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强秦-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那等我明日开了誓师大会之后就带着人马出征,这一次我们必然可以成功!”扶苏不再犹豫,朗声说道。
  正当扶苏他们准备出征的时候,章邯的大军已经和楚军激战了好几日了,秦军的马毕竟比楚人要快,在他们逃了一阵之后还是被秦军追赶上了。在无奈之下,刘邦只得带着人马转身与秦军再战,但因为军心已乱,这些楚军已经挡不住秦军的不断进攻,只得且战且退,往泗水而去。
  而章邯为了一雪前耻,自然不会放过楚军,这样数十万人马在陈郡到泗水郡的一路上死战不休,地上倒满了尸体。
  这时从咸阳赶来的命章邯回军的圣旨已经出了函谷关,一切的变数就要在这短短的几日之内出现了,秦的天下究竟由谁得到也将在短时间里有个答案。
  第一百四十九章 誓师出征
  两军交战,本来当是秦军大占上风的,毕竟秦军不但在训练和装备上都比楚军好上很多,而且因为有援军的到来在士气上也比楚军高出了不止一筹。但此时虽然秦军占着上风,不断地向楚军施加着压力,使得他们不住后退,但却也难以顺利地将楚军完全消灭掉。这是因为这秦军的援兵也是长途跋涉而来,无论在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远没有到最佳状况。章邯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也不急于一口气就将齐楚联军完全吃掉,而是通过反复的冲杀削弱楚军的战斗力,又迫他们不断向后退去,将他们的士气也在一点一滴地消磨掉。在章邯算来,或许再过上几日,这支齐楚联军就会崩溃掉,到时自己就可以用极小的代价将他们全部歼灭。
  这是今天的第三次攻击了,日头却还在中天挂着。刘邦一面指挥着军队上前抵挡,一面却是满怀忧虑地看着周围的士卒。在他们的脸上刘邦看到了害怕与憎恶,若不是知道自己逃跑也是难逃一死,这些士卒恐怕早就走得干干净净了。大军在被秦人压得节节后退,同时全军的士气也在节节下降,只要有一个士兵突然逃跑,这支军队就彻底垮了。
  姜环的眉头比刘邦皱得还要紧,因为他带来的五万人马此时已经只剩下一万来人了,说来也怪,好象秦军知道齐军所处的位置一般,每一次他们的进攻都是从齐军所在的方位发起,经过几日的大战,齐军死伤无数,再下去就要全军覆没了。
  “刘将军,再这么下去不但我齐军,就连你大楚的大军也会被秦军卷歼啊。”姜环在这一次对战之后来到刘邦面前说道。
  刘邦命人将受伤的军士赶快救治好,看了姜环一眼道:“那如今我们还能怎样?主动权完全在秦人手中,我们只有赶快往后退却,到了我楚国的城池中才能得保。”
  姜环指着后方道:“刘将军既然是楚人,自然知道此地离这泗水城还有数百里的路程,现在若是我们不顾一切地带军往后遁去,恐怕还有机会在秦军追上我们之前逃到泗水,但若是一面要与他们交锋再一面后退,这几百里路能将我们的大军折算殆尽。所以以我之见,现在还是赌上一把,带着大军全力往后逃遁,莫要再与秦军多作纠缠才是。”
  刘邦将头摇得象拨浪鼓一样:“不可,这样一来若被秦军追上我军必然失去了再战的勇气,到时候就是全军覆没的局面,这实在是太冒险了,还不如和现在一样,边战边走,或许还有机会带着剩下的人马逃回去。”其实刘邦心中还有一个顾虑,却不能说出来,那就是就算他们逃到了泗水城,那占了泗水的项羽也未必肯让他们进城,到时候失去希望的楚军可就真的完了。只因为这是楚国内部的事情,所以刘邦也没有同姜环细说。
  姜环看刘邦不肯答应自己的计策,心下大急,这些楚军倒还真有可能留下一些逃回去,但自己的齐军怕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但他却也不好明说,一时气氛很是尴尬,两人都有一些话无法说出口,只能沉默地看着士卒们在自己身前走老走去。
  这时萧何慢慢地走了过来,对刘邦说道:“姜将军的话也不无道理,如今确是应该果断后撤的时候了。”这些日子来,萧何的病一直没有痊愈,今天也是听到了刘邦和姜环的对话才强自撑着来见刘邦的。
  “老萧啊,不是我不肯这么办而是不敢啊,若是我军生了逃跑之心,再被秦人追上可就没有再战的能力了。”刘邦将其中一个原因又说了一遍。
  萧何笑道:“其实我也一直在顾虑着这个原因,但看这里的地形,我却想起了此处往南三百里处是一个山口,那处如有一支军队守着,纵有数倍的敌人也无法一举取下,我们何不让一支人马先行赶往那山口处埋伏下来,待我军到了那处后便全力往后逃,而由他们阻挡秦军,这样就可避免全军覆没的局面了。”说着又是几声咳嗽。
  刘邦一听也想起了那地方,也有些意动,但随即他又想到了自己的第二个顾虑,此去往南的两个城池如今全都在项羽的手中,若是他不肯让自己带兵进城,大军跑到那也是白搭啊。想到这里,他就以目示意萧何,让他先将姜环支开。
  萧何心领神会地道:“姜将军,就由在下和我家将军聊聊,以说服他吧。”姜环知道有些事情这两人是不愿自己知道的,既然刘邦已经有所意动了,自己也不好多说什么,于是便往齐军的队伍中而去,口中道:“两位好好计议一下吧,这可事关数十万人马的性命啊。”
  待他离开后,刘邦才将自己顾虑说了出来,然后问萧何:“老萧,你说若是这样我军就算到了九江城怕也是死路一条啊,。所以我想还不如试着仗着地利再与秦军大战几场,若是取胜了还能保住这些人马。”
  “沛公其实你想得太多了,虽然那项羽恨我们害得那项梁身死,但其实真正让项梁死再那的却是秦人,这一点他项羽是无法否认的。而且他也是楚人,自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数十万楚军丧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一旦我们都死了,秦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他的城池,这一点他也不会不知道。所以到了泗水城后我可以三寸不烂只舌劝说项羽他开城放我们进去,到时这大军就保住了。”萧何信心十足地说道。
  刘邦看了萧何半晌之后才下了决心道:“既然老萧你有这么大的把握,那我只能信你了,好,我即刻就挑选出最精锐的将士先行赶往那山口作好埋伏,然后等退到那里时就带着大军往后撤退。”
  上郡城中,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扶苏就要带兵出征咸阳的消息,所有的人都拥到了城外的校场中看扶苏在大军出征前的誓师大会。此时整个校场已经被扶苏麾下的将士们给占了个满满当当,,所以百姓们只能在外面看着热闹。
  只见东边的一块都是身着皮甲,手拿弩箭的箭手,他们除了手中的弩机之外,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背上背的那几个煎袋,他们每人身上都背着上百支弩箭,足够一场大的战斗所用了。南边则是一排身着较厚锁子甲的步卒,他们不但身着的锁子甲比那些弩兵的防护要好,而且每人贴身还穿着丝绸,这是扶苏学习后世的蒙古人想出来的办法,因为丝绸的柔韧性极好,就算有箭射穿锁子甲,也回被它挡住一大半力量,这样就能使将士的生存能力提高一个档次了。这些步卒人数最多,他们每人手中拿的兵器也各有不同,有拿一般的戈和矛的,也有拿欧羊克为扶苏新造的狼牙棒等兵器的,这是扶苏军中的支柱。而西边的却是扶苏最大的本钱——骑兵。他们也若那些弓弩兵一样,披着皮甲,但他们跨下的马镫却说明了他们与别人的骑兵的不同之处,他们会更快更灵活。其中有数千名只着布衣的骑兵混在他们中间,这就是扶苏的最后的秘密武器——连环马,但现在却还不能显示出来,他们的盔甲和铜链还在军中营帐里藏着,不到必要时是不会让他们穿戴起来的。而北边则筑着一座高台,正是扶苏誓师时所站的台。
  随着三通鼓擂罢,扶苏就在几名将领的簇拥下从南边骑着马慢慢地走了出来,今天他身上穿着贴身的锁子金甲,外面罩着一袭黑色的战袍,使他整个人看上去更是神威凛凛。看到主将出现,在场的士卒都齐声呐喊了一声:“喝!”手中的兵器顿在地上,发出了震耳的声响。扶苏笑着朝众将士挥了下手,就登上了高台。两边则是张良、韩信等人。
  扶苏朝下扫视了一眼,随即运足中气大声向下道:“逆贼赵高,伙同子婴阴谋篡位害死皇帝,窃取大位,我扶苏身为大秦皇子,势必不能坐视不理,故我决定带上郡城中人马讨伐有罪,复始皇帝之威,重振我大秦!三军听令,随我一同,拿下咸阳,取下子婴与赵二贼的首级!”说着噌地拔出了腰间的长剑向西南方向指去。
  下面的军士跟着扶苏的话大声说道:“拿下咸阳,取二贼首级!拿下咸阳,取二贼首级!”声音响彻天地,便连那从空中飞过的鸟儿都有几只被震晕了掉了下来。
  誓师大会之后,扶苏就带着人马出了上郡城往南而去,城中的百姓纷纷拿着食物赶到城门口送自己的亲人上路。扶苏看着感人的场面,心下也深有感触,这时他看到了人群中一人腆着个大肚子正看着自己,正是自己的妻子小桃,扶苏忙上前,拉住小桃的手道:“放心吧,当孩子出世的时候,我就会派人来将你接到咸阳去。小桃眼中满含着泪水,但却只是点了点头。
  第一百五十章 攻心
  扶苏现如今有十四、五万人马,但这次征咸阳却不可能全部带去,毕竟如今扶苏所占的郡也多了,北地郡的两万人马由蒙毅带领守在那以防北方的匈奴人入侵是不能动的,另外象上谷、云中、九原等郡虽然刚刚将来犯的匈奴人击退没有多久,但其中驻守的数万人马却是不能轻易调开的,而周行则变成了那几个郡中的守将,以防匈奴人不死心又来劫掠。
  所以这次扶苏只带了八万人马,而陈平也被他留在了上郡城中为前方的他们调配粮草以及安抚后方。陈平也清楚这责任之重大,也说明扶苏对自己的信任,于是就接下了这个重担。这次随扶苏出征的将领则是韩信、蒙恬、张武等人,张良作为随军的军师,前锋则由沧海君担任,因为他英勇善战,却不是太会用兵,所以只给了他五千人马,但有遇到秦军阻挡就由他率先破敌。
  大军一路往南而去,不久之后就到了太原郡,在整顿了一下人马,将要带的攻城器械都带上之后,大军就出了太原往上党而去。这一次扶苏虽然带的人马不是太多,但却准备稳扎稳打,这一方面是因为上次突袭咸阳失败使扶苏放弃了一步到位的念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算准了秦人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马留守了。
  作为现代人的扶苏深知舆论攻势比起实际的攻打有时候更加有用,所以在出兵攻打之前就已经派了人到秦的各处郡县散布消息,说是子婴与赵高联手将胡亥杀死,再夺取他的皇位的。本来秦地的百姓就对胡亥的死深表怀疑,但一者因为胡亥自身不得民心,老百姓对他的死并不是太感兴趣,二来也因为赵高的铁腕手段,使他们不敢谈论这个问题,所以在扶苏派人来散布消息之前百姓们虽然有怀疑却也不是很清楚。但扶苏却结合自己从书上和电影中得来的消息,再加上自己的猜测,居然就生生地造出了一个赵高二人杀死胡亥夺去皇位的故事,一时在秦地中传得沸沸扬扬,便是那些驻守在各地的秦兵和官员也开始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不是亲眼所见,无法说得如此详细。
  当扶苏的大军来的上党城下的时候,上党城中的士卒正在为是否应该将那些谈论着胡亥之死的百姓抓起来而头疼。本来以秦人一贯以来的作风,但有不轨的行为,并不需要实质的证据就可将人入罪,但如今的情况不同了,城中的守军不过几千人,而且这上党又是原来赵国的地方,前些年才刚刚起义过,所以守军也不敢对百姓们逼得太甚,只是这消息传得实在是太厉害了,他们才不得不想要强行压下去。这时扶苏就带着大军到了,他也并没有急着攻城,而是命人向城中射入了讨贼的檄文,内中列举了赵高、子婴的数款大罪,同时说明了自己的正义性。这一下就使得守城的秦军心中都产生了怀疑,当扶苏说的都是实情。
  守城的将领看到内部的将士已经开始动摇,而城外扶苏的大军又是来势汹汹,知道自己是无法守住此城了,而一旦弃城而走的话,逃到咸阳也必然难逃一死,于是把心一横便开城投降了扶苏。就这样,扶苏只以一席谣言,就在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就取下了第一座城池,这也让身边的将士们佩服不已,让他们对攻下咸阳的信心大增。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扶苏散布出来的消息居然很快就传到了咸阳城中,落到了赵高二人的耳中。两人一听有人居然开始散布这个消息,心中有鬼之下就开始在咸阳城中大肆搜捕起传播这消息的人来。但是如今这消息已经搞得全城皆知,众军也不知道该抓什么人才好,无奈之下子婴只得下旨但有传胡亥之死者当以谋反论处,这才使得这消息被压了下去。但两人还没有松一口气,另一边又传来了消息,扶苏打着为自己兄弟报仇的旗号公然其兵造反了,如今已经杀到了上党城下了。
  “当日胡亥为帝时,扶苏就曾说他得位不正而在上郡城中拥兵自重,如今这胡亥一死他却以兄长的身份带兵来攻我咸阳,其实谁都可以看出他这就是一个借口,其真正目的就是攻下咸阳夺取皇位。”赵高一脸的愤慨道,他的表情是做给在殿上的所有大臣看的。
  其实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这次胡亥的死一定就是赵高二人的阴谋,但碍于如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在对方手中才没有说出来,如今听赵高说得冤枉,众人的脸上都不觉露出了鄙夷之色。但这其中还是有一些完全肯为赵高办事的人的,他们中便有人出声道:“丞相所言甚是,这扶苏用心险恶,好在我大秦军民上下一心,必然不会受他的挑唆。”
  赵高满意地一笑,顺着那人的话道:“所以依臣之见,还是由皇帝颁下诏书,数说扶苏之罪,再派大军将其剿灭为是。”
  子婴在后宫时早就与赵高商量好了,此时接口道:“朕也如丞相所想一样,这扶苏乃是乱臣贼子,我大秦军民人人得而诛之,朕这便下旨命大将军章邯带兵回援,将那扶苏诛杀在我大秦之地上。”
  众大臣看一切赵高二人都有准备,便也不再多说什么,在歌功颂德一番之后就各自离开了。而赵高也忙着回去派人在咸阳城各处留意是否有趁此机会散布不利于自己消息的人。
  子婴回后宫的路上,心中却是忐忑不安:“如今扶苏的人马已经杀到了上党,那处不过是数千人马镇守,恐怕防不住他,后面的几座城池也如那上党一般,根本无法挡住扶苏大军的脚步。而章邯的大军却还身在楚地与楚人大战,先不论他们是否可能白多楚人的纠缠回师来救,就算赶来了恐怕也是远水难救近火,等他们来时这咸阳城就落在扶苏手中了。看这扶苏往日所为,多是因为赵高与胡亥二人而发,若我将赵高杀了,再将他的首级送与扶苏,想来或可解此大难。而且听说其实扶苏向来对皇位并无多少野心,不然当日也不会被赢政赶离咸阳了,如果我能解了扶苏的心头之恨,则他或会退兵罢战。这赵高我早晚都是要除去的,何不现在就除了他,解了当下的危局呢?”想到这里,子婴已经定下了要将赵高杀了以退扶苏大军的想法。
  这时,子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