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机变诡异的中国古代权术-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詈撼牟慷幼ぴ谡饫铮芄坏玫匠渥愕墓└柯碜常覆莩渥悖髡侥芰η浚仁蛊醯げ桓颐橙荒锨帧@詈撼芟降厍闹伟裁婷驳玫搅撕艽蟮母纳啤
  李汉超是宋太祖的亲信将领,深得宋太祖的偏爱和宠信,又加上守土有功,有时也不免居功自傲,在任上做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老百姓对他颇为不满,于是就有人赶到京城,到朝廷上告李汉超的御状。告他借老百姓的钱不还、抢占民家女子为妾等不法之事。宋太祖亲自接见告状的人,了解情况,并让侍从招待他们吃饭,然后宋太祖就问他们:“自从李汉超镇守关南以来,契丹人还来抢掠过你们吗?”大家都据实回答说:“陛下,自李将军来后,契丹人再也不敢来侵扰了。”宋太祖接着说:“以前,契丹人常常南下侵扰,烧杀抢掠,你们深受其害。历任守御的将领都抵敌不住,李将军赴任以后,赶走了契丹人,使你们不再受到契丹的侵扰,从此过上了安宁的生活。李将军只是向你们借钱,这比起契丹人烧杀掳掠而夺走你们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李将军向你们借的钱,我敢担保他是会还给你们的。”宋太祖又问那个被李汉超抢了女儿的人:“你一共有几个女儿?她们都嫁给了什么人?”老汉回答说几个女婿都是本村的庄稼人。宋太祖笑着对他说:“你的几个女儿嫁的都是庄稼人,而李汉超将军则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我所信赖看重的大将,他既然看上了你的女儿,把她娶去做夫人,总不会亏待你呀。”大家听宋太祖讲得合情合理,心中的气也就消了,便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告状的人走了以后,宋太祖立即把李汉超叫来,十分严肃地对他说:“关南有不少老百姓上我这里来告你的御状。你如果缺钱使,为什么不对我说?为什么去向老百姓要钱?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国家的兴旺都靠老百姓啊。”李汉超听了太祖的训斥,心中非常恐慌,连连认错。过了一会儿,宋太祖说道:“我这里给你几百两银子,你拿去尽快地还给老百姓。你身为封疆大吏,心中要想着老百姓啊。”李汉超满以为一定会受到严厉的处分,没想到皇上对他如此宽宏大量,还亲自拿钱给他,让他取信于民,这使他十分感动,他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太祖对自己的信任。他回到齐州以后,把所借之钱一一还清,从此以身作则,严明纪律,使齐州秩序井然,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边防更加巩固,受到边境地区老百姓的拥戴。
  宋太祖对李汉超的处置可谓深得用人之道。一方面,当时急需像李汉超这样的将才;另一方面,李汉超的缺点、错误与他在事业上的成绩相比,毕竟是次要的,只要统驭有方,完全可以促使他改正错误,成为一名优秀的地方大员。宋太祖用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用人看大节,不因瑕而掩瑜。与此相对照的是,后来新科状元陈世美因隐瞒已有妻儿,娶公主成为驸马,被包拯处斩。这件事历来被传为美谈,但从人才学的角度讲,未免因小失大,处置过当,失去了一位人才。
  第二章 人臣事君之术
  在世袭制家天下、君主集权专制的古代社会,君主集一切大权于一身,臣下完全由君主支配,臣下的一切都要受到君主的制约,甚至君要臣死,臣就必须死,不死即为不忠。在古人的观念中,“天下国家本同一理”,国是家的放大,国就是一个大家,君主治理国,就如家长管理家;臣下事君,好比儿子侍奉父亲。这在宗法制根深蒂固的古代中国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臣下侍奉君主的难度和危险性却远胜于儿子侍奉父亲。父子之间具有血缘亲情关系,所谓虎虽毒而不噬子;而君臣之间却存在着不同利益集团内在的矛盾冲突,一旦君主感到自己的权力、利益、威望、尊严受到损害和挑战,便会对臣下进行毫不留情的诛责杀戮。历史上有不少正直的臣下就是这样无辜地遭受君主之祸。于是在传统中国就留下了这样一句名言:“伴君如伴虎。”虎性食人,虎威猛烈,不可预测。与虎为伴,危险性很大,就是驯虎大师,也难免被虎噬。因此,如何与君主相处,保全自我,就成了古代中国政治权术中的另一重要内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不同的人臣是怎样施行他们的事君之术的吧。
  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1372年)曾颁布了一道申戒公侯的《铁榜书》《明实录》卷七四《太祖洪武实录》。,在《铁榜书》中,他认为,历代开国君臣的关系中,最好的是君主圣明,待功臣之心皎如明月,奸臣不能离间,故君臣得以优游终其天年,在社稷有磐石之安,在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大多数情况是君主开始有保恤功臣之意,但有始无终,使忠良股肱之臣不免受祸。他对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从君与臣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君主方面,不明察大臣有忠良之心,怀疑大臣欺罔君上,一旦不容,即加残害,这是君主昏庸不明所致;在功臣方面,骄横跋扈,屡犯朝廷禁令,虽屡经宽贷而毫不悔改,反而怨恨君主,最后招致刑戮,这是臣下咎由自取。朱元璋在《铁榜书》中的分析确有道理,也如实地反映了古代君臣关系的实际。同时,他也极力表示要保恤功臣,使社稷有磐石之安,使功臣之家享富贵无穷。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正是在他统治时,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冤案,大杀开国功臣。在他所封的6位国公、28位列侯中,仅有汤和等少数几位功臣宿将侥幸得以善终,其他的人大都被他迫害而死。
  在历史上,一些精明的辅佐大臣在功成名就以后,往往急流勇退,以求避祸保身。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的辅佐下,苦身劳力二十年,深谋远虑,终于灭掉吴国,而且兵临中原,号令诸侯,成为霸主。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唯独越王勾践面无喜色。机警聪慧的范蠡察微知著,立即识破了越王的心思:越王为雪会稽之耻,灭掉吴国,不惜卑身事下,愿与臣下同甘共苦,共度艰难。如今大功告成,越王能实践先前的诺言吗?我与文种功勋卓著,位高权重,越王对我二人能放得下心吗?范蠡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的为人,可与同患难,难与共安乐。于是他毅然向勾践告辞,请求退隐。勾践得知范蠡要辞退,就召见范蠡,对他说:“先生若愿留在寡人身边,寡人愿与你共分越国,若不遵寡人,将身死名裂,妻子为戮!”范蠡当然知道越王的所谓“共分越国”纯属虚语,而“身死名裂,妻子为戮”,越王是肯定做得出来的。于是他回答道:“君行其法,我行其意。”事后,范蠡不辞而别,抛弃家业,带领家眷,驾一叶扁舟,出三江而入五湖。后来定居于陶,成为巨富。范蠡走时,曾投书同僚文种,劝说道:“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先生何不速速出走?”
  文种原先对于范蠡的辞职并不理解,认为越王不可能如此绝情,当他看了这封书信后,才如梦初醒,从此他便假托有病,不复上朝理政。果然,越王的猜忌之心日益暴露,心里不再容得下这位胸藏韬略的谋臣,便派人赐予文种一把剑,说道:“先生教我伐吴七术,我仅用其三而灭亡吴国,其余四术还藏于先生胸中,请先生追随先王,试行余法吧!”文种见所赐之剑,正是当年吴王赐予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属镂剑。文种长叹一声,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引剑自刎而死。
  秦汉之际,由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等级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还未在人们心中普遍确立,君臣之间“义”的关系较为淡薄,而“利”的关系却非常突出。这种情况导致君臣之间在权力分配上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使君臣之间的互不信任随处可见,君臣关系非常脆弱。这一时代特征在刘邦与其功臣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为汉高祖夺得天下的有四位著名的功臣:韩信、萧何、张良和陈平。他们在功成之后,由于在君臣关系上的不同态度,其结局也完全不同。西汉初年,韩信遭到了同文种一样的下场。在楚汉战争中,韩信拥兵数十万,叱咤疆场,屡出奇谋,战必胜、攻必克,特别是垓下一战,一举击败楚霸王项羽,威震海内、名高天下。但韩信不仅不知急流勇退的道理,反而好大喜功,自恃功劳大,以致言行不加检点。早在汉中刘邦封韩信为将时,韩信曾说:“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玩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史记·淮阴侯列传》。对韩信的这一番话,明清之际的著名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曾有这样一番评论:“韩信的这番话,是打算胁迫汉高祖同他做一笔买卖,故韩信初定齐地,就请高祖封他为齐王,可见韩信之心由来已久。怀着买卖之心侍奉君主,君主知道了你的目的,货虽已售出,但君主心中已积下了怨恨。”这种以“利”相结合的君臣关系是秦汉之际的特殊现象,这种因政治实力和利益关系的结合使君臣之间猜忌和互不信任的情况随处可见。刘邦对韩信就极不放心,故垓下之战一结束,刘邦就改封他为楚王。不久,刘邦采纳陈平的计谋,借口游云梦泽,大会诸侯,一举擒拿韩信,然后把他贬为淮阴侯。这时的韩信犹不知自省,对汉高祖心怀怨恨,称病不朝,终于落得被刘邦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
  当然,韩信的被诛杀,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刘邦的猜忌,不能容忍功高权重的大臣,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也与韩信本人居功自傲、不能谦柔自守有关。
  与韩信不同,张良与陈平等人在功成之后能够善处君臣关系,不仅使自己得以免除祸患,而且对王朝的稳定也有一定的好处。
  张良是秦汉之际最出色的谋略家。他辅佐汉高祖,策无遗算,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使刘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统一了天下。张良虽被汉高祖称为“人杰”,却没有自恃才高的傲气,其志在为韩报仇,而视功名利禄为鸿毛。当天下统一后,高祖以齐地三万户封张良,张良婉言谢绝,只愿封为留侯。随即以体弱多病为由向高祖告假,表示从此不问世事,愿从赤松子游,修炼导引辟谷之术。此后他便闭门不出,不再过问世事。
  张良在大功告成之后不图酬报,引身而退,因此高祖对他毫无戒备之心,始终把他当做最可信赖的人。高祖晚年甚至把太子也托付给张良。张良虽然胸藏韬略,但他心怀坦诚,光明磊落,淡于功名,甘心寂寞,急流勇退,与世无争,因此始终得到汉高祖的信任。
  陈平是另一种典型人物。他足智多谋,料敌如神,曾六出奇谋,使刘邦转危为安,渡过难关。他与张良一样,是刘邦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不可或缺的谋臣。但其为人豁达大度,不拘小节,据说他在出仕之前行为不端,与嫂嫂关系暧昧。后来外出谋职,先投奔魏王,不得重用,又逃到楚军中,项王对他也不器重,最后才投奔汉王,任为护军。在职期间又收受贿赂,并按行贿多少安排工作。但刘邦看重陈平的才干,认为“盗嫂欺金”是德行问题,瑕不掩瑜,现今正当革故鼎新之际,正是谋略之士大展宏图之时,故放手任用他,采纳他的谋略。刘邦对陈平也始终信任有加,在其临终遗嘱中,陈平也是他托付的安刘佐汉的重要大臣之一。
  陈平在处理君臣关系时更为老练,他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虚与君主周旋,以保全自己。汉高祖击破黥布后,回师长安,不料途中得了重病,又得知燕王卢绾造反,他命令樊哙率兵击卢。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与刘氏十分亲贵,又是屡立战功的功臣。但任命刚发出,就有人在高祖面前说樊哙的坏话。汉高祖非常愤怒,说:“樊哙见朕病重,想朕早死啊?!”于是命陈平和周勃前往樊哙军中,夺其军权,并立即将樊哙斩首。在途中陈平对周勃说:“樊哙乃皇上的故友,又是吕后的妹夫,又亲且贵,皇上一时愤怒而下令将其斩首,恐怕事后又后悔。我们不如将樊哙囚禁起来交给皇上,由他亲自处决。”陈平一行还未到长安,就听说皇上驾崩了。陈平急忙赶赴朝中,将情况向吕后作了汇报,受到吕后的称赞,樊哙也恢复了爵邑。
  刘邦逝世以后,吕氏专权,对前朝大臣心怀疑忌。陈平审时度势,虚与吕氏周旋,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不久,孝惠帝早亡,吕后欲立吕氏亲属为王,询问丞相王陵的意见。王陵坚持汉高祖立下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遗嘱而坚决反对。吕后极为不满,又问陈平,陈平回答说:“可以。”于是吕后罢免了王陵的丞相之职,而任命陈平为丞相。陈平任丞相后,始终忧谗畏讥,因此他委随圆滑,应变令权,以权谋善处君臣关系。为了解除吕后对他的怀疑,他故意不理政事,在家天天饮酒,与歌儿舞女嬉戏。吕后之妹因樊哙被囚之事而对陈平怀恨在心,常在吕后面前说陈平的坏话,说他任丞相却不做事。陈平听说后,反而变本加厉,消磨于酒色之中。吕后听了,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吕后放松了对陈平的警惕。陈平通过韬晦之术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也为后来平定吕氏之乱积蓄了力量。吕后死后,陈平联络朝中旧臣,一举诛灭吕氏,拥立孝文皇帝,安定了刘氏天下。
  东汉光武帝刘秀虽然对开国功臣也心存疑忌,但他采取的方法却与刘邦截然不同。一方面,他实行“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后汉书·贾复传》。的方针,不让军功大臣参与国家大事,大力访求岩穴处士,任以为文吏,而以吏职相苛;另一方面,封军功大臣为列侯,让他们享受崇高的荣誉,并赐予丰厚的财物。当时的开国元勋也领悟了光武帝“不欲功臣拥众京师”的用心,除了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被特准与公卿参与国家大事,其余的大都退居私宅。邓禹是东汉名列云台第一的功臣。当初刘秀单车赴河北,势单力孤,邓禹策杖北渡,追附刘秀,为其出谋划策。光武帝平定天下以后,封邓禹为高密侯,以特进奉朝请。邓禹在功成名就以后,常欲远离名利和权势,退居林泉,“整修闺门,教养子孙”《后汉书·邓禹传》……他有十三子,叮嘱每人各治一经。他不修产业,一切费用皆取之于俸禄。另一位开国功臣贾复,在天下统一以后,也深知光武帝“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于是与邓禹一起向光武帝提出削除兵甲、敦崇儒学的主张,深受光武帝的称赞。他辞职回家以后,自持甚严,阖门养威重。
  南朝时的王彧就遭遇到了这样一位皇帝。宋明帝的儿子都很年幼,他担心自己死后大臣擅权,不能尊奉幼主,便找借口把吴喜、寿寂之等一批将帅杀了。后来又怀疑王彧和张永二人不能忠于皇室,于是亲自编造谣言派人四处散布:“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一士”为王,指王彧:“弓长”为张,指张永。王彧心中忧惧,屡屡上书辞职,却未能获准。明帝临死前,派使臣赐王彧毒酒和一封亲笔信说:“朕不认为卿有罪,然朕不能独死,请卿先行。与卿周旋,欲保全卿门户,故有此处分。”面对如此君主,王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