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西方哲学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牛津西方哲学史-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霰缁ぃ↙S67F)。克律西普与其同门的不同之处在于坚信这一点:哲学家无需献身于学术研究,对于一位斯多亚主义者来说,参与公共生活不仅可以接受,而且值得表扬(LS67W)。





    正文 雅典学园里的怀疑论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18 本章字数:832


    雅典学园里的怀疑论
    在公元前3世纪后期,斯多亚学说遭到来自雅典学园(即柏拉图的学园)的抨击。雅典学园的继任者开始从柏拉图的老师、喜好诘问的苏格拉底那里获得灵感,转而提出一种怀疑论思想。从公元前273年到公元前242年,雅典学园的主持是阿尔凯西劳,是来自埃里斯的皮浪(PyrrhoofElis)的弟子。皮浪经常被人视为哲学怀疑论的开创者。皮浪与伊壁鸠鲁都是同时代人,曾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里服役。他教导说,无物可知,因此不著一书。公元前3世纪早期,阿尔凯西劳与皮浪的另一位弟子蒂蒙(Timon)将怀疑论带到雅典。蒂蒙认为不可能找到用于科学基础的任何自明原理。在此类公理缺场的情况下,所有推理的思路定然是循环性的或无休止的。
    蒂蒙与阿尔凯西劳的怀疑论,以一种矫正了的和更为老到的形式,成就了卡尼阿德(Carneades)的著作,后者从公元前155年到公元前137年担任雅典学园的主持。就像皮浪一样,卡尼阿德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诸多论点则由一位聆听他著名讲演的弟子记录了下来。这些论点主要通过西塞罗的有力协助传给我们,西塞罗本人一度受教于卡尼阿德的弟子斐洛。公元前155年,卡尼阿德任雅典派往罗马的使节,随行的还有一位斯多亚哲学家和一位漫步学派哲学家。在任罗马使节工作期间,通过连日争论有关支持与反对正义的问题,卡尼阿德展示了自己的修辞艺术。罗马监察官加图(Cato)听到他的演示,以煽动颠覆之名将其遣送回国(LS68M)。
    阿尔凯西劳之所以批评斯多亚学派,是因为后者认为可将他们探寻真理的方式建立在不会出错的心理印象之上:按阿尔凯西劳所说,根本不存在这类心理印象。他还抨击过斯多亚学派的认识论,认为应当作为生活指导的是或然性而非取之不得的真理性。虽然他自己并非一位无神论者,但他毫不留情地取笑传统的泛神论和斯多亚学派的泛神论。他那些反对斯多亚学派神圣学说的论点,得到西塞罗的采用和巧妙发挥。





    正文 卢克莱修(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25 本章字数:974


    卢克莱修
    在公元前2世纪,没有一位哲学家像卡尼阿德那样睿智或雄辩。到了公元前1世纪,哲学的首要地位从希腊作者那里过渡到拉丁作者那里。像希腊哲学一样,拉丁哲学开始也用韵文,后来才转入散文。传到我们手上的首部完整的拉丁哲学著作,是卢克莱修用六韵步写成的一部气势恢弘的长诗《物性论》(OntheNatureofThings)。
    人们对卢克莱修的生平知之甚少:我们可以参考相关情况来推测这部长诗的大概写作时期,这些情况之一是西塞罗在公元前54年读过他的诗作,其二是此诗曾献给一位于公元前53年代理领事职权的梅米乌斯(CMemmius)。卢克莱修是伊壁鸠鲁的热情崇拜者,这部六卷本的长诗以韵文形式阐述了伊壁鸠鲁的思想体系,诚如西塞罗所见,该诗篇展示出伟大的艺术才华,不时表现出天才的灵光闪现。卢克莱修将自己的诗艺描述成掩藏哲学苦艾的蜂蜜(1947)。这部诗的一些部分曾由德来登(JohnDryden)译成英文。要是他曩时完成这项翻译任务,他的译本会与蒲柏(Pope)的《论人》(EssayonMan)相媲美。
    卢克莱修在其诗开篇之处,赞扬了伊壁鸠鲁抛却宗教恐惧的无畏精神。人们之所以不敢站起来反对祭司的专制,是因为他们害怕永恒的惩罚;不过,这只不过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灵魂的本性。在全诗第一卷里,卢克莱修阐述了伊壁鸠鲁学派的原子论:自然由简单的物体与虚空组成,感知物体凭借感觉,建立虚空凭借理性。物体是由原子组成,如同字词是由字母组成。字词“ignis”与“lignum”是由几乎相同的字母组成,诚如这些字词所意指的事物“火”与“木”一样,都是由几乎相同的原子构成(1911…14)。
    在第二卷开头的著名段落里,卢克莱修描述了那位哲学家从德性的高处俯视人间的小打小闹。他赞美伊壁鸠鲁学派追求朴素的快感,规避不必要的欲望。
    啊,可怜的人啊!在生活的迷雾中
    危机四伏,潜藏着吵吵嚷嚷的争斗;
    他一生短促,却用超过自然需要的东西
    去过度喂养他那满腹的欲望!
    大自然明智地限制我们的胃口
    只渴望得到不受干扰的快乐;
    从此无忧无虑,心平气和,
    获得宁静的灵魂,无痛的身体。





    正文 卢克莱修(2)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29 本章字数:758


    这具肉体的形构要求甚少,
    我们的自然欲求有限而寥寥,
    所要东西很少,须将痛苦去掉,
    因为没有什么,所以感到满足。
    (第二卷16…28行)
    第三卷阐述了伊壁鸠鲁学派的灵魂学说与感觉机械论思想。。福哇txt小说。一旦我们理解了灵魂的物质本性,我们就会意识到对死亡的恐惧感是幼稚可笑的。一具死尸没有感觉,死后没有遭罪。只有幸存下来的人们有权表示悲哀。卢克莱修告诉他的读者要放弃对死亡的恐惧,
    因为你将会入眠,一觉不再醒来
    离开了生命,你也将离开活生生的苦痛。
    但我们作为你的朋友,将会发现你留下
    所有哀悼可忘之死的悲恸;
    时间不会擦干我们的泪水,
    也不会把你逐出我们的心际。降临在你身上的最坏之事,理所当然
    就是沉沉的睡眠、长长的晚安。
    (第三卷90…96行)
    即便伊壁鸠鲁也会死去,但是他的天才与其他思想家相比依然光彩夺目,他就像冉冉升起的朝阳,令空中的星辰黯然失色(31042…4)。
    卢克莱修诗作的第四卷是论爱情的本性,此卷充满对性爱活动的生动描述,从原子论的角度对生理学的潜在意义进行了解释。毫无疑问,据圣哲罗姆(StJerome)和田纳西(Tennyson)所述,本卷的内容无疑形成如下传说:卢克莱修在撰写此诗之时,因过度沉湎于性欲炽盛而陷入接连不断的迷狂状态。
    圣哲罗姆也保留了一种传统说法,说这部诗并未写就,是诗人死后由西塞罗编辑而成。这对西塞罗来讲似乎不可能,因为他在首次阅读过这部诗后,在他自己的哲学著作中再未提及,尽管他对伊壁鸠鲁思想体系甚为关注。





    正文 西塞罗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33 本章字数:1436


    西塞罗
    西塞罗本人在哲学方面是一位折中主义者,这会使历史学家受益无穷,因为他的著作提供了有关各种哲学倾向的境况。在二十多岁时,西塞罗在雅典学习,首先了解的是不同的哲学学派。后来,他在斯多亚学派人士波西多纽(Posidonius)的指导下在罗得岛学习。他深受来自拉里萨的斐洛(PhiloofLarissa)的影响,后者是雅典学园的最后一任主持,并于公元前88年从雅典来到罗马。西塞罗在家里赡养着自己的导师,即斯多亚学派思想家狄奥多图(Diodotus),一直到他60岁辞世为止。
    除了政治哲学之外,西塞罗长期忙于政治和法庭的生活,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多少闲暇去从事任何其他哲学的研究。在他五十多岁时,他模仿柏拉图分别撰写了《论共和国》(Republic)和《论法律》(Laws)两部书,只有其中一部分残存下来。不过,当凯撒在一次内战之后取得至高权力时,西塞罗便退出公共生活,原因是他在那场战争中站在反对者的一边。在文学写作活动中,西塞罗度过了凯撒独裁阶段的大部分时光,公元前45年2月,在他的独生女儿图丽雅(Tullia)死后,西塞罗更加疯狂地写作,为的是忘却自己的悲伤。他的大部分著作写于公元前45年与公元前44年之间。
    在他的系列著作中,前两部现已逸失,一部《慰藉论》(Consolatio)专讲图丽雅之死,一部《规劝论》(Hortensius)专讲哲学研究,后者在圣奥古斯丁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其他10部著作得以幸存,其思维广度与雄辩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西塞罗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创立一套拉丁哲学词汇,这样一来,罗马人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学习哲学了。现代语言中的许多哲学术语的确源自他的拉丁语构词。在他心目中,他就是从不同的哲学倾向中汲取不同元素。在认识论里,他喜好从斐洛那里学来的温和怀疑论见解:他在两个不同版本的《论学园派》(Academica)里,阐述了这一学术体系及其变种。在伦理学里,他钟爱的是斯多亚传统而非伊壁鸠鲁传统。他在道德哲学中寻求慰藉和安慰。在《论目的》(deFinibus)和《图斯库兰的谈话》(TusculanDisputations)里,他经常热情洋溢,辞章华美,谈论情绪、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在《论神性》(OntheNatureoftheGods)与《论命运》(OnFate)里,他对哲学神学和决定论问题展开了兴致勃勃的讨论。在《论占卜》(OnDivination)里,他充分利用和改写了自己从卡尼阿德那里学到的种种论证。
    西塞罗所著的哲学缺乏深度,但其论证通常准确,其风格一贯优雅,行文中充满热情。他论友谊和老年的论文,多少年来一直广为流行。他的封笔之作《论义务》(OnDutiesordeOfficiis),是在凯撒于公元前44年3月被暗杀不久之后他写给自己的儿子的。在历史的各个时期,这部书被视为绅士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项。
    凯撒死后,西塞罗重返政坛,用一系列尖锐的言辞抨击凯撒式的监察官安东尼(MarkAntony)。安东尼与凯撒的养子屋大维(Octavian)结为同伙之后,西塞罗在他们共同策划的那场政变中被处死。他没有活到见证这两人发生争执之时,正是这场争执,导致了安东尼于公元前31年在阿克提姆的失败。西塞罗死后,屋大维成为罗马帝国第一代皇帝,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奥古斯都(Augustus)。





    正文 犹太教与基督徒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46 本章字数:1350


    犹太教与基督徒
    对哲学的长期发展而言,罗马帝国头一百年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耶稣(JesusofNazareth)的经历。自不待言,耶稣的教义对哲学的影响,是滞后而间接的,但他的道德学说并非先前没有的。他教导我们说,我们不应以恶报恶或以怨报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也是如此教导我们。耶稣督促他的听众爱邻如爱己;不过,他引用的是古代希伯来的《利未记》(BookofLeviticus)。他告诉我们说,我们不仅要克制自己以免错误的行为,而且要克制自己以免错误的思想与欲望;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真正的有德之人从来不想做错事。耶稣教导他的信徒要蔑视世上的快乐与荣誉;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说过类似的话。人们将耶稣视为一位道德哲学家,但他并非一位伟大的革新者;而这决然不是耶稣及其信徒如何看待其作用的角度。
    耶稣教义的架构是希伯来《圣经》的世界观,根据这一世界观,上帝耶和华(LordGodYahweh)仅凭律令就创造了天地万物。犹太人是上帝的选民,因为具有启示摩西的神性法典而享有特权。就像赫拉克利特和其他希腊与犹太思想家一样,耶稣预知到世上将有神性审判和发生宇宙灾难。斯多亚学派将宇宙末日安置在不确定的遥远未来,与他们不同的是,耶稣将其视为即将发生的事件,在这当中他自己将发挥救世主(theMessiah)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的前后(大约公元30年),犹太教思想在罗马日益赢得听众。自从希伯来《圣经》在托勒密一世时期于亚历山大城被翻译成希腊文以来,已经有大量说希腊语的犹太散居者。在公元1世纪,希腊化时期犹太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来自亚历山大城的斐洛(PhiloofAlexandria),以他为首的代表团于公元40年谒见罗马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抗议在亚历山大城处死犹太人,抗议强迫犹太人膜拜罗马皇帝。斐洛撰写过摩西的生平和一系列《摩西五经》(Pentateuch)述评,目的是让那些受过希腊文化教育的人们能够理解和品味希伯来《圣经》。
    在早期,基督教是通过讲希腊语的犹太散居者传遍罗马帝国的,但基督教很快就与非犹太哲学发生了联系。圣保罗在雅典宣讲福音书时,与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亚学派的哲学家举行了一次论辩。根据使徒行传,他亲口说出的反对偶像崇拜的布道,言辞巧妙,表达了自己对哲学各派之间的诸多问题的认识。他从供奉不认识的上帝的祭坛那里获得提示,力图向哲学家们指明人们出于无知才膜拜神。
    '上帝'并非远离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就生活、运动和存在于上帝那里;也确如你们自己的诗人所说,我们也是上帝的子女。既然我们是上帝的子女,我们就不应该认为上帝的头颅就像金、银或石一样,是凭借艺术和艺人的设计雕刻而成的。(Acts17:27…9)
    圣保罗所列举的“诗人”就是克莱安塞,即斯多亚学派的第二任主持。后来的传说假定,圣保罗与斯多亚学派哲学家塞内加(Seneca)进行过哲学交谈。这种传闻无疑不实,但不都是空穴来风。圣保罗有一次当着塞内加弟弟伽流(Gallio)的面出现在法庭上,他的一些朋友就住在塞内加的主子尼禄(Nero)的宫殿里。





    正文 罗马帝国的斯多亚学派(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8:00:48 本章字数:1204


    罗马帝国的斯多亚学派
    塞内加是1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他生于西班牙的科尔多巴(Cordoba),时值耶稣纪元或公元的开始。年届49岁时,他出任年仅12岁的尼禄的老师。当尼禄于公元54年登基后,塞内加出任高级顾问,指导这位皇帝执政。比较而言,尼禄有过一段时期的善治,这段时期随着公元59年他谋杀自己的母亲而告终。公元62年之后,塞内加失去了对尼禄的所有影响,随后逐渐淡出公共生活。公元65年,据说他因参与反对尼禄这位独裁者的阴谋而被迫切断自己的静脉,像苏格拉底一样以莫须有的罪名死去。
    塞内加创作了几部悲剧,留下一部记载物理现象问题的短文集,但他作为哲学家的声誉,取决于他的10篇伦理学对话,124封书信,这些著作大多写于退隐期间。塞内加的风格是规劝多于论证,他喜欢布道胜于争辩。他对逻辑学不感兴趣,他对人文学科抱有非利士式的态度。他将一位文学的饱学之士,比作一座过度装饰的房子(Ep8836)。他对物理科学有些兴趣,著有《论自然问题》(OnNaturalQuestions)一书,但他喜欢从自然现象中汲取道德教训,他主要关注的是斯多亚哲学三大分支中的伦理学。
    塞内加竭力主张我们要努力从激情中解放出来。在《论愤怒》(OnAnger)这篇最长且最著名的对话里,他坚持认为关键的差异介于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