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韦嫂子和青樱闻言都是一惊,夏小满以前也管过几次事,但都是走温和路线,不待见地也留了余地,没重责过谁。现在说这些话,极是决绝,像是要肃清府里的人一般。
青樱叹了口气。道:“二奶奶,凡跟过来的……都是爷信得过的。”
夏小满一怔,寻思寻思,自己方才说地好像是有点儿绝了,不过也是这么想地。有些错误。不能犯第二次。她不知道谁善恶,但是一旦发现恶了,绝不姑息,没有什么事不过三,有时候一次错误就足以致命。
她便只点头道:“我知道。我也说了,就是因为是老人,是爷信得过。所以才不用我多说。说句场面话。叫越是被信任地,越不应该辜负这份信任。要是白话说。那就是不能叫自己人捅刀子了。”
青樱自然也晓得这规矩,也晓得她的意思,只是人也见多了,手段也见多了,有些时候那些人,背叛说不上,却或多或少会有些含糊吧。这,二奶奶到底是没经过大事的,容不下一点儿含糊,难啊……这怕是要适得其反……
她犹豫了一下,仍劝道:“到底是用比旁人省心的,若没了他们……”
夏小满不由笑了,道:“我倒是听不懂你说什么了,可能我也没说清楚,我不是要撵谁啊,只是现在重新开始,这些人也需要重新估量了。我知道原来六爷的规矩就挺严的,府里也有府里的规矩和家法,这些人能被六爷信任,也是有能耐也有心地。但是现在出来了,六爷自己当家,这些人论哪个在六爷面前都是得脸的,都有体面,现在会不会因此倨傲,也不好说,只怕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最后变得不服管,都不知道谁是爷了。再有就是,若一开始规矩就松了,往后只会越来越松,松惯了的,再严也难了,后来他也许自己并不没有做爷的意思,却是怠慢了差事。”
一旁地小韦嫂子点头陪笑道:“二奶奶这话极是!只不若方才当她们说了,也是个警示。”
夏小满一笑,道:“都说了不是敲打。就是不说重话,点到为止,才能看出来谁是守规矩的呢。”
小韦嫂子不由愕然,欲擒故纵?!二奶奶这是动真格的了?
青樱摇了摇头,低声道:“二奶奶,不是奴婢说嘴,这人心深浅……”
夏小满也叹气,她也知道人心不可测,所以也没一下子丢出重磅炸弹轰人家去,怕一下子炸出刺儿头来,反而不好收拾,这话也不过是跟着青樱和小韦嫂子说了罢了。她本意是防患,也是试探,多少也有些欲擒故纵,等着抓了证据才好叫人心服口服,
“我知道。”她只道:“所以只和你们这么一说。咱们且看将来吧。”她结束这个话题,问小韦嫂子道:“船上的东西收拾出来没?”
小韦嫂子忙道好了,出去取了清单来,道是只等着这边把给各家送的礼分出来,好再分好入账。
夏小满和青樱商量着明日大小姐年诺就过来了,这边还有什么人家是要走礼的,怕是要她来指点,不如这礼先不分,明日得了准信儿一遭分了送去,免得送礼有了先后,倒叫些小心眼的人挑理。
而后便是仆从分房,下房就在二门外,夏小满和青樱便一道出去瞧了一圈,一手掐着宅子图纸,一手拿着花名册,一户一户商量着,有几间独立小院就给了几个管家,这倒无可说地,而这从年府跟过来地,除了几个单身小厮,大抵是合家过来的,不止是媳妇还有孩子,便就尽可能安排一家人住一起。
好容易分派完,夏小满瞧着一处标记,问道:“这是什么?”
青樱瞧了,笑道:“是冰窖。因在地下地,故做个标记。”
夏小满来了兴致,想着去看。
青樱忙劝道:“冰船比咱们早到的,窖里已是放了冰的,冷得紧,二奶奶还是莫要去瞧了吧。”
夏小满笑道:“因为没见过,所以想看看。咱们穿厚些,估计没事吧。”
她以前在零下三十几度时候晚上看过冰灯,在冰城堡里呆着,那才叫冷,比冻库还冷,这会儿只是去看看冰窖,就一会儿,该不是大问题。
青樱本不肯,但见她一脸好奇,执意要去,只得应了她,叫人开箱子拿了最厚的斗篷出来,又叫换了皮靴,这才带了她去冰窖。
这冰窖设在地下,为了隔热保温,挖得像迷宫一样,拐了几拐,前后三道门,层层密封,都是叫两个小厮合力一起推才推开厚壁的门,而越往里走越是寒气逼人,到了最里面已是觉得汗毛孔都带冰碴了。中心地带分了四个窖,三大一小,堆满了一尺见方的冰块,从底码到顶,冰块之间都是拿草席隔着,以避免冰融化再结冻后黏连。
小窖里冰不多,又有几个半人高的大鼎放在一旁,上面扣着盖子,夏小满瞧了两眼,没看出来是什么,因着里面实在太冷,又有些低氧,呼吸不畅,她便忙退出来了。
待回到院里,换了衣裳,夏小满才问小韦嫂子和青樱道:“那两个大鼎做什么的?里面放的是能吃的冰?”
小韦嫂子笑道:“二奶奶,那是冰釜,天热时存吃食用的。”
卷四 醉酹寒香酒一杯 16、走进新时代⑤
冰釜,天热时保存食物的。传说中的……冰箱吗?夏小满咔吧咔吧眼睛,啥是冰箱?就是一个箱子,里头都是冰……这个笑话和冰箱一样冷。
小韦嫂子见夏小满没动静,还道她没听明白,因想起她醒来后已是冬日,自是忘了夏天用冰诸事的,忙笑着解释道:“二奶奶怕是不记得了。您也知道这菜蔬肉鱼都是要存些在厨下的,冬日里天冷,放外头也不会坏。夏日却是不成的,旁的还好,这肉、鱼却是存不住……”
夏小满嗯了一声,打断了她幼儿园大班式教育内容,道:“韦嫂子,这个道理我知道,只是不知道怎么存,冰釜里装满冰块,然后鱼啊肉啊放冰上?”
小韦嫂子道:“肉若是整扇的便放到大窖那边。劈了的肉和鱼盛在铜匣子里,再存到冰釜里去,拿冰埋上。用时再起出来。”
“筒匣子?”夏小满奇道。那是什么?竹筒和匣子?鱼放在木桶里?好像是有这么存的……
“二奶奶要瞧?”是得瞧瞧,要不夏天不闹笑话了?小韦嫂子忙吩咐了小丫鬟去管家什的媳妇子那边取两个铜匣子来。
青樱在一旁接口笑道:“二奶奶原是见过的。腊月里拾掇灶上,还寻出个窖里夏天送肉鱼过来用的铜匣子,不知怎的竟没有取走,奴婢记得那天二奶奶在灶上蒸粉团子的。”
夏小满使劲回忆了一下,那阵儿自己是在厨房学做家常菜的,粉团子什么味儿她都记得,可那筒匣子长什么样来着……?全然没印象了。只得摇了摇头,笑道:“还是你记性好,我都记不得了。”
青樱笑道:“因着那天二奶奶还问了奴婢好些话,奴婢才记得的。二奶奶问家里不是有管家什地,怎的没查点入库。奴婢回说必是要查点的,窖上怕是送得多了,自家也混忘了。少不得自掏银子赔上。二奶奶又问,左右出不了这一府人,怎的不挨处问问?那一只匣子……”
“那一只匣子纯铜造的,就算壁薄用不了多少铜,也值不少银子,多问一句不就省下了?……”夏小满拍了拍额头。她脑子里装的全是钱吧,记忆模式巨神奇。一提钱她就全记得了。
青樱点头笑道:“正是这句。”
夏小满暗暗吐了下舌头,原来说的是“铜”匣子,她想了下,记得好像就是铜铸地饭盒一样的东西,还雕花的,不过当时看着锅,也就没太注意,只当普通的盛器,没问是做什么的。
铜导热性能比铁好,这个她还是知道的。原来不提也就没想到这茬。只定向思维了,想着用铁做模具,现在看来还是古人高明,用铜做模具更好。不过铜器要比铁器贵多了,这模具要是少做几套,还得想法子周转,冰块现吃现做?做了倒出来装盒子里存着?怎么能保证放在一起不黏连呢……
她想起窖里那些用草席隔着的冰块,问青樱和小韦嫂子道:“窖里地冰。拿草席裹的,是驱暑气用的,还是吃的?怎么吃?去了外面沾草的?”
小韦嫂子笑道:“这宅子先前怕也住的是讲究人家,冰窖尚有分窖,饮冰和消暑的就分置两个窖里。二奶奶想是方才没注意窖上的标记,这一遭冰和窦家的冰也是分开放了的。那隔地哪敢用草席?是麦秆子编的席子,最是干净的。只是饮冰到用时,也要去了外面一层添冰盆,中间的方敢给主子奉上。”
夏小满点点头,听这么一说心理上还能觉得卫生一些,虽然实际卫生状况实在不咋地。还是自己做冰安全呐。不过一个夏天要消耗的冰实在不少。玫州天热,现在才二月。已经觉得风都暖和了,这种气候估计在四五月就会很热了,怕是会一直热到九月底十月这样,这有半年多都是要用冰的,消暑的那些原始冰块就可以了,食用的自己做地话……能做多少?库存的冰温度够不够让自己大量造冰的?放水进去结冰可是要放热的,再热交换,再融化……余下的……
她趴到桌子上,头疼啊,她物理学得也很烂……不算计了,那就大量贮备冰吧。她记得原来有书说过,一般窖里藏冰都要是实际用量地几倍,也是备出来融化的份。
“咱们这回备了多少冰?”她问。
小韦嫂子和青樱两人记得都是拢共五百方,因着冰和窦家的冰都是分等的,每等具体多少她们也都记不清了,便忙着去找账册子来查。
夏小满无力的挥挥手,道:“不用了。我就这么一问而已。”因为她发现,即使说了她也没概念。
青樱瞧了夏小满一眼,略带了些劝意道:“二奶奶这是要……再添置些?往年爷不能用冰,咱们长生居也便领十余方就足够一夏了。”冰不是旁的,一直都在化,现下添了,夏天用不了,再过一冬,白白折损一半
“所有人都算上才用十来方?”夏小满问。原来应该是只有主子和大丫环用吧,如今买这么多,可能是带上了全体这五六十号人的份儿,要不然从十来块到五百块……这是质地飞跃啊。
青樱一怔,倒是不知道怎么回话了。
六爷体弱,这些年也就只是最热那些天里上房用些,姨娘东厢这边……用地实不多,她虽是有份例的,但因着爷不用冰,府里分过来地冰就少,轮得上姨奶奶那边她就用,轮不上她也不会吱声。若说领冰多些的就只有去年,因着青槐有身子,夏日里屋内闷热,她常透不过气来。夜里也睡不安稳,这才问爷置了些冰放到她西厢屋子里。
这些事……她如何提得?可她若不提,又怕二奶奶再去问旁人,哪个脑子不灵光的再照实回了,这二奶奶好不容易才忘了旧事,岂不是惹她烦心?
青樱这边正犹豫着,那边倒有人与她解了围。派去取铜匣子的丫鬟回来了,后面跟着专管器皿家什地执事媳妇穆嫂子,这媳妇倒是乖觉,听说二奶奶要看夏天里用的冰家什,忙带了两个婆子过来,不止拿了铜匣子来,还把冰碗、冰盆、冰炉也都拿过来了。
夏小满没想到这时代用冰器皿上有这么多讲究。最普通的就是冰盆了。和炭盆一样,里面放冰,直接放到屋里就可以。冰碗其实也跟小盆似的,就比冰盆多一层两层相套的大小碗,外层大碗装冰,小碗坐在其中,里面装羹汤冷饮,以确保在吃的过程中持续低温。
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是冰炉,也是熟铜地,上端是圆柱型。下端却是圆锥,底下有接水的小桶。那圆锥设计是排水用的,冰块放入其中,慢慢融化,水就顺着圆锥顶端的开口滴入小桶,以免冰泡在水里融化得更快。圆柱上层还有两层镂空漏罩隔板,顶端是半圆形镂空罩盖,镂空设计是为了排冷气的。而那两层隔板上却可以放冷饮、瓜果等,又不挨着冰,又能“冷镇”,简直就是室内小冰箱。
夏小满琢磨了半天最后是彻底服了,她就没本事设计这么个东西出来。她也就只能打几个花样铜模具。冻些花样冰块,做些没技术含量的东西吧。
铜匣子大小不一,有三扎多长的,放整鱼地;也有一扎半长跟饭盒似的,放整只鸡鸭或是放切成块的肉类的。匣子上錾了不同的花纹,以区分内容物,錾什么图装什么肉。这錾着猪的匣子里就不能装羊肉。以免用的时候混了,误将羊肉当做猪肉用。
她原还暗自嘲笑古人迂腐。这非要画图,直接刻写“肉类”,岂不是什么肉都能装了么!这每样图的匣子都有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要有几十种肉,还要备千八百个匣子不成?太浪费了!她还琢磨着,给这盒子上做个槽,能放卡片的,往后是什么鱼啊肉啊的,就可以直接写到标签上,往槽里一别,简单明了还节约。
后来细一琢磨,才晓得是专器专用,比如羊肉膻,若猪肉和羊肉用同一器皿,是容易串味地虽然实际上在并不严重,但是这些舌头出奇好用的讲究人还是能吃出来吧。
她叹了口气,标签还是要做,贴侧面比较方便,然后再做一个架子,把贴了标签的匣子往上放说……哎,她这眼前就浮现起食堂蒸饭那蒸箱里码着整整齐齐的饭盒来,做个架子,仿照那个冰炉吧,冻两层冰板中间夹一层空档,留放铜匣子的。如果室内温度能保证,冰釜就没太大意义,可以撤走了,省了不少空间,省了不少事。关键是,她的冰块也能放在这架子上冻……
她琢磨完那匣子,拿过纸笔,信手画了几笔,琢磨个合理的图让人去打来,还有她的冰块模具……
外面小丫鬟一叠声地问好“表小姐”,夏小满这一抬头,瞧见纪灵书笑盈盈的飘进来。新上身一件嫩绿嫩绿的衣衫,跟满院子嫩草嫩芽一样,瞧着可“春天”了。
夏小满忍不住笑了,好在丫头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