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多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路多娇-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野史记载僧来复(见心)的《应制诗》中有诗句触怒明皇,被斩。然而考证《补续高僧传》《继灯录》,可得知僧来复是因为胡惟庸谋反时,与胡惟庸互通消息而被杀,告发者为僧智聪。(所谓触怒明皇的《应制诗》,其实收录于《皇明雅颂》,颇得赏识。)上文提到的文字狱使文官人人自危,不得不设计标准措辞,实情是户部尚书茹太素等人所写的奏折过于冗长,字数一万多,朱元璋为防止再次发生,设立了文体规矩。

    所设立的文体规范,有“二名不偏讳,嫌名不讳”“除凶恶字样以外,无其他应避忌讳”的规则,意思是说如果皇帝的名字为两个字,使用此二字中的任何一个字无需避讳,也无需避讳皇帝名字的同音字。

    编辑本段紧抓教育明皇在创立明王朝的过程中认识到,元朝之所以灭亡,除了统治者本身的素质以外,整个社会失于教化也是一个原因。因此,一登上皇位,他就采取了一系列强制措施,兴建学校,选拔学官,并坚持把“教育工作”作为衡量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九年(1376年)六月,山东日照县知县马亮任职考满,入京觐见皇帝,州里给他下的评语是“无课农兴学之绩而长于督运”。针对这个鉴定,明皇的批示是:农桑乃衣食之本,学校是风化之源,这个县令放着分内的事不做却长于督运,这是他的职责吗?结果,那位马县令不但没有晋升反而被“黜降”了。

    类似的事很久以前就发生过了。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退朝之后,明皇召儒臣谈论治国之道,大家畅所欲言,只有国子学官李思迪和马懿沉默不语。明皇极不高兴,把他们给贬了。之后,在下发给国子监的“通报”中说:身为人师,应该“模范其志,竭胸中所有,发世之良能,不隐而训……”李思迪和马懿,出身草野,现在能与皇帝议论国是,皇帝这么虚心请教,他们竟连一句话都不愿说,对皇帝尚且如此,还能指望他们尽心尽力教学生吗?

    对待“高级教师”(国子学官),明皇的标准更高了,除了关注国计民生,还要具备参政议政的素质。呵呵,可以想见,那些生活在洪武朝的老师,尤其整天在明皇眼皮子底下晃悠的国子学官们,日子真是如履薄冰呀!

第160章:螳螂拳

    不好!老马有危险!秦伟东一个激灵。

    他忽然想起两个消失的聋哑猎人。

    秦伟东收好发黄的纸张,向井上窜去。

    就在此时,一杆猎枪的枪口从井底伸了出来。

    对准了秦伟东。

    井底有人。是谁在井底设伏,力求一击必杀?

    两张扑克牌从秦伟东手中无声飞出,飞进了已经掀开的井底青石板中。

    伴随着两声惨叫,井底伸出的猎枪掉了下去,不见枪口。

    秦伟东快速向上。

    离井口还有两米。

    杀气!

    一股冲井的杀气!

    秦伟东挺下,屏住呼息,掏出两张扑可牌,甩向井口。

    可井口却没有动静。似乎没有人。就是马寒也不见任何反应。

    马寒肯定出事了!

    有人伏击了他。

    然后又在井口猎杀秦伟东。

    秦伟东又甩出了两张扑克牌,井口仍是毫无动静。

    对方是高手。

    简单的试探、声东击西之策,他是不会上当的。

    对方会在哪里?应该是伏在井沿之上。这样,既可以闪避来自井下的攻击,又可以放心地猎杀井下之人。

    对手,是什么人?

    两个聋哑人中的一位。

    聋哑人——秦伟东想了想,微笑。

    他又重新回到井底。掀开几块青石。

    一杆猎枪浮在水中。水却不深,不足一尺。

    就是一眼大泉。

    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正在泉边,包扎伤口。

    泉边还有一面红布,绑在一块石头上。

    头发花白的男人,显是看见了秦伟东,突然出拳出腿。

    手腕关节受伤,仍是出拳。

    螳螂拳!

    螳螂拳是一类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的拳术。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有勾、搂、采、挂、刁、缠、劈、按,崩、扎、滑、截等。主要步型有虚步、四六步、麒麟步等。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顶头、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灵活,臀以下要稳固,即所谓“枝摇根固”、“只动腰、不走胯”。劲法讲究柔缠、刚发,脆快抖弹。一般都是缠圈与抖发结合为用。发劲多通过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运动特点取螳螂挡车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快打,招势连环。讲究随其势打,寻其隙打,见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为守,实劈硬砸。拳法有砸、弹、劈、挑、蹦、勾等。套路结构严谨,衔接巧妙。发劲刚而不僵,柔而不软,短中寓长,快速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螳螂拳派别虽多,但都强调象形取意,重在取意,“重意”不“重形”。

    这个头发花白的男人,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连而巧妙,稳健而灵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稳,稳中求精。

    螳螂拳气势要求紧快即,手快,步快,身快,式快,一招变三招,长短兼用,气势逼人,变化莫测。发力时,快速突然,松紧结合,富于弹性,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脆而不短,快而不毛。他显然已深得该拳之三味。

    秦伟东使出秘门螳螂拳。

    该拳是螳螂拳系统内列为秘密择人而传授的技术,是专克致螳螂拳用的。而螳螂拳据传发源于明末清初年间(也有南北朝梁武帝时一说),一名叫王郎的武术家访友比武失败后,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螳螂捕蝉灵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启发,然后他捕捉了许多螳螂,经常地戏斗,观察研究螳螂的每一细小神态动作。在精神方面他吸取了螳螂的意念高度集中、刚毅机智的气概;手法上吸取了它巧妙运用两个前臂进行勾、搂、卦、劈等动作是所表现出的快速灵巧;身法上吸取了它腰身的仰、俯、拧、旋的灵活多变;步法上吸取了它的踏实、稳固以及前后左右闪展腾挪的突跃等。他编制了一些巧妙的拳术攻防组合进行苦练,再度访友比武连连获胜。王郎在访友习武过程中又不断的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改进已取得的成果,从而创立了初期的螳螂拳。

    螳螂拳明末清初时,山东有王郎者(有称王朗者)到少林寺学艺,艺成后与韩通斗,斗败及于树下休息,苦思破敌之法。见一螳螂缘树而下,乃以划草戏之。螳螂则以一刀勾一刀打,转变有度,闪转灵活,乃携螳螂回寺,终日试之,而研究出勾搂刁采等螳螂手法。一日在树下练习时,有一猿猴取其衣,乃追猿猴而不得近其身,追逐很久,猿猴才弃其衣而去,王郎思之良久,摹仿猿猴之足迹,变换之角度,而研究出猴之步法。至此王郎之螳螂拳初步形成了。不久,即有人写出拳谱。第一篇为“十八罗汉短打序”,其中说:短打者,少林福居禅师所著也,注释详确,义理精通…。并有“短打要论”,“八打八不打”,“八刚十二条”、“长拳即短打,短打要长拳”等等。练螳螂拳者“以此为总谱,或称为老谱”。可见当时螳螂拳只有一种。以后一传再传,逐渐演变,遂分为三大派了。

    头发花白的男人,脸上的讶异之色越来越浓郁。

    招招受制。

    似乎对手的拳术就是自己的克星。

    到后来,他有了恐惧。

    而秦伟东冷静如水,招招从容。

    心战亦战略之一也,心静则气不浮,是必可从容应敌,则纵横如意,所往莫御。武经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试观汉高祖以百战百败之师,垓下一战而定天下,使心高气浮如项羽者亦功败垂成,可为一例也。估敌太高足使我为之气丧,锐气一减,虽有高妙技术亦难于施用,视敌过低则易招轻敌致败之弊。然则高既不可,低亦非佳,究以何者为合宜?日:先置诸难胜,以求不败之心庶乎近矣。战端一启心无旁骛,亦可奏专心致意克敌致果之功。知彼之长,使无机可逞,察彼之短用我所长,何愁强敌当前!

    头发花白的男人的双手、双脚被秦伟东击伤,再也没有还手之力。

    “你是谁?”

    “你是谁?”

    头发花白的男人始终没有反应。

    聋哑人。

    秦伟东抓起那块红布。

    向井上快速前进。

    看着红布,他笑了。

    很是开心!

第161章:发黄纸片中的密码

    距离井口只有不到三米了。

    强烈的杀气迎面扑来。

    秦伟东把红布用力向井口甩去。红布随着石块呼啸而上,鲜艳的红色煞是显眼。

    不到一分钟,井口的杀气骤然消失。

    秦伟东快捷地离开了古井,来到了地面。

    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正拿着红布望着古井。

    猎枪放在了地上。

    马寒躺在猎枪的旁边。不过没有看到血迹,应是被花白头发男人的拳脚击晕,不是枪伤所致。

    以聋哑人的身手,马寒的确不是对手。聋哑人的螳螂拳已到炉火纯青之境。

    秦伟东的双手扬了扬,十张扑克牌带着劲风,从四面八方击向聋哑人。

    聋哑人也是反应迅疾,在危机来临之际,连忙倒在了地面,滚了几个回合,才站起了身。十来张扑克牌悉数落在了地上。

    此时,猎枪离他已经有几米远了。

    聋哑人弓腰,鞠了一躬。对秦伟东的功夫,表示佩服,甘愿认输。同时发出十张利如箭的扑克牌,他自认办不到。再说,井底的另一个聋哑人已栽在面前的年轻人手上,说明螳螂拳也不能致胜,而是失败。

    还有,猎枪已不可能顺利拿到手中了。

    只有低头。虽然聋哑,但脑袋还是不残。一个脑残的聋哑人,也不可能把螳螂拳修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

    聋哑人投降了。

    但是,聋哑人的眼里满是疑惑。怔怔地望着秦伟东。

    “你是不懂我为什么知道你们之间的约定暗号?”秦伟东指了指红布。

    聋哑人点了点头。

    “其实很简单。古井深过百米。你们是聋哑人,如何才能知道从井下上来的是队友,还是敌人?最管用的办法,就是用色彩发信号!于是,我重新回到井底,就发现了红布。我当即断定,绑在石块上的红布就是我需要找的东西。”秦伟东指了指聋哑人的耳朵、咽喉,接着又指了指井下。

    聋哑人想了会,点了点头。然后走向古井。

    他要去救队友。

    秦伟东没有阻拦。也不需要阻止。

    秦伟东抱起马寒,马上断定马寒是头部中拳被击晕。

    秦伟东在马寒的头部按了会。不过一刻钟,马寒便醒了过来。

    “书记。”马寒的脸红了红,很是不好意思。他觉得有亏职守。

    “老马,没什么。聋哑人是螳螂拳的高手,的确是少见的高手奇人。你打不过他,很是正常,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我如果不是自幼在师傅与父亲的指导下,学了一些古怪的拳术,也是不敌的。”

    “书记,有时间您教教我吧?我拜您为师!”

    “好的,没问题。”

    夜已深了。化雪的深夜是很冷的,0下2度。

    若是常人,早就迫不及待地回家钻被窝了。

    可秦伟东、马寒不是常人,一个是自幼就受特殊训练的青年人,一个曾是优秀的侦察兵。他们,是不惧怕寒冷的。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本就是他们训练的习惯。

    再说,他们今晚还有重大使命。

    那就是,什么是狂雪?狂雪在哪里?

    “老马,你看看我从井底发现的十张发黄的纸片。”

    “又发现了十张发黄的纸片?”马寒接过,认真地看了一遍。

    “老马,从陈歌月家以及井底的共20张发黄的纸片,你发现了什么?”秦伟东笑道。

    “狂雪一定与明皇有关系。另外,从发黄的纸片的叙述来看,明皇原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微末人物,最终成就一代帝业。整个,就是围绕这根主线在叙述。它到底说明什么呢?”马寒道。

    “说的很好。从发黄的纸片来看,狂雪肯定与明皇有紧密的关系。整个叙述,就是他成为一代君主的过程,以及坐上皇位后的一些重大举措。我从有一种感觉,发黄的纸片就是在暗暗地提问,明皇为什么能成为皇上,走上权力巅峰?是因为运气、能力?当然有这些方面的因素。能从一个社会的最底层成就帝业,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那是什么呢?”

    “狂雪!”

    “嗯,不错!”

    “书记,那我们到哪里去找狂雪呢?”

    “从古德高藏在井底的发黄纸片以及陈歌月家所藏的纸片来看,暂时应该还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狂雪,以及狂雪在哪里。”

    “狂雪应该就在明王村。”马寒道。

    “发黄的纸片都在明王村出现,另外明王村本就是明皇一个儿子的居住地?”

    “是的,书记。”

    “老马,明皇的儿子就是明王湾的先祖?”

    “是的。”

    “明皇的儿子葬在哪里呢?”

    “这个就不知道了。我在明王湾调查了好久,都无果。”

    “狂雪会不会就在明皇儿子的墓内?”

    “有可能。”

    “老马,我觉得要找出有用的线索,还得从发黄纸片的记叙寻出蛛丝马迹。我总认为发黄纸片的叙述,涉及很多方面,但真正有用的信息不多。但在发黄纸片上记述的人,为了掩盖真相,避免狂雪被盗,故意说了许多与狂雪无关的事物。哪些叙述,才是有用的呢?”秦伟东笑道。

    “是这样,书记。可是书记,我们怎样找出其中有用的东西呢?还有,我们并不知道狂雪是什么东西,是什么呢?”

    “这就是关键。我们要找出有用的东西,必须先要搞清狂雪是什么东西,狂雪为何物?”

    “狂雪是什么呢?”

    “从发黄的纸片叙述来看,狂雪应是一件实物。你看,发黄的纸片说狂雪是明皇的心爱之物。同时又说明皇收了很多义子。明皇是不是把狂雪赐予给了所收的义子?”

    “狂雪作为如此珍贵的东西,明皇为什么给义子,而不给亲生的儿子?”

    “发黄纸片上说明皇对所收的义子,有若己出。”

    “但是这个理由还是令人难以信服。”马寒道。

    “或许狂雪根本就不是什么宝物,更多的是象征意义。”秦伟东笑道。

    “哦?不会吧!”

    “我看很有可能。发黄的纸片说了那么多事,独独对所收的义子叙述很是简单,就是一句话,似是怕引起人的注意。而又担心读纸片的人忽略了这一句话,紧在其后就提到了狂雪,像是提醒读纸片的人。你说奇怪不奇怪!”

    “有些道理。”

    “如果明皇真的把狂雪给了义子,那就好办多了!”

    “嗯。”

    “老马,我们今晚不能睡觉了。去明大湾!”

    “好的,书记!”

    寒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