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本线-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01 初考考家长,中考考学生,高考考全家
沈国强傍晚从北京回到石市的家中,吴华正在阳台上的小厨房做饭。吴华没看沈国强一眼。儿子沈戈的房门关的严严的。沈国强知道儿子在学习。吴华一会儿端过来碗,说:“方便面凑乎吃吧,这么晚,我们已经吃过了。赶紧吃了看看那些书,后天网上报名自主招生就要结束了。”说完到里屋躺着去了。

  吴华不高兴,其实前天给沈国强打电话时就有点不高兴了。吴华一改一贯的短信方式,电话里对沈国强说,都是我一个人,人家家里都是两人商量,我这里里外外都是我一个人!

  吴华也有高兴的时候,最高兴的是两个月前给沈国强发来个急匆匆但是按捺不住兴奋的短信:“小戈得了奥数竞赛一等奖了!”沈国强马上回:“全国的,省里的?”“省里。这也不简单。”那几天吴华着实高兴了好一阵。这几年吴华就好像一下掉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儿子获得奥数一等奖突然就如一道微弱的光亮投进来,她感到自己的心有点激动的颤抖,觉得希望在天边召唤。这个希望是儿子沈戈给她的。沈国强的兴奋不比吴华逊色。

  他开始以为这个省奥数竞赛一等奖就可以被大学免试录取呢。他给儿子沈戈一通短信赞扬鼓励。一会儿,吴华经过查询后短信说:“省一等奖按规定可以降10分录取。”他未免有些不满足。两人短信开始讨论:“10分就是10分啊,高考一分有时候就能决定命运的。”“要是考到全国一等奖就好了,全国一等奖是否免试录取?”“是,但是那太难了。儿子已经不简单了,全班就他一个一等奖太不容易了。”“全国二等奖免不免?”“二等奖不免,可以降20分。不用废话了赶紧想想找找人吧。”“找人?”“找人据说可以,自主招生可能松些,可能有机会照顾一些有关系的。如果能靠奥数直接进了大学就好了。高考的不可预见性太大了,原来有过例子,平时的好学生高考发挥不好,硬是考不上。给了谁家也得气个半死。”看着吴华的话,沈国强着急了。

  沈国强开始搜肠刮肚的想认识的人里谁和*门认识。好不容易从犄角旮旯里想到,前几年据说一个恨不得二十年没见过面的初中同学,好像在本省省立大学工作。但电话从那儿找呢?对了,沈国强一拍脑袋,陈明肯定有那个同学的电话。和陈明电话上一说,陈明说,咱们初中班的胖子么。现在好像是大学学院的副院长。经陈明联系,老同学胖子为沈国强介绍了武汉的中南大学的一个熟人。吴华有点不屑:“这么多年连个当官的都没认下,这几年在北京干啥了,钱钱没有挣下,人人没有认下,一晃四五年过去了,孩子都要考大学了。光说在北京发展,连个北京的大学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怎么混的。”

  吴华托本单位同办公室的同事许西影介绍了一个据说是他亲戚的中大院长。经过一番紧张的人托人准备,一眨眼,各名校自主招生都在十一月下旬开始网上报名了。

  沈国强吃完方便面,经过沈戈的小屋贴门听了听,然后悄声进了卧室在吴华旁边躺下 。吴华并没睡着。

  “你赶快抓紧看看沙发上的书,啥都是我一个人。你也熟悉熟悉自主招生,还有各大学校去年的招生简章,看看网上各大学自主招生规定。明天就最后一天了,真是的。”

  “稍歇会儿,马上就看。你直接报不就行了?”

  “说得,要你——,”吴华本想说要你干啥,没说出口,“谁像我这,单位单位忙,家里家里一个人。人家谁家不是男的跑这些事。我们处许西影他儿子前年高考时,都是他一个人,老婆一点不操心。就这命。孩子孩子也是,这两天脾气大的,就像吃了呛药,饭吃两口就不吃了,能把你气死。关着门也不知道学不学。也不敢进去。”

  “准备报那几个学校的自主招生?”

  “这不叫你回来就是商量这事吗!”

  说孩子吃了呛药,你的呛药也没少吃。沈国强心想。“那小戈的意见呢?你先和他商量么。”

  “那也得征求他的意见啊。”

  “我的意思首先报中大,中大比较有把握。”

  沈国强知道吴华指的是中大找的人有把握。他问:“考试是什么时间?不冲突吧。”

  “考试基本在明年一月,时间有的冲突。所以才要和你商量。报那几个,怎么去。这些都需要商量呢。光我一个人也能带他去,可你也得操点心呀!初考考家长,中考考学生,高考考全家。儿子中考挺争气,考到了这个还不错的高中。。。”

  “那高考也得靠他真才实学啊,自己学不好,咱们做家长的再使劲也白搭。”沈国强本还想接着吴华的话题说小学考初中时,我也是找了关系费了劲的呀。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的确自儿子上初二起,近五年了他没怎么过问过儿子的学习。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作者题外话:沈国强和吴华两个要强的中年人甘当“孩奴”的奋斗生活,代表了大多数中年人的心理。此长篇小说对以此二人为代表的中年人的生存状态将做精彩展现。敬请关注! txt小说上传分享

02  儿子就是我全部希望
楼主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1…27 19:06  只看该作者 

  该帖被浏览 192 次,回复 0 次 《一本线》第一章 02

  02    儿子就是我全部希望

  
  中午,吴华一溜小跑着进门,说:“啊呀憋死我了,快接一下,一路上没法上厕所。”沈国强说:“单位不上?”吴华说:“上午弄出来没有?没时间了。”沈国强忙接过吴华手里的几袋刚买的菜:“还没有,这就快了,一会儿。”“一上午干啥了,就一下午时间了。饭还得我回来做。最起码先把米焖上吧。”

  吴华的厕急,她心里清楚,大半这个年龄男女都有,到了年龄了。其实也没憋一个小时,但有时就是搂不住。吴华把原因归咎到每天上下班往家冲,像打仗。她要每天赶在儿子中午进门的时候把米饭焖好。还要把沈戈爱吃的片鱼收拾的差不多,等沈戈上楼的脚步声一露头,吴华就把片鱼放进锅里。沈戈洗手换衣往床上一扔,吴华的片鱼也就差不多该出锅了。沈戈往餐桌前一坐,吴华随着就把饭碗端到了他面前。沈戈拿着筷子吃饭,边等吴华在一旁给他挑鱼刺。被吴华挑成整齐的一小块一小块的片鱼肉,码在沈戈的碗里。这时候,吴华根据情况允许沈戈看会儿电视,并且不断催着:“快吃呀,给你弄下不吃,真气人呢!”一通因不吃饭光顾看NBA比赛的生气之后,吴华总是抓紧问问学校的情况,又考试了没有呀,排名了没有呀,排名多少呀。沈戈吃完一碗,眼睛盯着电视一动不动,吴华赶紧拿过他的碗去盛第二碗。吴华的每天中午就是在冲锋打仗。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五年。

  沈国强的节奏整整慢吴华三拍。沈国强看着吴华忙乎,在一旁显得手足无措。吴华说:“地方小转不开,对了,你找的那个中大就不报了。我想就报中南一个,还有再报一个北京的大学,还有西电。也不能太多,太多冲突不说,还要影响复习。”

  沈国强说:“从网上看,保送生和自主招生是一块考,咱要是保送就好了。”

  “别说那些没用的了。孩子能参加自主招生已经是不错了。没资格自主招生的学生还是大多数,那还不是干等着六月高考?” 

  “看了看去年的省招生办出的书,高考知识还真复杂呀。”

  “你以为呢,纯粹就是一门学问,要不怎么说考大学也考家长呢,要弄通可要下番功夫呢。这才是刚开始。我问你,啥是一本线?你说说,看你啥也不操心。” 

  沈国强和吴华都是六十年代初人,当年赶是赶上了高考恢复,但底子差,临阵磨枪再加上那时高考录取比例才百分之几,也就是一百个里面才有*个考上大学的。两人还算要强,一个进了中专卫校一个进了物资中专。工作以后又不甘落后双双考上了成人大专。再后来又边工作边上成人自考本科。这些连滚带爬的六零后,对现在本科里分出的行行道道真得重头学。沈国强知道一本线反正跟本科有关。

  “现在大学多了,根据本科院校的规模水平又分出高低不同档次,在高考报志愿时,由高到低分为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和第三批本科。第一批本科就是好大学,那条每年不同的划线就是一本线。这么说,明白了吧。”吴华说到这些,很自信。其实她也是现学现卖。

  吴华是从许西影那儿学的。没办法,她不弄明白儿子高考要吃大亏的。

  “怎么吃大亏?”

  “怎么吃大亏?跟你一下说不明白,你还是好好消化那些书吧。人家许西影那年孩子高考的时候,全把高考的道道弄得请清楚楚。真的咱们太差。”吴华说完叹口气。

  下午吴华在化验室。李玲进来:“吴华,听说你家儿子报自主招生没问题。看你还心事重重的呀。”

  “这不中午刚报,还不知道呢。”

  “你家儿子可以,报的哪个大学?”

  “北航,还有中南,还得考呢,现在哪儿能定了。你可算是熬出来了,现在要多潇洒有多潇洒。儿子明年毕业了吧,我记得明年是大四吧?”

  “大四。也不省心。那么大了到现在还得经常电话提醒换衣服,提醒每天吃早餐。”

  “怎么?你家老公今年往回背过脏衣服洗过没有?”

  “快别提了,丢人!说出去让人笑掉大牙。从石市坐火车去青岛背回来脏衣服洗。你说丢人不丢人!”

  吴华叹气:“哎,你有福气呀!”

  “有啥福气?你家沈戈多出息,明年一准考个好大学。你看咱医院里这两年哪有考过省奥数一等奖的?没有,这么出息的儿子福气还不大?唉,对了,元旦咱们中专的同学要聚会,你知道吧?”

  吴华哪有那个心思。李玲几个结婚生子都比吴华早,现在基本上家里都又回到了夫妻二人世界。好像唯独吴华,倒是二人世界,但却是两个要么不出声,要出声就是扯着嗓子喊话的母子。吴华和李玲自中专就在一个寝室上下铺,好的像姐妹。一起分到这个医院,吴华在化验室李玲在防保科,虽不是一个科,但几乎每天都要互相串串。尽管如此,人一到中年,尤其是女人,在一起虽有说不完的话,但对自己的家事绝对慎开尊口。要说也只说孩子又考了多少了,儿子哪天说了几句俏皮话了,扯来扯去多是不痛不痒的话。尽量微妙地绕开家里隐私。

  吴华和李玲是多年好友,也概莫能外。

  李玲比吴华要直爽一些,她随意道:“好像你家老公回来了,看来是全家总动员啊!”

  吴华眉宇略一蹙:“回来了,一块商量一下自主招生的事。”

  化验室副主任许西影进来。李玲啪拍一下许西影肩膀:“哎老许,你可不能保守啊,快把当年怎么让你家姑娘考到传媒大学的秘诀献出来!”

  “我家姑娘没有参加自主招生,其他和你们都一样。没啥经验。我都告吴华了。”

  吴华笑道:“老许确实不保守,又是指导传授经验又是帮忙找人,怎么是保守呢!感谢啊,统统感谢。”

  “怎么感谢?我还帮你借书呢。你家沈戈明年考上大学,请客!”李玲笑哈哈说。

  “行,没问题,一言为定。说句老实话,儿子就是我的全部希望!”
  作者题外话:此是第二节,精彩在后面。请关注。

03  你才尝两天,我这日子多少天了
在家里待了两天,沈国强明天上午要返京。

  晚饭时吴华说:“小戈这周晚上全是晚自习,要到九点半才能回家。咱们先吃吧。就咱俩简单点吧。”

  沈国强有点欲言又止,嗯一声。吴华是乎能觉察到沈国强的心思。俩人吃着粥,馒头,还有一个炒菜。沈国强回来两天,吴华没有问过沈国强一个字他在北京的小公司进展如何。不用问,吴华凭感觉就知道艰难着呢。四年多了,当初沈国强辞职去北京。先是打工,后来觉得四十开外的人,本来就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还得自己干。东借西挪总算开了一家只有三四个人的公司,硬撑着。一年下来尽交房租和员工工资了。现在刚又搬了一次家。员工走了就剩自己了。想重新再来,但手里没了再次启动资金。这几年回家沈国强基本上没给家买过东西。沈国强这次回来也是空手。不但空手他其实还有个想法,想从家里再拿点钱。

  两天来这个想法一直揣在沈国强心里。

  到今天沈国强没把想法说出口。“小戈在学校吃饭?”沈国强没话找话。

  “在学校吃。都在学校吃,学校规定的。你可省心呢,我看你也不问问他这两次考试情况。”

  “你看哪有时间呢,这两天他每天早早去学校,晚上回来就钻进房间一直到半夜十二点多。”

  “是,真辛苦呢。”吴华摇摇头,“最近几次,这孩子一小考就睡不着,这两次考完排名一次是五十二名,第二次一下掉到了八十名,回来又砸桌子又踢门。我不敢吱声。咋办呀这样下去,明年一月份自主招生考试,紧接着马上就到六月七号高考。我一到他小考就紧张,怕他成绩掉下来,可又不敢多说。你倒好,远远的省心了。”

  “我也想着呢,我不是给他发短信了吗?”

  “发短信,发短信,你没在跟前体会不到孩子的压力有多大!再熬几个月,快考完吧,不然孩子非得逼疯不可。你想吧,他现在就数学还算不错,但其他几门在班里并不靠前尤其是语文。奥数一等奖才给加十分啊,而且奥数也是来之不易的呀。况且奥数也才有个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资格,能不能考过还是未知数呢!真难呢呀!”

  “北航自主招生要多少?”

  “你怎么看了半天资料,就没看明白?人家学校网站章程里也说了呀!”吴华越说越来气,“每个学校差不多,都是取百分之十五,今年最多是二十。有的学校要多点,咱们没报。也就是一百个里面取二十个。你看看竞争激烈不激烈!”

  “好家伙,折腾半天能不能进这二十还不知道呢。”

  “那当然,你以为呢!咱们报的还是一本A里的一般大学,清华北大浙大还不打破头?”

  “一本里还分ABC?”沈国强好奇。

  “说你不操心。那本高考指南里全有,你看半天看了个啥?第一批本科里分A类B类,二本里也分AB两类。到时候根据你高考分报。算了算了,现在别说这些了,这些到了明年六月高考的时候再说。现在先商量一下自主招生这三个学校怎么去,是分头去还是都去。我想重点还是保中南,中南我找了人的,要下功夫。我准备了一个砖头,过两天去一下中南大学。必须赶在自主招生之前见见人家介绍的那个院长。”

  沈国强明白吴华指的砖头是什么,他心里一紧。“你们同事的亲戚行吗?”他的意思并非怀疑什么,只是有点言不由衷。说出口了自己也觉得有点怪怪的,酸酸的不自然,还能感到自己咽了口唾液。

  “行不行也豁出去了。现在不往孩子身子花往哪儿花!契!”

  沈国强没吱声。他知道家里这点钱是吴华省吃俭用工资攒的。

  吴华觉察到了什么,没再说下去。吴华和沈国强在孩子小的时候不多吵架,他们往往说的说的一感到味道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