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史前崛起-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母身边的人纷纷点头,最后一个女人说,小锥果不好带,要用兽皮兜。于是岩洞里的人纷纷检查自己腰上的兽皮,看到完整点的就交出来。看着那些破破烂烂的兽皮,王川估计也兜不了多少回来。

    阿母见王川看着,便把他叫了过来,也坐到同一个火堆边。一个比较高大的男人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问他脑袋好点没。这个是他爹。不过和他并亲近。他母亲死的早,后来他父亲和另外一个死了男人的女人结成夫妻,在死了一个孩子之后,现在他们又有一个刚能走路的孩子。

    他爹叫宽,因为他有两颗很大的门牙。

    阿母将手里的肉最肥的部分撕下来塞到王川嘴里,然后还再慈爱的在他脑袋上擦一把油。回过头来,她对众人说道:“这个冬天我可能过不去了。等这个火伢子长大一点,这些东西都交给他,你们多教教他。”

    这就是托孤的意思了。这话说得王川颇有感触。这个年月生存艰辛,饥饿,疾病,猛兽,天灾等随时会要了一个人的命。一个人能活到成年都不容易。活到阿母这个年纪的,随时准备着面临死亡实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自己在这个世界里也只能努力的活着,实在没什么把握说将来的事情。

    想到这些,他决定把自己能带给这个小部落的东西尽量的教会他们,说不定万一哪天自己意外死了,这个小部落的人还能从中受益。

    正好他们在说守夜和添柴火确保冬天能用火的事情。王川便把话头插了上去。

    “白天如果不用火的话我们可以把火堆熄灭了。我有一个很简单的可以保存火种的办法。”他今天已经和孩子们从岩洞外弄了些干燥的泥土堆在一个火堆边了。眼见大家烤东西烤的差不多了,便用土盖了一个火堆,说道:“只要这样把带木炭的火堆盖上,火种就会在里面留着。盖上后不要动它,明天要用的时候扒开泥土,就可以点火。”

    众人仿佛看黑科技展示一般的眼神看着他,缓慢燃烧的道理和他们解释不了,也就不用解释了。他们只要照做就行。

    半晌后,他老子宽才问道:“你就是这样从泥土里扒来的火?”

    王川道:“这样的火种保存只能保存一两天,如果火种熄灭的话就要生火了。生火我知道两种办法。一种叫压力生火。一种叫钻木取火……”

    今天他生火的工具还在,说着就给他们讲解了一遍操作流程。同时给他们讲了一下钻木取火的方法。不过钻木取火就没有详细演示了。这种方法要不小力气,他这个小胳膊小腿还操作不了。

    演示完众人看他的眼神就变得更加奇怪了,带着各种不明觉厉的崇敬。对于王川讲解的东西学会了多少,就只有天知道了。

    王川也没有细究他们学会了没有,要他们这些一心只知道找吃的人学习能力有多高也不现实。他们只要知道有这回事就够了,要用的时候能想起来会朝这个方向试试,这就会有成功的希望。他的努力就算没有白费。

    都说火的使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明灯。当他们从王川的取火的黑科技的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时候,王川便看到他们在火光里正在打磨修复各自的工具把木头上的尖石块用石头绑紧一点,或者把石头砸碎了,从里面挑选合用尖石片或者给破烂的兽皮打结,把它们变成能装东西的口袋,或者用石片刮棍子表面粗糙的树皮……

    吃饱了肚子的王川依照“记忆”走到一个石凹里躺下,看着那些忙活的原始人,闻着岩洞中各种奇怪的烟火味腥臭味道,听着岩洞外各种动物啼吼嘶鸣,觉得肚子有粮,精神舒畅。

    “活下去。”他闭上眼睛的时候告诉自己。

第3章 扭曲的藤条

    这一夜除了被岩洞外的兽吼吓醒,再被洞里奇怪的声音惊扰外,王川睡得还算安稳。

    太阳出来的时候,兽吼远去,大人们便拿着新整理的工具外出了。

    早餐惯例是没有安排的,孩子们在溪水里喝过水又看过火伢子拿树枝捅牙齿的奇怪举动后,准备去学习贝爷吃早餐的时候被王川拿着一根藤条拦住了。孩子中有几个比王川大的,力量值也比他要高很多,平时遇到同伴脑袋进水的这种情况,他们肯定会饱于老拳的。但现在鉴于他火伢子的名头,大部分都乖乖站着听训,只有最高大的那个站了出来,挥手就要告诉王川谁说了算。

    王川闪开这一拳,说道:“我是准备让你们帮忙弄捕猎的工具,既然你们要打架,输了是不是就都听我的?”

    那个大孩子道:“打输了我再说啊。”说时,又一拳挥了过来。

    王川不擅长搏击,但基本的套路还是懂的。这些只会蛮力的孩子还是先打趴下再说。对方一拳过来,他用了一个军体拳中的虚步砍肋,挡开拳头,就一把砍在那孩子腰眼上。那孩子被砍得一屁股坐在地上。

    大孩子揉了揉腰眼,很快站了起来,对着王川又踢出一脚。王川双手挡开那脚,用了一个弓步推掌,再次将孩子推倒地上。这次不等孩子站起来他就扑了过去,用了一个肩颈锁,将那孩子牢牢按在地上了。

    “听不听我的?”王川喝问。

    那孩子不能出声,蹬腿挣扎了好几次,都没有挣脱,渐渐就放弃了抵抗。王川放开了他,再问:“要不要再来?”

    那孩子低头不语,再不敢和王川对视。刚才那种窒息的感觉,再加上王川生火的本事,让他心里充满了恐惧。

    收服了孩子们,王川就把要求提了出来:早餐取消,所有人去折藤条,只要手指大小的,不听话的藤条伺候。

    既然决定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想办法做些工具出来,弄些东西喂饱自己顺便喂饱这些和自己一样的孩子们就是眼前能做的极限了。让整个部落的人都吃饱那是下一步的事情,现在先不管。

    其时阿母就站在他身后,正准备嚼东西喂养几个饿哭了的婴儿。阿母看着他的行为一脸好奇,却没有阻止。王川因此收服了孩子们,把他们指使了起来。

    动作快的夸一句,动作慢的抽一鞭子,折回带刺的棘刺的也抽一鞭子,就用带刺的抽……好吧,下不去手,让他跑了。太小的孩子不够力气就呆在洞口把拿回来的藤条上的叶子给摘了。

    第一次听从指挥的野孩子是痛苦的,洞口不时响起哭嚎,为躲避藤条四处躲闪奔走。

    王川自己在洞口附近折了一些做了示范后就拖着一大把藤条回来了。接下来把叶子摘掉,用交叉并十字的办法把藤条横十根竖十根拼起来,四边都留下一部分。拼好这个后,把四边的藤条折起来,然后交叉着穿上一根根藤条,同时拉紧。穿到半米高后,把多余的一部分藤条缴到一起算是提耳了。

    一个粗糙的藤筐成型,野孩子们如同又看了一次高科技发明一般被震惊了一回。原先被藤条抽打的怨气也不见了,一个个跑得飞快,抢着去折藤条。

    这样编的筐子其实很不耐用。王川力气太小,拉不紧编织的缝隙,同时生藤条干了以后,缝隙会变大,这样筐子就很容易散掉。如果用竹子或者柳条编可能会更好些。不过这里没有看到柳树,竹子倒有,但没有破竹篾的工具。现在这种情况下先要有,好不好是有了以后的讲究。反正满山都是藤蔓,坏了再编就是了。

    等藤条折的差不多了,王川便把孩子们叫到身边,给他们讲解示范了一下。编到第三个筐的时候,旁边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就基本学会了。又指点他们几句,留下他们自己折藤条编筐子,自己下了小溪。

    小溪里鱼儿不少,可能是大人们有意保留给孩子的口粮。而孩子们在没有什么工具的情况下,仅用手捞棍叉,收获实在是有限。没有被人类的工具祸祸过的鱼在面对筐子的时候表现极为不错。王川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捞到了小半筐子的大大小小的鱼,和一条应该是刚吃饱卷成一团用萌萌哒眼神看着他的水蛇。王川果断把水蛇的头用石头剁下来,把蛇身丢到鱼筐里。

    这让他觉得他必须要一条短裤,要不然下回水蛇把他身体的某部分当成鱼那就完了。死不可怕,这么被咬死就有点可怕了。

    回到岩洞口的时候正好日上中天,招呼一声捡柴生火,中午就吃烤鱼了。

    孩子们看到鱼的时候,个个眼睛都亮了,有这么多的鱼,白天也可以饱餐一顿,这是之前从没有过的经历。于是又大呼小叫着兴奋的去捡枯枝树叶,生火烤鱼。

    趁他们捡柴的功夫,王川看了一下他们一个小时编织的成果。很好,已经编了四五个筐子了。对这些筐子当然要求就不能太高了,前宽后窄那是设计风格,左高右低那是个人喜好吧,上方下圆这应该是制作别致了,不过这个底下留七八个窟窿的算怎么回事?

    但孩子们的努力还是值得嘉奖的,惯例把鱼给阿母过目之后,前宽后窄的给条没头的蛇,左高右低的给条巴掌大的鲤鱼,底下有七八个洞的给条泥鳅就打发了。

    阿母对他们编织的筐子和抓的鱼再次表示惊奇,用一双带鱼腥味很重的手又在王川脑袋上摸了又摸。王川借着分鱼的功夫躲闪,别的孩子却看得羡慕不已,一个个盯着他脑袋上阿母的手,连手里拿的鱼是大是小都没有在意。

    吃了烤鱼王川拔了两根蒲公英烤着吃了,就当餐后水果。入秋了,连蒲公英都有点老了。看来过不了多久就会降温。时间紧迫,吃完饭就不要休息了,继续编筐吧。这些筐子除了捕鱼之外,还可以交给大人用。他们如果能多拿点东西回来的话,冬天就好过一些了。

    把编织任务放任不管交给那些孩子是不太负责的。两个调皮的家伙趁着吃完午饭的功夫,拿着自己编的筐去小溪里捞鱼,半个钟不到回来手里拎着一堆湿漉漉扭曲的藤条,一条鱼都没有捞到。

    编织的工作进行到太阳下山。大人们回来前,王川指挥着孩子们收拾好筐子,捡了些柴火落叶进岩洞,点亮篝火等着大人们带着晚饭回来。

    今天的大人回来的比往常晚了些。男人们脸色沮丧,个别人还带着伤。他们带回的收获是好几串穿在藤条上的野山梨和半只被什么猛兽撕咬过的猴子。

    女人回来的时候倒是气色不错。她们表示今天去的那个大倒树的山坳里锥果子很多,她们见带不了多少回来,就在那边吃饱了才回来的,晚饭就不用分东西给她们吃了。

    她们带回来的锥果子并不算多,十几个女人,用一堆破烂的兽皮包裹的,倒出来后估计没有三十斤。算起来,估计不够部落众人一天的口粮的。

    当阿母带着孩子们拿出中午剩下的鱼和编了一天的十几个筐子的时候,大人们又震惊了一把。特别是那些女人,她们见到筐子的时候那放光的眼神,让王川找到了后世女人在lv专卖店里同样眼神的历史。上下打量,爱不释手,试挎试提的折腾劲跟后世的女人也没什么区别。

    女人们表示,有了这些筐子,明天一定可以把那些锥果子全都搬回来过冬。这样这个冬天就不会饿到人了。王川心里表示怀疑,锥果子这种东西他知道。他在这边醒来的时候,阿母给他喂的就是这种东西。这是一种和板栗类似,但是只有指头大,形象像热气球般上圆下锥,表皮包裹针刺和硬壳的小坚果。

    这种坚果成熟以后,针刺壳会裂开,小坚果会落下,采摘几乎只能靠捡。成熟时候看着漫山遍野,实际上过不了三五天就会被各种啮齿类动物啃食干净。这个时候如果有适合的工具去这些地方抓老鼠兔子的话,说不定还会有些收获。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就算了,这些拿着石矛木棍连双鞋都没有的家伙冲到锥果子树下,估计还没有找到动物,自己就被针刺给放倒三五个。

    这些男人们明显还留在追着猎杀猎物的境界。据他们说,他们今天是拿着新打磨的工具追着一群鹿的,结果没有追上,后来在回来的路上见到野梨,准备摘一些还遇上了猴群以及追捕猴群的大猫……这结果自然惨烈。

    米多米少都得吃一顿。今天的收获不多,锥果子还得留着过冬,王川分到的是今天自己捞的半条鱼以及两个野梨。

    这些梨子看着青不拉几的,有拳头大小,咬一口,口感又粗又涩,差点没把舌头涩麻了。仿佛肚子永远没有底的孩子们皱眉咧嘴地嚼着吃,眼泪都要下来也不知道换个吃法。

    王川决定把它们煮着吃。没有锅什么的就用树叶包着,把埋留火种的泥土扒开,埋进去,想想顺便把鱼也裹着树叶埋进去了。看着宽是他老子的份上,也把他的埋进去了。然后上面点火,半个小时后扒开火堆。一股蒸鱼的味道传来,夹着奇异的果香。

    香味再次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东西可以这样埋着烤?梨子还可以烤着吃?

    不理这帮没见识的,鱼要趁热吃,梨子可以晾一晾。手抓不了,就用木棍子夹着吃,树叶上的汁水也有蛋白质,不能浪费了。

    众人见王川吃得汁水淋漓,对比自己手上烤的干巴巴的肉块,忽然觉得那样吃应该会更美味。明天可以这样试试。还有那些烤过的梨子,能吃吗?

    吃完鱼开始吃梨子,咬一口软糯香甜,这才是正确的吃法嘛。王川吃的满脸享受。这样埋烧的梨子和蒸过的差不多,水分保持得很好。蒸熟之后的梨子果酸被破坏了,变成了淀粉状的东西,咬起来粉粉的,跟吃米饭差不多。

    见王川吃的享受,他老子抓起一个咬了一口说好吃,说好的分配主义就被破坏了,其他几个梨子眨眼间被抢走。年长尊崇的阿母也拿着一个用一嘴烂牙啃得欢快。

第4章 绳套

    接下来几天,王川把编筐的工作交给了部落几个女孩子。把下水捞鱼的工作教给两个大些的男孩子。自己则带着另外几个男孩子转遍了附近的树林,期望从中找到一种像亚麻或者苎麻这种植物出来。

    以部落的大人外出的情况看来,想要每天把晚饭吃饱,最好也是自己动手了。要不然晚上又得啃一点野果茎块然后半夜饿醒。

    想要晚上吃饱,只靠小溪里的鱼就不现实了。那些鱼可能过不了几天就会被捞光了。王川想到了搓出绳子来,做点小的陷阱,捕捉小鸟兽。

    传说中,中国的麻种植有一万年之久,这个岩洞的人也生活了一万到十万的跨度,周围找找说不定能找到呢。只要找出来了,不但绳子什么的有希望了,裤子也有希望了。结果并没有发现什么苎麻,倒发现了另外两种有用的植物。

    一种是紫苏。这是一种叶子呈紫色,带芳香味的灌木,叶子可以做调味料,煮鱼的时候放一点,可以去腥。王川后世吃过。他现在的这个身体也吃过这种东西的嫩叶,是贝爷食谱比较受欢迎的嫩叶之一。现在入秋后紫苏的叶子老了,嚼起来有些发苦,就不能生吃了。不过现在天天吃连盐都没有的鱼,可以放点这东西还有什么别的可说的?

    第二种也是灌木。王川在折断这东西的时候,拉出了好长的一条皮,于是意识到这东西可以当麻用。后来试了试果然发现这种灌木的皮很是坚韧,比起苎麻来应该也差不了多少。毕竟前世不是植物学家,他不认识这种植物。不过没关系,不认识就随便叫一个名字完了,为了区分苎麻跟亚麻,这东西以后就叫二麻了。

    在这种二麻身上用不了苎麻的取纤工艺,这东西的纤维和皮粘得很紧。用手撕可以撕成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