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也是司马光结束了王安石的变法,让朝廷“重归正轨”。
当年刘太后一手遮天的时候,是司马光将刘太后架了起来,现如今身居相位的蔡京,当年也只是司马光门下一个走狗而已。
虽然司马光在官家亲政之后就选择了致仕,但是他在朝中依然有一唿百应的影响力。
为了不让官家忌惮,这些年他深居简出,极其低调。
但是因为高大全,他也在事隔经年之后,再度发声。
上一次,他也曾经公开反对过一个人,那个人是王安石。
高大全,是第二个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未完待续。。)
198 林灵素的野望(为“本无定”打赏加更)
欧阳修和司马光,就是传说中的泰山北斗。
他们不出山则已,一出山就会引得天下震动。
这一次也是一样。
他们的年龄摆在那里,是和二程同代的人物。
他们的成就也摆在那里,在文坛和政坛都达到了各自的巅峰。
和这两个人比起来,即便是苏仙也要矮上一筹。
事实上当年苏仙确实是司马光的下属,面对司马光,他绝对没有正面敌对的勇气。
高大全现在虽然也名声在外,但是无论从哪方面看,和这两个人暂时也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现在情况就很分明了。
站在二程那一边的人,简直强大的离谱。
高大全一个人,在与世界为敌。
世人都已经默认高大全此次必败无疑了,现在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已经转移,他们开始关心起司马光来了。
欧阳修还好,虽然他也算是旧党中人,但是并不是党争的骨干。
但是司马光不同,当年刘太后能够一手遮天,司马光居功至伟。
先帝在世时,王安石大权在握,这才能推行变法革新。
而先帝殡天之后,刘太后掌权,起复司马光,司马光也投桃报李,不择优劣,罢尽王安石新法。
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光为了示好刘太后,对当时还年幼的天子说:“以母改子。”也就是让天子听从太后的话。
官家虽然年幼,但是皇家的人,哪里有不明白权力的道理。
在官家和太后暗中争斗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司马光依然选择了站在刘太后那一边。
他曾经公开上《两宫疏》,指出:“金堤千里,溃于蚁穴;白璧之瑕,易离难合。”皇帝没有太后支持“无以君天下”,太后离开皇帝“无以安天下”。
当时的司马光,占尽天下大义,官家年幼,无力反驳,只能与太后讲和,但是内心早就埋下了不满的种子。
当官家逐渐长大,手中掌握的权力也越来越多,刘太后即便雄才伟略远胜于官家,但是碍于祖制和民情,也不得不将权力移交给官家。
这个时候,司马光就倒霉了。
不过司马光在执政期间,已经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在新党和旧党之争中取得了绝对的胜利,所以他也很明智的选择了功成身退,没有让官家太过报复自己。
在他致仕之后,蔡京上~位,官家的对司马光以前的执政方针是颇有微词的,蔡京也多次破坏司马光的政策,这才得到了官家的重用。
现在司马光又站出来了,而高大全无疑也是官家十分讨厌的人物。
世人很期待,这一次官家站在哪里?
“官家”其实也在思考。
如果是真正的官家,他未必会对司马光有什么好感。相比于势单力孤的高大全,一唿百应的司马光更让真正的官家忌惮。
但是现在的官家,是赵清影假扮的。
虽然赵清影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但是看到高大全像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她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落井下石。
这些年,赵清影流落民间,政治手段也并不娴熟,不过最基本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太子赵构和左相蔡京不久之前才曾经公开反对过官家,显然都已经有了异心。
这个时候,她需要培植自己的势力。
而想要战胜根基已成的左相蔡京和人望极佳的太子赵构,没有帮手是不~行的。
遍观满朝文武,赵清影并不认为有能够和这两人为敌之人。
现在,司马光跳了出来,让她眼前一亮。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司马光的威望比赵构更大,又曾经是蔡京的老上级,用他来制衡这两个人,再适合不过了。
再加上林灵素拜托她做的那件事,也需要有一个人冲锋在台前。
虽然她答应了和林灵素合作,但是那件事情实在是太大,即便是赵清影也担心会造成什么恐怖的后果。
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替罪的,那再好不过了。
赵清影心中始终不承认,她之所以会这样想,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想对付高大全。
如果不是司马光显露了对高大全的敌意,那她是绝对不会产生起复司马光心思的。
不过这件事情~事关重大,赵清影不敢独断专行,还是决定和自己的盟友商量一下。
她派人将林灵素带到御书房来,直接问道:“你对司马光了解吗?”
林灵素眼神微眯,沉吟片刻后说道:“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十分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来受人景仰。”
看得出来,林灵素对司马光的评价很高。
而事实上,司马光在人品方面,也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
他真正为人诟病的,是政治。
赵清影关心的也是他的政治倾向。
“如果我要起复司马光为相,让他来做那件事情,你以为如何?”赵清影直接问道。
林灵素皱眉,司马光是一个大名人,所以他很多方面的喜好都不算秘密。
“官家,司马光在经学上弘扬儒术,力辟佛老,对佛道两家都很不满。他曾经说过‘佛道的微言大义不能够超过我的书,其中的荒诞我并不相信’。让他做那件事情或许可以,不过我怕他把道教一起灭了。”林灵素有些担忧。
赵清影摆手,给林灵素吃了一颗定心丸,“国师不必担心,大宋政令皆出自我手,只要我不盖上玉玺,他就算有心也无力去做。你也说他不喜欢佛教,那让司马光去灭佛,岂不是天作之合?”
灭佛,是的,就是灭佛。
林灵素和赵清影的交易,就是他帮助赵清影登上帝位,而赵清影则在江南范围内灭佛。
佛道之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起国战更加恐怖,也更加残酷。
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教派。
教派气运之争,少不了借助王朝大势。
在江南,道家占据绝对优势,但是以林灵素为首的势力,却依然不满~足。
他们要斩尽杀绝。(未完待续。。)
199 我在城楼观风景(第四更)
蔡京是现在赵清影动不了的,因为过去这些年的经营,蔡京的党羽早就遍布朝野,围绕在他身边的关系网,足以瘫痪整个朝廷。
但是林灵素同意了赵清影的提议,而想要让司马光发挥作用,必然要给他一个宰相的位置。
所以赵清影将目标对准了包拯。
很快,包拯就被莫名其妙的罢相。
自他当上右相至今,加起来也没有多长时间。
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包拯并没有做出太多的建树,但是也并没有犯过什么根本性的错误。
所以对于他的罢相,很多人都是极为懵逼的。
赵清影没有向任何人解释,紧接着就公布了对司马光的任命。
司马光成为了新任的右相,这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论资,论名望,论地位,司马光确实比起包拯更有资格做右相。
虽然很多人都极为同情包拯,但是看到是司马光接任,也就偃旗息鼓了。
司马光,他们惹不起。
至于包拯,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这些人并不知道,其实赵清影之所以罢了包拯的相位,最主要的原因,只是因为包拯也曾经参与狸猫换太子翻案一事。
每一个亲那件事情的人,赵清影都没有忘记。
女人的记仇心理是很强的,现在,轮到包拯接受她的报复了。
对包拯这种几乎已经位极人臣的公务员来说,最大的报复,就是让他的仕途搁浅。
赵清影并没有愚蠢的将复仇定为杀人,真正的复仇,是让对方承受最大的痛苦。
对于安乐王范中华这样的人,他最怕的就是死亡,那赵清影就赐给他死亡。
而对李师师,她的报复方式则是让她亲手杀死自己曾经相依为命的“亲人”。
现在,她又阻断了包拯的仕途。
她的复仇之路,才刚刚开始。
按照惯例,天子下诏之后,司马光是选择拒绝的。
文人大多矫情,三让三请是他们一直奉行的行~事风格。
赵清影也给足了司马光面子,而且还派天子专机,亲自将司马光迎回了汴京城。
高大全在城楼前,亲眼看到司马光出现在城外的机场。
而司马光出现之后,围观的群众发出震天的欢唿。
不可否认,司马光的人品魅力确实逆天,他在民间的声望,要超过蔡京十倍不止。
看着司马光向围观群众不断的挥手,好像一个天王巨星一样被所有人簇拥在中心,而朝中很多重臣都已经前去迎接,这种压力扑面而来,说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如何?”蔡京问道。
他和高大全站在一起,在城楼上观风景。
虽然蔡京从前只是司马光麾下一个小兵,但是时至今日,任何人都明白,司马光重新入朝为相,和蔡京就注定了是死敌。
昔日的下属,如今却压自己一头,司马光能忍?
昔日的领导,如今重新杀了回来,蔡京会不警惕?
对于包拯,蔡京有足够的自信压制,所以他安坐相位。
但是对于司马光,即便是蔡京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且他必须要表现出自己的强势,否则他旗下很多见风使舵的中立派就有可能倒向司马光那边。
不久之前,蔡京公开反对官家一事,已经让政治嗅觉敏感的人察觉到不对劲了。
现在官家和司马光摒弃前嫌,就证明了官家已经不再信任蔡京。
所以,今天来迎接司马光的人很多。
高大全看着城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眼中十分凝重,说话却极为轻松:“和司马相公比起来,蔡相不觉得羞愧吗?看看人家的人望,再看看你的人望?”
蔡京冷笑:“一心想做千古流芳的清官之人,才会在乎自己的名声。真正做实事的人,没有几个名声好的。王荆公也是毁誉参半,司马光却能够博得朝野称赞,可见其碌碌无为。”
高大全很奇怪的看着蔡京,蔡京这话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他奇怪,蔡京怎么有脸说出这种话的?
说到碌碌无为,还有比蔡京更加碌碌无为的吗?
蔡京被高大全看的老脸一红,强行争辩道:“老夫以前只是在蛰伏,司马光不一样,他是真的安于现状。”
高大全轻轻一笑,没有说话。
对司马光的为人,他也做过了解,知道蔡京所言不虚。
司马光执政生涯里,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废除了王安石的新法。
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即便大宋内忧外患,但是对于这种局面,司马圣人却并没有太多的解决办法。
在他的治下,大宋整体并没有前进,相反,在蔡京执政后,大宋的经济却有了小小的上涨。
对于这样一个人,高大全从内心里是拒绝的。
如果是太平盛世,那司马光会是一个很好的宰相人选。
但是现在这个时节,司马光只会加速大宋的堕~落,而且也会严重阻碍他的计划。
几天之前,司马光才刚刚发声反对过他。
几天之后,司马光就被起复了。
这明显是要给他找麻烦的。
高大全忍不住道:“官家什么时候也学会驱虎吞狼了?我印象中官家没有这个智商啊?”
对这个问题,蔡京也有些奇怪,他摇头道:“最近官家行~事确实不同以往了,而且最近他和国师林灵素过从甚密。”
“林灵素?”高大全惊唿一声。
蔡京没有注意高大全的异常,而是肯定道:“不错,妖道林灵素,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与本相素来不睦,我甚至怀疑司马光都是他建议官家请来的。”
蔡京这个猜测是错的,但是已经很接近事实真~相了。
高大全则想的更多。
不久之前,林灵素刚刚和他产生了一丝交集。
他内心有种莫名的危机感。
但是短时间之内,他还无法想到,赵清影摇身一变,居然能够和林灵素联手瞒天过海谋得一国。
就在这个时候,司马光一行,已经来到了城下。
有人在司马光身旁耳语了几句,司马光抬头,正好和蔡京对视。
城楼之下,司马光万人簇拥。
城楼之上,高大全和蔡京并肩而立。
三代人,两大阵营,交锋初始。
嘈杂的城楼,瞬间平静了下来。
很多人都明白,战争,即将开始。(未完待续。。)
200 尊孔复古(第五更)
其实按照道理来说,蔡京本应该也前去迎接司马光的。
于情,他曾经和司马光同朝为官。
于理,他们日后也会是搭档。
但是蔡京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强硬态度:和司马光划清关系。
从此,两人便是政敌。
他必须震慑住那些骑墙派,他要做的事情,也不容许他再首鼠两端。
司马光抬头,日光照耀着他的面容,有些刺眼。
但是司马光的眼睛没有闭上,反而睁的极大。
城楼上的那个人,当年就是他麾下反对新法的急先锋。
从前,他对此人不屑一顾。
不曾想到,时至今日,他居然要成为此人的下属了。
当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司马光自嘲一笑,也没有和蔡京打招呼。
他在众人的簇拥当中,走进了汴京城,也再次走进了大宋的权力中枢。
“有多少人?”高大全问道。
他问的没头没脑,蔡京却明白高大全的意思。
蔡京的神色有些阴沉,“足足三分之一的在职官员,以及一半的文坛名士。”
普通百姓,蔡京从不在乎。
真正的政治家,其实也都不太会在乎民意。
所谓民心,从来都是得天下者得民心,而不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但是蔡京看到的,是近三分之一的在职官员前来示好司马光,近一半的文坛名士为司马光表示欢迎。
这些人,才是真正对他有威胁的力量。
这种一呼百应的号召力,是现在的蔡京还无法达到的。
不过蔡京也有他的优势。
“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你的人?”高大全好奇问道。
蔡京冷笑一声,没有说话。
权倾江南多年的蔡京,这些年到底培养了多少党羽,只有他自己知道。
把持了多少场科举,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司马光很厉害,但是他终究致仕多年。
现如今朝野第一人的位置,是蔡京的,这点无可置疑。
未来,就看蔡京和司马光的斗法,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