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7月14日,第二国际顺利在巴黎成立,这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中的重要成员有大量的德国人。而今年社会民主党在议会占据35个席位更是让工人阶级在德国境内有了相当大的政治权力。想想社会民主党人在国会大厦的阳台上宣告了帝国的灭亡,然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欧陆第一强国瞬间变成欧陆第一死鱼,这种变化让约亨不寒而栗。
对于社会主义,约亨并不反对,而且马克思不是说了吗,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富,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迈向**的必然的过渡。而且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也让一些好事者大声惊呼“这个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终于要迈入社会主义时代了吗?”,所以说,进入社会主义是必然的嘛,德国未来一定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没看到我们比世界早n年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啊。
但是如果这种政治权利的交替会让德国成为战败国,那么约亨据不允许。作为一个资本家和大地主的“阶级敌人”有人来革自己命,约亨也绝对不会束手待毙的。因此从社会民主党中争取无产阶级的支持,让他们知道,只要愿意付出汗水,帝国是支持他们获得尊严、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而这样推行自己的国家社会主义,增强国家的秩序和凝聚力才有足够的基础。
这还不算完,稳定了工人阶级我们还要稳定农民阶级。还没等卡普里维消化完,约亨接着给他填鸭。
“还有,我们现在城市建设发展十分迅速,农村的基础建设就相对落后了,这样也会造成农业人口的流失,容克们不是一直抱怨年轻人丢掉土地往城里跑吗,除了工资待遇外还不是因为农村配套设施太差。我们也可以进行农村的基础建设。这样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农业生产也更有好处。”
“比如修水渠、水库、道路这些?”卡普里维反应也很快。
“对,还有为了方便农村人口就医,上学,建立乡镇初级医院,基础义务教育学校等等。而且农业部对今年的粮食收成感到担忧,考虑到歉收的可能,一方面继续进口粮食,另外国家可以指定最低粮食收购价格,国家可以统一收购农民的产出以保证他们的收入。而且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绿化,污水、垃圾处理这些有利于改善生活环境的政策也可以实施。”
“是,殿下。”此时的卡普里维也只能做应声虫了,这些在21世纪很常见的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措施在19世纪末看来无疑是超前的。卡普里维在担任海军大臣时就曾经见识过这位皇储的突发奇想,而现在约亨的表现更是让这位帝国新宰相感到惊讶,这的确是“上帝赐予霍亨佐伦家族的瑰宝”。
这还不算完,约亨又笑着说到:“虽然这些都是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帝国基础建设,提供就业的方法,但是想要正式展开工作,前期的准备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规章准则的制定都需要时间。而我们现在不正好有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大规模国家基建工程吗,增加人手扩大规模继续做下去不就好了?”
卡普里维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疑惑的问到:“殿下您说的是哪个工程?”
“还能是哪个?基尔运河啊,召集人手让他们挖坑去。”
第85章 罗斯福新政万岁
俾斯麦的突然罢相,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由于俾斯麦一直宣扬德国不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因此在英国有着相当高的赞誉,而半年前更是和英国达成了让英国人欢欣鼓舞的确立东非2c计划的殖民地交换条约,因此俾斯麦的离去让他们十分惊讶。而因为俾斯麦为了转移法国对德仇恨而在亚洲和非洲殖民地事务上对法国的全力支持,让法国人也对他的离职感到震惊那个曾经在1883年宣称“深感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后13年来对法国的恩德”的法国前总统格里维对于俾斯麦的罢相如此评价到:“现在我才知道德国人真是忘恩负义,对于我们法国来说,即使让他像天一样高也不足以表示我们对俾斯麦的赞扬。”(注1)这话后来传到约亨的耳中,也只能让约亨撇撇嘴,嘴炮谁都会打,嘴巴上说的好听,恨不得把德国一脚踹下地狱的也是你们这帮家伙。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俾斯麦的离职感到惋惜,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就给腓特烈三世来信,信中写到:“俾斯麦和梅特涅(注2)不幸都未能急流勇退,在职的时间太长了。”
而德国国内,因为俾斯麦的内外政策,已经成为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也同样对俾斯麦的离去乐见其成。就这样,结束了28年的宰相生涯的俾斯麦,他的离去引起了无数唏嘘,标着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新时代的开启。
俾斯麦离职后,腓特烈三世任命卡普里维担任新的普鲁士王国宰相和德意志帝国宰相,卡普里维也算是约亨的老熟人,在其担任海军大臣时合作还算愉快。而且卡普里维这个人虽然不如俾斯麦那样才华横溢,但是做事中规中矩,而且在经济问题上比俾斯麦要眼界开阔,更重要的是此人不像俾斯麦那样桀骜不驯。卡普里维上台后,腓特烈三世很快命令卡普里维废除了1852年威廉四世国王关于“宰相不在场时,大臣不得向君主汇报”这一条法令。历史上威廉二世的这个命令导致的和俾斯麦的争吵才是俾斯麦离职的原因,而眼下很顺利的就通过了。
而卡普里维上台后,就必须面对情况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这对一个刚上任的宰相来说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1890年3月29日,卡普里维担任帝国宰相一周后,面对目前的经济困局,卡普里维想出了一系列解决国内问题的方法请求腓特烈三世定夺。
“陛下,近一个月来,柏林和法兰克福的证券市场暴跌,交易额大幅下降,企业和工厂破产的情况也接连不断,虽然大型企业还能正常运作,工人因为没有出现大规模失业,总体情况还算稳定,小规模的罢工和集会也能较快的处理。但是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后果就很难预料了。”
“那么你们有什么打算?”腓特烈三世问到。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对外出口,虽然我们和俄国人之前商业协定让我们还能继续向俄国出口工业品,不过受整个欧洲经济困局的影响,俄国人也对进口加大了控制,所以我们出口额有略微萎缩。我国的工业品在签订协定后对恢复到了占俄国市场的46%左右,虽然比两国关系恶化前的50%以上有所降低,但是总额还是相当可观的,但是现在受影响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如果持续下降,很难说会降到怎样的水平。所以我建议可以和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进行谈判,签订商业协定,以提高工业品出口。”卡普里维回答到。的确,对外增加出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历史上也正是因为促成了这两个贸易协定,卡普里维才被授予伯爵的爵位。现在德国还有俄国市场支撑,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去争取最大的利益。
“如果能和奥匈、罗马尼亚达成协议这当然好,你尽管放手去做。但是进行谈判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国内问题你们计划怎么处理。”腓特烈三世问到。
“帝国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稳定,所以我们准备继续推进劳动保护法案和新的工资制度,而且准备安抚工人运动,并且准备发放救济金。”
“这样会让企业主的压力增大的,而且国家也承担了过大的负担,不过也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这么办吧。”腓特烈三世叹息到。
“父亲,宰相阁下,请容许我说几句。”一旁的约亨开口到。
“你还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吧。”腓特烈三世同意了。
“是,父亲。宰相阁下的对外增加输出的确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增加国内的需求量。”约亨回答到。
“国内现在如此的不景气,还怎么扩大需求量?”腓特烈三世问到。
“父亲,宰相阁下,正是因为不景气我们才要扩大内部需求。以刺激生产能持续运作。所以,推行新的劳动保护法案和新的工资制度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好事,因为手里有了钱,这些人就可以继续购买商品,这样就可以让商品生产持续下去。虽然企业主们的压力加大了,但是总比生产停止了然后倒闭,又或者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导致价格下跌,然后为了维持成本生产者宁愿扔掉这些产品也不愿低价出售要强。而政府这在个时候我认为应该加强对市场的调整和控制,维持物价的稳定。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有干预的能力,继续强化这一点会让我们比那些坚持自由经济,放任市场自我调节的国家在面临危机时有更强的恢复能力。”
“加强中央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调控,的确以我国的情况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然后通过国家干涉来调整供求关系,然后提高群众购买力来维持生产的可持续性吗?”腓特烈三世沉吟到,接着又抬头问到:“还有吗?”
“由于经济危机,银行业受到冲击,向巴林银行那样的庞然大物都受到挤兑的危害,而且我们这次陷入危机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外投资的失误导致。因此让国家介入,对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整改,规范对外投资规则。恢复银行的信誉,至少要避免挤兑风潮的出现。”
“依然还是加强中央干预力度是吗?虽然的确可行,但是殿下,这样会不会破坏金融规则?”卡普里维开口询问到。
“也许对其他国家来说是这样,但是我们德意志的卡特尔可是国家性质的超级垄断形式,本来就不用遵守资本主义自由经济那一套。而且等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其他人也会被迫放弃那所谓的规则的。”约亨断言到,参见前世共和国在香港金融危机时的强势介入,资本主义金融规则?谁鸟你?玩不起不要玩。
“然后就需要更多的货币,需要进行增发,造成通货膨胀(注3)。当然,因为即使增发,因为受黄金数量的限制,增发数量也很有限,我们要去全世界收购黄金,然后进行货币增发。”
“可是殿下,现在哪有国家会抛售黄金啊。”在卡普里维看来,皇储殿下的前两条建议还算靠谱,但是这一条就纯属异想天开了。大家都是金本位,在这种情况下都巴不得要更多的黄金,谁会抛售啊。
“去找那些正在实行银本位的国家,远东的清国,还有美国,他们正在实施金银复本位体制。总之不管用什么手段,在其他国家反应过来前,能收多少收多少。”其实约亨现在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印象中隐隐约约记得美国曾经有过一段时间吸收白银抛售黄金的过程。具体情况记不清了,但是不管怎么说,先去试试,反正不会亏本。
“也是,现在能增加一点黄金就能多增发一些货币,试试看吧。皇室金库内的黄金也可以先借出来。约亨,你在非洲的那些黄金产量也都拿出来,知道吗?”腓特烈三世命令到。
“当然,父亲,帮助帝国度过这次危机也是我的愿望。黄金可以交给帝国政府,不需要还,我只需要帝国拿实物来作为交换。黄金可以用来增发货币,而实物交换则可以扩大商品需求,两全其美。”约亨讨价还价到。其实对于腓特烈三世愿意用皇室黄金储存来应急,约亨是十分佩服的。毕竟这种国家利益即皇室利益的君主在欧洲可以说是不存在的,想想自己那位表弟尼奇,沙俄灭亡时他可是有数百吨黄金的私人资产,要是肯早些拿出来改善俄国的国内情况,也许下场也不会是那么悲惨。
“帝国会记住您的慷慨的,殿下,而您想要什么样的实物?”卡普里维对皇室的决定万分感激,向约亨鞠躬行礼到
“这个我们到时候再讨论,现在不急,接着说国内的问题。对于救济金我也有别的看法。如果只是一味的发放救济,安抚工人,国家财政背上了包袱,而且也让大量失业者无所事事,这样很容易出乱子,所以我认为,救济金只针对那些缺乏劳动能力的人,而失业的青壮年,要让他们知道‘不劳动不得食’,我们不能白养着他们。既然这些劳动力不在为工厂工作了,那么就让他们为帝国政府工作吧。”
注1:其实这话并不是格里维说的,这里算张冠李戴一下
注2:克莱门斯·梅特涅,奥地利著名政治家,曾担任奥地利首相
注3:早期的通货膨胀指的是市面流通货币数量的增加,而现在则等同于物价也跟着货币增加而飞涨的贬义词了
第84章 时代的落幕
1890年2月20日的大选结果,对与俾斯麦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失败,这让从从帝国建立之初就致力于消灭社会民主党的俾斯麦难以接受。
由于快速工业化让德意志这个新生帝国内出现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工人运动。在俾斯麦看来,社会民主党对帝国的危害比自己之前的敌人中央党还要巨大。事实上他也的确猜对了,在他去世后20年,正是社会民主党人站在国会的阳台上宣告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灭亡。
1878年俾斯麦等到了机会,这一年5月和6月,连续发生了两次针对威廉一世的刺杀,俾斯麦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把罪名安到了社会民主党的头上,10月10日,帝国议会在俾斯麦的操纵下通过了《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简称《非常法》,法令于22日生效。
然而现在,社会民主党获得35个席位的事实让俾斯麦十分恼火,要知道1871年社会民主党在帝国议会里只有1个席位。不仅如此,自己所支持的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失败让俾斯麦再也无法推行自己的政治策略了。
由于1871年帝国建立之初的宪法,帝国首相由普鲁士首相兼任,而普鲁士首相有普鲁士国王任命。也就是说选举失利并不会影响俾斯麦的地位,他依然可以继续担任帝国首相。然而没有议员的支持,俾斯麦的政策就无法在议会中通过。自己苦心经营的政治策略再也无法维持,俾斯麦便企图用自己一直以来期望的强硬手段来彻底解决这一切——一场军事政变。
3月17日,夏洛腾堡宫,腓特烈三世的书房
腓特烈三世坐在书桌后,皱着眉头,左手揉动着眉心,神情苦恼。
俾斯麦,约亨以及新上任的总参谋长施利芬恭敬的站在书桌前,等待着皇帝陛下发话。
沉默了一会,腓特烈三世缓缓的说到:“我不能赞同这个计划,现在国家需要稳定,这么做会让国家陷入动荡的。”
“只要军队还服从陛下您,一切都不是问题。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陛下您必须早作决断。”俾斯麦的所谓办法就是用军队武力解散议会,然后修改宪法取消普选权。这样做不仅彻底解决了和自己别苗头的其他政党,更能够将老是和自己捣乱的德意志其他各邦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来。这等于是将德意志现在的二元君主制变成了皇帝独裁制,啊,也许搞不好会变成宰相独裁制。这种改变国体的行为对于现在身处经济危机中的德国简直是要命的,要是成功了,俾斯麦也许能变成克伦威尔,要是失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