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泗州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漫泗州城-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里,信王朱由检哀叹不已,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摇了摇头道:“刘知府乃是难得的人才,可是,清官毕竟太少了。如果大明现有的官员,都像刘知府这样该多好?”

    就在信王朱由检慨叹连声之际,知府刘锋来到书房门前,“咳”,他轻声咳嗽一声,随后跨进书房,笑微微道:“二位捣我什么鬼?”

    “呶呶呶,真邪乎,我们刚谈起你,你却来了。真是说曹cāo,曹cāo到。如此看来,背后是不能捣人家鬼的。”朱由检站起身,笑脸相迎。

    刘锋跨进室内,做个手势:“贵客请坐下说话。”

    “刘知府过于客气了。”朱由检做个手势,“刘大人同坐。”

    “好!好!这位爷请!”刘锋谦让一会,与朱由检同时坐下。

    侍从随即上了两杯茶放在茶几上:“这位爷、大人,您二位请用茶。”

    “好的!”刘锋吩咐侍从,“你在门口望风,有人来时递个消息,尤其是师爷。”

    “好嘞!”侍从应了一声,来到门外,目光不时的搜索周边的情况。

    客厅内,信王朱由检和知府刘锋正在书房内谈话。朱由检试探问:“知府大人,您为要对一个窃贼宽容、礼贤下士?在大堂上的情景我已看得清楚,那位师爷恨不能置我于死地而后快。您这样冒着风险庇护我值吗?”

    “值!哪怕被押上断头台也值。”刘锋微微一笑道,“因为我所庇护的人物,并非是江洋大盗,而是大明江山的顶梁柱,栋梁之材。如果卑职逆天行事,将来成为千古罪人,那将要遭到天谴,万劫不复。”

    “哦!在您心目中,我不是窃贼,该是什么人物?”朱由检问。

    刘锋沉默片刻,开口道:“下官斗胆说出来,您也不必隐瞒自己的身份。”

    “好,您说吧!只要说得仈jiǔ不离十,我不会隐瞒自己身份的。”朱由检坦诚道。

    “那我就直说吧!”刘锋站起身,扑通跪倒在朱由检面前,边磕头边道,“王爷在上,受下官一拜,请问王爷是哪个王府的?”

    说着,连磕几个头。

    “快起来,如此重礼折煞在下了。”朱由检即忙站起身,伸手拉起刘锋,微微一笑,“知府大人真是好眼力,实话告诉你,在下乃是信王朱由检。因遭阉党迫害,流亡在外;没想到,在饭店用膳,被当着窃贼抓起来。也是本王粗心大意,没在小集镇将所有皇家专用银两兑换成散碎银子,而酿成今天之错。”

    “是呀!王爷的举动太危险了;今天之事,幸亏在扬州地面上发生,有本府替您罩着,确保无碍。要是在别的州县,发生类事的情况,本府不敢包没有危险?”刘锋转过话题问,“王爷,阉党是如何迫害你们的?能否给卑职透露一点消息?”

    “没问题。”信王朱由检十分爽快回答。随即,将魏忠贤派jiān系进王府,以及正阳门之战的详细情况说了一遍。最后道,“刘大人,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

    知府刘锋听得直咂舌头,半晌才道:“阉党如此手段,是斩尽杀绝,将所有政敌一扫干净,他好堂而皇之登上九五宝座,如此取代了大明江山。”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然,魏党现在还没有登基,但明眼人一看便知他的野心。所以,朝**下,有很多大臣、地方官吏,都倾倒在魏党的麾下。”朱由检想起阉党的种种劣迹,恨得咬牙切齿,愤然道,“阉党乱政,害得众王兄各奔东西,不知死活。目下,我流落在这里,也是苟且偷生,还言什么理想抱负?”

    刘锋安慰道:“王爷少烦勿躁,刘某不才,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助我一臂之力?”朱由检为之一振,既而摇摇头,“您虽然是扬州知府,但毕竟势单力薄,是难以力挽残局的。况且,魏党爪牙遍布全国各地,连你们知府内也渗透了阉党的爪牙,你能确保本王暂时的安全,本王就谢天谢地了。”

    刘锋惊讶问:“王爷所说的阉党爪牙是师爷李济源?”

    “你觉得不是吗?”朱由检反问,“他那喧宾夺主,嚣张样子,根本没把你这个知府放在眼里。如果他在京城没有强大后盾,他敢作威作福?”

    “其实,本府对他早有防备,只是表面上和和气气,麻痹他而已。看来,由王爷您的驾到,一切都得改变,我的装腔作势彻底暴露了。”刘锋站起身,来到柜子前,取出钥匙,开了锁,从柜子里取出一封密函,转过身来到朱由检跟前,双手呈给朱由检,“王爷,您请浏览一下;这是魏忠贤令刑部颁发的密令。”

    朱由检伸手接过密函,从里面取出函信,从头至尾浏览一遍。不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愤恨道:“阉党,你想赶尽杀绝,可我偏不让你们yīn谋得逞。对了,这封密函其他人知道吗?尤其是李师爷。”

    “这封密函本来是送给李师爷的,但因那一天李师爷外出没在衙门,只有本府和侍从在场;所以,迄今为止,李师爷还不知道这件事。”刘锋如实道。

    “嗯,这样最好,本王可以在此暂住一段时间。”朱由检接着又问,“刘知府,本王还有一事要问个明白。”

    “王爷请讲,只要本府知道的事,会全盘托出,告诉王爷的。”刘锋表示。

    “那本王就打开窗户说亮话了。”朱由检提醒道,“扬州卫所指挥使张乾坤的为人如何?他是否是阉党的爪牙?”

    刘锋摇摇头:“这件事本府不得而知。因为他管军权,与我们衙门很少有交往。他的行使权直接由兵部调遣,我们没有特殊情况,是不能越俎代庖,动用兵力的。”
第二十三章 信王入狱(八)
    ()    “这些我知道。”朱由检交代道,“抽时间,你去卫所军营拜访一下张乾坤,摸摸他的底,能争取将他争取过来,为我们所用。”

    “这个不难。”刘锋点头应承道,“本府抽个时间去卫所军营拜访张乾坤,他要是对大明江山忠心耿耿,我们不费多少口舌,便能随信王您调遣。他要是阉党的人,我们也要极力说服他弃暗投明,为大明立功建业。”

    “这样最好,多一份力量,对阉党也就多了一分威胁。”接下来,朱由检担心道,“对于李师爷来说,乃是个危险分子,留在知府大堂一天,对本王就多一分危险。你得想个办法将他支走。”

    刘锋想了想道:“有关李师爷,如他问起时,在下就说您是信王爷,奉皇上之令,来扬州催筹税银皇粮的,为了怕惊动盗贼得知消息,在途中打劫,便以私访形式来扬州的。”

    “嗯,这主意可以,但时间一长,他要是得知正阳门之战的真相,那不是全露馅了?”朱由检对这件事感到担忧。

    “王爷放心,刘某派他去乡下筹集税银和皇粮。如果我们争取了张乾坤,到那时有了实力,就不怕李济源反抗。要是暗中作祟,立即做掉他。”刘锋说出心理话。

    “那好,将李师爷叫来,当面摊牌,看他有何反映。”朱由检吩咐。

    “好的!”刘锋点点头;随即冲门前侍从道;“你去李师爷寝室,将他叫到这里来,本府有话跟他讲。”

    “是!”侍从应了一声,迈步而去。

    侍从走后,刘锋迅速将魏忠贤指使刑部颁布的密函收藏起来。

    时间不大,李济源随侍从来到书房,见刘锋跟朱由检有说有笑,一股怒火直冲脑门,对刘锋道:“知府大人,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堂堂的一州知府,与江洋大盗同流合污,有失自己的声誉和地位。”

    “好好好,李师爷也过于急躁了;坐下来,让本府说个明白。”刘锋对侍从道,“给师爷看坐。”

    “小的遵令!”侍从搬过一张椅子,“师爷请坐。”

    李济源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贼溜溜的打量着谈笑自若的朱由检,问刘锋:“大人,您为何要善待贼人?他到底有多大能耐,让您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想明白他的身份吗?”刘锋并没急于回答李济源的话,只是瞅着他笑。

    李济源被搞得一头露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愤然道:“大人有话直说,我可没有闲工夫磨时间。如故意戏弄本人,我立即拍屁股走人。”

    “看你急的。”刘锋笑微微指着朱由检道,“你道他是江洋大盗吗?可你看走了眼。你不要觉得他有几锭皇家专用银子,就认定他是盗贼?这样就大错特错了。本府明确告诉你,他乃是当今皇上的胞弟,信王朱由检。”

    “信王?您就是信王爷?”李济源大惊失sè,愣了一会神,继而又否定道,“不,几个王爷在王府坐享其成,吃喝玩乐,怎么独自一人来扬州?而且,身边一个保镖都没有?这件事令人怀疑。大人,您千万不要被他花言巧语给蒙骗了。要想使我不怀疑,心服口服,除非他出使铁的证据。不然,我还认定他是窃贼。”

    “证据?刘锋不得不佩服李济源的厉害,惊疑的望着朱由检。

    朱由检似乎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心想:“该到本王亮剑的时候了,我要让你们心服口服,解除心里怀疑。当蒙混过关后,本王可以借助扬州兵力,负隅一方,养jīng蓄锐,待时机成熟时,兵伐京师,诛灭阉党,肃清国内所有反动势力。“

    想到这里,他撩起衣衫,从腰带上解下一块金牌,伸手递给刘锋:“知府大人,请看这块金牌,便可证明本王的身份。”

    扬州知府刘锋,即忙站起身,双手接过金牌翻看着,过了半晌,惊喜交集道:“信王!没有假,确确实实是信王爷。”随后,将金牌递给李济源,“师爷,你看一下金牌,一切怀疑便会荡然无存。”

    直至现在,李济源心里仍然半信半疑,好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他双手接过刘锋递过来的金牌,翻来覆去看了好一会,扑通跪在地上,双手捧着金牌,诚惶诚恐道:“王爷在上,小的有眼无珠,冒犯了王爷,特请王爷卸罪?”

    “起来吧!不知者无罪。”朱由检一副慷慨仗义的样子,向李济源挥挥手。

    “谢王爷宽宏大量。”李济源站起身,将金牌交还给朱由检,重新坐下来。

    知府刘锋瞅着李济源问:“师爷,你还有何疑问吗?”

    “李某始终不明白,信王爷为何独自一人来扬州?连个保镖都没有,就不怕途中遭凶险吗?”李济源一脸狐疑之sè,心中仍有几分疑虑。

    朱由检淡然一笑,解释道:“本王受皇上委托,来扬州催筹皇粮税银的。为了体察民情,本王决定不过早惊动官府,那样会大摆排场,给黎民百姓造成不良影响的。所以呢,本王经过再三思忖、斟酌,便以个人私访的名义来到扬州城。进入饭店用膳时,因没有散碎银两,只好拿皇家专用银锭给店小二。没想到,却引起店家怀疑,而报了官,要不是刘知府明智,慧眼独具,本王今天要遭皮肉之苦了。”

    知府刘锋微微一笑:“王爷过奖了;本府不过是在断案中集累一点经验而已,不想冤枉好人。当您被押进大堂那一瞬间,本府左右端详,见您五官端正,眉清目秀;怎么看也不像盗贼,便冒险特赦您,才引起李师爷的不满。”

    “惭愧!惭愧!”师爷李济源自我检讨道,“是李某混淆视听,不分青红皂白,就妄加指责,说王爷您是盗贼,望王爷大人不计小人过,宰相肚里能撑船,饶过李某这一次的鲁莽行为。以后,李某要多向知府大人学习,做事要多动脑筋。”

    信王朱由检摆了摆手:“好啦!好啦!过去的事就别再提它。李师爷也不必自责,知错能改就好。知府大人,您将筹集皇粮税银一事的人选分配一下,税银和皇粮的数目,跟往年一样,做出账单,派专人到地方上筹集。”

    刘锋笑微微道:“王爷,这件事不烦您cāo心,本府对辖区内的账目做得一清二楚,只要派人下去筹集即可。”他望一眼李济源,“师爷,你辛苦一些天,带一班公差下乡去,与地方官吏相配合,尽快完成任务。”

    李济源立即表示:“大人放心,卑职会按期完成任务的;如延误rì期,拿卑职试问。”

    “好,我相信你的能耐;你回去准备一下,挑选一班体格健壮的公差,明天早饭后动身。”刘锋交代着任务,脸上流露出难以琢磨的笑容。

    “下官照办!”李济源满口应承,起身而去。

    朱由检和刘锋望着李济源离去的背影,心照不宣,相视而笑。

    就在李济源带领公差去乡间筹集皇粮税银之际,朝庭颁布了熹宗皇帝驾崩的诏书;命令全国各省、府、县,及各地方机构,一侓举哀三天。

    这一天早饭后,扬州知府刘锋陪信王朱由检在知府大堂内就坐;因无案件审理,刘锋与朱由检边喝茶、边讨论如何应对阉党爪牙。就在这时,一个门卫进入大堂,打个千道:“报告知府大人,驿站差役到此,有要事面见大人。”

    “哦!”刘锋和朱由检听后,都大吃一惊。过了片刻,刘锋对朱由检道,“驿站来人,则意味着传达朝庭的诏令,不知有何新消息?”

    朱由检不假思索:“让差役进来,便知事情真相。”

    “嗯!”刘锋点点头,令公差,“传差伇进大堂相见!”

    “知府大人有令!传差役进大堂面见知府大人!”公差们一个个向外传话。

    片刻,差役迈步进入大堂,将诏书呈到文书案前,道:“知府大人,这是朝庭所下的诏书,请您过目。”

    侍从转过桌面,从差役手里接过诏书,放到刘锋面前的桌面上,随即退到一旁。

    刘锋取过诏书,拆开封皮,取出诏书浏览,脸sè突然沉重起来,向差役挥挥手:“此诏书不需要回文,你回驿站去吧!如有紧急之事,会向朝**报消息的。”

    “好的,小的告辞!”差役向刘锋抱一下拳,转身而去。
第二十三章 信王入狱(九)
    ()    坐在一旁的朱由检,见刘锋面sè沉重,知道诏书上一定有重大之事,便试探问:“知府大人,看您一筹不展,诏书上写的什么呀?”

    “皇。。。。。。皇帝他驾崩了。”刘锋心中一酸,泪流满面,随即将诏书递给朱由检,“皇上英年早逝,几个王爷又流落在外,朝庭的大权整个被阉党所控制;本府担心魏忠贤趁机篡位,如此一来,大明江山就要易主了。”

    朱由检接过诏书,从头至尾观看一遍,顿时泪如雨下;过了半晌,才抑制住心中悲痛,哽咽道:“皇兄虽然疾病缠身,也不至于这么早就撒手人寰。”

    刘锋听了朱由检之言,心中沉愣片刻,问:“王爷的意思是怀疑皇上死因不明?”

    “是的。”朱由检点点头,拭去脸上泪水,“对于魏忠贤和客氏两人,惯会使yīn招、下毒害人。在此之前,皇宫中嫔妃屡遭不幸,有的怀了身孕,无故被堕了胎,就连皇后也难逃一劫;被堕胎后,还遭污蔑陷害皇上。直至本王和几个兄弟,被魏忠贤施jiān计,培训几个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