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余三人对他的话以之为然!

    娄师德意犹未尽,再作吩咐道:“取竹筒来!”

    竹筒者,乃特制的一大一小两段竹筒,用来存放、寄出重要文件,然后大筒套上小筒,起到良娐保护作用。

    冯小宝作为大将,自然备有,他的手下带了两件竹筒,娄师德两件都取过来,将他写的那首诗放进一个竹筒内,说道:“此战难测,不可让它没在军中,当明早寄出。。。冯将军想寄给谁?”

    “李六娘吧!”冯小宝说道,只有寄给她,才不会给中途扣下,才可以寄出,否则你用军中急报寄私人信?!

    好!娄敬德按冯小宝所述写下收件人为“洛阳皇宫飞香殿(太平居处)李六娘收”!

    另一件写得字丑的冯小宝亲书的《荒城之月》则给娄师德乘大家没反应过来,放入竹筒,自已收好,落袋平安!

    顿时大家哗然,杨成献指责他时,娄师德振振有词地道:“这是润笔费,你们不知道么!”

    ……

    闹过一阵,冯小宝问起来:“你们找我有事吗?”

    李谨行严肃点头道:“不错,我们怀疑吐蕃人布下重兵,正等着我们入套!”(未完待续。)

第三四八节 进言

    “你的意思是?”冯小宝不动声色地问道。

    “吐蕃人正等着我们的到来,聚而歼我,重演上次大非川之事!”李谨行肃容道:“我想与你一起去见大总管,陈述此事,你意下如何?”

    “可靠吗?”

    “我亲自去过前军观察过!”李谨行说这话时,有掩饰不了的疲倦,他一天一夜来回百里,多费思量也有点累。

    冯小宝听着他的话第一个感觉是名不虚传,佩服!

    李谨行,不愧是死后陪葬乾陵,是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宗亲、功臣中唯一的蕃将。

    他闻风知胜负,嗅土定军情,哪怕没有见着吐蕃人的大军,但大将的感觉可怕,对前出大非川的前景已感不妙。

    冯小宝脑海里急如风车转,他知道李谨行说得一点没错!

    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附和李谨行的话,同去游说李敬玄,有可能被李敬玄采纳,后果是他登位的时间可能推迟,当中还有可能有难测的风险。

    打赢此仗,他升任大将军,得享太平!

    二是不参与李谨行。。。不过是片刻,冯小宝即作出决定,爽朗地道:“好,我与你一起去见大总管!”

    见人讲人话,见鬼说胡话,李谨行,唐军大将,有担待,当与他同行!

    “你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得出这结果吗?”李谨行还试图给冯小宝打气道。

    “不用,我信你!”冯小宝心忖道:“不用了解什么证据,劳资知道这是事实!”

    “好!小宝不愧为好兄弟!”李谨行感动地道。

    他得出结论,首先与前锋刘审礼商量,结果给刘审礼拒绝,倒是他的副总管王孝杰赞成,可惜刘审礼才是主将。

    李谨行无奈离开,赶回大营,与数位高级将领秘密会谈,迄今支持他的只有冯小宝。

    ……

    两位将军夜来见大总管,大帐内,当李敬玄听闻两位将军向他讲述他们的看法后,他的脸阵青阵白,烛光下显得格外阴诡。

    “我亲自到达前线,看到吐蕃人斥侯遍布,不挡我大军,专杀我斥侯,刘工部说他已经折了五百余骑,其势之激烈,从未有过。”

    “吐蕃人必在掩盖着什么,我怀疑,吐蕃人已经调集大军……”李谨行说着,给冯小宝毫不客气地打断他的话,斩钉截铁地道:“不用怀疑,吐蕃人必定集结了大军,我敢说领军者必为论钦陵,他们在诱我深入,论钦陵了解他的军队,知道怎么样对付我们!”

    “荒谬!”李敬玄猛然拍案怒道:“并无实证,岂容你们胡说!”

    见李谨行还想说什么,李敬玄挥手道:“去吧!”

    两位将军不能再说什么,唯有向他行过军礼告退。

    看着他们背影,李敬玄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首次感到了冷意。

    出行时充满信心,但冯小宝与李谨行是什么人?他们可是这支军队中最优秀的将领,一个是中军副将,另一个是军中游击。

    别人犯错,他们可不会轻易犯错,至少到目前没犯什么大错,毕竟他们犯错的话,也不会站在李敬玄的面前。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敬玄犯难,在没有确切知道吐蕃人的真实实力前,仅凭他们一句话就让二十五万大军退兵?

    怎么向皇帝交代?怎么让想立功的将士们平息愤怒的心情?怎么面对因为白白浪费了大量钱粮而不管不顾他是中书令只想掐他脖子的户部官员?

    答案是无法交代,唯有继续进军。

    ……

    出来后,李谨行嗟呀不止,深为这支大军的命运而叹息,冯小宝轻拍他的肩头道:“不用担心!”

    李谨行微吃一惊,似不认识般地望向冯小宝,后者的眼睛如同一汪深潭,似胸有成竹。

    冯小宝轻声道:“大总管若有什么异动,你就速找人来通知我!”

    他毕竟在外军,不在中军,消息有可能不灵通,一旦李敬玄作了什么异动,反应不及。

    而李谨行是中军副将,李敬玄发出的命令绕不开他。

    会有什么异动?李谨行郑重承诺道:“好!”

    ……

    事实证明,李谨行和冯小宝所言无差,话音落下不久,三天后,满脸惊惶的流星探马飞报:“刘工部被围,吐蕃人有四十五万!”

    消息传来,唐军中军军官们齐齐失声。

    ……

    且说刘审礼引军前行,已经见着远处那白色铠铠的连绵山峰和其下葱郁的山岭,大非川在望。

    官兵们都有小小兴奋,只要进驻大非川,设立堡垒,有了支撑,军队得到补给和休息以及堡垒上弓箭的庇护,这仗更有把握。

    然而刘审礼越走却是心情沉重,他是给李谨行的话吓着的,更该死的是吐蕃人的举动不断验证他的话。

    那些吐蕃人疯狂地清除唐军的斥侯,今天已经有一火(五十人)的斥侯大队给吐蕃人端掉了,哪怕唐军杀掉的吐蕃人比吐蕃人杀掉的唐军多也在所不惜。

    从没见过这样围杀斥侯的,毕竟吐蕃人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只有斥侯才可以对付斥侯。

    吐番人这么做,那是欲盖弥彰,刘审礼非常担心,哪怕死掉不少斥侯,也不断地派出新的斥侯,甚至亲自下令,耳提面命,着他们找着吐蕃大部队的动向。

    他心有所悟,只是他和李敬玄一样,亦是骑虎难下,无法折返,只抱着万一的希望,到达大非川,在那里建立寨堡,依托寨堡,军队更为安全。

    可惜他的美梦成功,马蹄声起,见到一骑飞奔而至,刘审礼识得是最新派出的斥侯。

    斥侯在刘审礼面前滚鞍落马,连军礼也不及行,脸色给唬得扭曲道:“好……好多吐蕃人!”

    “有多少?距离多少”刘审礼厉声问。

    “不知道,数不清楚,很多!很多!”

    ““多近?”刘审礼问了一下不再问下去,答案已经给出来。

    喧哗的声音如闷雷般滚滚而来,这声音,只有千军万马才可以给出来,刘审礼心中一惊之下,拍马抢上高地,拉开望远镜向右望去,只见一条黑线从远方弥漫而来!

    黑线就是吐蕃人汇聚而成,再向左望,也是一条黑线,向前、向后都是一条黑线。

    刘审礼顿时满脸都是黑线了!(未完待续。)

第三四九节 三御宝换帅

    这***是被围上了,刘审礼见到敌军势大,根本不是已军可以匹敌的!

    他上高地有一群部下跟随,当中有报信的斥侯,刘审礼气恼地拿起马鞭就一鞭子抽了下去。

    “啊!”那斥侯捂住脸,惨叫了一声。刘审礼怒喝骂道:“这么多人你们都无法发现,你们是怎么干的斥候!劳资……杀了你!”

    斥侯拼命磕头道:“我们人少,给他们截杀得厉害,到不了远处,我们也尽力了,我这一火兄弟都死光啦!吐蕃人隐藏在山坡后还有地窝子里,等到发现的时候,他们也跟着追来了。”

    刘审礼骂过打过也出了一小口气,他并非不明事理的人,知道斥侯说的乃是实情,斥侯死得太多了,出去十个死掉九个,斥侯是提着脑袋去作侦察。

    不再责怪斥侯,刘审礼问王孝杰道:“你说该怎么办?”

    李谨行到前军说敌人有重兵埋伏,王孝杰是打了包票,所以刘审礼不问别人只问他。

    “敌军连围三阙一也不屑去做(留条路方便截杀),是吃定了我们,因此要马上立寨,固守待援!”王孝杰沉声道。

    “还楞着作什么,马上立寨!”刘审礼从善如流地道。

    所有的军卒疯狂地行动起来,争分夺妙地打下木桩、挖起壕沟,建立营寨,努力给自己增加一点生存的机会,哪怕是微不足道。

    在吐蕃人的重压下,唐军以惊人的速度建立起一座大营,把自己的两万人给圈起来

    吐蕃人大至!

    在烟尘之中,潮水一般的骑兵大军在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中漫了过来。

    先给唐军一个下马威是拿起弓箭,仰天齐射,连射三波!

    顿时唐军营寨变成了刺猬一般,对唐军杀伤不多,却影响到唐军士气严重下隆。

    刘审礼看看他们,许多人的脸色都唬白了。

    不过吐蕃人给过唐军一个初步教训后就不见有新举动,只是四周围定,却不上前攻击,给了唐军完善工事的可能。

    “他们为什么不进攻?”有人问。

    “他们想围点打援!”有人答。

    围着刘审礼,打唐朝大军,果然吐蕃人所图非小!

    ……

    刘审礼见到敌人时是一脸黑线,而李敬玄则黑线从头黑到脚!

    他亲临双方接触的地方,看到的是猎猎旌旗,浩荡席卷而来,激荡着风云气色,多是骑兵。

    吐蕃人是如此之多,多得数不胜数,激起的烟尘让他们的军阵上方有一根天柱又似一把撑开的巨伞般震慑人心。

    对比已军气势,唐军不如吐蕃人呐!

    李敬玄脸色铁青,身边将领个个都不好看,士兵有的吓得脚都软了。

    从望远镜里看到了吐蕃人有意泄露的情景,吐蕃人对刘审礼围而不打,之前也没有紧迫,而是不紧不慢,任由刘审礼抢占高地立寒,然后他们军旗十分显眼地让李敬玄等人看在眼里。

    且为之奈何?

    李敬玄脸色难看至极,打马狂飙地返回中军大帐,竟也未召集诸将商议。

    没什么必要商量的,摆在他面前只得两条路,一是出兵解救刘审礼,二是直接撤退,弃刘审礼而不顾。

    吐蕃人对刘审礼暂时围而不打,想的就是等唐军进攻。

    这是赤果果的阳谋!

    如果李敬玄不打,他就会背上抛弃友军的骂名,遭受军士的唾骂,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去打,能不能胜利?

    李敬玄那个胆寒哪,这可是过三十万人(包括民夫),比起头一次的大非川之战更多人,如果整军尽墨,那对于大唐的打击,对于他自家前途的打击,甚至能否生还也是个未知数。

    尤其是他看到了吐蕃大相论钦陵的旗号,他可是打败薛仁贵的主儿,你李敬玄有什么才能与他放对?

    李敬玄虽说没什么军事才能,也算得上是个果断的人物,当机立断,毅然壁虎断尾,大军不战而。。。战略转兵,一旦返回通湟县,那吐蕃人根本拿他没什么法子了。

    至于刘审礼,那只好对不起了。

    损失二万多,对于大唐军队,不算个啥!

    李敬玄独断下达军令:“撤退!”

    只是,这样的撤退能够如他的意吗?

    ……

    作为中军副将,李谨行第一个接到撤退的军令,他的手剧烈地发抖,足足一分钟才停止。

    李敬玄抛弃了自己的军队!

    大唐军队面对强敌,竟然不战而逃!

    再说到撤退,吐蕃人会放任唐军主力顺利撤退?李谨行是坚决不信的。

    大军进发途中,说撤就撤,谈何容易?

    撤退当中遭遇敌军追击,怎么样阻敌?命令上只字不提,万一给吐蕃人追上的话。。。大溃,一个可怕的词组浮现在李谨行的面前。

    当军中司马准备着给各支部队的撤退文书时,李谨行止住了他,要他不要发布命令,而李谨行只差人去通知了冯小宝。

    ……

    见着冯小宝带了一队人马直闯中军,除他之外,还有契苾明和韦待价两位重要的将军。

    李谨行迎上去道:“小宝,你……”

    “放心,我会处理妥当的!”冯小宝安慰他道,带头进入中军主帅大帐。

    “你们!”李敬玄只说了两个字就说不出下面的话,因为他看见冯小宝和他的部众亮出了三样东西。

    冯小宝手拿圣旨!

    左边有个部众托了个金牌,金牌上刻有“如朕亲临”

    右边的啊众则肩了把宝剑,刻有“尚方”!

    冯小宝简单地道:“有圣旨,中书令、洮河道大总管李敬玄接旨!”

    李敬玄咬了咬牙,在帅案前跪下。

    冯小宝当众宣读圣旨,内容相当简略,就是由他接替李敬玄,代行洮河道大总管,赐尚方宝剑和皇家金牌节制诸军,主持对吐蕃战事,诸军皆听其调遣,毋得违反!

    如同一个霹雳在帅帐里打雷,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冯小宝竟然取代了李敬玄成为唐军主帅!

    但大家也有一种如释如负的感觉,冯小宝作为主帅,应该比李敬玄要好得多,他熟诣军事,军人出身,他当主帅,或许有打胜的可能,大家能够保住性命。

    一般地,朝廷圣旨往往骈四俪六,诸多美化装饰语句,但这份换帅的圣旨,非常简单。

    莫不是矫诏?

    冯小宝看出大家的疑问,将圣旨背向他,展示给所有的人看:有皇帝、中书省、门下省三方盖章,一个不缺,圣旨有效!(唐朝圣旨下达流程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写圣旨初稿,中书省的中书令(或者中书侍朗)看过后形成熟稿,送交皇帝批准后盖章后,交给门下省审查盖章,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圣旨。)

    看时间,赫然是本年年初,冯小宝回京城得到的!

    他未雨绸缪,竟然预见到李敬玄的反应而准备好接管军队。

    冯小宝声音淡然,没有丝毫得意与炫耀地道:“李敬玄接旨!”

    李敬玄抬起头,嘶哑着声音道:“臣接旨!”(未完待续。)

第三五十节 名将之路

    冯小宝波涛不惊地接管了军权,着侍卫送李敬玄到后帐休息,软禁起来。

    人家手上有三御宝,名正言顺,李敬玄倒也配合,只说给冯小宝一句话:“小宝,你好好努力,对得起二圣和军队!”

    “我一定努力!”冯小宝对李敬玄执礼甚恭,吩咐部下对李敬玄的态度不得马虎,供给必须给力。

    ……

    接过李敬玄的帅印不止是荣耀,他的麻烦立即转变为冯小宝的麻烦。

    麻烦必须解决,冯小宝即时开展军议,主要将领给召到帅帐内,讨论如何解决目前情况,打是必须的(否则冯小宝不必要替换掉李敬玄),但如何去打,有待讨论。

    冯小宝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必须他花了这么大力气得到的指挥权将得不到将军们的认可,回军后将难以交代。

    将领们陆续到来,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