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纨绔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纨绔公子-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俊做出如此之事,也只有崔家的家主崔元翰。  尤其是现在还纷纷流传,说皇上要压制崔家,据说在修订《氏族志》欲将四大家族包括崔家打入第二集团。

    难道这山东名门望族打算联合起来造反?沈福心里暗暗猜疑。  他平日里是不动声色,假装不知,却又时时刻刻地在提心吊胆,万一真是如此,若是崔家起事不成,那岂不是殃及池鱼?

    本来沈福还没有想到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秘事主动告之他人。  不过由于他某一日做错事情被郑氏训斥一顿之后。  心中憋屈的沈福一气之下找来了清河衙门自己地朋友喝酒。  这位在衙门里地县丞听到沈福喝醉酒之后透露的秘密感到大吃一惊,次日便慌忙拉着沈福去找县太爷。

    清河地县太爷听到此事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只是崔家无论在大唐还是在本地,都是有权有势的名门望族,尤其是赵国公府与崔家还将结为姻亲,而赵国公又是皇上的小舅子,若是此事处理不好,恐怕会使自己乌纱帽不保。  但若不报上去,那么万一将来崔家出了大事,自己也必然落了个玩忽职守或者知情不报的罪名。

    最后三人商量了一下,由沈福动笔写一封匿名的告密信,送到县太爷手里,再由他一层一层地往上递交。  然而让他们三人没有想到的是,长孙无忌的势力让众多官员都颇为忌讳,也跟着往上递交,最后竟然传到了皇上的手中。

    而经过了一番热血后,在等待的过程中沈福自己心里也是诚惶诚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反省,沈福心里也是颇为后悔。  万一崔家是奉皇上的命令贮存的武器,那自己不就成了众人唾弃的奸逆小人了吗?就算崔家意图谋逆造反,想到崔家对自己的恩情,沈福心里也是颇为不是滋味。

    尤其当此事被查出来之后,崔家陷入了一片黑暗和恐慌当中,而且很有可能如此百年望族将有可能被灭门的危险,这也不是自小在崔家长大的沈福所要看到的,只是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他更不敢站出来暴露自己就是那个告密者。  因此一直以来郑氏也实在弄不明白究竟是何人往崔家输入如此多的兵器。

    ————————————————————————————————————————————————

    而当士兵将他带到了长孙凛跟前,当那两张一模一样笔迹的纸张摆在沈福的面前,沈福也只能叹了一口气,一五一十说出了他所了解的全部细节。

    长孙凛让周三石在一旁磨墨,而他一边拿着毛笔记录下沈福的口供,嘴上还一边问着各种相关的问题。  望着眼前这个脸色苍白,面容憔悴的中年男人,他倒是能感受到对方一种郁郁不得志的心态。

    难怪会如此忘恩负义把自己的主子和恩人给暗里告了一通,不过也好,这样一来可以找到了徐俊这一关键人物,接下来只需要审问和对证,就不怕搜出徐俊身后的那条大鱼。  如果长孙凛没猜错的话,齐王必然是已经在暗中躁动,看来先找出证据再去剿除李佑更为保险些,尽管长孙凛不介意闯入齐王府当场搜索证据,事实上在此之前他也是如此安排的。

    几乎是按照现代电视剧上的审问录口供程序,长孙凛也是一点一滴地从沈福口中挤出其所了解的所有事情,然后一一写到了纸上,然后让沈福签了个名字按上手印之后,长孙凛对周三石低语几句,让他出去办一些事情。

    此时厢房里只剩下了长孙凛和沈福两个人,外面的寒风呼啸,两个士兵来回在门口巡逻着。  沈福虽然把心里头的秘密说了出来,也算是放下了心里的那块大石头。  但想到眼前此人便是崔家的未来女婿,更是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说不定他会因此怀恨在心,对自己打击报复?

    而且以后若是崔家安全保住,那么自己也只能无颜面见崔家之人,甚至自己的父母。  唉,人生就是这样,一念之差竟然是天壤之别,想到这里,沈福不由涌出羞愧之心,他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在今后只能沦落他乡,躲避亲人朋友的日子。

    “好吧,今天就到此结束,届时有可能还需要你出面指证徐俊。  ”长孙凛正要唤来门外的士兵将沈福带走,只见沈福紧张地站了起来,连忙问道:“我……我也需要出来作证?”

    长孙凛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当然的,而且你的供词还起到关键的作用。  ”

    “也就是说,我必须要当着崔家老爷和夫人的面?”沈福本来是想等到事情结束以后,自己一个人隐姓埋名,跑到别的地方去。  他可不想再继续面对崔家人,也没有脸面去见他们。

    长孙凛看了沈福一眼,心里也清楚对方心里的顾虑,他想了想,然后说道:“这事情我会事先帮你打点好,只是你必须要将徐俊此人给指证出来,让他原形毕露,供出真凶!”

大唐万象 286。乡下一游

    286。乡下一游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今年的新年比往年都早,与冬至日也隔得很近。  冬至、腊八、新年,在这个季节里是大节小节不断,中国向来都极为注重礼仪,尤其是长孙家如此地位的家族。

    在这段时间里,单怜卿可是最为忙碌的。  她不仅要操办长孙家里里外外的事务,而且还要准备各个节日所需要的食物祭品,以及需要与各个公侯阁老所需要的拜年礼。

    总之,这个冬天估计是她人生所要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夫君不在身边,婆婆也负气在外,大嫂怀有身孕。  然而单怜卿却是在善婷和二娘两个同样未出阁的战友的帮助下,开始了忙碌的新年预备期。  而长乐公主也经常出宫来看望夫君的两个孩子,顺便带来宫中各种珍奇的贡品。  长孙家的这几个尚未进门的媳妇,倒是得到了家中几位老人或资深管家的好评。

    慕容无双的身体渐渐康复,事实上习武之人本来就容易恢复,再加上长孙家的厨房每日红枣炖鸡等各种补血补身汤,无双的身子因为诸多的补品和哺乳而开始丰腴起来,至少比少女时代偏瘦的身形更曲致有加。  不过出于慎重考虑,通常单怜卿都是让她呆在家里照看晴儿和念儿。

    两个小家伙也在茁壮成长,念儿已经从一个皱皮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按照老太君的说法,就和他爸爸小时候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晴儿几乎已经不往怜卿地胸脯凑合了,小女娃的几颗小白牙可以咀嚼一些主食。  偶尔在娘亲不在的时候,她才会凑到无双柔软的胸前偷偷回味母亲的味道。

    只是在这平静的日子里,家中缺少了女主人,大家总是觉得缺少主心骨。  尤其是每当见到长孙无忌有时长吁短叹,而一些泼辣的婆子丫鬟依然把责任推到无双地身上,总能让无双感到有些烦闷。

    好在她之前带来的两个贴身丫鬟倒是乖巧,因此也不愁没人服侍。  只是每日呆在家里也总是觉得压抑。  所以这日趁怜卿计划到长孙家地庄园处去添置年货,无双也强烈要求跟着一起去。

    考虑到无双自从住进长孙家就没有出过门。  一直闷在屋子里也的确不太好受,于是就将念儿托付给了萧氏,而晴儿因为是个大婴儿,能够抵抗一定的风寒,也刚好可以带她到乡下去见见人,接触外界。  这一套育儿理论乃是长孙凛独家口授,然单怜卿倒是记得清清楚楚。

    长安南郊的赵家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的食邑。  每年除了可以从这个庄子收取粮食和地租之外,长孙家的年货也是从这里采购。  这里的家禽是放养在村子里地树林中喝露水吃小虫的,肉质皮薄肉嫩且甚有弹性,很适合做传统的盛宴大菜。

    以往也是窦凤在年前这个时候到赵家庄来采购年货,虽说并不需要她本人亲自到此,但窦凤也是每年都过来看看庄子里的人家,若是谁家今年尤为困难过不了年关,她都会免去当年的佃租。  也算是亲民的一种,因此长孙无忌在这个庄子尤其受人爱戴。

    既然婆婆每年都如此亲力亲为,单怜卿自然也不敢怠慢。  早在前几日她就仔细了解了庄子里的状况,从管家和厨房婆子那儿得到了今年需要进补的年货,一而再再而三地考虑多次确认无误,单怜卿这才放心地前往赵家庄。  她希望长孙凛回来之后。  能够顺顺当当地过个好年。  郎君在外为国忙,娘子在家绣衣裳,这是千古以来地中国百姓的传统分工。

    在其位谋其职,怜卿算是投入到了她这份少主母的主业中。  无双却是尚未从少女状态完全过渡到媳妇,对于面对一群乡民和鸡鸭鱼肉,她倒宁愿带着晴儿到野外去看看田园风光。

    这是一个清静安宁的小山庄,虽然期间也经历过战乱和逃离,但近几十年的太平盛世让这里的村民过着“桃源”般地生活。  小径深藏在山边和天边的荒草中,参天大木想必在夏日炎炎是一处很好的避阴处。  山泉流淌触碰岩石,淅淅沥沥的水声呜咽有声。

    深山密林里传来了阵阵怪叫。  以致于晴儿时不时停住乱动的小手。  睁大着眼睛左顾右盼,寻找这怪叫的出处。  感觉到冬日的寒意。  无双又把抱着女儿的小丝被又紧了紧,小女娃从脑袋到身子完全被裹在了里面,只露出了粉嫩嫩的小脸蛋。

    无双看着她肉肉的面颊两团小粉红可爱地鼓出来,一双纯洁无暇地大眼睛充满了对外界地好奇,嘴角边一滴晶莹剔透的口水正要往下滴。  作为一个母亲,面对着自家闺女如此可爱地一面,她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往晴儿左右两边的小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然后抱着她听着她银铃般的笑声。

    “晴儿,难怪爹爹最喜欢你,那么乖那么漂亮一个小闺女,谁不喜欢呢?对嘛?我的小宝贝……”无双抱着女儿心情愉快地交流着,声音温柔如水,心里似乎有点羡慕怜卿有个贴心闺女。

    “娘……爹——爹爹,晴儿——见——爹爹。  ”晴儿听到小娘跟自己说话,她也咧开红红的小嘴露出丁点大的小门牙,奶声奶气地说着童言稚语,估计小姑娘想爹爹了,激动得小手从花被子里伸出来,巴在母亲的肩膀上,似乎想要跟母亲要爹爹。

    “晴儿乖乖,把手手放会被子里。  爹爹过几天就回来了。  ”无双笑着把孩子的小手又放到小被子里。

    母女二人走在村边的一条小溪,溪水因为寒冬已经有些枯竭,不过依然能听到涓涓的溪水声。  走在这条小溪岸边,让无双不由地想起了曾经在新丰村子后头的那条小河,陪伴她度过了寂寞孤独的孕育期。

    更想到了当年少女时期,慕容山庄附近的一条河,她常到那条清浅的河岸边上闲坐,采许多花,把好些细嫩黄金迎风招展的花草扎成一个个的大把儿带回家里。  有时候还有善婷在身边,那时候她们都是天真无暇的少女。

    人生之事,转瞬即逝,浑如一梦。  想到往事,无双心中更是无尽的感慨。  那时的她可没想到自己会和善婷一样,嫁给了曾经被她厌恶过无数次的长孙凛,而且还是嫁得颇为惊天动地。

    太阳自云层中探出了头,走在灿烂的阳光下面,寒冷的空气似乎被消融,沐浴在阳光当中,似乎也驱散了萦绕在心头的压抑。  无双想到夫君可能会年前回到长安,而春节也是愈来愈近,她心中的开心又取代了惆怅盈满心头。

    “无双?!慕容无双?!”只听见身后突然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

    长孙况在舅舅家生了一个月的闷气,在对长孙凛,对下人,甚至对母亲发泄之后,他也开始渐渐在恢复状态。  虽然仍是无法原谅弟弟如此的做法,但已经没有了刚开始时暴跳如雷的愤怒,屈辱感也渐渐消散。

    只是由于当初做得尤为过分,甚至对于父亲长孙况也是态度不佳,再加上现在搬回去似乎很没面子,所以长孙况也是倔强地没有向父母认错,而是依然在表面上维持他的那种激烈抗拒弟弟的态度。

    也许也只有等到长孙凛回到家中低声下气再向他道歉,有了台阶下的长孙况估计这才会同意和母亲一起搬回家中。  毕竟做错事情的不是他,很难让长孙况这个倔驴子肯主动低头。

    虽然在窦家也是锦衣玉食,但毕竟不是自个家中,也没有在家里那般自由自在。  所以有时长孙况会自个走去到各个寺庙或山林走走。  他以往也曾陪着母亲来过赵家庄,到了年末听到母亲提起过,长孙况想到往日之事也就怀旧似地到此一游。  没想到刚到村头这条小溪,他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心中对她还是哀怨深重,但长孙况还是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

    “你?!”慕容无双看到了长孙况之后,心里被吓了一跳,咬着嘴唇,有些不知该如何面对。  她只能对长孙况点了点头,然后抱着晴儿想要离开此处回避长孙况。  而晴儿还是对伯伯很熟悉的,她又怪叫了一声,身子往前倾,笑着叫道:“二伯……二伯……”

    长孙况见无双见到自己就像是回避鬼神一般,心头压抑着的屈辱感又涌了上来,他跑上前去,横眉怒目,语无伦次地质问道:“为什么?!为什么?!”

    他这个恶狠狠地表情和愤怒的声音立即吓坏了小女娃娃,晴儿没想到往日和蔼可亲的伯伯竟然会有这种表情,先是吓得一愣一愣的,然后细细的眉毛开始皱起来,眼泪渐渐渗出,小嘴瘪着,终于窝在小娘的怀里委屈地大哭起来。

大唐万象 287。无双怒斥

    287。无双怒斥

    慕容无双没有想到长孙况会当着孩子的面露出如此凶恶的表情,她眉头紧蹙,却又低头温柔地哄着晴儿。  然而小家伙平日看伯伯那慈爱的脸转眼就变成了恶人,怎么哄她似乎都难以消除她内心的委屈,哭声呜呜咽咽,小晴儿甚至窝在无双的怀里,不愿抬起头来。

    无双很生气,非常的生气。  对于一个母亲而言,她们的底线就是孩子。  晴儿虽非亲生,但比念儿更先叫她一声娘亲,也同样在她的怀里蹭蹭磨磨腆着个小脸找奶喝。  这些日子积累下来的感情,在无双的心里,晴儿的地位已经与念儿等同。  长孙况如此不顾孩子的做法,至少能让一个母亲心里反感。

    自从与长孙况认识之后,无双一直都在照顾他的感受。  虽然两人无缘份相恋,但承蒙厚爱,她倒是一直小心翼翼地尽量回避。  即便当她对长孙凛产生了一丝好感,唯一的行为也是努力地去压制这份好感,以冷脸和寡言避免与他发生任何瓜葛。  仅仅因为一份厚爱,她也只能接受与心仪之人错过的无奈。

    然而上天作弄,让她还是难以控制的搅进了这段麻烦的三角恋中。  自此之后,她经历了怀孕的艰辛,难产的大出血,长孙况的斥责和鄙夷,还有一群不明真相的道德人士在一旁指手画脚,背地里暗中议论。  仅仅是因为,长孙况对她一厢情愿的迷恋。

    这一年地辛酸还历历在目,无双的内心如潮水一般澎湃涌动。  她一直在压抑自己的委屈,而此时似乎一切都像冲出闸门一般,让她柔软的身子颤颤发抖,阳光照耀下,眼角边闪着晶莹的亮光。  长孙况望着无双那高挺而俏丽的琼鼻,想到了她和弟弟已成事实,心中的难过更是汹涌。

    “长孙况!”无双虽然温柔地抚摸着还在抽噎地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