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情感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情感笔记-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爱情股份制公司开张的第一天,他们就坐下来制定“公司”合约。一切可能引起纠纷的家庭事务,比如日常家庭费用的支出、家务事的分配、何时拜访父母等等,都经过双方商讨和认可,写进合约。
  他们也争吵。可这是个人隐私,别人无权干涉。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批评教育或劝说,而是白纸黑字的合同或制度。情绪可以变化,制度坚如磐石。谁该洗衣服,谁该打扫房间,何时去看父母,一切都有规定。既然是股份制合作,就必须责、权、利分明。
  家是共同的,但家里的许多内容,却是“产权明晰”。比如,各自的存款,各自的电脑,各自的私人空间……此时,家不再是不分彼此的大集体,更强调对个人利益和私有产权的保护。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家,但我们更是独立的股东。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从AA制开始到AA制结束(1)
他们不知道彼此的详细收入,他们拥有各自的银行存款和账单,他们分得清每一件家产的所有人。这是他们的对话方式:“晚上出去吃饭吧,我买单。”
  对于崇尚AA制的男女而言,“Go Dutch”(AA制,各自付账)一词所体现的含义及行为方式,远比其来源更重要。在讲述AA制爱情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上一代的婚姻,这将有助于我们对新型家庭关系的理解。
  当我的母亲每月习惯于往银行的户头上存200元的时候,银行的户头上赫然写着我父亲的名字。在没有开始实名制之前,银行账户上的开户人,并不意味着这笔钱的真正拥有者。
  像其他很多家庭一样,家里户口本上的户主——我的父亲,几乎是家里所有需要署名的财产的所有者——自行车主、煤气罐的所有人、存款账户的主人、房屋产权证的持有者……也就是说,一切产权都在父亲的名下,可这丝毫不影响母亲的支配权,她甚至从来都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要按产权分家产,她能有什么。
  对于我父母那一代人而言,产权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他们有的是“我们”这样一个集体性概念,而不是责、权、利明晰的“你”和“我”。产权不明晰的结果,就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分离——财产在父亲名下,真正掌握财政大权的却是母亲。这样一种模式,维护着传统家庭的长治久安。与之相伴的是,家里的所有开支——柴米油盐、冰箱、彩电、空调,没有一样不是共同的支出。事实上,家庭才是产权的真正所有人。
  今天,情况正悄然发生改变。在银行的户头变为实名制之后,产权的概念也就深入人心。此时的爱情,理所当然地以AA制开场。
  开始我们的故事。
  半熟的牛排,陈年的红酒,如水的琴声,还有柔声细语和脉脉含情。一场美好的约会,在侍者颇有绅士风度地送上账单时结束。“Go Dutch”,她盈盈浅笑,抬手支付自己的那份费用。男士买单的惯例此时已不复存在,女人也不再是情场上等人追求的“灰姑娘”,她们整装上阵,寻找目标并付诸行动。
  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为爱情支付成本,有利于双方关系的持久发展。因为谁都不可能坐享其成,渔翁得利。如果你不愿意自己的付出变成沉没成本,那么,在约会开始之前,就得细细思量。
  同样,按照AA制的原则,他们组建自己的家庭,对半支付从婚礼、蜜月到新房、家具、物业费等等一切支出。
  一般而言,能够接受这种方式的人,至少在经济地位上旗鼓相当。如果说经济的平等是一切平等的基础,那么,这种AA制的家庭组建方式,至少奠定了以后婚姻自尊自立、平等民主的基础。
  他们不知道彼此的详细收入,他们拥有各自的银行存款和账单,他们分得清每一件家产的所有人。这是他们的对话方式:“晚上出去吃饭吧,我买单”,或者“下月去度假,机票我付”。
  产权明晰的家庭,给他们带来不少好处,至少,一切都明明白白。生气的时候,他会冲进自己的书房,将门反锁,这就意味着,这里是我的私人空间,你无权进入。为什么事儿拌嘴了,她也可以很孩子气地关掉他正在看的电视,大声叫嚷:这是我买的,你别看!
  在他递上生日礼物之时,她会在心里暗自衡量,这样一份礼物,会花掉他本月收入的几分之几。显然,用月收入一半给老婆买礼物和用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给老婆买礼物,绝对不一样。
  如果钱都放在一起花,还会这么计算吗?她有时想。
  AA制的最大好处是“产权明晰”,明晰的产权,必然导致每个人都努力保护个人利益,并且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她说:咱们换一个液晶电视吧。3万块钱,一人一半?
  他的兴趣显然不大。
  她心仪许久,但又不甘心一个人将电视买回来。既然是两个人看,为什么只一个人花钱?她觉得,在家里的奢侈品上,她已经付出不少。他不太看重这些东西,但只要它们存在,就绝不拒绝享受。
   。 想看书来

从AA制开始到AA制结束(2)
计算的结果,她买回了那台电视,搬进了自己的书房。
  看着她的举动,他什么话也没说。可是没多久,他给自己换了一辆新车,却没有给她一把钥匙。
  两个人都没有明说,可心底里的界限却日渐分明。
  以前,都是她打扫家里的卫生,自己动手或者找小时工。后来,她对他四处乱扔东西忍无可忍,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各自的空间:书房,自己打扫;公共领域: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一分为二,各自负责。从此之后,她努力对不该自己负责的区域客厅、厨房,视而不见。最坏的结果,大不了躲进自己书房,去外面吃饭。
  谁都不干涉对方的空间,谁都不改变对方的生活习惯也不为对方妥协。AA制能够保证这一切都不折不扣地实现。
  到了不得不分手的时候,一切都异常简单。各自的存款,各自的财产,各自的账务,共同家里的一切,分属每个人。
  付出与所得相等。只是,感情不在此列。
  

私房钱里的安全感(1)
“钱是共同的”这个说法有时并不准确,不管是最初的“私房钱”还是后来的“AA”制,都说明婚姻的共同体中,多多少少存在彼此分离。
  朋友Lisa刚从法国归来,我们都以为这个绝对西化、曾经声言婚姻一定要“go Dutch”(AA制)的现代白领,一定会带回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结果却出人意料。
  Lisa被一个典型的中国男人从法国接了回来。小鸟依人地站在这个男人的旁边,曾经的独立、好强、咄咄逼人烟消云散,哪里还有一点女权主义者的影子?
  “男朋友可以有异国情调,热情浪漫,嫁人可是一定要嫁给中国男人,这样才有安全感。”
  Lisa诡秘地微笑,一副身经沙场、运筹帷幄的模样。
  出国前,但凡赴男人的约会,到结账的那一刻,Lisa都会郑重其事地讲:Let’s go Dutch(咱们AA付账)。漂亮、聪慧、高薪,这一切都足以使Lisa信心十足。她看不起男人的小家子气,看不起男人婚后为了给自己留点儿自由而攒私房钱。当然,也瞧不起女人在爱情中的患得患失,追踪老公的电话、查看他的电脑、紧紧把控家中财政大权。
  周围的倾慕者遵循着Lisa所有的行为准则,却到底没留住那颗自由无拘的心。出国前,朋友们送Lisa。这照例是一场AA制的聚会。可最终结账时,那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中国男人大手一挥买了单。Lisa有些吃惊地看着这个男人,内心竟然莫名其妙地生出些感动,第一次没坚持“go Dutch”。微醉的她被中国男人送回了家,送上了飞机,飞往异国他乡。
  喜欢吃西餐、喝冷水、我行我素的Lisa很快就在金发碧眼的人群里游刃有余,带着眩目的中国风情出现在异乡的约会上。可越离情网近一步,就越变得没有自信,惶惑不安一点点在心底泛起。在Lisa逐渐将“我”和“你”变成“我们”的时候,异国男友却对“我”寸步不让,寸土必争。约会迟到了,Lisa得到的理由是:这是我的私事;姐姐遇到了困难,希望得到帮助,男友回答:她是你的家人,不是我的。那一年的生日更是让Lisa心灰意冷。她还沉浸在生日礼物的惊喜中,吃进嘴里的希腊大餐还没完全到胃里,男友却理直气壮大大方方地递上他们上一次出游时的分账清单。
  Lisa在异乡兑现着她的“go Dutch”之时,中国男人却锲而不舍地行使着他的“大男子”权力。他支付着所有越洋长途的话费,对Lisa的家事大包大揽,只身赴巴黎陪Lisa度假,对她要求付一半费用的请求视而不顾。
  原本以为能够从“go Dutch”里获得自信和安全感的Lisa,最终缴械投降。从金钱的支付方式里,Lisa看到了婚姻的态度。那些永远将“你的”和“我的”分得很清楚的人,是更看中自我的人;而那些将“我们”看作一体者,才能带给你安全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金钱是一个人获得独立和安全感的前提。私房钱最初就是给女人准备的,以便她们应对不时之需,或在遭遇婚姻不幸时,暂度危机。
  在英文里,私房钱被称为“eggmoney”或者“pinmoney”,指的是农妇们卖鸡蛋积攒下来的钱,或者是城里女人由丈夫每月所给的家庭用度里省下来的钱。旧时妇女买菜时怕钱掉了,就用一个别针(pin)把钱别在裙子上。
  在男人的经济地位明显高于女人,婚姻成为女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时,金钱不言而喻地能带给女人安全感。由此,就有了婚姻关系中的违约赔偿和支付赡养金制度。上个世纪30前代之前,在美国的48个州中,曾有47个规定过毁婚赔偿。
  另外,婚姻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挣回家的钱比另一个多,挣钱多的一方很容易在金钱花费上说了算,更具控制力或者有更多支配金钱的自由。而挣钱少的一方往往感觉自己的价值较低,因而放弃自己在家庭财政中的平等权利。可见,“钱是共同的”这个说法有时并不准确,不管是最初的“私房钱”还是后来的“AA”制,都表明婚姻的共同体中多多少少存在彼此分离。
  

私房钱里的安全感(2)
“go Dutch”的方式,不过是将各自拥有的“私房钱”明面儿化,在金钱的使用和归属上清清楚楚地分出“你”“我”。可很难说,经济完全独立的两个人,在婚姻中就拥有更多安全感。
  婚姻是“你的”和“我的”,但更是“我们”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最远的现在,最近的未来
选择潜力股的关键就是着眼未来。外表、长相、身高之类,不过是股票的名称代号,好不好听无关紧要。才识、胆量、野心之类,才是其能否在某个时间点一路飙升的关键。
  当初,女友的恋情轰动校园。
  在才子佳人的校园爱情中,女友属于另类。当其他女孩子执著于男友眼前的点点滴滴并为之忧喜悲欢之时,学经济的女友已经将深邃的目光投向未来。师生恋本身平淡无奇,男主人公在出场之时亦平淡无奇,只是,才貌出众的白雪公主与未变成王子的“青蛙”之间的巨大差异,足以让所有旁观者惊讶。
  习惯于接受注目的女友,对倾慕者的大胆表白、委婉暗示以及苦苦追随视而不见,却将如水秋波投向建筑系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教师。
  在谜底揭开之前,我们一直猜测那个幸运的白马王子的形象。对于青春灿烂的女孩子而言,眼前的那个人能否让人怦然心动是关键。他应该与众不同,应该有飘扬的秀发,应该有吉他声里略带沙哑的歌喉……总之,应该有符合视觉审美和满足感观需求的一切要素。
  一切却出人意料。在女友高挑娉婷的映衬之下,其貌不扬的男老师,瘦弱而矮小,魅力尽失。
  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惊诧莫名。甚至有人在得知女友是在男老师开设的建筑美学公共课上对他一见倾心之后,特意跑去听课,以追寻这一场爱情的缘由。当然,课程很精彩,讲台上的男老师与女友边的那个男子判若两人。可这又有什么用呢?爱情是平常日子里站在你身边的那个人,不是讲台上的神采飞扬、滔滔不绝。
  如果真是师生恋,那么,爱情的对象也应该是儒雅倜傥、才识过人的学者,而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讲师。在我们嘀嘀咕咕、窃窃私语里,女友胸有成竹,坦然自若地在各种含意复杂的目光中穿行。
  时间证明了女友的英明。10年后,年轻的讲师成为财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掌门人。此时,已经没有人在乎他的外貌是否英俊、身材是否高大、笑容是否灿烂。财富和地位造就了一个男人崭新的形象。
  多少人为女友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与此同时,也有人开始为女友担心。她能否把握得住一个成功男人的现在?女友依旧沉静如水,就像当年,她看到的不是一个穷讲师而是未来的才智精英一样,如今她看到的也不是魅力十足的精英才俊,而是他告别喧嚣与荣耀之后的寂寥与落寞。
  作为投资理论最早的获益者,女友永远关注未来。这一10年前远远超前的理论,如今已是所有教导女人的爱情读本里不可或缺的一课。
  对爱情投资理论最为简单的阐释:选婚姻就像选股票,你得有一双慧眼,找寻最有价值、最有潜力的绩优股。
  选夫如选股。对于准备投资婚姻的年轻女孩子而言,最佳选择就是那些有成长空间的潜力股。相比于那些牛气冲天、财大气粗的实力股票而言,这些股票尚在成长之中,价位较低,便于投资,眼下虽然不能获利,前景却可待。
  如同当年的年轻讲师,还不具备傲然于世的资本。此时进行爱情投资,虽有风险,但付出不多,回报可观。相比之下,那些成功男士,已是拉升至高位的股票,质虽优,价也高,能够立马获益,却投资巨大,成本高昂。
  选择潜力股的关键就是着眼未来,着眼股票未来的走势和发展方向,不以当下的成败论英雄,不被表面现象所诱惑。外表、长相、身高之类,纯粹是审美意义上的判断,就像股票的名字,好不好听无关紧要。至于他现在从事何种职业,居于什么样的位置,也仅仅是参考。重要的是才识、胆量、野心之类,这才是衡量一个人、一个绩优股能否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一路飙升的重要指标。
  在婚姻投资学里,最近的是未来,最远的是现在。
   。。

信用卡上的烛光晚餐(1)
生日,结婚纪念日之类,都不再是简单的日子了,而是一种承载浓情爱意的庄严仪式。在这一点上,女人比男人坚定,她们时常用爱与不爱、幸福与不幸、负责与不负责,来衡量仪式存在与否。
  就像婚礼逐渐演变为一场不可或缺的庄重仪式,代表责任和承诺一样,在看似平庸无奇的经年累月里,那些时时迸出的用红字标明的日子——生日、相识日、结婚纪念日、岳父岳母(公公婆婆)的寿辰、情人节、圣诞节等等,也正慢慢固化为形式相似、内容迥异的各种仪式,提醒我们婚姻的存在,爱的存在。
  仪式本身也许不重要,它所衡量的内容和承载的意义却至关重要。比如爱、关怀、浪漫,比如激情、诺言、责任……只要你想得到,你可以赋予它任何含义。如同一个迷人的“多面女郎”,那些起源于特殊阿拉伯数字的仪式,正穿梭于我们的生活中,一点点消耗着我们的时间、财力、精力、智商和情商。
  一位朋友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