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盛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建设盛唐-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怀晌侍狻�

    凭借着是韦外室的身份,她争取到铁路经过她国,这样一来,物资可以运出去换钱,根本不愁销路,钱财滚滚而来。

    西海国的旅游广告甚至到达神都洛阳,唏嘘那里的湖光山色是旅游圣地,每个月发一班火车直达,还真的有些民众前往那里观光旅游,给她赚了一点小钱。

    又立她与韦生的儿子为世子,故而国内政局稳定,百姓心安。

    等到诸事已定,静极思动,帅五万铁骑前往前线助战。

    ……

    西征顺利,将领们扎堆,往大马士革进发,唐甜一看,得,俺不与你们这些老少爷们争功,遂看地图,手指叙利亚的阿颇勒地区道:“此地扼大食南北通路,我去把守那里!”

    韦怕她有失,将优素福指派给她,作她的带路人,以攻略叙利亚北部。

    优素福已深得韦信任,他率五万大食兵,还有一万军是唐军,那一万军中有三千陌刀兵和七千装甲掷弹兵,配备了一百二十门飞雷炮还有各种投雷,兵精马壮。

    结果长驱直入,见是优素福都降了,各城多有投降,不投降的就发飞雷炮,炸得那些大食人昏头转向,然后轻易破城,以不从之名将城市财富瓜分,居民贬为奴隶,多被唐甜买下,送往西海国。

    唐甜不是空手套白狼,做无本生。

    她五万骑兵有四万精通骑射、骑战,另一万兵是马上步兵,负责下马作战,又新得二万大食新附军充当步兵,足足三万步兵,与优素福分庭抗礼,瓜分财产和人口毫不脸红。

    她与优素福的关系相处不错,优素福知道她来头很大,而唐甜知道他很重要,因此大家相敬如宾,客气有加,私底下两人以叔叔、侄女相称。

    正在赶往重镇阿颇勒时,优素福带了一个信使进她的银帐,笑口兮兮地来见唐甜道:“郡主,这是我朋友阿扎兹城城主马杜拉卡恩派来的使节,他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

    “什么情报?”

    “北方扎拉汉将军的十万大军过境,回援大马士革!”

    原来,北方军团要去大马士革,遂通知沿途城市准备供应粮秣,其中途经阿扎兹城。

    这消息让马杜拉卡恩认为是晋身之阶,派出信使与优素福接洽,看他能不能够吃掉北方军团。

    若能,马杜拉卡恩将功不可没,功劳簿上有浓重一笔!

    “太好了!”唐甜拍案叫好,与优素福都是又惊又喜。

    这可是条大鱼啊!

    优素福需要用大食人的鲜血染红他头上的顶子,而唐甜则要给自己增添女战神的风采!

    于是两人召集参谋部人员,商量起作战计划来。

    首先封锁消息,阿扎兹城位于阿颇勒城西北部,让马杜拉卡恩照打着大食的旗,却在境内实施戒严,断绝南北交通,不让北方军队知道国内的情况,同时掩护唐军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了城外偏西北方向的布里亚丘陵地区设伏。

    当地民众稀少,都给马杜拉卡恩以备战为名迁移走,地区空无一人,有留下的人都给唐人控制起来,确保消息不被泄露。

    ……

    望远镜里看去,这里的山区连绵不绝、还不算那么险峻陡峭。

    到处是灰色的山丘,土地贫瘠,风里带着沙,很干燥,景象除了沟壑就是山谷。

    附近有河,清澈的河水从山顶上奔腾而下,仿佛开了锅似的喧嚣,流向远处的低地的湖泊。

    有充足的水源,依水源进军是用兵要律,北方大军沿此路经过阿扎兹城,再到阿颇勒城之后,继续南下到大马士革。

    有更近的道路,同样有水源,但是十万大军的补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走此道路,接着中伏。

第**六节 伏击北方大军(一)

    头顶烈日,满眼灰色砂石地和低矮的枯草灌木。

    滚滚尘土冲天而起,山谷间的人马拥挤,以密集队形沿着蜿蜒的谷道在行进,在远处望过去就象一大群的蚂蚁。

    因在国内,不是战斗行军,否则就要展开队形,斥侯前导,侧翼部队上山护卫。

    北方大军正在往南而行,他们的衣着比较厚,因为土耳其地区地势更高,到了叙利亚就有点不合适,不少人都脱了衣甲以散热。

    这让他们的统帅穆罕默德扎拉汉有点不满,但他决定不作干涉,放任孩子们轻松一点吧!

    毕竟此地是国内,很安全,之前的报告一直说两河流域抵挡着唐人的攻击。

    扎拉汉看上去象个阿拉伯酋长,也确实是个酋长,黑褐色的皮肤,黑色的双眼外加一抹黑色的小胡子,脸长得一副贵族相:高高的颧骨,鼻梁很挺,牙齿洁白,轮廓非常漂亮。

    他骑在马上,由亲兵牵着走,自己想着心事,心不在焉。

    扎拉汉是阿拉伯半岛的贵族出身,但一直在北方战线讨生活,与东罗马人死嗑。

    白衣大食人有信仰,信奉“以刀剑传道”,与东罗马人打个不停,扎拉汉十六岁从军,整整与东罗马人打了三十年的仗。

    在他看来,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绝对是天下第一锦标。。。此话借用了希腊人的说法,

    如果能够在他有生之年,攻下君士坦丁堡,那他一生无憾了。

    君士坦丁堡非常坚固,有如铜墙铁壁般坚不可摧,但扎拉汉依旧努力,尽一切力量想要攻克君士坦丁堡。

    可惜他的愿望离他越来越远,看似永不可能实现了。

    当他接到哈里发调兵的旨意时,他足足呆了半天。

    哈里发要将压迫君士坦丁堡的大食军力南调回大马士革,这意味着许多年以来的光荣圣/战取得的战果尽成泡影!

    公元旦669年,大食人第一次进攻君士坦丁堡,而在674…680年,连续七年攻打君士坦丁堡,大食军死了多少人!

    一旦扎拉汉率军南归,会让一直被大食人压得喘不过气,几乎被灭国的东罗马人再度雄起!

    但是扎拉汉不得不离开,因为东方来的唐人正在进攻两河流域,那是鱼米之乡,一旦失守,只怕土耳其前线的军队都会处于饥馑,不得不回军相救。

    他正在想着心事,突地警兆生起,抬头一望,灰色山岗上,一条黑线出现,很快就变成了潮水一般

    数不清的旗帜迎着劲风猎猎飘动,对方铁骑动地而来,令大地随之震颤。

    “唐人!”

    “唐人来了!”出其不意之下,惊惶的声音在久经战阵的北方大军中响起。

    这回糟糕了!

    部队成一字长蛇阵,对方斩头截尾,拦腰一刀,首尾不能相顾……

    扎拉汉无心也无暇想起唐人怎么能够深入内地和斥候兵的失职,厉声道:“部队穿甲备战,靠拢队形!”

    他猛抽一鞭给一个乱跑的士兵道:“抬起屁股爬!”

    军官们也跟着大声喝斥着士兵,努力整出队形。

    部队聚拢成形,军中的阿訇高呼起宗教口号,众人应和,呐喊之声不绝于耳,地动山摇,显示了充分的精神力量。

    不得不说,他们的宗教有很大的感染力,军队渐渐镇定下来,准备应战。

    ……

    相比于大食人的惊慌失措,唐军却是好整以暇,唐甜率军出击,背后是千军万马!

    十万大食人连绵成蛇,长达几十里,不可能处处攻击,根本指挥不过来。

    她带领三万骑兵攻击大食人的中军,亦即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对付侦察到的北方大军统帅扎拉汉所在位置。

    因为地势原因,多了反而没必要。

    优素福则带着步兵主力进攻大食人的前军。

    另有二万骑兵,分散成千人小队,沿途攻击大食人大龙,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自由攻击。

    ……

    看着山下的大食人动作,唐甜冷笑一声道:“在我军之前,一切都徒劳无益!”

    设伏的好处让唐军形成局部优势,现时大食人能对阵的人马只是己方的三分之一到一半之间;而且自己是以逸待劳,对付行军许久的疲惫之师,可谓战机抓得很好!

    唐甜观察战场,自己这边因为人多,横向展开更宽,完全掌握着战场的攻防主动;

    而且占据高位,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带领的又是自己的子弟兵,精心市制的骑兵,再打不赢的话,那她就回家相夫教子得了!

    她抽出马刀,一声招呼,部下们全都抽出马刀一齐举起,在阳光下寒光闪闪。

    所有的骑兵们异口同声地高喊道:“大唐!”“有我无敌!”“为女王而战!”声音非常洪亮,极具气势,吓得附近树丛里的小鸟扑簌簌飞出,惊惶的直向远方掠去。

    然后他们向着敌人轰然而去,如同黑压压的山洪一样压向大食人。

    闷雷般的蹄声还有冲锋呐喊声在天地之间回响,似浩浩汤汤的历史大势、与天命的启示。兵者存亡之道,一场关键战役往往干系十分深远。

    见到唐军声势惊人,大食军人人脸上色变,立即骑兵出动上前阻截。

    大家都在打马狂奔,两军黑压压的阵线正以看得见的速度急剧地缩短!

    两边的战马都进入了高速冲锋阶段,最前排的将士已经能看见敌军的脸,和长枪上飘扬的红缨。

    充满恐惧与紧张的情绪在飞驰之中极度绷紧,所有人都进入了生死的电光火石之间,只能够用怒吼声去排除不良情绪:“冲啊!”“杀光大食人!”“消灭他们!”

    一枝金箭飞起,阳光下闪闪生辉。

    金箭是女王的御箭!

    紧跟着小号吹响了进攻号,于是万箭齐发!

    大食人比唐军慢上一拍才回敬唐军。

    几秒之后,大食军中悲鸣惨叫一片,中箭者在奔驰中堕马,战马倒地挣扎,灰砂大把大把地扬起,场面混乱。

    大食军的箭比唐军少且箭力更弱,唐军损失几乎可以突略不计。

    他们争取时间,再来多一次抛射,而最前排的唐军,则是正面扫射。

    箭雨侵袭之下,大食军骑兵死伤不计其数。

    与东方唐人打骑兵战,大食人没有一次赢过上风!

第**七节 伏击北方大军(二)

    两支敌对的军队迎头相撞!

    “砰砰砰……”沉闷的巨响令人毛骨悚然地响起,战马直接对撞!

    没有一方可以承受失风的危险,大家只能够不顾性命地直接冲锋,也无法躲闪,高速之下躲不了,左右全是人马。冲撞之下,有的人是直接朝空中抛飞!

    惨叫声、马的嘶鸣响彻一片,地面上尘土滚滚,还没死的战马四肢在灰尘里痛苦地挣扎。在铁与血之间,火花一闪,铁枪撞在板甲上的金属撕裂声叫人牙酸,鲜血像雨点一样飞溅。

    冲在第一排的骑兵借着强大的前冲力,用长矛轻易地刺穿敌人护身的盾牌,扎入他们坚实的身体中。卟哧卟哧溅起的红光比五月的鲜花还要艳丽,身体被洞穿的敌人的惨嚎与战马的嘶鸣声连成一片,就像潮水拍打岸堤一般连绵不绝。

    唐甜也冲锋在前,不过在快要接战前,她的亲兵小队加速,拦在了她的前面,为她抵挡敌人的进攻矛头。

    冷兵器时期,主将的带头作用非常重要,一个冲锋在前的主将所激发的士气,想想“跟我冲”和“给我上”之比就明白了。

    但前冲的危险性特别大,因为一次冲锋就将主将报销,引发的后果,倒不如不冲锋。

    折衷就是主将的亲兵小队,冲在最前面,他们待遇丰厚,但他们的死亡率也高。

    为唐甜挡枪的亲兵小队几乎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失殆尽,唐甜面前出现敌人的面孔,他看到对方是个美丽的女将,顿时脸上浮现出不坏好意的、猥琐的目光。

    然后胸口一痛,血如泉涌,他只看到了对方枪头回缩的影子,不由得惊骇道:“好快的枪!”

    唐甜高呼一声:“儿郎们随我来!”

    她一路前进,只见她执定银枪一杆,所到之处,敌人要不给她刺于马下,要不被打打落,甚至挑飞!

    骑战极是仓猝,没有什么绝招,有的只是双方力量、马速的碰撞,以千锤百炼的搏杀经验,讲的是眼明手快,在电光石火的瞬间。窥见对手的破绽,趁隙击之、摧之、拔之。

    铮铮铮!马刀互斫,火花飞溅,战马长嘶。大家咬牙切齿,拼成一团。

    很快地,冲前骑兵进攻态势用尽,双方进入牛皮状态,在那里拼刀子,想方设法将对方捅下去。

    也有一些大唐勇士,用着大刀片子、马上陌刀、狼牙棒等奇形兵器,将不适应的对手给打倒,不过人家也不是吃素的,一个敌不过那么就来三个,而唐军自然不会让自家兄弟寡不敌众,立即上前帮忙,分担压力,双方混战不休。

    而在后方的军队,不会闲着,忙着将弓箭往敌方阵中射到,搞得大家都得缩脑袋或者用盾牌遮挡。

    “夺夺夺……”打在盾牌上的声音不绝于耳,大部分来箭都给挡下来。

    可是有的东西是挡不住的。

    伴随着一声哨子响声,上千颗冒着热气的东西从唐军阵中飞出,落入了大食军阵里。

    北方大军的骑兵们起初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几秒过后,立即知道厉害!

    “迸!”

    火光、响声纷至沓来,炸得大食骑兵阵大乱!

    手榴弹!

    韦曾经说过,火药的发明将极大的改变战场形势,现在就是深刻的说明。

    手榴弹的威力其实不是很大,一般它们无法破甲,也炸不穿盾牌,用盾牌敌住手榴弹,可能会炸裂盾牌,不会伤着后面的骑手。

    但麻烦在于,手榴弹防不胜防!

    它们不能象盾牌那样迎着弓箭来势就让弓箭失效,即使你盾牌把手榴弹给挡下了,滚落的手榴弹会把马给炸着!

    一声爆响,马匹惊到四蹄翻飞,把主人给揿下马去!

    马是一种敏感的动物,当手榴弹在耳边又是炸响、又是火光、还有冲击波时,它们先被吓懵,接着炸营!

    主人根本控制不住它们,让它们在阵中发颠,连蹦带跳的,到处乱窜,导致军中队形大乱!

    “啊!”一声撕心裂肺的声音,大食人定睛一看,无不胆寒。

    一颗破片手榴弹在一个大食兵脸面上近距离爆开,无数细小的钉子和钢珠“蓬”地一响后,让那个大食兵照单全收,炸得他一脸都是钉子和钢珠,血洞满面,好象地狱里的恶鬼爬出来一般。

    他一时间又死不了,甚至不能够掉下马,只疼得他竭尽全力地惨叫以减缓痛楚,却将大食军的士气硬生生地重挫了三分!

    正与唐军竭力拼杀的大食军不觉手软,气力大减,然后被唐军将他们斩落马下

    那个不停惨叫的大食兵的声音嘎然而止,一段刀尖在他胸前冒出,而他背后则有一个大食军官手抓着刀柄,把自己的兵给插/死。

    那个军官虽然止住了士兵的惨叫,但是无法止得住天空中不断扔来的手榴弹。

    炸得大食人抱头鼠窜,炸得大食马魂飞魄散!

    而在唐骑的后面,则是二人配合,一个骑兵的背后背了一盒(八枚装)手榴弹,另一个骑兵一手拿着小火把,一手取用手榴弹,点燃导火索扔出去。

    掷弹兵们快活地唱起了《手榴弹之歌》,还是韦亲自作词的,是响当当的军歌。

    “手榴弹啊铁疙瘩,看见敌人,就开口骂,炸得骑兵跑不动,炸得步兵变哑巴!……”

    就象枪战游戏中的手榴弹不负责任地乱扔,他们玩得爽了,人人开心无比,可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