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做一个丈夫都不配?连太太都离我而去……”
张爱玲安慰他说:“在这个乱世,做一个女人难,人来人去是不定的,什么都靠不住,何必为把握不住的事情难过呢?”
几天后,回到南京的胡兰成给张爱玲写了一封求婚信,张爱玲给胡兰成回信,却是一张空白信笺,胡兰成匆匆赶回上海,眼睛里满是问号。张爱玲说:“我给你寄张白纸,好让你在上面写满你想写的字。”
绕不过的肉身(5)
他们结婚了。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只写下一纸婚书: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是张爱玲写的,后两句是胡兰成所撰,证婚人是张爱玲的好友炎樱。这年,胡兰成三十八岁,张爱玲二十三岁。
外面是破碎的山河,房内却是胡兰成与张爱玲燕语昵哝的男欢女爱,两人并枕躺在床上说着体己话,有时面面相偎含情而视,于是胡*张爱玲让她说两人的亲昵,亏张爱玲形容得出,把男人的动作诗意成“像一个小鹿在溪里吃水”了。胡兰成想形容张爱玲的行坐走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张爱玲替他挑一个句子,道是《*》里写孟玉楼,行走时香风细细,坐下时淹然百媚。胡兰成要张爱玲说什么是“淹然”,张爱玲答:“有人虽见怎样的好东西亦滴水不入,有人却像丝棉蘸了胭脂,即刻渗开的一塌糊涂,这便是‘淹然’呀。”明代的西门大官人是今日上海的胡兰成,而张爱玲形容自己是西门庆的三妾孟玉楼,其实是有内蕴在的,在完全不知吃醋为何物上与张爱玲仿佛,对西门庆爱得掏心掏肺。本来西门庆是骗她说,娶回去做当家娘子,她舅舅听说就来阻止她,说明真相,请看她如何回答!
舅舅道西门庆家中好多老婆了,不是娶你做大娘子。她回答:“自古船多不碍路。若他家有大娘子,我情愿让她做姐姐。虽然房里人多,只要丈夫做主,若是丈夫喜欢,多亦何妨。丈夫若不喜欢,便只奴一个也难过日子。况且富贵人家,那家没有四五个?”舅舅道西门庆专爱在外眠花宿柳,她回答:“他少年人,就外边做些*勾当,也是常事。奴妇人家,哪里管得许多?”张爱玲对胡兰成爱到骨子,从胡兰成和小周护士,和范秀美处看,真是孟玉楼的现代版。
抗日时期,对于那些腆颜事敌的人,是被世人视为不齿的。熟读历史的张爱玲不是不熟悉晚明秦淮河那些红颜的气节,那些人的才气不输张爱玲,那些男人的才气不让胡兰成。人们常概括晚明为乱世、才子、佳人,然而乱世佳人,犹胜才子,其刚烈勇毅,男子多有不及。钱谦益降清,柳如是投河,虽未死成,最终还是以投缳自尽挽救了钱氏家产;桃花扇底送南朝,李香君令人感佩,侯方域却是怕死失节,丢尽男儿颜面;即如影梅庵中纤纤弱质董小宛,尚能于乱军丛中孤身寻冒氏,至死矢靡他,而冒氏得陇望蜀对陈圆圆一直念念不忘,有负佳人多矣。
一个人的路,有其自己选择的内在的理路和依据,趋利避难是最基本的法则,但放逐大义和灵魂无论如何是不可饶恕的。张爱玲听信的也是自己的身体感觉,其实没有了灵魂的女人在男人手中只是碎片物品,胡兰成信奉的是女人的*通向女人的心灵。放纵的没有爱的肉体之欢,只是陌生的没有经历觉得好玩的兴奋,像一个孩子偷吃外出蜜蜂采蜜只有蜂巢和蜜的没人看管的快乐,但蜜蜂的刺终究会托出。
说实在的胡兰成像一个虹吸管道,他在这里汲取了张爱玲的文化知识,领悟了文艺之美,这是“开了天眼”,但对胡兰成这个农家子来说,他看到了一个有档次的女人卧在他的腰下,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张佩纶的孙女,学贯中西,才华横溢,通身上下时髦得紧,这是他在浙江乡下的桑树下做梦也不会出现的场景。
绕不过的肉身(6)
一九四五年一月,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合三个月,就有了新婚别。
他来到武汉,接收《大楚报》,住在汉阳医院。胡兰成曾说过,张爱玲是不会吃醋的,我有很多女朋友,乃至有时挟妓出游,她都不放在心上。不几个月他搭上了一个十七岁的小护士周训德,他亲切地称之为小周。小周与张爱玲最大的不同,在于她不像张爱玲那样,事事都清楚,礼数分明,胡兰成说她有着三月花事的糊涂,一种漫漶的明灭不定。比如说,那会儿美军飞机常来武汉上空,一城寂然,灯火全无,若张爱玲看到了,一定会起浮生乱世的感慨,但小周只是笑说好看。她这话固然*,却也轻松,犹如童言无忌,让人不必陪着眉头紧锁,一道叹息。
张爱玲在自己的照片上题过字送胡兰成,小周也曾在照片后面题字,题的是胡兰成教她的隋乐府:
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
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乡野气真是不让张爱玲的“低到尘埃里”,也许是小周身上未雕琢的真吸引了胡兰成,他要在小周身上找到肉体的兴奋。胡兰成写小周,都是朴素女子的好,一个眼波,一个手势,别人看了没什么感觉的,到他眼里都是艳。小周说起嫡母去世时,她赶着做了入殓穿的大红绣鞋,说时小周眼眶一红,却又眼波一横,用手比给胡兰成看那鞋的形状,胡兰成听着只觉得非常艳,艳得如同生,如同死。
她又跟胡兰成说产妇分娩时很可怜,产门开得好大,又是眼波一横,比给胡兰成看,胡兰成觉得她这手势如同印度舞的指法。
对胡兰成来说,爱的伦理和国家伦理都给生命带来沉重,爱的伦理不允许他在一个又一个女子轻逸的乳房划过,国家伦理不允许他为异族效力,但他作为一个背德者,他的生命追求和感觉是享受,不是枷锁,更非辛劳与沉重,他服从的是自己的肉体的感官,别的则能放逐就放逐。
胡兰成颠覆了民族的至高无上,他排拒来自民族伦理的束缚。也许在他看来所谓的民族的大义都是骗局和谎言,人的存在只能是彻头彻尾的肉身而已,所谓的灵魂只能使肉身沉重,他追求的是自己身体的幸福,而不是整个民族的希望。他把外在的家国信念和人格底座碾得粉碎,他不再有什么心理障碍:父母之邦、夫妻之意,都可以随手掷在风里。他们因为无耻获得一种自由,他们因为没有道德底线获得了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是的,找了小周,又把她像新闻一样告诉张爱玲,从这点看,胡兰成绝对是江湖气,他不在意伦理,如果不告诉张爱铃,那终究意难平呢。当胡兰成从武汉回到上海,第一件事就是把这档子事,讲给张爱玲听。张爱玲的反应也跟一般人不一样,竟然“糊涂得不知妒忌”。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人投降了,胡兰成狼狈出逃,先是来到南京,后又到上海,在张爱玲那里住了一晚,之后,逃到浙江诸暨,投奔他的同学已经死去的斯颂德的老家。
一九四六年二月,张爱玲颠颠簸簸来到温州千里寻夫,其实这时,胡兰成已与斯颂德的小娘同居。有一次,张爱玲要给范秀美画像,画着画着发现范秀美的眉眼神情特别像胡兰成,当下心里一阵难受,以至于无法再下笔。也许张爱玲那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用在这里合适。在粗鄙面前,高雅是最无能为力的,败下阵的只有张爱玲了。在张爱玲要胡兰成在她和小周两个草堆中间,选择合适的饲料的时候,胡兰成说,我待你,天上地下,无有得比较,若选择,不但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人世迢迢如岁月,但是无嫌猜,按不上取拾的话。而昔人说修边幅,人生烂漫而庄严,实在是连修边幅这样的余事末节,亦一般如天命不可移易。
绕不过的肉身(7)
这次张爱玲却执著的让人落泪,有点乞求,她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懂,但这件事,你还是得做选择,就算说我无理也罢。胡兰成又推说他跟小周未必会再见面,张爱玲说,不,我相信你有这个本事。然后又叹了一口气,说,你到底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苟全性命的乱世,也许看不到明天,那放纵的只有性了。斯家老爷去世得早,除了正室之外,还有个姨太太,也守寡多年,这位姨太太就是范秀美。胡兰成此刻是被通缉的汉奸,藏在哪里都不安全,斯家人最后一合计,决定把胡兰成藏到范秀美远在温州的娘家。范秀美和胡兰成上了路,长亭短亭,晓行暮宿,胡兰成说像十八相送,从开始时候的一声一声的“范先生”、“范先生”,到了忽一日的“娘子”。胡兰成说是“这在我是因感激”,感激到要“以身相许”,胡兰成的“以身相许”,使得冷清多年、本来对他就有好感的范秀美更加死心塌地。他的处境,也就更加安全了。胡兰成是农家子,在温州的寻常巷陌,他和范秀美举案齐眉厮抬厮敬的,也许张爱玲只能是心口的朱砂痣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
张爱玲猝不及防地来了。此时的胡兰成怕汉奸身份败露,对远道看夫的张爱玲,粗声粗气地喊:你来做什么,还不快回去。
张爱玲确实够委屈的,她对胡兰成说:“我从诸暨丽水来,路上想着这是你走过的,及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着你就在着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宝珠在放光。”但胡兰成却让张爱玲充做表妹住在小旅馆,他享齐人之福,胡兰成白天去陪她——爱玲,晚上去陪她——秀美。然而这里面却蓦然起了生分,有时四目相视,半晌没有一句话,忽听得牛叫,两人面面相觑,诧异发呆。一日爱玲告诉胡兰成:“今晨你尚未来,我一人在房里,来了只乌鸦停在窗口,我心里念诵,你只管停着,我是不迷信的,但后来见它飞走了,我又很开心。”
二十天过去了,张爱玲迟迟疑疑地总不肯离开,胡兰成说她是“愁艳幽邃,柔肠欲绝”,但最终她还是在惆怅沮丧中走了。那天小雨,她站在船头涕泣久之。后来范秀美怀孕要流产,胡兰成没钱,居然写了张条子让她到上海找张爱玲帮忙,当然了,信里没说是做流产手术,张爱玲取了一只金戒指给她当掉,拿下了胡兰成的骨肉。
最后一次胡兰成逃亡途中经过上海,那是残冬天气,两人再没有了同在阳台看晚霞的兴致。胡在张爱玲那里住了一晚,两人变得再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小别新婚只是纸上的。胡兰成为了调剂气氛,他开玩笑式地打了她的手背一下,这个时候的张爱玲不由骇怒道“啊!”,这一声“啊”,彼此已成路人,那一晚,他们各自别寝,我想可能都会辗转反侧,但不会有异床同梦的感觉了。
第二天天未甫明,胡兰成来到张爱玲的房间,俯下身子亲吻她,张爱玲从被子里伸出手臂,抱住他,忽然间泪流满面,喊了一声“兰成”。为了告别的拥抱,这拥抱焚毁了所有的爱,只是一个仪式,在这残冬寒夜。
两个人都变了,变得彼此陌生。什么是情爱?情爱是两人之间距离的改变,肉体不一定是情爱,情爱之中的两个人肉体也许离得很远,但心灵相契;没有情爱的肉体之欢,虽然身体纠结在一起,其实距离犹如云泥之远。
我知道在胡兰成这里是没爱的概念,只有自己的有“爱”必做的生存方式。他的这种行为必然与人们的爱的伦理背道而驰,在人们的观念里,一个男人应该把作为人生伴侣的女人的肉体看成惟一的肉体,为她负责。但胡兰成这里,作为人生伴侣的女人只是无数女人的一个,他在无数女人中间的性漂泊成了对人们伦理的颠覆。
张爱玲无辜吗?爱,不问代价,那是义气,代价总是在潇洒之后说的,她不问民族大义,但这个民族也对她不薄。张爱玲在情爱上是十分懵懂的,她不懂胡兰成的性漂泊的荡子情怀。胡兰成对她说了好些谎话,她信以为真。张爱玲的身体和灵魂受伤的过程,枯萎的过程,是她觉醒的过程。
在十几年前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去世,尸体冰冷,几日后被管理公寓的人发现。闻此消息,笔者曾写了一首诗,中间有这样的句子,以此作结:
她走了
张爱玲
像一盏古国泊荡在外的
孤灯
以寂寞为油脂
那文字便是她的火种
点一次
她的身子就枯一些
她的生命就亮些
她默默地在北美的
风雪小楼中
与故国的文学史对抗
她知道
那上面的文字没有她是
悲凉
有她是苍凉
义士墓(1)
平原的人死掉,向来注重厚葬,生前窝窝囊囊,却对死后的埋葬十分注重。人在世间踉跄了那么多年,苍老了,疲惫了,就找一处安歇的处所,棺木是最后沉睡的寝地,有时还要请石匠做一方石碑。但是,我的父亲死掉,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父亲怕火葬,于是就在夜间偷偷地埋掉,只是堆上一抔土,作为清明或除夕烧纸钱、后人洒泪的标记。然而从父亲堆积的坟向远方望去,在父亲的坟左几十步的地方却有一矮矮的石碑,显得奢侈。乡间,一九四九年后的乡间,墓地上有石碑,是一种特异和荣光。石碑上镌着魏碑“义士哑孩”,透出一股苍哀破败。
我父亲是做面饭的生意人,在这黄壤平原的深处,背负着辙迹和晨昏赶路,夏日凉粉,冬季丸子,或是红辣椒熬制的羊肉汤。解放前,他就在我们的集镇——什集的一个隅首啃街糊口。
父亲告诉我,日本人放弃前(“放弃”这个文雅的词,我在小时听了许多,我们那里的老年人说指一九四五年的八月十五日,日本人投降),在什集的西北角,离集镇半里的地方修了一座营房和一座炮楼,住着一个班的日本人和十几个中国人,炮楼下,是菏泽通往郭城的官道,炮楼外挖了一个壤沟,沟里注满了水,水里常漂些死狗死猫,日本人在天黑前就撤吊桥,天明前再放吊桥。
那营房里的中国人,也是什集四周的人,多是家穷出来吃粮当兵,也知道为日本人做事尴尬,所以对街面上的人也就客客气气。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隔两家的邻居,和我父亲年龄相差无几、喊我父亲三叔的人,就在炮楼当过兵;我和他的女儿都在镇里的小学读书,记忆里他晚上一直咳嗽,还一直哎哟哎哟地喊,死的时候,他女儿才十岁。记得他女儿穿着蒙上白布的鞋子来上学,一进破败的教室,怯怯地偎在门口,有好长时间,老师不再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
当兵的中国人,有时很无聊,都是一些青壮年,夏季的晚上,登上炮楼的楼顶,*军装,把步枪挂在直直挺立的生殖器上,看谁的生殖器能承重,比赛。有时还在枪上放上子弹,那做汉奸的邻居,人们说他的最厉害,那上面挂一支三八式的步枪,再放上装满子弹的子弹袋,也不下垂。
父亲说,炮楼里的二十几号人的吃喝,是离什集东南五里王坊的王士臣操持的,王士臣也是走街赶会的生意人,烧一手好菜,只一样白菜,王士臣就能做出一百零八道不重复的花样,有烧炒炖熘爆煎炸,酸甜咸淡,随口调制。什集镇方圆几十里的红白喜事做寿生孩子请满月,王师傅是头号招牌,他往那里一戳,主人的面子档次就上去了,好像全家的荣誉都在王师傅的菜肴上。王师傅不收人钱,临行的时候,就包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烧肉,然后把锃亮的刀用油乎乎的布裹起,安步当车地走人,而随行的是一个年方十岁的哑巴(当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