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这现代版的“雾都孤儿”的故事,也正是杨斌对自己公众形象的刻意塑造。不妨引用一下10月25日那天杨斌向记者提供的题为《赤子情怀——记沈阳荷兰村创造人杨斌》的那篇文章的开头一段——
1987年,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告别了祖国,告别了故乡,从中国的南京来到了欧洲大陆的荷兰,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他叫杨斌,生于1963年。按照古老的中国民俗,他属兔,以草为食。在此之前,他也许不知道,其实荷兰是一个以花鸟闻名于世的国度,而他自己,也将与花鸟为伴,开始其毕生的努力。。。。。。
但是,有阳光就有阴影。随着杨斌的成名,随着大众对杨斌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光环渐渐褪去,阴影欲盖弥彰。
对人物的置疑首先从其经历开始。而对人物的置疑自然会推演到对其商业诚信的置疑。这样的置疑是致命性的打击,难怪杨斌后来在“出事”之后曾经对人说:“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被《福布斯》选上。”
2002年1月3日,也就是杨斌成为“中国第二富豪”之后的不足3个月的时间内,国际著名的财经传媒机构道琼斯属下的《远东经济评论》杂志,就发表了关于他的封面文章,题目是:《YANG BIN…THE PERILS OF FLOWER POWER》(《杨斌——花卉大王的冒险》,详见附文6)。
不妨也“抄袭”几句这篇文章中充满置疑的话——
中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杨斌是个充满矛盾的人,对外面来说,他是一个勤奋的兰花种植者,在中国各地建了多个温室。但是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古怪的独裁者……
在许多方面,杨斌的两面性就体现在他的生意的两面性上——一面是透明而可信的,另一面是秘密和暗藏风险的……
那么,阳光的另一面,杨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还是要先搞清楚杨斌的经历吧。
记者曾经先后获得过两份杨斌的简历。一份是2001年10月25日第一次采访杨斌本人时,杨斌亲手交给记者的他的一份简历。这显然是杨斌愿意让外人知道的他的历史;另一份是,2003年6月上旬,杨斌案开庭的前夕,记者通过内部人士获得的由沈阳市公安局作出的《起诉意见书》,其中包括了杨斌的简历。
杨斌提供给记者的《个人简历》为中英文,除了基本情况和本人简历,还包括了杨斌名下的11家公司及杨斌在这些公司的职务。该资料中杨斌的简历如下:
姓名:杨斌性别:男出生日期:1963年2月11日
婚姻状况:已婚国籍:荷兰籍出生地点:中国南京
1971—1976南京第一中心小学小学学生
1976—1981南京金陵中学中学学生
1981—1985海军第二炮兵学院本科学生
1986海军第二炮兵学院留校教书
1987至荷兰莱顿大学留学
1990创立荷兰欧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在波兰成立欧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1994成立欧亚花卉公司任董事长
从事花卉、温室、冷库等的生产和销售
成功收购吉洛夫冷库公司的股份
1995回到中国建立十几家欧亚分公司
相比之下,沈阳市公安局调查所得的杨斌的简历要更为细致和可信。抄录如下:
1971年9月—1976年7月,在南京第一中心小学读书;
1976年9月—1981年7月,在南京第十中学读书;
1982年1月—1983年8月,在海军岸舰导弹部队服役;
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海军第二炮兵学院读书;
1986年7月—1987年12月,在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勤务连任排长;
1988年2月—1989年11月,转业到南京6902工厂,任检验科检验员; 。 想看书来
1989年11月以访友名义出国到荷兰,1996年3月18日加入荷兰国籍;
1994年6月任欧亚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荷兰国注册,个体企业,公司仅杨斌一人)负责人;
1998年4月至今任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沈阳欧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沈阳海牙大酒店有限公司、沈阳荷兰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沈阳欧亚温室有限公司、沈阳欧亚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
请将两个版本的经历详细比较,找出其存在差别的细节。而这些细节,正是杨斌所不愿意为外人道而又会对其个人的商业产生诚信影响的部分——
“杨版”的简历中,杨斌是中学毕业直接考入的军校,而“公安局版”的简历中,杨斌是先参军服役后读军校,且前者是本科后者是大专;
同时,“杨版”简历显示,他是从军校的教职上去的荷兰;而“公安局版”简历则显示,杨斌是先军校毕业当军官,然后还专业做了工厂职员,之后才去的荷兰;
“杨版”简历还告诉大家,杨斌是通过正当途径到荷兰留学,而“公安局版”则分明是“以访友的名义”才得以去到荷兰,且两者的时间不一致;
此外,杨斌创立自己的企业的时间,前者是1990年,后者则是1994年,杨斌对外界所说的“欧亚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当时“公司只有仅杨斌一人”。正是这个公司,杨斌后来还将其称为注册地在荷兰莱顿市的“荷兰欧亚集团”。而在杨斌2001年10月提供给记者的另一份材料还显示,所谓的“荷兰欧亚集团”创立于1987年——如果公安局的文件是可信的,当时杨斌尚未到荷兰,怎么会创办自己的企业?
两相对比,究竟哪份简历更可信?不言自明。
问题是,杨斌为什么要掩饰自己的经历?根据记者在2003年6月以后了解到的信息,有长期与杨斌密切接触的人说,杨斌出国的经历其实是这样的:转业参加工作后,杨斌在南京认识了一位荷兰的姑娘,根据这位姑娘的主意,杨斌到荷兰“访友”,然后脱离旅游团留在了荷兰;此后,杨斌报读了莱顿大学的经济学专业,但是没有读完,所以,杨斌“留学”的故事是假的。
而杨斌加入荷兰国籍的经过是这样的:1989年到荷兰以后,杨斌以政治原因提出国籍申请,1996年获批。这从杨斌的亲口所言中也可以得到印证——2003年6月13日法庭审判的现场,杨斌曾经提到,“在国外我也参加过政治活动”。
由此还可以继续分析杨斌“第一桶金”来历的真实性。根据2002年以后外界披露的信息,有在荷兰认识杨斌的人说,杨斌90年代初所做的所谓“国际贸易”,其实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一个明显的对比是,但是杨斌的妻子还在荷兰申请政府的救济金,而按照荷兰的法律,隐瞒自己的收入申请救济金是违法的。
继续推理下去。既然“第一桶金”是不真实的,那么,杨斌所谓的“1994年以后回国投资”,其资金从何而来?要知道,那个来历不明的“荷兰欧亚集团”或者“荷兰欧亚国际贸易公司”,曾经与四川的“欧亚农业”()成立过合资公司,而开发建设沈阳荷兰村的主体沈阳欧亚实业有限公司,也是由这家“空壳公司”投资成立。
或许这正是杨斌要隐瞒自己经历的原因:假留学,做生意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回国投资要规避政治风险,而自己在荷兰的公司并没有多少资金甚至并不存在。
但是真相披露的后果是可怕的:假如荷兰的“第一桶金”是假的,其在国内的投资就大有问题,而之后的商业运作,其可靠性怎样向公众解释?
附文6 杨斌:花卉大王的冒险
YANG BIN—THE PERILS OF FLOWER POWER
(《远东经济评论》 2002年1月3日)
中国沈阳(道琼斯)——中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杨斌是一个矛盾的人。对外面来说,他是一个勤奋的兰花种植者,在中国各地建了多个温室。但是在家里,他却是一个古怪的独裁者,在中国东北的沈阳北面的庄稼地上建了一个巨大的荷兰风格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主题公园,里面有风车和室内沙滩。
杨斌的两面是截然分明的。他的兰花产业去年7月以欧亚农业控股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个看好的产业对中国饥渴的机构投资者是一个冲击。对欧亚的投资者来说,欧亚是一个外资公司,杨斌是荷兰籍,他的生意在百慕大注册,他的太太和孩子在荷兰生活。
与此相对照,在沈阳,杨斌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一个前海军军官挥舞着与高层政府官员的照片。他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如此密切,以至于劳改犯都要为他挖荷兰村这个亿美元的项目的下水道,这一切都如此神秘而奇异。
考虑到这个私人的项目在上市公司的投资者之间导致的不安,人们不禁奇怪为什么杨斌要把这两者分开。驾着一辆满是泥水的吉普车,穿行在中国北部边郡的沈阳的郊区的工地上,杨斌说“我不想让投资者知道荷兰村,他们会认为它风险太大”。
在许多方面,杨斌的两面性就体现在他的生意的两面性上——一面是透明而可信的,另一面是秘密和暗藏风险的。
经常是这另一面往往给外国公司和投资者带来可怕的意外,所以说为了理解在中国做生意的风险,研究整体的背景是非常关键的。
此外,为了吸引大处于的基金投资欧亚,杨斌与新加坡上市蔬菜和水果,他还在谈判购买一家日本超市连销公司少数权益。
对所有这些合作者来说,了解这个中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是非常关键的。
来自一家投资银行,发现杨斌并且帮他把花卉产业上市的陈说“投资者总是很关心象杨斌这样的人的所谓的非关联业务,杨斌的关键不是试图隐藏这一面,而是要对此提供尽可能多的保证”。
出生于1963年,5岁变成了孤儿的杨斌在1987年到荷兰莱顿大学上学前在中国的一个海军学校学习并教授政治学。
他的时机是很偶然的,1989年开安门暴乱事件后,荷兰对中国学生采取了一个宽容的政策,杨斌以政治庇护的名义获得了荷兰国籍。
抛开政治后,杨斌开始从中国进口丝织品,但不久他就发现了一个有利的贸易:出口兰花种苗到中国给出生的花卉种植者。
1994年,杨斌返回中国建了自己的兰花种苗温室,为了免税进口设备,用荷兰护照为他自己的公司获得了合资公司的地位。
曾在莱顿教过杨斌的一位政治学教授回忆到“他总是被认为是一个追逐利益的独断独行者,在把自己装扮成1989年的主要的民主活动者获得了政治庇护后,他就能够在荷兰建立联系以在中国投资项”。
几年之后,杨斌就在中国的兰花种苗市场上建立了地位,并在此个省建起了温室,他在四川省最大的业务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两年以后,他以巨额利润把股份卖给了他的合作方。这笔交易,到现在还存有争议,因为在他卖掉股份前,股价曾巨幅上升,这个重新命名的公司,现在叫英豪科技,是欧亚的竞争者。
之后,杨斌决定把业务集中在沈阳。
他说这个城市尽管冬天白天短,但夏天气候凉爽,适合温室农业。“给温室升温比降温容易”。
熟悉他的人指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不大可能的地点的可能的原因:跟省长薄熙来的亲密关系,薄熙来是一个正在升起的政治明星,杨斌在沈阳建第一个温室的时候,他在大连做市长。
“薄熙来是我的朋友,他常来我们这指导工作,解决问题”杨斌说,还展示者示与薄熙来和其他几个政治人物的照片。
这个项目有18公顷温室,占欧亚在全国温室的一半。200年利润是2300万美元,销售收入是8100万美元。2001年很可能翻番。
公司兰花种苗的大部分销售在荷兰和日本,但国内市场增长很快,并且向其它花卉品种和有机蔬菜的扩张,有良好的增长前景。
陈先生曾经为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的投资银行工作,刚刚为欧亚工作。他说,把业务包装给外国投资者非常容易。欧亚7月份上市募集到8500万美元,留给72%的公司股份给杨斌。
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故事。但是温室农业只是一部分,杨斌生意和个人财富的一小部分。
他还在中国的一些花卉公司和北京、上海的一些房地产项目中持有股份。但到目前为止,他的最大项目是400公顷的荷兰村。荷兰村是一个围绕他在沈阳的温室周围的多功能项目,由一个主题公园、一个博览中心和住宅小区组成。包括国际法庭和阿姆斯特丹火车站的复制品、30万平方米的住宅小区,完完全全照搬荷兰的建筑。
唯一的例外是主题公元的750米的室内沙滩和16公顷的室内热带花园。杨斌说“我想给子孙留下点东西。”
就规模而言,杨斌看作一个奇观的这么一个项目确实机构投资者内心感到恐惧使人有点难以理解。
即使独立于上市公司,这个项目还是使人怀疑杨斌的头脑,大家都关注他有多少时间、多少欧亚的钱可能要投入荷兰村。
瑞银华宝在12月到现场参观后,在一份评论中说“投资者有理由小心非上市公司的财力后果”。
就这些担心,陈先生一直忙于谈论前景“基金经理每天都来我这表示对荷兰村的担忧,他们担心荷兰村会破坏形象,甚至影响上市公司的收入。”
陈先生说杨斌已经投资亿美元建荷兰村。亿是自由资金,亿是工商东亚贷款。
长期计划是总投资将达到亿美元。但陈先生建议公司现在就给项目封顶,别再继续投资了。
杨并未确认数字,只是说“它会把一些投资者吓跑的。”
陈说荷兰村30万平方米的居住地,肯定会卖得很快,偿还贷款后可获纯利6000万美元。
主题公园的财政困难会日益显著。预计消费者一天要花费150元(18美元),这在一个失业率高达20%、居住分散的城市而言是难以想像的。
中国有一些失败的主题公园,它们过高地估计了当地的消费能力,对维修和服务的投资都不够。
瑞银华宝对客户讲“我们发现很难看出主题公园的投资价值”。
资金将来源于2003年在美国的上市。对于此,陈说正有几家银行在做。杨并不确定,他说,“有几家投资银行要把此项目止市,但是这觉得那样并不明智。”
杨的王牌可能就是他的政治链。这对一个在国外寻求到政治庇护的人来讲可能是个很奇怪的防护层。然而杨在对求政治保护方面是个很勤奋也很有技巧的玩家。他已把他的温室作为中国农业的一个模式进行推广,即使这种资本密集型、劳动力稀缺型模式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
薄熙来和副总理李岚清等领导参观了那里并热情支持它的表率作用。这也为贷款和资产的其他收益打开了方便之门,尽管温室和它周围的主题公园项目在理论上是两码事。
荷兰村项目目前在辽宁省起飞工程中位居榜首,享用着政庥提供的低廉的土地及贷款利息。一个参观者看到有5队劳改犯在严格的看管下在挖下水道。
“我们要真正支持荷兰村项目。”公司简介上引用了去年月份李对薄说的这样一句话。
这样的成功的代价。
那些链条帮助杨逃过了在近期对沈阳领导层腐败的指控的伤害。
杨说:“我从来没有贿赂过上届领导集体,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的原因。”
陈加了一句:“他很幸运。他从不给他们钱,只给花。”
杨在这个国家像一个大使一样。就在去年,他就款待过来自日本,南朝鲜,澳大利亚的政治家。2000年12月他出访北朝鲜,金正日给他提供了150公顷最好的土地,就在平壤郊区他的父亲金日成的墓前面,“要让我父亲的在天之灵看到,我们在农业方面取得的进步。”公司的简介上如是说。
杨说,他要继续搞这个项目,但是有风险的。他只有38岁,但看起来要老很多。他不断地吸烟并有点儿矮胖。他抱怨说老是感觉很累。自从他出现在公众面前以后,生活节奏也加快了,那些寻找募捐的人、记者、外国投资者每天不断地来见他。“出名之后最不好的事情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