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在不过一日之内就解决了两个敌人。
但是项羽心中却还是有着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处置楚王,他当然不可能将楚王也当中处决了。他想了好久之后,项羽终于下了一和决心……
当楚王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是在城中了,想到项羽并没有因为自己晕倒而对自己不利,楚王就想当然的认为项羽不会再取自己性命了。但是到了晚上,几条黑影却摸进了楚王的住处,在他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将他生生绞死,然后将他吊到了城中最高的一棵书上。并且有人在树下留了一句话:你取我砀郡,我杀你大王!
当第二日楚军起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已经发僵的楚王的尸体,一时全城哗然,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大王居然会在自己的军队控制下的城池中被杀。但是这一句留言却让众楚军深信是秦人所为,这让他们对秦人的愤恨到了极点。
当然其中的项羽和他的几个亲信却是不愤恨的,他们正在计划借着这个机会提高士气,杀到东郡去。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危城
水到自然渠成,既然那陈郡和砀郡都已经被项羽所取,那东郡自然也守不住了。因为扶苏等人的一时疏忽以及判断的失误,终于让项羽在最短的时间里取下了陈郡等三郡,同时也靠着楚王之死,激励起了楚军原来已经涣散的斗志,让他们因为对秦人的恨意而再次有了与秦人决一死战的决心。
项羽站在东郡城墙的上面,虽然三郡都已经落在他的手中,可他的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是的,现在楚国的内乱也在阴差阳错下被自己平定了,就连那最可能成为自己威胁的楚王也被他用计除去,楚军士气为之大振,但项羽却知道他失去的东西却更多。“只怕在秦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九江、会稽两郡也未必能够守多久吧。那我现在取下这三城最终不是还得与秦军一战吗?而且这三城加起来也没有会稽那两城那么易守难攻啊。现在我究竟应该怎么办呢?”项羽在心里不断地问着自己,但是可惜的却是直到现在他还是没有一点头绪可以解决眼下的情况。他现在开始怀念范增、项他和龙且等得力之人了,如果有他们中的其中一人在自己身边和自己一起想办法,或许现在他们已经想出了一个能够反败为胜的办法了。想到他们三人,项羽就开始试着将自己当成了他们三人,从他们的角度去想。
可惜项羽对他们的了解只在于他们是很好的谋士和将领,对他们的性格还是知道得太少。突然,项羽将目光看向了西北边:“既然从他们三人那里得不到办法,就从我自己的角度去想。我项羽可不会因为局势对自己不利而退缩,只是一味的防守,我应该继续进攻才对啊。”一想到进攻,项羽就有了主意,“虽然现在我手上不过四万许人马,但是秦人在他们自己国土上的人马不是应该比我还少吗?既然通往中原的门户已经在我手中,我何不攻下几座中原的城池呢?这样一来,正在攻我楚国的秦军势必大乱,到时候危难自然就解了。”项羽为自己能够想到这个主意而大喜,仰天大笑了几声之后,立刻就向士卒下达了出城往西而去的命令,却让楚军士卒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是项羽既然已经下了军令,那些士卒纵然心中有着疑惑也得跟着项羽出了才刚取下的东郡,往中原地区而去。
项羽连取三城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扶苏的耳中,此时的扶苏却已经没有余暇去顾及这个了,因为他已经带了人马杀到了会稽城下,正在让将士们杀上去,将这会稽取下来。但是守会稽的范增却已经早做好了准备,一应的守城器械很是充足,四面城墙上都是楚军和城中的百姓,无论秦军从哪边杀上来,都有无数人拿着兵器和石块迎上去,给他们以痛击。
几日下来,会稽城依旧是守得固若金汤,显然楚人在立此为都城之后是下了很大的力气和心血的,会稽此时的防御能力已经不在邯郸等城之下了,这也是扶苏最不愿意看到的。在又一次攻城失败之后,扶苏看了看那即将暗下来的天空,下令鸣金了。等众将领各各回营之后,扶苏便把他们都招到了自己的大帐之中,他想听听他们关于这会稽城的看法。
“皇上,显然楚人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在守城了,正所谓哀兵必胜,虽然他们现在不能算是哀兵,可其力量却是不容小看的。”一名攻了半日却折损了麾下近半人马的偏将叹了口气道,语气中有着深深的无奈。其他几名与他遭遇相同的将领也都点头赞同他的看法,更有人道:“皇上,如今我大秦的将士都已经疲惫不堪,而楚国也只剩下会稽一城可守,何不先放一放,引军回咸阳,等到来年再战呢?”
“不可!”张良立时反对道:“为山九仞岂可功亏一篑?如今楚人已经被我打压得只剩下这一城之地,只要我军再攻上几日,城中的百姓和士卒都会受不了,到时这会稽自然会被我们取下的。但若是在这个时候回师咸阳,只怕楚人会重新再站起来,到时候我们因为鞭长莫及而会使现在我们所取下的城池都重新落在楚人手上。那么以前的连番苦战就都变成了白打了,而前面战死的将士们也没有了价值。所以臣认为还是继续攻城才是正道。”
扶苏心中也是赞成张良的意思的,但是看到几日来士卒已经死了不少,但这会稽依旧岿然不动,再加上项羽等人已经切断了自己的后路,这就让他产生了犹豫。扶苏又看向了另一边的韩信,等着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蒙恬和章邯正在攻打九江并不在身边,现在扶苏最倚重的就是他们二人了。
韩信沉吟了一下后道:“皇上,此时的会稽的确是最难攻的,因为它城中的十多万百姓都已经成为了守城的力量,虽然他们真的到了战场上都是一群乌合之众,不是我数千精兵的敌手,但是守城却是足够了。所以若是强行攻城的话,即使我们能够攻下此城损失也必然很大,所以我们应该另想他法。”
张良看到韩信胸有成竹的模样就知道他已经有了计较,于是便代扶苏问道:“韩将军有什么计策就说出来吧。”
韩信道:“城中的楚人靠着百姓守城是有其利的,那就是可以弥补我们双方在兵力上的不足,但是用百姓守城也有其弊端,那就是他们毕竟不是真正的战士,在战场上的纪律性还是不够的,只要我们能够让他们乱了心神,那他们必然丧失斗志,到时候这种状态会传染给城中的真正的楚军士卒,而到那时我们再攻城所遇到的阻力就会很小了。”
扶苏经他一点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点头道:“这的确是一个攻打会稽的好主意,那我们就依此计而行,将城中百姓的斗志打击掉吧。”
许多将领还不曾明白其中的意思,都大眼瞪小眼地站在那,扶苏一看就给张良打了个眼色。张良笑道:“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向城中的楚人散布项羽已死的消息,我想那些百姓自然就会慌乱了。”众将领这才恍然,连连点头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好计策。
一切都商量好之后,众将领便也都告退出去了,大帐中只剩下扶苏一人。扶苏虽然因为有了这一个办法破会稽有望,可心中却依旧不能放松,那项羽取三郡的消息只限于他和张良、韩信知道,若让其他人知道了,军心必然就会乱了,所以他也是急于早日取下会稽和九江的,只有将这两城取下之后,自己才能带了人马回头去对付项羽。“现在我军中的粮草只够维持半月,这半月之内我一定要将会稽和九江取下来!不然一旦断粮事情可就遭了,而项羽也会更进一步地在取下三郡之后打我其他城池的主意,看来一切都将在这半月中见分晓了。”想到这里,扶苏不禁想到了另一边的九江城,不知道在蒙恬二人的攻打之下,九江城是否能够守得住。
九江城此时正在展开一场大战,在接到扶苏的旨意知道项羽居然逃离的消息之后,蒙恬就知道他们已经无法只是围城而不攻了,于是蒙恬就和章邯二人带了人马对九江城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几次下来城中那留守的楚军已经渐渐支持不住了。
见到这情况,蒙恬二人更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章邯根本感是亲自带兵冲到城下,为士卒们搭上云梯,向九江城杀去。因为有章邯这个将军的身先士卒,秦军上下士气大振,好几次都已经杀到了城上,但是因为项他的指挥有方,再加上项庄奋勇抵挡,这才让秦军不能完全登上城去,但是双方都很明白,这九江城是守不下去了,破城已经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看着暗下来的天色,蒙恬命人鸣金收兵。他也知道破城虽然就快到了,可也不能急于一时,不然士卒的损失会更大。章邯回到大营后便对蒙恬的收兵很是不满:“蒙将军,我带了人马已经再次从南门上去了,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有更多的士兵登城,到时候这九江就破了啊。怎么你却在这个时候鸣金了。”
蒙恬笑道:“章将军,我知道你急于攻下此城以雪耻,但是将士们战了一日也该休息了。而且虽然你们上了城,但楚军也已经很快的调集了人马,黑暗中我军是无法取下此城的。”
章邯虽然想着立功,但也知道蒙恬所言很对,便不再多说什么,而是回到自己帐中去想明日如何再攻城。
而在九江城中,项他二人也已经是无计可施了,他们两人静静地坐在堂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却没有一人开口说话,他们知道或许明日九江就会被破了,现在他们只希望项羽能够解了会稽的危局,使楚国能够安然。
第二百六十五章 九江城破
因为项他二人在项羽出兵去救那会稽之后便被秦军围困在了这九江城中,所以他们完全不知其后项羽被扶苏带兵所追,最后改变方向的事情,他们只当项羽已经赶回了会稽,而两人对项羽又抱着很强的信心,这也是支持他们一直撑下来守着九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认为当项羽解决了后方的叛乱之后,必将带兵回来。
此时守城的楚军上下都已经疲惫不堪,一切的部署其实也没有什么作用了,他们守城靠的就是意志以及决死之心。所以当秦人退却后,楚军中的各个将领也并没有和项他二人商讨进一步的战事,而是各自回去休息,等着第二日的大战。项他看了项庄一眼后道:“你也去休息一下吧,这几日来全靠着你奋不顾身地守城,我九江才能支持到现在。你都已经有好几日不曾好好休息了。”
项庄呆了一会之后,才吞吞吐吐地问道:“他哥,你认为霸王他真能解决掉会稽的乱军以及其后赶去的秦人的大军吗?这已经过去好些时日了,却没有一点消息传来啊。”
项他心中其实也已经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却还是道:“以霸王之能再加上数万大军,那些叛逆一定不是他的对手。至于秦人……”说到这里他不禁停顿了一下,这才艰难地道,“霸王应该有有对付他们的办法的。虽然过了好几日了,但我们收不到任何消息可能不是因为霸王还没有回到会稽,而是因为秦军将我们围死了,根本不会有任何的消息传来。只要我们坚持下去,说不定明天,霸王就会挟着全胜之威回来救我们了。”
“希望如此吧。”项庄苦笑了一下,他看得出来其实项他也只是在安慰自己而已,这事发生的概率实在是太小了。默然中,两人又坐了整整一夜……
当天色渐明,城外的秦军再一次开始了对九江城的进攻。一批批的秦兵冲了上去,又被城头的楚军用石木砸了回去,接着又有那秦军中的弩手依靠着弩机强大的射程对城上的楚人进行压制,而楚人就躲藏到了垛口后面,或是竖起了盾牌抵挡,而这又给了秦人机会,他们趁着楚军被压制的时机,冲上前去,将云梯搭上了城头,然后就攀附在云梯上向城头杀去。这一切都是这些天来攻城的常规步骤,每一次,秦人都可以依仗着强弩使士卒能够将云梯架好,并有部分士卒攀登了上去。
可是楚军也不是完全没有还手之力,一看到秦军开始向上攀登,就有人冒着被弩箭射杀的危险搬起石块向下用力砸去。石块呼啸着向下落去,正好砸中其中的几名秦兵,他们发出一声惨叫,就从云梯上掉落下去,更有几块石头砸得云梯也断了,上面的秦军就没有了立足之地,也都掉下城去。但是这样并不能阻止秦军的进攻,一人掉下云梯,后面就有更多的将士攀上去,一架云梯被砸断,后面补充上来的云梯很快的就又搭在了城墙之上。
而城上的楚军中,也有许多人因为要探出身子去对付那洗攀登的秦军,结果被外面的秦军弓弩手用箭活活射杀在城上。但是总的来说,秦军被杀的人还是远远多于楚军的,毕竟他们是从下往上攻城。
随着咚咚的一阵鼓声,秦军阵中又奔出了一大队人马,他们四面都是围满了盾牌手,而在中间则是巨大的撞木。众士兵发了一声喊,这上百人的队伍就飞快地往九江的南门冲了过去。
南门之上正是项庄在看守,一见到秦军的架势,他就知道秦人又打算用撞木将城门撞开了,于是他忙下令让城中剩下的弓箭手都赶到自己这里,对着下面的秦军乱箭齐发。同时又命一些人往那队秦兵投掷了木石等重物。几日前,秦军就曾突然派出一队人马向南门发起撞击,若不是项庄及时派了人马用如雨的乱箭将他们射杀在门前,只怕南门就被秦人攻破了。但饶是如此,南门还是受到了撞击,虽然事后曾加固过,可是项庄却不认为它还能抵挡住秦军的猛力撞击。
木石和箭不断倾泻下去,终于使那些拿着盾牌保护中间力士的秦军将士中有人受了伤,不支倒在了地上。一个缺口的打开,就使得这支队伍慢慢完全暴露在了楚人的攻击之下,不一会工夫,上百人就丧了大半,其他人也只得跌跌撞撞地退了回去。项庄这一次算是守住了南门。
但是还没等他松一口气,秦军又派出了几支与刚才一样的队伍冲了上来,他只得命士卒继续以老办法招呼他们。
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的呼啸声……无数的声音充斥着战场,蒙恬的眼睛却是一丝感情也没有,当战事开始之前,他会考虑如何不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但是一旦战斗打响了,那他的眼中就只剩下取胜,至于有多少将士战死了,那是战后的事情了。一个个的命令从他的口中下达,然后由传令的士兵向前面传达,看着依旧顽强的楚军,蒙恬又一次下达了出动弩兵压制城头的命令。
章邯在一边走动了几步之后,突然道:“蒙将军,我认为楚人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我军鼓足勇气,便可一举攻进城去,请将军让我亲自带兵再冲一次吧,说不定将士们在受到鼓舞之后,攻城会更加用命的。”
蒙恬沉吟了一下,最后终于点了点头道:“你去吧,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是为了取这九江城使你有个好歹,那我可就无法向皇上交代了。”
一看蒙恬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章邯大喜,答应了一声就带了几名亲兵冲到了前面,他实在是太需要这样一场胜利了。蒙恬看着章邯的背影不禁一阵苦笑,随后他又派了十多名盾牌兵紧跟在章邯的身边,以防他被城头的流矢所伤。
正在奋力攻城的秦兵看到这几日一直身先士卒的章将军又来了,心下大受鼓舞,也都更卖力地向前杀去。章邯看着那几批扛着撞木的将士因为楚军城头不断的木石乱箭而根本无法攻到城门前,心下也是大为焦急。这几日里,他总是跟着那些攀城的士卒一道向上攻,还没有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