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几步仔细打量了打量,然后突然手舞足蹈的比划了起来,表情还很惊喜的样子。
“没啦,都没啦……我没孩子,媳妇也没有……您身体还不错啊,我叔呢?”洪涛见到这个女人之后,也突然比划着双手说起了哑语,不过他这个哑语是两用的,嘴里一边说,手上一边比划,标准的双语。
这个中年妇女洪涛认识,从小就认识,她和一门一楼的另一家人都是聋哑人家庭,但孩子不是聋哑人,最大的比洪涛小两三岁,还是女孩子,小时候并没怎么在一起玩过。不过这两家的大人和洪涛父母接触的挺多,他们很热心,人也挺好,从来不会因为自己讨厌而嫌弃自己。这不,只看了自己一眼,就把自己认出来了,这才叫老街坊啊,贴心!
聋哑人,尤其是半路失聪的,并不全是说不出声来,只是由于没了听力,无法矫正发音效果,所以才不能说话,但嗓门可不低。中年妇女咿咿呀呀的和洪涛这顿聊,立刻就惊动了楼里不少人,纷纷趴在窗口看个究竟。
认识洪涛家的,不管以前交情如何,出于好奇和礼貌也会下来打个招呼,顺便打听打听洪家这个儿子回来干嘛。不认识洪家后搬来的那些住家也不能冷眼旁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过来凑个热闹呗。看样子这是带着行李来的,如果真是搬回来住了,那以后就是邻居,先摸摸这位的脾气秉性,以后也好相处。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吧,反正楼前面的人是越聚越多,欢声笑语、高谈阔论,很是热闹。不过要是仔细看就会发现一个问题,除了洪涛之外,再想找个三十岁往下的都难,这个点儿,除了老人和退休的、家庭妇女之外,本来就不应该有别人。
但可别小看这些老弱病残妇,他们才是街坊邻居里的主力,俗话讲闲人生事嘛,要是每天都上班累的贼死,哪儿有功夫整天四处打听别人家情况,然后再加工加工到处散播流言的精力啊。
这个道理洪涛上中学时就明白了,所以他才不去祸害自己家门口的邻居,现在当然也不会退步,就算再烦,那也得带着笑容、喊着叔叔、阿姨、婶子、大爷的把他们全应付好。该说的一句不能少,不该说的一个字儿也别聊,百分之九十废话再加上百分之十车轱辘话,就是这场历时半个多小时见面会的基调。
同时洪涛也是在向周围几个胡同、甚至这条街上的人宣布,我又回来了!这可不是为了特意告诉谁,也不是自己在这一片多有名儿,而是不管你想不想,这个消息都会以仅次于光的速度传播出去。上街买菜、吃晚饭遛弯的时候,大家互相一见面,寒暄过后就得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话题。
新搬来一家人已经算是大话题了,尤其像洪涛这种老住户,能从父母那一辈儿说起,一直说到该回家做饭或者睡觉的时间,这一天就算是过去了。
“小涛啊,你买车啦?”这时洪涛在不在场就已经没啥用了,大家更希望他赶紧离开,然后就可以尽情深挖他的情况,不用再顾忌他爱听不爱听了。洪涛当然也懂事儿,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就别在这儿继续碍人眼了,往屋里搬行李吧。可是刚走进单元门,又碰上一个熟悉的人,自己家对门的李奶奶。
这个老太太个头不高,白白净净的,岁数和刘奶奶差不多,不过人性上可就差远了。刘奶奶爱叨唠、爱管闲事儿,但心正、有底线。她只管她看不惯的事儿,出发点也是为了大家好。这位李奶奶倒是嘴不碎,也不爱管闲事儿,可是人比较自私,凡是她家合适的她就支持,她家不合适的她就反对。而且她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背地里挑是非,挑完了东家挑西家,看着别人家互相之间关系不好,她就偷偷乐。(未完待续。)
171章 我回来了!(1800票加更)
当年自己家还没搬走的时候,母亲和她的关系就不太好,父亲属于那种不爱计较小事儿的人,看谁不顺眼不搭理就完了,稍微吃点小亏权当没看见。可是母亲心眼没这么宽,经常因为谁家放煤的地方多了少了、谁家自行车占地方多了、谁家在楼道里堆放杂物了和这位李奶奶以及她们家里人拌嘴。
其实这种事儿在胡同里再正常不过了,生活就是一大堆琐事的合集,尤其是在这种大杂院、简易楼的居住环境里,各家之间的界线很模糊,很多空间都是公用的,还没有明确的划分。这时候就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格来了,谁爱占小便宜、谁心眼比较小、谁人性差都一目了然,想藏是藏不住。还是那句老话,可以装一时、不能装一世。
对于这些事儿,女人们一般都会比较计较,这是天性。男人一般稍微大度一些,就算心里有想法,碍着面子也不会直接出头露面去争太小的长短。当然了,有些男的比女人心眼儿还小,更能算计,这种人用京城老话儿讲,就是鸡贼。一般街坊邻居之间都会防着这种人,既不得罪也不太过交往,弄个面子上过得去就成了。
过日子这个东西,不能太较真,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别看就是一堆普通老百姓,要想把自家日子过顺当喽,和联合国里的政治斗争难度差不多。每家都是一个小国,每天都在此消彼长、都在互相试探、互相比较、互相琢磨、互相帮助、互相打击、互相征战。
“我哪儿买得起车啊,单位的,我就是借来开开,这不省钱嘛,油钱、修车钱都单位出了。”李奶奶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这分谁问。要是别人问,洪涛简单回答一句就成了。可是这个老太太问了,那意思可就多了。
你要说自己买的,她哪天搞不好会让女婿来和你借,但凡你借过一次,那以后就别想消停了,一次不借就得落埋怨。你要说是借的吧,她得说你是瞎显摆,有本事买辆车开,借一辆太没出息。反正你怎么说都不合适,要不说她人性差呢。
洪涛的性格既没随了父亲,也不像母亲。准确的说他是个综合体,骨子里有父亲那种骄傲,也有小舅舅那种玩世不恭,还有姥爷的直爽、母亲的计较、姥姥的难得糊涂。再加上他本身这些年在社会上混迹得来的理解,已经都搅合成一窝粥了,颜色还不太白。见着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底线这个玩意对他而言是可以随时上下浮动的,上不封顶、下不见底。
现在他满脸带笑,无比亲密的样子,让外人看上去对李奶奶可算是礼貌到家了,也像个小辈儿的样子。嘴里说的话也中规中矩,有问有答,一点还都不敷衍。
但这番话听到李奶奶耳朵里,可就不是这种滋味儿了。她和洪涛母亲本来就不对付,现在洪涛回来了,她非常乐意看到洪涛混的不好,那样才能发自内心的高兴啊。可是洪涛的回答太可恨了,单位的车,还不用自己掏油钱、掏修车钱,这种好事儿怎么能轮到洪涛头上呢?老天爷没睁眼啊!
“小涛啊,你这是去的什么单位啊,还给配车?”李奶奶很不甘心,她要再仔细问问,看看能不当着街坊们揭穿这个听上去有点大的牛皮。
“嗨,也不是啥好单位,卫星公司,就是看天上卫星的。这个活儿不好干,上班都到大兴了,这不公司才给配了车嘛。”洪涛还真不怕老太太问,一边往楼道里搬箱子,一边笑呵呵的回答着她的问题。听上去自己对这个工作很不满意,可内容上却有点让人羡慕。
“哎呦,卫星公司里挣得多吧?”老太太算是和洪涛耗上了,不问出点让她心里平衡的东西真不甘心。
“多啥啊,一个月还不到两千呢,也就是上班时间短点,每个礼拜就上两天班,要不是冲这个我才不伺候呢!李奶奶,您家簸箕给我用用啊,我拿几块煤,先把炉子生上。”
洪涛搬走的时候还是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李老太太根本不知道他的脾气秉性,还照方抓药把当年对付洪涛父亲的招数拿来了。但这次她可算是碰到难对付的人了,别看年纪小,玩这一套东西两个她加一起都不是个儿。洪涛不光不让她心里舒服,精神攻击一波接着一波的放,还要进行实质上的打击,拿起楼道里的一个簸箕就开始往上装蜂窝煤。
这座楼是简易楼,没有暖气和燃气,以前各家各户都是在屋子里弄个炉子取暖,后来改成了土暖气。但不管是炉子还是暖气,都得烧煤。每到十月底的时候,各家各户就会到附近的煤铺里购买煤本上的计划煤,一次性要买够三四个月烧的数量,因为这时候买煤有国家补贴,最便宜。
就按照单眼蜂窝煤炉子算,一天省着省着也得七八块煤,如果你还要做饭的话就没谱了。京城的冬天最少也得三个月,一百天是没跑的,这样的话每家最少也得储存够一千块蜂窝煤才够一冬天烧的。
上千块蜂窝煤摞起来可不是一小堆,还不能放到外面任凭风吹雨淋,这玩意怕潮、怕碰,一般大杂院里的各家各户都有个小煤棚,专门在冬天存放燃煤,其它季节就放一些杂物。可是简易楼里没这个空间,就只能把这些煤放到楼道里。洪涛家和李奶奶家都在一楼,门对门,一楼的楼道就是他们两家冬天放蜂窝煤、其它季节放自行车的公共空间。
这块空间就是两家的主要矛盾点,李奶奶家总想多占一些,洪涛的父亲倒是没说什么,但母亲坚决不乐意。原因很简单,一楼的住户都在房子前面接出了一个小院儿,她更愿意把这些黑乎乎的煤都放到小院里去,这样楼道里就干净了,打扫起来也方便。
可是李奶奶家不想把煤放到院子里,至于为啥不乐意洪涛也不清楚,反正他们家院子里就算空着也不放煤,坚持把这些煤堆放在楼道里,而且是一年四季堆放,烧不完的留着明年接着烧。
以前自己年纪小,根本不在意这些煤,现在回来了一看,确实碍事儿。本来楼道就没多宽,再弄出一半儿空间放煤,每天还得从上面拿几块,稍微不小心就得弄一地煤沫子,很影响楼道里的卫生状况。屋子里打扫得再干净,从楼道里一走,进屋就又是几个黑脚印。
想说服李奶奶一家把煤储存到自家小院里去,这个工作的难度太高了,洪涛基本是不抱希望的。可洪涛又不像父亲那么能忍、那么习惯忍,所以当说服不管用之后,他就会自然而然的选择另一种方式,逼迫!至于说怎么逼迫,办法那就多了去了,根据不同的目标会有不同的选择。这门技术不可以教条,得因人而异、随机应变。
现在洪涛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楼道里这堆煤根本就不是他家的,他这么多年不住在这里,也不可能还买煤储存起来。别说煤了,就连土暖气炉子都有点锈蚀,这套新的还是上周末大姨夫来的时候给换上的,否则他就得冻着。
但装傻充愣是洪涛的拿手好戏,谁让你把蜂窝煤码了整整一楼道,就差把我们家屋门都堵上了呢。以前两家都是一家一半,现在你都占了,我回来之后还没半点挪走的意思,连话都不说一声。想和我玩怂颠坏那一套是吧,成,我就先拿楼道这一半的煤当我们家的用,我看你吱声不。这事儿还不能先从自己嘴里说出来,那样会显得自己太小气、太计较,咱不说,咱行动,谁忍不住先说谁就被动。
“小涛啊,你们家煤本上的煤是不是还没买呢?这可得抓紧,过了这个月可就不能买了。”看着洪涛把自己家的煤白白拿走了五六块,李奶奶的脸都绿了。可是老太太在街坊邻居面前还得硬撑着不吱声,否则就得把楼道里的空间给洪涛腾出一半儿来,以前人家不在可以都占了,现在人家回来了还占着就说不出理去了。
原本她还想欺负洪涛不太懂这些,黑不提白不提的就这样下去了,只要形成惯例,这块地方就归自己家了,洪涛再提出重新分配,那就属于他矫情。可洪涛的反应很出乎她的算计,这个小伙子看着人畜无害、大大咧咧的,可怎么老往里傻呢。要是只拿几块煤忍忍还能过去,可是看洪涛的样子好像真把这几百块煤当成他们自己家的了,出来又搬了一趟,还不住嘴的夸这些煤晾的比较透,好烧!
“嗨,我一个人也不做饭,烧不了多少,这些基本就够了。您家要是不够烧就拿我家的,千万别和我客气。您可是看着我长大的,小时候还抱过我吧?几块煤不算事儿。”只要李老太太不明说,洪涛就打算装傻到底,说漂亮话谁不会啊。
(未完待续。)
172章 下马威(飘红加更一)
要说楼里新搬来这几家人也都够次的,明知道自己拿错煤了,居然就这么看着,一个站出来提醒的都没有。好嘛,都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的主儿啊。齐了,洪涛觉得自己回来住的这几月肯定不会寂寞,光是这几家邻居就能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领袖不是说过嘛,与人斗其乐无穷!
“这些煤不是你们家的,你刚回来,煤还没买呢,这些都是我们家的,真是,放下放下!”如果说李奶奶人性不太好,那她的老伴儿就得算很坏了,长了一颗比女人还小的心眼儿,一丁丁点儿亏都不吃,占起便宜来却永远没够。这老两口还有很明确的分工,出面挑事儿的工作一般都由李奶奶干,这位李爷爷躲在后面出谋划策,需要有什么实际行动时他再出面。
自打洪涛刚在楼前面出现,他那个有些谢顶的脑袋就在窗口闪现了好几次,这才有了李奶奶之后的出面。现在一看到口风没探出来,便宜也没占到,还要损失自家的煤,老头儿真忍不了了,再也没法藏在屋里给老婆子观敌掠阵,急火火冲出门,生怕洪涛再把这几块煤也端走。
“呦,这是李爷爷吧?您可真见老啊,背都驼了。要我说您也别整天在家里窝着了,这不我回来了嘛,一个礼拜五天都在家,以后站岗放哨的事就交给我吧。小偷小摸一个也别想进来,您为国家操劳了大半辈子,也该休息休息,四处逛逛安度晚年啦!”洪涛干脆就假装没听见李老头在说什么,借着打招呼的功夫,一簸箕蜂窝煤又端回自己家小院里去了,拉都拉不住。
“别拿了,这是我们家的煤,你们家一直没住这里,根本没有煤啊!”冒尖两簸箕蜂窝煤,十好几块,已经快把老头的心尖疼死了。眼看着洪涛又拿着簸箕出来了,还要继续装第三簸箕,李老头真顾不上别的了,挺身而出挡住了洪涛伸向煤堆的黑手!还真是黑手,蹭在老头的衣服上,立马就是好几个黑印子。
“不是我们家煤?不对吧……不是我们家煤怎么放到我家这边来了?您看,这不是我妈当年画的分界线嘛,按说线这边都是我们家的啊。”一看老头都用身体堵抢眼了,洪涛这才放下簸箕,但傻还得接着装,今天这件事儿必须有个结果。这倒不是自己想为母亲报复啥的,而是要用这件事儿告诉告诉楼里几户后搬来的人家,别以为自己就一个小伙子好欺负。说白了就是下马威,这会给以后省去更多麻烦,人都是欺软怕硬、看人下菜碟。
“反正这些煤不是你们家的!”李老头也知道一旦说出自家占用了洪家的地方放煤,这个便宜就占不到了,所以就是不说问题的关键,打算倚老卖老来混的了,声音立刻提高了八度。
“各位街坊邻居,大家可都看着呢啊,我是一口一个奶奶、爷爷的叫着,可咱也不能专门欺负老实人吧。我们家的煤凭什么不让我拿,这还有天理没了!”只要一进入耍混蛋环节,洪涛就算达到目的了,相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