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与官斗的真理还是告诉华曦,当上个小官总是利大于弊的。
要去晋岭,少不了要准备齐全,这方面自然不需要华曦自己来操心,因为旁边有员虎将百战呢。
百战整军备战需要些时间,华曦自然不会闲得坐在那瞎瞌睡。想来想去,华曦还是觉得到长阳城中四下走访一下为好。因为自己这段时间虽说在这长阳呆的日子不短,但了解到的东西还是太少了。
长阳城是一座中型的土木城池。因为地处边陲的天水和帝都承留的中间,因此这里不但有边陲重镇的彪悍武勇之风,也有帝都那奢华礼仪之气。可以说,长阳很好地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民风交融在一起。
这一次,因为自己已经少有根基,华曦的心情也踏实了不少,对一些机构任务也专注了许多,细心了许多。
这长阳城中,几乎所有的任务都是从榆罔的行宫以及军营这两个地方,通过竖立公告牌来发出去的。
行宫发布的任务包括了目前一个氏族联盟的方方面面,当然主要是内政方面的。包括内政方针、建设、交通、贸易、农业、矿业、手工业、水利、司法治安等等。
因为年代和大家普遍意识和见闻的原因,并不像目前的社会制度,大事小事都是上面说了算。这长阳部落关于这些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改进方面,经常需要通过公告希望一些高人能够提出一些帮助。社会也是在这种“不耻下问,广听谏言”的风气下慢慢进步和完善体制。
至于军营,则是发布军事任务。包括筹集军粮、押运军粮、城防建设、军资筹备、侦查敌国、士兵训练等等。
和内政一样,军事任务也是如此。如今私有制逐渐普遍,财力雄厚或是关系背景宏大的个人和集体越来越多,部落有时候也会向这些特殊人群求取帮助。
华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知道如果自己花费点时间在这任务上,长阳部落的大致情况也就能够知晓一半了。不过,自己可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耗费在这个上面,毕竟自己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眼下区区一个长阳。
在长阳城的西面,是荒芜无际的平原地区,也就是自己走来的天水方向。
南面则是长阳氏族族民的母亲河——长阳河。大河周边俱是大片已经开垦好种植的农田。长阳城的农田大多主要集中在南面,数量不少,足有数百公顷。但比起辽阔广袤的大平原来说,这点面积根本不算得了什么。
东面,华曦来了这么久还没到过长阳城的东面。让他吃惊的是在城寨东面数里外有一片辽阔的湖泊。那湖泊的源头不知在何处,但却与旁边的长阳河相连,如同一条翡翠链坠一般,晶莹通透。
第298章 古代黑社会
一些族民在湖泊的附近活动着,有的族民甚至还在湖泊的边上似乎打捞着什么。
看来,这片湖泊如此辽阔,碧波荡漾,必定栖息生活着数量庞大的鱼群,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族民围着那湖泊转悠了。
华曦看到这里,忽然眉头一皱,沉思了起来。
这长阳城的原住民人口已经是过万之巨,如今新迁过来的部落众多,暂居分布在城外的人口少说也有六七万,他们的食物来源…………
一、他们乔迁过来携带的大量物资对长阳集市上的粮价造成了很多的冲击。如今粮价虽然涨价不大,但量再大也禁不住人多,粮食再多也禁不住口众,相信不久就会到了粮食紧缺的时候了。
长阳的田地虽然不少,但现在可不是21世纪,也没有袁隆平,亩产着实让华曦没感到多大的信心。
二、山林平原上栖息的兽群。总量虽多,但随着人口的不断激增,靠近城寨出没的兽群已经越来越少。最起码他华曦自己是已经好几天没看见什么大型兽群在附近出没了。再说,一个民族或是部落的兴起和繁衍,必要条件就是农耕。如果一个部落将狩猎作为主要食物来源的话,那这个部落肯定是无法强大起来的。即便强大一时,也维持不久。
三、便是耕作开垦。这个也是长阳目前最主要的食物来源,狩猎捕鱼和采集则为辅助手段。这也是一个国家即将产生的迹象。
华曦赤着双脚(那草鞋早就烂了,还没来得及买)在这辽阔的湖泊走了大半天,方才将湖泊给绕了一圈,并大致估量出湖泊的大小面积。纵深的估计有十来公里,宽度在最狭窄的一段也有四五里,是个较大的淡水湖。
“殿下,这个湖还真是大啊!”跟随自己的是那个什长,边走边忍俊不住地叹道。
华曦点了下头,带着5名族人就准备往东门返回,忽然在自己前进方向上一处人群中出现骚乱和吵骂。
华曦驻足不前,打眼望去。只见前面有几群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大声指骂推搡着,有些人还抄起了木棒准备打架似的。
看样,似乎是发生了纠纷。在那里还有许多族民围了起来看热闹,少说也有好几百人。
出于好奇,华曦带着5个族人小心靠了上去一看究竟。
只听围观的其中一人忿然道:“操,又是姜申那帮人过来抢鱼,这里还有王法吗?”
他的忿然立即有人响应道:“就是,难道他们不把这辽阔的长阳湖给霸占了,就不肯罢休吗?”
又有族民听了不屑道:“什么?就他们这点人还想霸占长阳湖?真是说笑了,你没看这里好几个部落的战士吗?哪个爷们不是这么霸道的,谁也服不了谁,我看这回有戏看了。”
华曦一听,心想:操,看来这部落的性质也开始发生改变了。大中部落可能成为日后的诸侯,小部落酋长可能成为地主、富商,当然,也可能成为黑社会的鼻祖。看来这古代的词汇太少了,这姜申的小部落哪是什么安分守己的小部落,根本就是一群有血缘关系的土匪、强盗、黑社会嘛!
华曦顺口问了一句:“哦,这几位小哥,他们人很多吗?竟然在大酋长的眼皮子底下为非作歹?”
那些人打量了华曦几眼,一身比自己这些人明显高档不少的布衣,与众不同的气质,想必也是个厉害的角色。
“最多的那伙人也就二十几人。这些人整天无事斗殴,前段时间因为和一个小部落在城里打架,结果被守卫逮住教训了一顿。现在还是没长教训,天天来这长阳湖收取保护费呢。咱们都是这城中的普通族民,不敢招惹他们呐!”一个年约三十的汉子叹气道。
汉子说完,他旁边的一个青年一时兴起,说道:“这位兄长,我观你气宇非凡,想必大有来头,如若是能替我们出头教训一下这些人,我们…………”
华曦一听就连忙打住:“不不不!我只是一个做小买卖的商人,你们原居民都惹不起,我又如何敢去拂他们虎须啊!”
见华曦承认自己的身份,众人也就不疑有他,便不再理会华曦,继续对着场中的“犯罪团伙”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还有甚者也不知道从哪听来的还是自己编造的,对周围的族民说着各种流言八卦。
姜申——
华曦站在围观的人群中淡然地看了一会,无非就是几群黑社会团伙为了争抢长阳湖这块渔业资源丰富的肥猪肉(收保护费啥的)而发生的纠纷。
对于这类争夺利益而发生的一系列行为,华曦本人是绝对不排斥的,相反还持支持态度。如果天下太平,那自己还怎么混起来。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现在这个时势下,要想太平恐怕也不太可能。
这天下要想真正太平安稳下来,恐怕要等到尧舜时代了。
华曦见天色已经渐渐昏暗下来,没有再多待,直接带着族民就奔往东门。
现在的乱七八糟的小帮会团伙(一些彪悍民风,类似狗头族的小部落,专做打家劫舍的勾当)太多,一天冒出数十个,今天起来明天可能被灭掉,他不想过多插手进行干涉,再说自己现在也没能力干涉。等到这些团伙一个接一个的吞并其它团伙,渐渐膨胀壮大,形成几个较稳定的黑社会团伙时,就是自己出手的时候了。
回到自己商铺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昏沉了下来。入夜后,华曦明显可以感觉到温度再次下降了不少。以自己一个南方人对温度变化的感觉来看,现在的温度怎么说也降到了16摄氏度左右。在这些世居中原的族民来看可能没有那么大感觉,但对华曦来说却是十分明显的。
忽然,刚刚关上的店门忽然传来砰砰的敲门声。华曦打开一瞧,发现敲门的人赫然是那天早晨自己与他约定的猎人。在他身后还站着数十个背负着一捆捆厚厚的兽皮的猎人。
第299章 长阳隐患
…………
华曦收下他们带过来的兽皮后稍稍一检查,发现兽皮的剥取十分到位,整张兽皮都保存得十分完整,没有过多不必要的剥除。
此次,华曦一共从他们的手上获得四百多张大小兽皮,并且听他们交易后握住铜币的兴奋样子所说:他们临近数十个小部落的猎人手中,没有卖出去而积压下来的兽皮还有几千张。之所以这次没有全部带来,是不知此次交易是否顺利,现在他们可是都放下心来了。不日便将全部兽皮收集送过来。
对于这个消息,华曦自然十分开心,也吩咐起担任掌柜的族人密切留心此事。一旦收到其余兽皮后,立即存放起来。华曦并不打算将兽皮缝制成衣,因为自己可没这么多资源让自己缝制成不同尺码的衣服进行售卖。反正将兽皮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高价卖出,或批发,或零售皆可,那些购买者都可买回去自己进行裁剪缝合皆可穿起来。
华曦估计最多一个月,这天气肯定就会从凉快转入寒冷。届时皮毛生意必定能够火起来。华曦的自信源于两个:看得起眼这皮毛的小商贩没有自己这么大的资本进行及早收购。毕竟积压一笔不菲的资金来囤积皮毛,可不是人人都可以的。资金充沛的大商家却看不起这皮毛生意。大贵族就更加不会动这里的心思,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侮辱。
在华曦看来,管它做的是什么买卖,只要不是‘太过’伤天害理,只要能赚大钱就不用考虑太多。
城内,大酋长的行宫。
一间堆满了竹简的书房里,几盏晃动着跳跃火光的油灯在这黑暗中撕开了小片光明。大酋长榆罔穿着两件珍贵的貂皮大衣坐在案几前,脸色凝重地凝视着案几上摆放的一张羊皮地图。
地图上面用笔墨描绘着整个长阳部落附近的山川江河,也标注着长阳城北面晋岭内大大小小的山戍部落分布。另外,榆罔更多的目光都集中在地图两处用大黑点标注的两个地方:史皇仓颉氏族和令支氏族。
这两个氏族部落都是在炎帝部落的境内,但却并不属于炎帝册封的大酋长部落。他们和那些山戍一样,皆不向炎帝表示归附,属于炎帝部落至今仍未能征服的氏族部落联盟。他们和山戍是炎帝部落境内目前最大的三股威胁。神农氏政权和这几个异族政权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非但未能征服,反而因为外患不断来袭,对这几个氏族政权的制约日渐减弱。
史皇仓颉氏的先祖也是燧人氏的北方支脉,其族属早期主要活动在渭水流域。
仓颉的母亲是史皇氏族的一名女首领。传说史皇氏感天地之灵气而生仓颉。仓颉“生而能书”,后来成为创造文字的大师,被后人尊为文字的“始祖”。
仓颉从小聪明机智,成人后被族人推选为大酋长。当时正是炎帝神农氏四任帝姜明执政时期,仓颉认为自己独霸一方,没必要遵从别人为帝,于是拒绝朝拜炎帝,并且率族人东征,占据了大片土地自立为帝,号仓颉氏,立都于阳武。
令支氏族政权和史皇仓颉氏差不多,不过无论是领土还是实力都比史皇仓颉氏要弱上许多。且不说炎帝部落这边的军事压力,就连山戍也偶尔会长途跋涉过去骚扰。
这两个氏族俱在炎帝部落的疆域边缘,但却十分靠近长阳部落的东北边境。距离长阳城大概也就数百公里的距离。
对于这几个大患,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炎帝对长阳大酋长最重要的政绩考量。现在,榆罔正是为此事而烦恼。
司马大人进言道:“大酋长,山戍和那两个氏族虽强,但我族新迁部落人强马壮,拥有大量的兵员,只要调集这些部落的军队出征,必可安保我长阳子民的周全。”
另外一个官员也连忙附和道:“这短短数十天,新迁部落的部队为了获取封地,已经斩杀和俘虏山戍不下千人,可见战斗力十分强大。只要我们…………”
榆罔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观点,只是朝另外一个官员问道:“司工大人(建筑水利方面),你那里进行得怎样了?”
司工慌忙道:“回大酋长,臣正在加紧囤积石料,并且设计新城池、在城外数里进行实地勘察。不过关于修筑新城池之事,臣认为还需要缓上一缓。我长阳城现在没有足够的民工去修筑城池,新近俘虏的山戎奴隶也不过数百人。况且现在天气转冷,仓促筑城,只怕会累及黎民百姓啊!”
榆罔听毕连忙摇头道:“不,不能管这么多了。我长阳部落系关帝都安危,如果长阳城沦陷,后面的帝都必将无时无刻不处在蛮夷之人的窥测之中。务必全力囤积木石,完成新城的设计。呆木石土料足够后,立刻召集民工筑城。至于缺少劳力,你可相机行事,实在不行就征调各部族的族民劳力。钱财方面,尽量想办法筹集吧!”
司工拱了下手,道:“遵命!”
榆罔又朝另外一员官员问道:“司徒大人,你那的情况呢?”
司徒道:“臣最近一直在忙着安排新迁部落的安置问题。这段时间随着新迁部落的不断增加,治安急剧恶化。城内每天发生的争斗闹事的多达数十起,城外更是不下数百起之多。臣以为应该制定更加严厉的刑法,对那些胡作非为的新贵族予以惩罚。不过刑不上士人贵族,鞭挞其部族,以示惩戒。”
榆罔一听就摆手道:“不行!我看此厉法一出,恐怕这城内指挥更加混乱。这些惹是生非之人,我看大多皆是无事可做,给他们安排点事情便可解决掉。”
司马道:“大酋长,臣有一计。”
“说!”榆罔道。
“只要立刻颁布任命状,提拔部分新迁贵族,打压那些惹是生非之人,便可确保城内安稳。”
司徒连忙反对,道:“不可,切不可如此。大酋长,正所谓无功不受禄。祖训上可是说得明明白白,需有功之人方可提拔录用。否则贸然提拔一些人,恐怕会引起诸族不服啊!”
司马反驳道:“司徒大人,谁说他们没有功劳了?这段时间可是有不少忠勇之士前去攻打山戍。只因无法组建军团,势孤力薄才无法与那些山戍进行正面的较量。”
第300章 张榜通告
…………
行宫的书院内,几个榆罔倚重的大臣一时间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此时,一匹快马飞奔进入长阳城,守城士卒没有拦阻。
“报,紧急军情。”
“快说!”
榆罔一听前方有紧急军情传来,立即让那士卒传上来。此时,一直坐在一张椅子上没有什么动静的句龙,也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晋岭山戍近期活动频繁,正在各个山戍部落召集十万大军,准备南下入侵长阳城,夺取粮食。”
当侍者读完后,书房里众人脸色大变,惊慌失措。虽然每年临近入冬前,山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