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生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色生枭- 第7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他们倒是没有想到,今日似乎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楚欢竟似乎已经屈从。

    但是有少数人却已经从楚欢的语气之中,听到了一股子不祥之兆,他们敏锐地察觉到,在事情顺利地背后,楚欢似乎挖了一个大坑,等着众人跳下去。

第一二九七章 签名

    楚欢盯着邢泷,问道:“邢老丈,此番进言,是你带头,这机会第一个就给你,来,在上面签上你的大名,你就不必响应户部司的政策,也不必向户部司缴纳一颗粮食,本督也敢保证,户部司的人,也绝不会再上你的家里找你借粮。”

    邢泷活了大半辈子,自然已经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虽说那诉状就在眼前,按照楚欢的说法,只要签上字,就不必承担向户部司借粮的责任,可是邢泷此时却并不敢轻易接过诉状。

    “为何犹豫了?”楚欢淡淡一笑,“你们冒雪而来,不就是为了本督给你们一个机会吗?现在给了你们机会,难道你们不准备要?”举起手臂,捏着那张诉状,诉状在风雪之中,白纸黑字,异常显眼,“邢泷既然不敢第一个签字,谁敢上来签字?本督可告诉你们,本督只会给你们这一次机会,如果今日没有签字,以后却还要闹事,可别怪本督没有好脾气。”

    人群一时间窃窃私语起来,虽说在诉状上签个字,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是此刻竟是没有第一个敢上前去签。

    不少人敏锐地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更不敢轻易去签这个字,枪打出头鸟,这道理谁都明白。

    楚欢见众人都不上前,淡然一笑,道:“如果没有人签字,那么就证明大家都是一心为公,支持户部司衙门的借粮转租政策,那么这张诉状,等同如废纸,本督现在就将它毁掉。”扫视众人一眼,作势便要撕掉诉状,终是听到一人大声道:“且慢!”

    随即从人群中上前来一人,有些忐忑,神情很快便镇定下来,道:“总督大人,这名字,我签!”

    有了出头之人,本来沉寂的众人顿时声音便大了起来,一时间不少人便大声叫道:“我签!”

    楚欢将诉状递过去,一众士绅排着队,只是片刻间,已经有二三十人在上面签了名字,但是大部分人却没有随波逐流,有的在皱眉沉思,有的则是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

    邢泷此时已经退到人群中,十多人围在他身边,低声私语,楚欢坐在马上,看着这一群锦衣玉带的士绅,面无表情。

    片刻之后,楚欢终于道:“天上还在下雪,本督还要赶回朔泉,并无太多时间在此与你们耽搁,还没有签的,赶紧签名,本督不会等太久。”再一次盯着邢泷,沉声道:“邢泷,此番是你带头前来伸冤,本督现在给了你机会,你为何不签?”

    邢泷从人群中出来,拱手道:“总督大人,此事事关重大,小老在族中也不能一言九鼎,这是否签名,还要回去与族中老小商议一番……!”

    “实在对不住,没有那时间。”楚欢道:“今日签了字的,就算是签字,没签字的,粮食就要交给户部司处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事先当然做好了准备,没有做好准备,也敢半道拦住本督喊冤?邢泷,今日这名字,别人可以不签,你却必须签下来,签也得签,不签也得签,你们状告魏无忌,你是首告,必须签名!”

    楚欢的神情已经冷峻下来,目光也是极其犀利。

    楚欢此言一出,一众士绅更是感觉事情有些不妙,听楚欢的语气,在这诉状之上签名,恐怕没有什么好结果。

    有人心想,难不成楚欢这是欲擒故纵,先让人签上名字,然后照着诉状上的名字,一个一个地收拾?

    亦有人暗想,今日数百户士绅,楚欢就算是总督,无凭无据,也不能将众人怎样,故作姿态,只怕是虚张声势而已。

    邢泷微皱眉头,几十年的摸爬滚打,让他知道今日事情大大不妙,楚欢一双眼睛直直盯着他,让邢泷浑身有些发毛,他犹豫了片刻,在楚欢的目光之下,终是走了过去,提笔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落笔的一刹那,邢泷感觉有些透不过起来,一种强烈的不祥预感笼罩心头。

    楚欢扫视众人一眼,终于道:“明人不做暗事,有些话,本督也先告诉你们一声。你们可知道本督此番前是从何返回?你们既然拦在此处,想必对本督的行踪了如指掌,不错,本督是去了雁门关,与西北大将军甘侯甘将军商讨贸易场的事情。”

    众人闻言,顿时肃然。

    “你们都知道,雁门关外的贸易场很快就要竣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个月之内,那边就可以开展贸易。”楚欢握着马缰,缓缓道:“先前本督一直担心,贸易场在关外,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此次前往西北大营,与甘将军一番商讨,甘将军对于贸易场也是十分重视,已经答应本督,派出军团日夜保护贸易场,在本督回来的时候,西北军已经专门派出一支军团前往关外,这里距离关外并不算太远,如果有人怀疑本督的话,大可以亲自前去看一看,贸易场已经开始修建兵营和塔楼,用以保证贸易场的绝对安全。”

    众士绅不少顿时显出喜色。

    其实关外贸易场的开设,西关道大小士绅都得到风声,大家也都是欢欣鼓舞,回望历史,西北最为兴盛的时候,就是在前朝与西边的商人进行贸易的时候,其实西北如今许多的大族,就是在与西边商人进行贸易的时候发展壮大。

    就好比如今依然声望不减的西关七姓,其中有四家就是当年在与西方商人进行贸易的时候成为巨贾富商。

    那个时候,谁也不敢小瞧了西北的商人,西北商贾在关内也是被人仰望,财大气粗,记得当年中原第一富商,就是出自西北,那时候的西北巨商,完全可以和关内最强大的江南富贾一较高下。

    只是昔日的盛景,随着东西方贸易的断绝一去不复返,也正是双方贸易的中断,西北商贾的竞争力每况愈下,今时今日,早已经不能与江南商贾同日而语。

    楚欢开设贸易场,让西北的商贾们看到了重建辉煌的希望,甚至有不少家族想着贸易场建立之后,西北的商界格局即将重新洗牌,繁荣的贸易之中,必然会造就新的巨贾富商,由此可以将一个家族变得强大起来,为此,商人们一直都期盼着贸易场的早日竣工。

    只是在希望之中,不少人也担心在关外贸易,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障,毕竟当年贸易,是在关内进行贸易,西北的各大城镇都建有商贸市场,官府派人管理秩序,商人们可以毫无威胁地进行贸易。

    此时听楚欢说西北军已经派出军团保护贸易场,一时间欢欣鼓舞,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连神情十分凝重的邢泷,眉宇间也是显出欢喜之色。

    邢泷在西关也属于大族,虽然比不上西关七姓,却也是很有影响力,实力很强,否则今次也不能被众人推举出来直接与楚欢对话。

    对于贸易场,邢泷一族也是期盼极深,作为西关道的中层士绅,他们只需要一个机会,就很有可能成为匹敌西关七姓的大族,所以对于贸易场,邢氏一族也是翘首以盼。

    已经有人大声道:“总督大人,贸易场是您下令设立,你功德无量,西关的士绅,必将铭记总督大人的功德。”

    一时间赞扬之声络绎不绝,固然有人是奉承几句,但是许多人在贸易场的建设上,是发自真诚地感激楚欢。

    楚欢抬起手,示意众人静下来,等四下里静下来后,楚欢才缓缓道:“大家也都知道,贸易场的建设,是为了造福于民,说到底,让两边的贸易往来,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的好一些,当然,商人们能挣些银子,那也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此时气氛似乎一下子轻松下来,不少人都是面带笑容。

    邢泷已经拱手问道:“总督大人,贸易场开设之后,咱们这边自然不会缺人缺货,却不知道西梁那头是否会派人过来贸易?”

    楚欢竟是看也不看他一眼,也不理会他的话,继续道:“大家也都知道,贸易场开始之后,重启关税,一旦贸易场开始进行贸易,雁门关就要关闭,往来雁门关,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了。特别是往来的货物,更是要得到官府的允许,经过边军的检查才能够进出。”

    众人纷纷道:“关税重启,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有人却听出楚欢话中深意,有人忍不住问道:“总督大人,往来货物要经过官府允许,难道……雁门关到时候会有官差在那边?”

    “来往雁门关的货物,都由西北军检查,只要不是违禁之物,便无问题。”楚欢缓缓道:“只是西北军第一个检查的,并不是人,也不是货物,而是通关文牒!”顿了顿,“天下商人无数,当然不可能让所有商人都在关外贸易,贸易场毕竟只有那么大,也不可能是所有商人都能享受到出关贸易的资格……!”

    此时众人神情开始严峻起来。

    “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本督是西关的总督,自然要照应西关的商贾,所以出关贸易的资格,西关的商人是优先的。”楚欢平静道:“不过本督说过,贸易的本身,是为了造福于民,是为了西关数百万的百姓,谁心里有他们,谁就有资格出关做生意,如果不顾百姓的死活,本督也就不会管他的死活。”咳嗽一声,话锋一转,道:“户部司借粮转租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很简单,是为了西关的百姓都有粮可种,大家伙都不被饿死,本督也知道,官府虽然承诺给予利息补偿,但是利息很小,微不足道,也正因如此,能够慷慨借出粮食来,那就是真心为了百姓,也是想着与本督和西关的百姓共患难,一同挺过这艰难的时期,这样的商贾,本督怎能不给他出关贸易的机会?”

    不少人此时已经豁然变色,直到此刻,众人终于明白了楚欢的意思。

    “为了蝇头小利,拒绝与官府配合,拒绝向百姓借粮……!”楚欢冷笑道:“没问题,本督可以成全这种人,你不想借,本督还真不愿意借了。连粮食都不愿意借,何谈为百姓谋福祉?这样的人,如果真的给他机会出关贸易,挣了大笔的银子,必然是为富不仁,本督当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抬起手,指着那诉状,一字一句道:“所以本督可以郑重向你们保证,在诉状上签字的家族,莫说出关做生意,本督连一颗粮食也不会让他运出关!”

第一二九八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

    邢泷苍老的面庞肌肉抽搐,身体摇摇晃晃,几欲跌倒,若不是旁边有人瞧见样子不对,出手扶住,只怕已经是栽倒在地。

    邢氏一族在西关颇有威望,在西梁人东侵之前,一直只能仰望西关七姓。

    但是在西梁人破关之后,邢氏一族撤离的极快,带走了大批的资产,反倒是西关七姓家大业大,一时间撤离困难,损失惨重。

    西关十之六七的大户都是经过惨重的损失,反倒是邢氏一族受损不大,战后重归故里,又收回了自己的田产,更是找到了粮种,今年的收成很是不差。

    西关七姓损失惨重,邢氏一族元气未损,此消彼长,邢氏一族已经成了隐隐可以与西关七姓比肩的大族,甚至于西关七姓之中已经有家族势力及不上邢氏一族,正因如此,邢氏一族雄心勃勃,想要在战后的西关重建氏族秩序。

    贸易场的开设,让邢氏一族看到了希望,整个邢氏一族实际上已经在做着准备,直待贸易场竣工之后,立刻开赴关外。

    本来这次数百之众前来拦截楚欢,邢氏一族也感觉抢座出头鸟对本族似乎并无太大好处,但是邢泷却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增强邢氏一族的威望,如果此番率领众人向楚欢逼迫成功,那么邢氏一族在整个西关道的士绅之中,必然是声望大涨,对于一个有野心成为西关大族的家族来说,这当然是大大的好事,固然要冒着一定的风险,但是衡量再三,邢泷还是站了出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他确实没有想到,楚欢竟然利用这次机会,反过头来封杀了邢氏一族在关外贸易的权力,这对形势一族来说,无疑是天大的祸事。

    邢泷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嘴唇闪动,却是说不出话来。

    此刻不但是邢泷,那些在诉状之上签名的士绅,一个个都是大惊失色,灰头土脸,倒是那些没有签名的,虽然极力掩饰,却还是掩饰不住他们幸灾乐祸之色。

    更多的人心里则是庆幸,暗想当真好险,如果为了粮食,失去了出关贸易的机会,那当真是得不偿失。

    不少人暗想幸亏楚欢说的及时,如果再晚片刻,只怕更有不少人上前去签字,一些精明之辈心里却是隐隐觉得,楚欢在这个时候忽然将底牌亮出来,那是算准了时间,固然要让一批士绅在诉状上签字,用于杀鸡儆猴,却又不能眼看着所有人签字,签字的人多了,对楚欢来说,也并无什么好处,此时只有二三十家签字,恰到好处,也足以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对了,差点忘记,既然大伙儿都在这里,有件事情,本督还是要和你们说清。”楚欢握着马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先前大家也都说过了,你们的粮食,不但要偿还债务,还要养家糊口,这一点,本督可以体谅。本督回到朔泉之后,会下达命令,所有偿还的债务,改由用新盐代替粮食偿还,一切按照市价等价偿还,如果对方接受,你们可以用将粮食交给户部司,户部司将会支付同等价格的新盐,用于你们偿还债务。当然,本督还会下达另一条命令,在西关境内,不但禁止粮食外流,而且严禁任何人以私人的名义进行粮食交易,西关所有的粮食交易,只能由官府进行操控,任何人私下进行粮食贸易,轻者将罚没所有粮食外加罚金,重者……!”摆摆手,道:“不说也罢。至若在西关境内哄抬粮价,想要趁西关艰难之时发国难财,本督在这里先说明白,有一个,杀一个,绝不姑息。本督不知道你们这群人中间是否有人存了这个心思,如果没有,相安无事,如果有,本督劝你们还是打消这个念头,本督可以容忍你们不与官府合作,不借粮给官府,但是本督决不允许有人在西关兴风作浪!”

    此刻邢泷等签过字的人更是面如死灰,有人眼中甚至显出愤怒之色。

    这些人签字的目的,是为了存住自己的粮食,而存粮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能够牟取更大的利益。

    西关缺粮,众所周知,将粮食借给官府,一年之后,得到的利息微乎其微,士绅们根本不放在眼中,在他们而言,粮食握在手中,借下来一年之中,西关依然处在严重缺粮的情况下,到时候粮价必然是惊人,等到关键时刻,暗中将手里的粮食出手,取得的利润将是官府给予利息的十倍百倍都不止。

    可是楚欢此刻却已经把话说的极其明白,明明白白告诉众人,西关将会禁止粮食私下买卖,而且禁止哄抬粮价。

    看得出来,楚欢不是在吓唬众人,而是已经做好了严打私下粮食交易哄抬粮价的准备。

    这些签字之人,被封杀了出关贸易的权力,本就是如同五雷轰顶,此时楚欢又一大杀招放出来,这群人顿时魂飞魄散。

    粮食无法高价卖出,将粮食留在手中,也就无法取得计划之中的利润,虽说粮食压在库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