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些,桃花寮的美食文化活动,她也没少操心。
在她和村长、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美食文化活动搞得很成功,就是文绿竹很多粉丝表示没有看见她很失望。文绿竹当时即使身在国外,也还是关注着这事的。听到大家的抱怨,连忙上了些美图道歉。
当然,她发的都是风景照,或者自己的背影、半张脸,根本不会露出真容。就算大家知道她长什么样子,她也不打算将自己的样子放到网上去。
除此之外,文绿竹总是忍不住想起谢必诚。
离别之后,她才知道,思念竟然那么可怕,怪不得从古诵到今,唐诗宋词吟诵了个遍。到了清朝的纳兰容若,也还忍不住忧伤吟唱。
忙碌的时候不经意间想起他,想起给他汇报工作的短暂时光;吃饭的时候会想起他是不是也在吃饭;喝茶的时候,想起他和她分开后或许重新喝上了咖啡;在凯米河畔看山看水时,会想他如今看着的是什么样的风景;散步的时候,也会想起他此时脚踩哪里的大地,是在微微地笑着还是抿着薄唇沉默。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原来是这个意思。
在美好而带着思念的日子里,文妈妈接了电话之后,贡献了个悲剧结局的笑话给文绿竹。
就是二表姐,她之前讹了一万块钱,沾沾自喜,新衣服首饰可劲儿买,还要来文绿竹家里炫耀。乐极生悲的是,她肩膀连同手臂那里,由原本有些疼痛到越来越痛,后来甚至整条手臂都动不了。
原本以为痛痛就不痛的二表姐在手臂动不了的时候吓坏了,急急忙忙到城里的医院去检查,才知道里头有一块重要的小骨头粉碎了,要做手术、打钢钉。
如果刚开始痛就来检查,马上做手术,那还简单些。现在骨头粉碎,部分肌肉坏死,就算打钢钉,手臂也未必能恢复以前的灵活了。
之前那一万块原原本本吐出来,还要往里垫钱,而手臂还不知道能不能恢复如初。
这简直是人间惨剧,纵然文妈妈不喜欢二表姐,听到这样的消息也叹了一日的气。作为一个农妇,如果一只手臂不方便,很多农活便都干不了了。这也就是说,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
文绿竹想想,一方面同情,一方面又觉得简直是报应。如果当初不贪那一万块钱,现在什么事都不会有了。每个人都有穿新衣服的权利,可那钱得是自己赚回来的啊!
“之前那一万块,挥霍了一大半,只剩下三千左右。他们来家里借钱了,都是亲戚,你爸没好意思不借,就借了一万。”文妈妈叹着气说。
文绿竹愕然,“不是有医保吗?医保最高可以报销七成,他们怎么着也用不到一万多吧?而且这么些日子,就买些衣服,和商场那些百十块的翡翠镯子,哪里能用得掉七千多?他们家买大件了吗?”
“没买,谁也不知道他们怎么用钱的。不过救急不救穷,现在就是救急,怎么着也得借给她们。好歹是一条手臂,总不能让她以后残废了吧。”文妈妈摇摇头,叹着气说。
不想借又怎么样,情义上还是得借。
文绿竹叹口气,“借了就借了,让爸爸也去光明正大地去找人借借钱吧。不然都以为我们有钱呢,到时沾亲带故的都来借,那总不是事。”(未完待续。)
226 一个月的大变化
说起来,二表姐叫文爸爸是舅舅,看着关系不远。但有事,先该找的应该是她的娘家,而不是舅舅家。
而且就文绿竹所知,当年她家里穷的时候,二表姐上门来,几乎都不会到这里走一趟的,连礼貌一下都没有。
二表姐的妈妈四大姑也一般,因为年龄隔得有点远,所以不大将文爸爸当亲弟弟看待。有什么好东西,往前面兄弟那里搬,或者给她的叔伯,就是没给过文爸爸这个穷兄弟。
这几年文绿竹家里有点钱了,四大姑走亲戚,也就热情了许多。可文妈妈甚是记仇,每次四大姑上门来,都淡淡的,并不如何热情。
听了文绿竹的话,文妈妈点点头,“就是这么个理。当年他们当我们是亲戚,我们能帮忙就帮。当年瞧不上我们穷,走亲戚也不来,现在有事就求助,我们可不是雷锋。”
文绿竹点点头,却没有再说话。现在话是这么说,可真求上门,却又不能狠心拒绝的。
日子悠闲中带着急切,终于到了要告别的时刻了。
收拾了东西,和杰克夫妇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两方人马依依不舍地道分别。
杰克夫妇看着豆豆和菜菜,万分舍不得,甚至开口问文绿竹,要不要去美国走走,或者叫文绿竹将豆豆和菜菜让他们带到美国去。
这一举措遭到了文绿竹三母子的反对,杰克和珍妮虽然早就知道不行。但听到拒绝还是觉得失望。
文绿竹让他们有空来中国找她,如果她有空也会去美国看望他们。两方边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分开,杰克和珍妮估计是搞艺术的。没有美国人那种爽朗和豪气。
回到桃花寮,村长他们得知她们回来,马上红光满面地过来了。
美食文化活动的成功,让他大大长脸。镇领导不住地夸奖,市领导也做了表示,还决定每年专门拨款搞这个运动,并且对稻田有可能的减产进行一定补偿。
金钱补偿大家固然高兴。但是名誉上的奖励大家更高兴,听说迟些会搞个g省文化保护基地的名号给凤镇,让凤镇好生维护口碑。
文绿竹听到这里。吃惊得不得了,这样一个吃稻花鱼的活动,竟然也能得这样的名号?
后来村长解释才知道,不但是稻花鱼。每年来草珠子丛里过冬的白鹳也包括在内。还有科斯特石山——据说在那里发现了两百多年前少数民族瑶族的生活痕迹,此外,刘震北那边整的凤镇少数民族文化也出炉了。
“市里对我们这里垃圾分类也很鼓励,让邻近的村子乡镇都跟我们学习呢。下面几个村子这些年见我们这里桃花开招来游客,陆续都种了桃花,市里说以后会划一个大片区出来做旅游和文化保护基地,我们桃花寮处于主导地位。”
村长搓着手说,他真的很高兴。自从见面就一直笑容满面。
他操劳半生,一直没能改变村子贫穷落后的状态。现在终于在文绿竹的帮助下改变了,心里自豪感油然而生。
听着村长一五一十地说着各种表彰奖励,文绿竹也表示很高兴,这其中有些是她的努力,但有些则是意外之喜了。只要市里重视,她这里又做好计划,形成旅游产业链不在话下。
公家的事高兴完,家里的私人事业也很值得高兴。
快递公司在二表哥和三表哥的积极开拓下,将本省东部和北部农村都抢占了。他们靠着同乡会和去珠玑巷寻根时结识的人,一步一步蚕食,如今已经稳固下来了,收入十分可观。
而网店,因桃花寮这次大大露了一次脸,除了本市,省内各市的订单也骤然增多。各地有人来到过这里,见过这里的东西,甚至亲自吃过,都很放心,回头一宣传,这名声就出来了。
至于农家乐,现在已经将原先的面积增大了一半,不过只是铺了水泥地,棚子还没搭起来。这里除了晚上的宵夜,白天也会营业。前来旅游的游客,以及从各镇来的客人、城里来的中高阶层,都喜欢在这里吃。
文绿竹得知家里这么大的变化,高兴之余又特别感谢文爸爸和在这里帮忙建设的人。
稍微休息了一会,她将网店和农家乐的员工都聚集起来,将从芬兰带回来的小礼物都发了出去,又再三表示了感谢。
这些人没有丝毫矫情,接了礼物,表示这是应该的。他们以前都是靠山吃饭,现在能够靠煮煮饭、收货发货来赚钱,心里不知道多高兴。
“这感谢话不用多说,这活轻松着呢,不知道多少人想来做。”犁勤笑嘻嘻地说。
文绿竹笑起来,在她这里工作,待遇的确比其他地方丰厚一些。但她这里的人,都是百里挑一,保证可靠的,值得被厚待。
又激励了几句,文绿竹又跟文爸爸看家里的养殖业。
桃花寮村里实在没有地方再开鱼塘了,文爸爸跟下寨商量,靠着小龙坑流出的溪流边租了好些地,准备农忙过后开鱼塘养鱼。
至于养虾,村里所有的鱼塘都被文爸爸借用了。这里最靠近小龙坑,水质是最好的,适合养虾。
除了养鱼养虾,文爸爸还专门请了人来帮忙养鸡、鸭、鹅和猪,都是村里的老手。
可以说,现在这村子里,几乎人人都有工作,就连文奶奶那一帮信教的老太太,也被征用去摘枸杞子。而大些的孩子们,则被发动帮忙摘菜和到山地里捡鸡蛋、鸭蛋和鹅蛋。
文绿竹听了,心里想,现在大家忧心的不是赚不到钱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休息一天的问题了。
不过她其实是想多了,在农村人眼中,做这样和平时自己做农活差不多的工作就能拿丰厚的工资,大家怎么会想休息?
过去大家从山上挑八十斤的柴草下山,挑到瓦窑厂里去卖,才能拿到十块钱。曾经那样苦过,现在干什么都不会觉得累了。
文绿竹没有经过那样的苦难日子,所以她丝毫不知道大家心里是如何想的。(未完待续。)
227 长途客运起步
在文绿竹回来之后,林家旺还不时会来吃饭吃宵夜,但是都很本分,并没有主动跟文绿竹搭讪,遇见了就打一声招呼。
文绿竹见他这个样子,不由得暗惊,这个人不愧是能够从孤儿做到首富的,隐忍的心机十分了得。有这么个人,她以后只怕都得小心。
现在陈继林暂时制住了他,但怎么知道能制住多久呢?还有,离陈继林退休,也没有很多年了。
不过文绿竹虽然暗地里会担忧,但并没有想太多。未来的事太多变故,她担心也于事无补,唯有努力壮大自己。
文绿竹原本是打算一回国就去找谢必诚道歉的,可是问过杨经理,知道谢必诚远在美国,便暂时打消了念头,打算等他回来了再去找他。
有豆豆和菜菜在身边,她不能一个人离开太久。何况,杨经理也并不知道谢必诚具体在哪里。
至于打电话,文绿竹打过一次,因为信号不好,那边并没能接通。之后,文绿竹再不想打了。她还是希望自己能亲自去见他,跟他道歉。
还不能见到谢必诚,文绿竹就将精力投入到自己的事业里去。
她之前一直盘算着一个计划,那就是搞长途客运。既然能够开快递公司,长途客运为什么不行呢?
现有的客运,都是从发达地区到龙城市客运站的,并没有到达各个镇上的直达车,要到各乡镇。还得在市站倒一趟车。
文绿竹看中的是,从乡镇到大城市的客运直达车。
凤镇各个村落,成年人一般都是到外地去打工的。极少在家。统计一下各个村子闲时在家的人数,也就可以大致估算出潜在的客流了。
说干就干,文绿竹这回并没有打算拉人入股,她打算从银行贷款自己做。农家乐是从陈轩那里拿到投资的,她手上有余钱可以用,但并不是十分够。她打算借钱和贷款,补齐资金。
辞了工作。每天除了接送豆豆和菜菜,文绿竹基本上将时间都花在走访各个村子去了。
因为桃花寮之前取得好成绩,村长在乡镇领导前多次提起过文绿竹的名字。所以得知文绿竹做这种统计,镇政|府干脆派了两个人员协助文绿竹,顺便做个人口普查。
之前文绿竹走访了两日,因白天很多人不在家。得到的信息不够完整。所以有两个公职人员加入之后,文绿竹决定晚上走访。
如此一来,两个多星期,三人就将整个凤镇的信息都收集了。
各个村有多少人外出打工,分别到那个城市打工,一年回家多少次……这些信息都很直观。
文绿竹拿着这一份信息表,初步估算了一会儿,单是凤镇。这买卖就能做,更不要说从最为偏僻的凤镇到龙城这一路上的各个乡镇呢。
不过本着多采集数据的原则。文绿竹又通过关系,走访了另外一个镇,发现情况和凤镇差不多之后,就开始打听长途汽车的营运规则和赚钱机理,以及如何承包路线。
关于后面几点,文绿竹之前那一个多星期应酬的酒不是白喝的,她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公职人员帮忙打听和办理。
到这个时候,文绿竹已经决定要做了。所以在车和各种证件还没准备好前,她请了几个老实可靠和几个油嘴滑舌的人天天去跟车,从龙城买票一直跟到终点站鹏城,看走什么路线。
她让这些人都带上了钱,请人吃饭抽烟双管齐下,让开车的师傅愿意指点一二。
摸清楚了大概规则,大概估算了前期投入,文绿竹一边准备贷款,一边准备印发名片。
一些比较偏僻的小城市她不考虑,她考虑的是连通省内两个一线城市之间的路线,中间还包括一个全国赫赫有名的工厂之都。
技术难关已经攻克,钱的问题也通过贷款解决,至于名片,遍布龙城的各大快递公司不是吃素的,由他们送快递顺便派发名片很方便。
等车买到了,各关卡打通了,名片发完了,那些跟车的人都算可以出师了,长途汽车便正式开始运行。所有人员便分成两班,早晚各一班。
开始出发的时候,文绿竹一人派发了一个大红包,亲自目送他们出发。
第一次试行,并没有坐满车,只有一半多点,但文绿竹已经很满足了。慢慢起步,慢慢发展,这就行了。
等这条路线走上正轨了,就可以着手准备其他城市了。
当初凤镇两个公职人员跟着文绿竹去统计,统计出了常住人口以及外出务工人数,往上一报,就得到了上级的夸奖。这样一来,其他各个城镇都争相学习。
因此,文绿竹打算收集本市另外路线相关城镇的信息,不需要亲自去就拿到资料了。
等她开辟完三条路线,已经到了八月初了。前面的路线赚钱了,又投入后面路线的开发,所以一直以来,文绿竹并没能将盈利的钱存起来。
不过能不能盈利很明显,文绿竹并不急在一时。她看得出来,这绝对是很赚钱的,只不过她要继续开辟路线,得不断往里投钱而已。
之后g省其他城市,文绿竹专门让黄英负责去开辟路线,自己做了甩手掌柜。农家乐那里已经上了轨道,黄英又跟着帮忙开辟第二、三条线路,既有时间又知道怎么做,最合适做这个。
文绿竹忙完这一段时间,将手上的工作都分派出去,打算回桃花寮坐着收钱,并且等待谢必诚从美国回来。
在回村前,想着只有早晚进城,很多零食买不到,文绿竹就开着车去采购。正在超市里挑零食时,突然就接到了家里的电话。
电话里,文妈妈吞吞吐吐,最后什么也没说,只让她马上回家。
文绿竹以为家里出事了,慌得连豆豆和菜菜都没接,就开车往家里赶。
到了家里,看看看人数,应该是大舅、大舅妈、二舅、二舅妈、二表哥、二表嫂、三表哥和三表嫂,全都来了。
文绿竹看着这阵仗,一颗心直往下沉,难道是外婆出事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新天星月、爱奈何和tiantiangg各两张月票,么么哒~~~
228 阴谋下的大胃口
“绿竹,你回来了?我们进屋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