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败家子-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逸被杜惜君从炕上叫醒,催促着穿好朝服,睡醒惺忪地前往皇宫上朝。

    新年第一天大朝会,长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得参加,参议国朝礼仪,制度沿革的弘文馆学士怎能例外?

    唉,苦啊!这大清早的,比后世上早班都要早。

    来到宫门口,瞧见许多官员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精神不济的状态。

    呵呵,节后综合症这病不分年代,大唐也是有的。节后第一天早朝,大家不容易啊!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夫子,更是辛苦,不过也有例外。谢逸注意到,自家单位弘文馆的老领导,八十高龄的永兴县公虞世南便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谢逸很想上前打个招呼,不想晨钟敲响,只得跟随大队官员依次进入太极殿,聆听圣训,参议朝政。

    这是谢逸第一回上朝,虽说之前已经在殿中省学过礼仪,但难免不熟悉。好在天色昏暗,谢学士品级也不高,跟随在众臣后面,依样画葫芦,倒也能够从容应对。

    虽然灯烛高照,但距离太远,谢逸只瞧见丹陛之下有个人傲然而立,自然是李二陛下无意。但他的尊容,实在看不清楚,声音也微微有些模糊。

    朝会之初,大概是一些礼仪性的东西,有宰相上奏祭祀事宜,三省六部的长官也纷纷出列奏事。

    内容大概是上年度的工作总结,以及本年度工作展望。这些都是按部就班,程序性的事宜,并无特别之处。

    直到三省的宰相,六部尚书闭口,皇帝才询问朝臣是否有其他奏请事宜。如果把朝会比作一场辩论会,现在算是自由辩论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突发状况的时候。

    谢逸好奇地瞧着前面,完全一副看热闹的心态,但他没想到的是,第一个出班奏请的人竟然是——虞世南!

    更没想到的是,虞世南递上一份奏表,沉声道:“陛下,臣已老迈,残躯衰弱,精力不济,恐无力再辅佐帝君,尽忠王事,臣请辞归养。”

    ……(未完待续。。)

    ps:  第六更送上!

第一一三章 朝堂惊雷响

    贞观十二年的第一次朝会,虞世南上表辞官!

    众臣略感惊讶,毕竟一位重臣退出朝堂,且如此突然,必然会有一些影响。

    转念一想,众臣又觉此事在情理之中,毕竟虞世南已经八十高龄,也该致仕,颐养天年了。

    纵然是不辞官,他又能再活几年,再站立于朝堂几载?倒不如趁着现在身子骨还硬朗,回家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名利双收。

    不过也有人感到惊讶,除了长孙无忌,几乎所有的紫袍大员都目光凝重。

    他们比旁人更清楚,虞世南在当前微妙的朝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辞官,不会立即有重大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影响着实不小。

    然而皇帝李世民似乎并不诧异,欣然道:“虞卿年迈,为大唐辛苦多年,安养晚年是应该的,朕准许。”

    皇帝批准了?!

    见此状况,很多聪明远谋之人顿时明白,虞世南辞官并非临时之举,而是早就和皇帝陛下商量,并且达成了默契。

    也对!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臣,又没有突发状况,怎会仓促辞官呢?

    既然皇帝现在准许虞世南离开,肯定已经选好了继任者,或者替代者,或者用另一种方式维持平衡。

    那么究竟是哪种方式?或者哪个人呢?

    骤觉形单影只的岑文本和萧瑀最为关心,但他们没有焦躁不安,亦不曾左顾右盼。一个官员,想要立足朝堂,如果只会用眼睛观察,前程绝对不会远大。

    李世民对请辞的虞世南好一番褒奖,准许其请辞,并给予不少赏赐,令其安度晚年。

    虞世南躬身谢恩。向皇帝行礼后,转身离开太极殿,永远离开朝堂。

    满朝文武自发目送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离去,谢逸注意到,虞世南的精神状态与先前略有不同。

    没有了先前那般精神矍铄,此刻看起来越发苍老,有些疲惫,却也多了些许轻松神色。

    从身畔走过时,波澜不惊的虞世南终究还是没忍住,抬头看了一眼谢逸。目光中多有期许鼓励。

    谢逸礼貌点头示意,他并未多想,只以为这是一个老领导退休时,对青睐的后辈些许鼓励。

    然后在有心人眼里,这一幕意义非凡。

    许多智谋高远之人顿时明白过来,为何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可以进入弘文馆,因为里面刚刚走出去一位垂暮老人。

    岑文本和萧瑀第一时间便意会,萧瑀眉头微皱,似乎有些担忧;岑文本却神色如常。脸上还有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或许这与他身在中书,消息灵通有关。

    工部尚书杜楚客的神情就有些复杂了,他的思维略微慢了一点。但终究还是推敲出来龙去脉。

    几个月前,虞世南前往江都,归来时路过洛阳面圣,想必那时就向皇帝请辞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二陛下便开始物色替代者。

    毫无疑问,这个替代者是出身陈郡谢氏的谢逸,当年的过江四大侨姓。“王谢”曾为天下首屈一指的名门,南方士族能够认可。

    唯一的缺陷便是年轻,但如果皇帝有意支持,加以培养,那就不同了。所以中秋文会上,李二陛下有意让谢逸名满天下,然后借着护驾有功加封为弘文馆学士。

    那时候,皇帝已经看准了这步棋,布好了局。

    不得不说,高明啊!

    如果是现在提出迁谢逸为弘文馆学士,阻力肯定会很大,所以皇帝提前悄无声息便开始布置。

    当时谁也没想到谢逸的官爵有此等意义,既然无关紧要,又是救驾后的恩赏,谁会冒着触怒龙颜的可能,轻易反对?

    结果,而今已然坐实了谢学士的名头,生米已成熟饭!

    也许这才是皇帝重视恩宠谢逸的真是原因,而非是其才学出众,医术高明之故,至少不全是。

    可以预见,作为南方士族的代表,谢逸将来的前程很远大,地位也很重要。可魏王殿下不仅没有笼络此人,反而多加“谋害”,如此与圣意相悖,是否有风险呢?

    杜楚客心中不由开始思量,要不要劝阻魏王李泰……

    ……

    虞世南辞官,算是贞观十二年,朝堂第一声响动,让不少睡眼惺忪的朝臣彻底醒了过来。

    不少人还没回归神来,礼部尚书王珪出列了。

    “陛下,臣有本奏。”

    “叔玠所奏何事?”李世民客气称其表字,微笑着询问。

    王珪躬身道:“陛下,三品已上遇亲王于路皆降乘,非礼,请废之!”

    此言一出,朝堂上等若响起一声惊雷,让所有人心头一震。

    礼部尚书的意思是:三品官员在路上遇到亲王,需要下车马避让行礼,这事不符合礼制,请求废除!

    话音落地,魏王李泰心里便猛然咯噔一下。

    原因有二,其一,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是这项规定的最大“受益者”;其二,王珪是自己的老师。

    王珪突然提出这么一个请求,意味着什么呢?

    李泰尚在猜疑,御座上的李世民却微怒道:“卿等自觉尊贵,欲轻视朕的皇子兄弟吗?”

    “陛下,诸王位次三公,今三品以上皆为九卿、八座;依礼,为亲王下车马行礼,确实不合适。”这次,说话的却是善谏的魏征。

    谢逸远远瞧见,心中不免猜测,看来很多人不喜欢这条规定。

    废除也好,李渊和李世民儿子都不少,大唐的亲王一抓一大把。遇到一个便得下车马委实费事。平素还好,遇到雨雪天,岂非是自找苦吃?

    李世民眉头皱起,不悦道:“人之寿数难料,万一太子不幸早亡,谁能知道哪个皇子他日会成为储君,为卿等君主?而今怎么能轻视他们?”

    李泰听到这番话,心中不由波澜起伏!

    可见父皇坚持,不想不让步,如此也好,亲王在礼节便不比太子差多少。至于朝臣们的怨怼,往后自己低调谦虚些就是,尽量免除重臣行礼,似乎还能落下谦和平易的美名。

    还有父皇提起,万一太子早亡……

    是啊!上个月太子遇刺,不就险些丧命嘛,能不能坐上龙椅,还得看命数,看运气。如果太子运道不好,倒台或是早早丧命,那么……

    李泰心中刚泛起一丝念头,王珪便躬身正色道:“陛下,自周以来,帝位爵位皆是父死子继,长幼有序,而非兄终弟及;此举是为杜绝皇子觊觎储位,堵塞祸乱之根源,保障江山稳固,为政君王当深以为戒。

    之前太子殿下虽然遇刺,却仅是受伤,身体康健无虞,且太子妃有孕,东宫即将有子嗣。依礼制,国祚传承有序,还请陛下慎言!”

    ……(未完待续。。)

第一一四章 氏族志

    王珪是礼部尚书,这等关乎礼制的大事,他最有发言权。

    而且他的谏言合情合理,有理有据,李世民顿时无言以对。

    略微思量,确实有些问题,储君之位乃是国本,关乎江山社稷稳定。

    哪怕只是假设,也得慎言,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毕竟这世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情多了去。

    魏王李泰闻言,不免有些失望,王珪的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朝臣们的态度——东宫不可动摇。

    有皇帝支持,朝臣维护,东宫地位稳固,哪里还有夺嫡的可能?

    偏生这话还是自己的老师口中道出,李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表面上似乎能衬托自己高风亮节。

    但实际上,连自家老师都不帮自己谋划,当真让人失望,唉!

    更惨的,那点子亲王的尊崇也从此不再有,和东宫太子陡然间有了更为显著的差别。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头道:“叔玠所言有理,准奏!”

    ……

    贞观十二年,朝堂第一声惊雷响过。

    众人还没有回过味来,第二声惊雷接踵而至。

    正月十二,皇帝李世民突然宣布议定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等级,令其各统一方,世代相传,除非犯有大罪,否则世袭。

    第一批以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勋贵重臣为世袭刺史。

    刺史乃是大唐州一级行政单位的长官,而今采取世袭制,等若父子代代相传。该州仍旧是大唐国土,但相当于是该家族的封地,世代为其管辖。

    诏书一下,又是满朝哗然。

    有人乐见其成,打天下的时候拼命,或者现在立下功劳爬上高位。子孙就可以享福了,得到的不仅仅是爵位传承,还有世袭的刺史官职以及相应的权势。

    好啊,真好!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本就有显爵,实力强大,子弟身居高位者也不少,再得到几个世袭刺史,更可谓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但凡是都有两面性。有人乐见其成,有人赞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对,而且很激烈。

    长孙无忌是首批勋贵代表人物,他立即上疏请辞,称:“臣禀承皇恩以来,形影相吊,如履薄冰;宗族的人忧心忡忡,如同置身汤火之中。

    追溯夏、商、周三代封邦建土。是由于力量不能制衡诸侯,便施利于他们,礼乐作为节制修饰,多非出自王朝。

    两汉罢除侯国设置郡守。免除过去的弊病,深合事理。如今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缘故,又重新变更,恐怕搞乱了王朝纲纪;

    而且后代愚幼无知的不肖子孙。有人会触犯国家法令,自取灭亡,更因袭封的赏赐。而遭致灭顶之灾,实在是可怜。愿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旨意,赐我等保全性命为盼。”

    坚辞不授!

    于公于私,长孙无忌的理由都很充足,这项制度对国家不利,对后世子孙同样不利,请求罢停。

    与此同时,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等重臣皆极力反对。

    其中以于志宁和侍御史马周言辞最为恳切,于志宁再三劝谏,称此非长治久安之策。

    马周更是举出了尧舜亦有不肖子的例子,倘若让刺史家未成年的儿子承袭父职,万一骄横愚钝,百姓们遭殃国家也因此受到损失。

    如果想取消他的袭职,则其先人功劳尚在;如欲保留袭封事,则他的罪恶已昭彰于世。与其毒害芸芸众生,毋宁割舍皇恩于已经死去的一个大臣,是很明显的道理!

    就差直接明说——皇帝你难道不明白?没犯傻吧?

    然后话锋一转,温言称:皇帝你爱护有功之臣让人感动,但这样做不好,到时候也会让自己为难的,所以这么做不合适啊!

    总之,与长孙无忌的说辞大同小异。

    并且恳请皇帝慎重,可对勋贵之家多些恩赏,从其子孙中遴选优秀人才,量才而用,方不失为上策。

    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然奏疏呈上,李二陛下不以为然,在这件事上似乎铁了心,不管你们说什么,一句话——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李二是刚愎自用的人吗?

    谢逸这样问自己,答案不能是绝对的是或否,有些时候确实是这样。但凡是人,总有任性的时候,哪怕是君主帝王也不例外。

    不过眼前这件事,谢逸觉得很古怪,不应该啊,李二只要脑袋没有被门挤,不会有这样的举措。

    华夏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权集中才是,隋唐的三省六部不就是这样嘛,宰相众多,也就不会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柄重臣,以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如今突然搞出刺史世袭制度,这不等于是搞分封嘛!

    汉朝的七国之乱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傻乎乎地开起历史倒车?

    何况史书记载明确,唐朝并未实行过此种制度,至少太宗时没有。至于后来的节度使,那是玄宗实行募兵制以后的问题。

    李二犯这样的糊涂,实在不应该,没道理,谢逸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大清楚。

    自己官居弘文馆学士,职责中便有参议礼制沿革这一条,这件事要不要也上疏说一说呢?

    思考再三,谢逸决定还是算了。于志宁、魏征和马周这些人的分量已经足够了,自己就不必凑热闹了。

    最重要的是,名满天下的谢学士压根不会写奏疏!

    看到从弘文馆抄回来的马周奏疏,谢逸连声感慨,古代人经史子集,之乎者也真不是白读的。

    看看马周的奏疏写的多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言辞更是切中要点,字里行间偶尔还不忘拍上一记马屁,而且文辞通顺,语句优美。

    据弘文馆的人说,这是大唐奏疏的标准文体,自己却偏偏写不来,以后还怎么在朝堂上混呢?

    真是伤脑筋!

    幕僚,淮阳县伯府必须尽快招募几个玩笔杆的幕僚,此事刻不容缓。

    ……

    淮阳县伯府的招聘告示还没贴出去,朝堂上的关于刺史世袭制的争论尚未停止。

    所有人精神仍旧紧张,内容尚未消化之时,谁也没想到,朝堂上又是一声惊雷响起。

    申国公、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氏族志》,书成,呈皇帝御览。

    ……(未完待续。。)

    ps:  第二章!

第一一五章 晋王开府

    氏族是同一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先秦时,姓和氏是分开的,例如秦始皇便是嬴姓,赵氏,名政。但秦汉以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