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照规范来做事,断不会出现原来二百百夫长那种乱象。
出行的人员上,比虎,驱虎人是一定要去的。嘭卜啦还在自己家里维护被大黑三下两下打乱的秩序,估计三五年内是过不来了。
王川本来是想带阿母出去转转的,但阿母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愿意出门。现在她每天只在城里走走,连城门都不怎么出。看看什么的,在她看来没有必要,天下间还有比王城更漂亮的地方?
除了阿母外,王川把王室成员都带上了。这些人不是去南方探险,而是出门散散心。太江边的巢城基本完工了。宽一辈子没怎么出去看过,自从腿伤之后这十几年,就基本连门都没出去过了。这个时候正好带上他一起去巢城看看。
年纪不到四十的宽也显出老态了,王川后面准备让他把铁厂都放手算了。让他管理一下钢铁研究院打发时间就行。
宽妇先后为宽生了五个孩子。小的才四岁,最大的一个已经十六了。大的是女孩子,名为苍儿,也已经初中毕业。现在是王川的几个书记员之一。从她很小的时候起,便不缺肉食,此后有她哥哥王川照顾,基本没怎么吃过苦,也没什么大灾大病。女孩子长得青春靓丽,颇有几分气质,是新生代孩子里的花朵。作为书记员,她倒是争取到了跟着王川一路南下的资格,因而显得很是高兴。
王后终于也完成初中学历了,现在出任图书馆馆长,管理王宫和王城两个图书馆。她这次出行算是带薪休假。也算陪孩子出去玩玩。
两年前,她为王川诞下了另一个孩子,是个小公主。上船的时候,阿母在码头絮絮叨叨嘱咐着,小公主就在甲板上追着哥哥建国,以及年纪比她大不了多少的叔叔姑姑到处跑。
王子建国五岁,正是贪玩的时候,妹妹在追他,他却在追小鹰的两个孩子。王川的弟弟妹妹见到建国在追雏鹰,也跟着去追。两个雏鹰羽翼刚满,学会了飞行,它们见周围的人都恶狠狠的,慌忙展翅飞到桅杆上找爸爸去了。小鹰的老婆雌鹰倒还山一般站着甲板上,但它太凶了,没人敢靠近它。
为了让雌鹰不四下外出到处抓羊,王川用了一个阴损的办法——直接把它喂胖了。它的身高还没有小鹰高,但它的体重却比小鹰重了三分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它变得极少外出,能站着地面上也不上高处,能走一般也不飞,甚至也变得开始亲近人了——至少它知道靠近王川有肉吃。
王宫兽宠渐渐多,王川便也给个兽宠取名字。小鹰改叫鹰大,雌鹰叫鹰二,后面两个小雏鹰根据体型的大小名叫鹰三,鹰四。王宫里的四只老虎也如是。叫虎一到虎四。
虎一年级偏大了,留给了龙夫人照料没有随行。龙绿儿则开始上小学,也不能随行,众人上船,她便背着个歪歪斜斜的小书包,骑在虎四背上对着船上的建国呜呜哇哇的叫着什么。直到建国听到了,到船边许了一大堆好处,她才骑着老虎去上学。
从王城驶出来的船是二艘鲨鱼级,后面跟着几艘轻便的鲤鱼级。路途颇为轻松,一天多的路途走了三天,少有出门的宽一路欢笑。几个孩子也玩得尽兴。
巢城就在太江河叶原河交汇的位置上依水而建。它只有王城四分之一大小,因为用的人手更少,城里还有诸多地方正在建设。但城市的轮廓已经建起来了。船坞和水寨是最先建好的,现在早已开始造船和驻军。
王川在这里呆了几天,指导了一下工作,和家人在太江上游玩了一下,之后换了新造的大船,直接出海。
新造的大船称为鲸鱼级,设有三根高桅杆,前面还带球帆。这船载重多,空间也大,速度也并不比鲨鱼级慢。是十几年来造船工业的巅峰之作了。只是这船操作比较复杂,需要是水手数量也多。王川几人跟着操作了半天,驱虎人最先放弃了。他腿脚不灵便,爬桅杆什么的不方便。此后是比虎。上了桅杆以后,他发现自己居然会晕船。这还引来了王川的好一通嘲讽。
南下队伍是一只大船队,队伍里有一艘鲸鱼级,还有鲨鱼级,青鱼级各两艘随行。
沿江出海后,折行南下的行程并不算快。王川指挥着船队沿着海岸而行,基本走一日便会停一日。对外的说法是观察水情况,绘制海图,沿途探访。
实际上他把四只鹰赶上岸去捕去了。当然目的也并非捕,而是寻找小象。小鹰和小象熟悉,如果小象在海岸边二百公里内,以小鹰的视力,能发现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或者说其实也就只有这么一个能找到小象的办法了。要不然南方几百万平方公里,找一头象还等于大海捞针?
几只鹰早出晚归,弄回来不少物,鹰二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来。估计是大量运动后饿的,鹰二变得更亲近人了,它回来后常常找王川要更多吃的。估计此后离了喂养,它会活不下去。
如此走走停停当中,各种海鲜自然是吃到让人生畏。也在岸上发现了不少好东西,一些南方特有的药物,更多品种的作物,漆树之类的染料或者矿物等等。
除了矿产,王川一路上还去了后世几个大城的位置去看了看。这些地方现在自然还是一片荒芜的,有些地方还被上涨的海水淹没了。众人不知道大王这是在干什么,只是随行的书记员,如苍儿忠实记下了这些位置和行程。很多年后,有人看到这些记录,才发现这些地方大多都有些地利之便,对建城建港极有好处,对王川的行为也有了另一番解读。
当然,这一路上也并非没有遇到风险。一路过来,便遇到了几次海上的台风,尽管沿着海岸行走,但还是有了不少损失。人员和船舶都有,随船运的马匹等也有了些伤病。
到了这一年八月,船行到了南边的热带地区,弄了不少香料,吃了无数热带水果,再往南便要经过海峡进入另一个大洋了。这一路过来,走多了便也觉得海边的风景乏味,而且也没有找到小象的信息,王川便准备北返。
等回头走到后世的珍珠河口的时候,王川又改了主意,决定深入内河探探这条后世的第三大河流,于是沿河而上。结果这个冬天,他们便是在这个地方过的。
第390章 内忧外患
在王川决心探索珍珠河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太江腹地,风雨欲来。
王城外的稻谷低头,快到了收割的时候,半身鲜血的鱼尾从西北而来,经过了大片的田野,怒气冲冲骑马进城,随后冲入了立着两只石象的朝政院里。门口的侍卫想阻拦,然而马上的鱼尾只是用马鞭一卷,那侍卫便被放倒一边。
文官们正在树皮的带领下开会,鱼尾毫不客气冲了进去,手里拿着两把带血的刀。
两把刀被呛啷一声丢到冬熊面前,鱼尾红着眼睛吼道:“说!你们商务部干了什么好事?”
带刀闯朝政院,这是这个院子建立以后第一次。咋见之时,大家还以为鱼尾疯了要杀人,部长们或多或少被吓着了。灵把随身的手弩都拿起来了。看到鱼尾只是质问,便都坐直了身子。灵把手弩放在桌上。
树皮敲着桌子道:“鱼尾,有话好好说。你这样丢两把刀进来,算怎么回事?”他现在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养气的功夫算是练出来了,他往那两把刀上看了一眼,便看出其中一把不像是王朝出品,心里便跟着一紧。
听到老大开口温和,其他的部长则纷纷开始骂:“鱼尾,这不是你武院,容不得你在这里撒野。”
“滚出去!干什么?要杀了我们?”
“别以为我们没当军人我们就怕了你!”
这些部长大多十年前还在野外狩猎的,到现在身体可能衰老些了,但血性还在。鱼尾刚才的动作吓了他们一跳,让他们觉得老脸无光,这喝骂起来便毫不留情面。
神龙卫的人在后面出现,就要动手捉拿鱼尾。鱼尾自觉有理,自然是不怕的,眼看除了吵架,就要打起来了。树皮把本子摔在桌子上,喝道:“够了!”
挥手让神龙卫的人退到门外,树皮道:“鱼尾,今天的事情你不说清楚,回头我就让法院那边打到你半个月下不了床。怎么回事?”
鱼尾性格粗鄙,可不吃树皮这一套,只是指着冬熊道:“他做的好事,你问他。”
树皮道:“你不在西南巡视,拿两把刀回来指责我们的部长,难道你要说这刀是我们商务部的人卖给蛮人的不成?这两把刀一把是我们的没错,但另一把绝不是我们打造的。问冬熊有什么用?说,这刀是哪里来的?”
树皮如此一说,众人才细看起那两把刀来,很快大部分人都变了脸色。
鱼尾看了看树皮,敬佩点了点头,说起了这两把刀的来历:“这是我从蛮人那里缴获的!”
自从前些年知道蛮人四下掳猎孩童,王朝这边便判断他们在扩大自己,对抗王朝。此后,王朝也是有不少布置的,除了派人深入他们的腹地,打探消息之外。军部这边也不时派出小队,在他们周边进行巡视和小规模围剿。这算是预防和练兵了。
到这个时候,是鱼尾的部下在这边执勤。几天之前,他们一个二十人的小队意外遇到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的伏击。这种事情之前也发生过。王朝的军队这边,有武器衣甲的优势,又有良好的训练,遇到这种包围也是可以应对的。
只是这次两边交手之后,王朝的战士们才发现了情况不对。几百敌人之中,有不少人居然是使用铁器的。向来轻视周边的王朝战士咋然被铁器攻击,只道所有的蛮人都掌握了铁器了,心慌之下登时便被杀了小半人。剩下的人仗着高强度训练的成果,从人群中杀了出去,逃往大部队坐在的方向,被追杀了半日才获得了救援。
鱼尾将自己的部下救下来的时候,顺手击溃了敌人,这才发现人群里有人使用铁器。他心中大惊,抓了不少俘虏拷问,才知道有人将铁器卖了过去,甚至他们内部也有人会造铁器了。
这个时候,军制的铁器和民用的已经有所不同。而民用的铁器基本都是商务部在王朝内部贩卖。在鱼尾看来,这铁器显然是商务部的人买过去的。至于蛮人会炼铁的本事,肯定也是商务部的人出卖的了。鱼尾拿了两把刀,便匆匆回来质问了。
众人听了来历,洗净了两把刀细细观察。树皮还让人去找来嘭卜啦那边过来的人分辨,如此弄了半天后,鱼尾都等烦了,问道:“怎么着?我因为这死了十七个弟兄,商务部不给我个说法?”
冬熊从刀上收回目光,道:“我商务部从来没有将任何铁器卖过给王朝以外的人。我们的人也没进过铁厂,绝不可能泄密。”
鱼尾瞪起眼来:“你没卖?那这铁器是怎么回事?”
冬熊道:“这铁器的样式看来,是三年前打制的。”
鱼尾道:“那又怎么样?”
冬熊道:“三年时间,铁器如何经手,很难说清。总之,不是我商务部的人出手的。”
这边吵吵嚷嚷当中,壮牛听说了消息,从河对面的军营中过来了。他看了桌面上的两把刀后,也有些动容。两把刀里,重点不是流落出去那把。一如冬熊所说,现在王朝上下,使用的铁器不下不计其数,偶有流落出去的实在难免。重点是另外一把。
另外一把刀做工粗劣,刀的形状不规整,刀身的厚薄程度也不一样,刃口也早已嘣的不像样子了。壮牛和树皮等人都是最早跟随王川打过铁的,自然一眼看出这粗劣的刀具是手工打造出来,而且技术极差。王朝这边,早已不可能存在这样的铁器,要是现在的技术泄露,应该也不会弄出这样的东西来。这更像是有人重新摸索出了打铁的方法。
壮牛问道:“白石城的人看过没有?”
树皮道:“让他们看过了,他们说不像是他们那边打造的。他们现在也已浇筑为主。”
壮牛道:“我两天前收到线报,说蛮人疑似有开矿行为,我的人还在确认,现在就确认了。”
这话出口,众人面面相觑,整个会议室陷入了诡异的安静。
王川之前和他们说过,战争是提高文明进程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他们听了这话,一直对蛮人保持着小规模的战斗,用来练兵或总结武器军备的不足。认为这便是战争带来的促进手段了。现在他们才知道,原来所谓的促进是这个意思。敌人在战争当中也在强大。
这几年以来,根据线报得来的消息,得益于耕种技术的南传以及迁徙兽群提供的肉食,蛮人是数量是在成几何数增长的。王朝在南面这里控制的人口不过十五万,蛮人的数量现在估计已经达到三十万人了。
归其原因,王朝和蛮人也有管理结构上的不同。王朝这边的管理讲求理念通达,蛮人那边则只讲求数量。这便好比王朝这边是在取土建城,要烧砖瓦,要建沟渠街道,考虑各种分部和功能。而蛮人那边则是取土堆山。只要将土堆在一起便可以了,就算偶有塌方,只要不形成泥石流,便可以不管不顾往上堆。这样蛮人的数量增加的快也不为过。但城可以住百年,这的土山能堆积几年,就不知道了。
这些道理之前王川多少跟他们讲过的,这也是王川没有把蛮人当一回事的原因。
但现在想起来,如果这三十万人都有了铁器——在王朝这些官员下意识的认知里,自己十五万人拥有铁器已经能把王朝建成这样了,对面比自己还多一倍的人,岂不可怕?
众人心里闪过这些念头,有人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冬熊想起前面说的话,接着对鱼尾道:“这不是我们商务部泄的密。”
“这个事情,商务部还是有责任的。”带着两只大狗的狼婷从外面进来,让狗停在门口,随后道:“现在进入高级秘密会议,无关人员离开会场。”
部长当中,有些人认字不全,还是带了秘书参会的,这时候狼婷一提高级秘密会议,这些年轻的秘书便乖乖出去了。
狼婷任监察部长后,在王宫内部办公,只对王川一人负责。自她上任以来,极少出现在这样的场合里,但她每次出现都没有好事。她总能发现很多人私密里做的各种错事,然后不留情面的公开出来。就连树皮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她也敢当面诘难。这种人,实在没什么人敢得罪。外头甚至有传闻说,外面跑的那些狗都是她的手下,所以她能做得无所不知。
或者法院那些老头子是喜欢她的,因为她每次出现,法院都能忙活好些日子,处理好些人。
狼婷站在长桌尾部,翻起手里的本子徐徐开口:“很多东西我也在查,觉得还没有到公开的时候,但既然已经致我们的战士牺牲了,这里我便公布一些事情。蛮人的铁器来源目前只有两个渠道,一是如你们所想的,他们在挖矿炼铁。他们的高层里,有一个长老,名为黑脸。据说掌握了炼铁的本事。但这人是谁,从哪里来的,我查不到。我查到的是,这些年在我们王城或者是我们的铁矿待过的奴隶,有四十七人下落不明。之前你们识字的不多,也懒得登记,后面大王问起过这些人的情况,你们大多解释说是记漏了。现在我细查过,这些人里至少有十二人是逃跑了的。你们或者你们手下有些人为了逃避责任,没有上报。大王就说过,如果我们当中有秘密走漏出去,一般就是这些人带出去的。我怀疑这个黑脸就是这些逃走的人里的一个。这里涉事的人包括……希望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