后大约有上千万黑瘦的兰印人拖家带口从爪哇岛上被迁移走。
抗日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后,日本国内和占领区均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这些兰印人中身体强壮、头脑灵活的一百万被选拔送到日本列岛和台湾、琉球等地,进入钢铁、冶炼以及皮革厂等工厂企业,在皮鞭下从事繁重的劳动,还有三百万人被赶到华北、东北、朝鲜和热察等地的矿山,或者从事垦荒、筑路、修建要塞等工作。
无一例外,这些兰印人均被当成了牲口使用,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期间有上百万人被活活累死。
四二年夏秋季节。安家军进军东北和远东期间。日本人为了缓解国内出现的人力荒,又抓紧最后的时间,从中国大地上撤走两百万身体较为强壮的兰印人,到现在华北、东北的大地上依然滞留有三百多万充斥老弱妇孺的兰印人,不过经过数年的适应,他们已经能熟练地用中国官话进行交流,并对解救他们困境的中国政府和军队感恩戴德。成为留置中国境内一支独特的少数族群。
兰印境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要建设地广人稀的新几内亚岛和澳洲,自然得打近在咫尺的东南亚土著的主意,短短的几年时间,日军便从兰印群岛和吕宋群岛便调集了四千多万人口。这些土著主要作为免费劳动力使用,而日本人大多作为管理者存在,用枪口和皮鞭驱使土著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环绕澳洲的铁路的落成,可以说每一根铁轨下面都埋葬着土著的白骨,这种无限制地滥用劳力,直接导致爪哇岛人口严重衰减,同时也让兰印华人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东南亚舞台上。
对于发生的这一切。安毅心中非常清楚。所有都是石原莞尔在背后悄悄驱动。
故事演绎到现在,得好好交代一下石原莞尔的来历了。
和安毅这个穿越者相同。石原莞尔也被冒牌了。不过不同于安毅来自于二十一世纪,穿越后的石原莞尔的意识滞留于一九九八年的五月。
三七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欲阻止侵华战争扩大而被日本朝野攻击的石原莞尔忧愤成疾,在其被剥夺参谋本部作战部长职务后,终日沉溺于酒色,当他身体和意志均处于最虚弱状态的时候,一位来自后世的华人子弟对身体进行了夺舍。
这位华人子弟姓冯名锦浩,是雅加达一所中学的历史老师。一九九八年五月印。尼排。华惨案发生时,当时年仅二十四岁的冯锦浩和同样是华裔的女朋友在街头被暴徒堵住,亲眼目睹女朋友被六个暴徒轮。奸,最后还被大刀割下了脑袋。冯锦浩拼命反抗,最后胸口被连捅十多刀,不甘心地死去。
作为近代不被中国政府承认的海外族群,印尼华人有着极为悲惨的历史,二战之前荷兰殖民者有意引导的无数次针对华人的大屠杀就不说了,仅就抗战结束后的遭遇来看,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的印尼华人遭到了严重迫害。
1959年印尼总统苏加诺下达命令,强迫印尼华人关闭在农村的产业,搬迁到城市居住,随后又下达命令,所有华人都必须改为印尼姓,中文报纸只保留一个,所有华人的宗教活动被限制在屋内,中文学校逐渐被淘汰,中文不允许出现在公共场合。1965年至1975年期间,军队和警察猖狂虐待印尼华人,比如公开抢劫和强奸。在这期间,警察可以虐待任意说中文的人,在这一艰苦时期存活的唯一方法是行贿。
在印尼独立期间参加游击队抗击荷兰殖民者的那些华人,对于印尼政府的排华政府严重不满,他们随后也遭到印尼政府的清洗,不是被野蛮地处死,就是被流放或者关押,准备串联反抗的人被秘密杀害。1967年,西加里曼丹的事件中,近五万名华人被指为分裂分子而被处决。
印尼华人除了经济和产业外的其他方面全部被禁止,这使得他们专注于这些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功,不过这却给了印尼政府和军方带来从中国商人那里索取贿赂的机会,贿赂和**成为常态。
大多数印尼华人都不是穆斯林,这加重了当地穆斯林对他们的敌意。从爪哇最早的穆斯林传教士是华裔的这个角度来看,这十分可笑。有历史理论认为第一个将穆斯林信仰带到印度尼西亚的人是中国商人,特别是随郑和来到三宝垄的商人。
随着排华情绪在印尼越来越严重,针对华人的屠杀时有发生。印尼华人的身份证上标记为印度尼西亚公民,而不是像其他印尼人的身份证上只写“印度尼西亚人”,这作为印尼华人的一种婉转的标记,让官员更容易向他们索要贿赂,类似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