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美当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欧美当大师-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凡是欧洲流行起来的学习汉语的书,几乎都是他写的书,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就是周南以后的榜样。

    除此之外,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欧洲培养了一大批汉学专家,不管是德国,奥地利,法国,英国,他的学生遍布欧洲的大学,播撒着东方的种子。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号称最东方的西方人马悦然。

    马悦然虽然跟高本汉一样,也有一个东方名字,却也是地地道道的瑞典人。他历任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瑞典文学院院士和欧洲汉学协会会长,是诺贝尔文学奖十八位终身评委之一。

    他也是最先将中国的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译为瑞典文,并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

    他还翻译了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19001949》。他对中国古代典籍的译注和评介几乎遍及中国整个古代的各个时期和所有的文类。

    周南就是因为在来宾名单中看到了他们的名字,才特意推了别人的邀约,专门邀请了他们到家里做客。

    想要在欧洲宣传中华文化,光靠周南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眼前就有两个痴迷东方文化的学者,周南要是还不知道利用一下,那可就是真傻了。

    不过这个时候,马悦然还是一个不满二十三周岁的大学生,他还要等到明年,才会第一次前往远东。

    不过他既然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周南也不介意从经济上,到思想上,都帮他一把。

    一个精通中华古文,历史,娶了两个老婆都是华人的西方人,被称作东西方沟通的桥梁的文人,周南对他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

    小客厅里,埃廷尼正陪着客人们在那里闲聊,看见周南回来,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周南一边向着高本汉快走,一边伸出了手。他直接用中文说道:“高本汉先生,欢迎来到约纳斯农场做客。”

    他伸出手跟周南重重握在一起,笑道:“自从知道周先生来自远东,并且是道家子弟,我就有心跟周先生能做一番畅聊,这次碰到了这个机会,所以冒昧来访。”

    “非常惭愧,我本应该主动前往瑞典拜访高本汉先生的,但是一直琐事缠身,未能安排出时间。大家请坐……”

    后一句话是用法语说的。这个时代,欧洲人不会英语的有很多,不会德语的也有很多,但是法语基本上大家都会说几句。

    周南虽然年轻,但是名气比在座的人都要高很多,即使他们这些教授不服气周南的学术地位。但是周南不仅仅是个学者,更是一个政治家,一个社会活动家。光是组织了这场盛大的论坛,就不是一般学者能组织起来的。

    所以他们的态度都非常友好,谦逊,跟周南一一握手,各自恭维了几句,在周南的执意邀请下,才先坐下。

    “在巴黎的时候,我有跟汉学专家康德谟先生短暂交流过,在他那里,我才知道了高本汉先生的大名。所以这次在嘉宾名单里看见了高本汉先生的名字,就冒昧相邀。”

    高本汉哈哈笑道:“我知道这几天周先生公务繁忙,不少国家元首都期望能跟周先生有单独交流,周先生能如此重视我们,已经让我们受宠若惊了。”

    周南也谦虚地说道:“我们研究的方向不一样,我研究的学术是那些政客们关注的,所以才收到一些重视,在学术上,我反而更佩服你们这些专门做学问的人。”

    跟他寒暄了几句,知道他们这些人都会德语,周南才有转用德语说道:“听了康德谟先生的介绍,我才知道高先生曾经也去过我的祖国,并且对中华古代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后来,我又买了先生所著的《汉语字典》和《汉语》,《老子》,《庄子》等著作。对于高本汉先生为传播古汉语文化所做的贡献,我表示由衷的感激。”

    说到这里,周南站起身来,向他鞠了一躬。他连忙站了起来,扶着周南的双臂说道:“因为爱好,所以热衷,因为热衷,才会学习,学有所成,才会反馈出来。周先生不要嫌我沽名钓誉就好了,不敢当周先生如此抬举。”

    其他人的汉语显然比不上高本汉,一个个有些不明白高本汉话里面的意思,但是周南也无心解释。

    印象里那个已经变成老朽的马悦然,现在还是一个比自己还要小两岁的年轻人,他还没有去过东方,中文也是还没有入门。

    但是周南对他们这些人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陪着他们寒暄了一阵,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晚上我要亲自下厨,给大家做几个小菜,以表示我的欢迎。请大家稍坐,我去去就来。”

    高本汉呵呵笑道:“回到了欧洲,就很难再尝到中国的美食,今天能有这个机会,我也是很期待的。”

    西餐厨房里,两个宫廷御厨已经做好了大部分饭菜,中餐厨房里,几个菜已经洗干净,切好,就等着周南来炒。

    周南也不在乎他们偷师,一边炒菜,一边跟他们说这一些小窍门,不到十分钟,就把四个菜炒好了。

    玛丽塔住在这里,凯莉几乎都不用到厨房忙活了,两个御厨把周南他们的伙食也包了,天天都能让他们吃到大餐,周南当然不会藏拙。

    因为周南有客人,今天玛丽塔并没有下楼,而是让人把饭菜端到了三楼的客厅里就餐。

    周南也招呼了高本汉他们来小餐厅里就餐,并且端上了自酿的米酒招待他们。

    席间,周南向高本汉仔细询问了他在欧洲宣传汉学的经验,虽然他有许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在宣传这一块,他还只是个新丁。

    而且他脑子里的那些宣传经验不一定就适合现在这个时代,而高本汉这个一直在欧洲宣传汉学,跟他学习一些实在的经验,取长补短,是周南邀约他的最大目的。

    当然,他也想笼络好他们这一批人,把他们联合起来,要比他自己在欧洲单打独斗,要有效果的多。

    高本汉对周南也是没有半点隐瞒,将他自己在欧洲宣传汉学的基础方法都跟周南探讨了一番。比如在大学里面开设汉学学科,翻译汉学里的哲学故事,包括翻译一些汉语的著作。

    但是由于东方的衰落,西方社会对汉学的关注并不大,像《诗经》那些书,在欧洲的销量根本不值一提,目前卖的最好的就是《老子》,《庄子》,这种哲学类的书籍。

    周南也跟高本汉就道家的典籍进行了一番讨论,并且带他进了自己的书房,把自己收藏的几十本道经给他过目。

    他立即如获珍宝,躲在书房里就看了起来。

    面对现在还是一个年轻人的马悦然,周南就自在的多了,不管他以后有多大的成就,现在的他也不过是一个跟老师后面来见世面的年轻人。

    周南也跟他短暂地聊了几句,并且勉励了他一番,送了一套德语版的《世界通史》给他。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喏喏了半天,才鼓起勇气问道:“周先生,能帮我在这套书上签个名吗?”

    周南忍不住失笑了起来,立即答应了下来。打开书的扉页,周南想了想,在上面用龙飞凤舞的中文写下了“汉字之美,汉学之美,韵律之美,雅意之美,文采之美。”

    还留下了一句“祝goran malmqvist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最后才是自己的签名。

    他对汉字的认识可能还仅限于方块字楷书,看了周南龙飞凤舞的草书,有些傻眼了。“周先生,这是什么意思?”

    周南哈哈笑道:“等你自己能读懂这段话,你的中文造诣肯定就合格了。”

第十九章 闭幕

    对高本汉一行人的示好,不过是周南播下一个种子,保持一层联系,许多事情,即使想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时间来推动。

    目前,摆在周南面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先把这次的论坛圆满地举办成功。

    而高本汉他们这些学者的前来,也有自己的任务。在这场给欧洲经济把脉的大会中,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

    虽然他们不是有资格参加所有的分场讨论,但是旁听一些事关自己本身的会议,本来也就是他们主要的目的之一。

    第二天上午,周南参加了在大会议厅举行的欧洲各国关税定额合理性的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各国的代表就从各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国家关税定额的苦衷,如果不是周南对各国的情况已经做了充分的了解,会觉得每个国家的关税定的都非常合理。

    但是,时候,在分场讨论中,欧洲不少小国的代表就在一起磋商,准备互降关税,增进物资流通。

    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这样的事情,在会场上屡见不鲜。

    即使周南有着后世的经验,但是面对着这么多人出尔反尔还面色如常,笑面以对的场景,仍然有一种荒诞之极的感觉。

    难怪一直说,一流的演员在政坛,二流的演员才去拍电影。

    在这样的热闹局面下,周南也发现了一些不好的势头,那就是这场论坛从一开始就似乎跟政治牵扯太深。

    他想建立的是一场非官方的讨论平台,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这个论坛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

    他在心里纠结了许久,也没有去找恩特勒布赫镇长来讨论这件事,因为这件事情上,他才是另类。

    恩特勒布赫看到了这场论坛让名不见经传的韦吉斯小镇变成了欧洲著名的小镇,这几天甚至变成了欧洲的中心,早就开心地找不着北了。

    而被瑞士政府委派下来的经济部的副部长富罗纳尔施托克,也因为这次的论坛引起了欧洲的重视而欢喜不已。

    瑞士因为中立的原因,几乎不会参与任何国际事务和纷争。除了非官方的行动,比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他们连联合国大会都不参加。

    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不参与任何国际事务,却又想参与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也要找一下存在感。

    他们对于这样的论坛,目前支持力度可谓不小,当然更想在这样的时候,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所以,他们想的都是让这场论坛的影响力越大越好,怎么可能认同周南想要自我约束的想法呢。

    何况,没有从一开始防微杜渐,现在这股风气已经流行起来,人人都把欧洲各国不合时宜的对外政策拿出来分析一番,提了不少建议,想让他们收口也难。

    更主要的是,现在的各国政府欢迎这种言论,在这个百废俱兴的年代,他们希望能听到对他们发展更有用的意见。

    这次来参会的代表,不能说是集中了欧洲所有出名的专家,但也来了很大一部分。还有各国的政治家们集中在一起,你让他们现在不要谈的太深刻了……

    开玩笑吧!

    周南真正意识到,从一开始,这个论坛就跟前世截然不同了,他画虎不成反类犬,建立起了一个怪胎。

    说它不是官方论坛,组委会方面有官方人士参与,来宾有一半都是政治家们。

    说是官方论坛,但是所有人都还勉力控制着自己,不针对任何具体事务发表意见,只谈政策。

    但是在三十场讨论之外,无数的官员都把这次的大会又当成了一个外交场。私下的见面和会谈根本都无法统计了,谁也不知道私下达成了多少协议。

    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周南也有些无可奈何了,只能按照自己的预定步骤,该参加的讨论就参加,不该掺和的场合他就不掺和。

    何况,他也忙的根本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去想别的。

    作为这场论坛的发起人,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历史学家,作为一个音乐家,作为一个瑞士核心委员会的顾问,周南需要面对的是社会各界想要跟他拉关系的人。

    要不是有施托尔科和埃廷尼两个称职的助理,他的时间恐怕都贡献出去也不够分。

    开幕这一晚,他能在家里请高本汉他们吃顿饭,都是经过多方协调的结果。后面的这两天,除了晚上睡觉这一会儿时间,其他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

    就连奥黛丽,他也只能在半夜时分,看到她熟睡的身影。

    终于到了正月十五的下午,在联合国首任秘书长特里格韦哈尔夫丹赖伊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之后,第二届的韦吉斯世界经济论坛终于落下了帷幕。

    赖伊这个秘书长是主动提出前来参加闭幕式的,他既然表现出了这样的意思,组委会这边当然是立即就发过去了邀请函,他也立即就从日内瓦开车赶了过来。

    对这个人,周南的印象其实不太好。首先他有断无谋,是个好的执行者,却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他的上位,不过是因为苏联和美国在秘书长人选争执不下,妥协后的结果。

    其次,他的屁股很歪。如果不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东印度群岛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朝鲜战争也不可能打成一场大仗。

    当然,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他,还是一个战战兢兢努力想要扩大联合国影响力的新人。

    会议结束了,会场外面的市场也就更加热闹了。除了一些还需要在私底下进行沟通的政客们,大多数人都放下了工作,参与进了这场庆祝。

    在一个搭建的建议舞台前面,恩特勒布赫打扮的像一个小丑,在台上举起一个个造型别致的灯笼,并且出着一个个谜语。

    数百人聚集在台下,听着他出了谜语,就开始猜测,第一个猜对的人,都可以获得他手中的灯笼。

    一些演出的街头艺人们,也都拿出了自己的拿手好戏,吸引着那些赏灯的游客,不时都能收获一枚枚硬币,甚至是纸币。

    周南除了一笔费用,专门从意大利买了一批糯米,包了数万个汤圆。这些汤圆被几个大锅煮熟,每个游客都可以免费分到四个。

    之所以不要钱,目的就是为了推广元宵节吃汤圆这个习俗,让所有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一点。

    几十个灯笼被瓜分了之后,一群年轻华人们组织起的舞龙和舞狮表演就开始了。舞狮的团队是在一处固定的场地,而舞龙的队伍则是沿着将近一公里长的赏灯的大路一直舞到头。

    这两个表演吸引的人就更多了,特别是舞龙的队伍,受到了许多小孩子的追逐,听着他们快乐的笑声,周南就觉得自己安排的这场活动非常不错。

    能够在小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等他们长大了,仍然会是美好的记忆。更重要的是,长大以后,他们也会因为幼年时候的印象,对华人有好感。

    周南不敢去想改变成年人的想法,因为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形成了。但是孩子们的思想还很单纯,他们想到中国,就会想到好看的灯笼,想到好吃的食物,想到好玩的表演。

    不过,周南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观看表演。他甚至都没有顾得上跟奥黛丽打一个招呼,就在施托尔科的催促下,又来到了西班牙代表团的房间。

    西班牙的衰落跟东方一样,英国的崛起,就意味着他们的衰落,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早就变成了一个二流国家,连日不落帝国的称号都被英国抢走。

    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应该是他们崛起的最好时机,但是他们自己的内战让他们错过了这个时机。

    现在因为佛朗哥将军的独裁政策,他们在国际上不受待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