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喝了几杯啤酒胆也大起来了。贺新道:“你问问她吧?”
黄筱琴很快就乐了,于是用手拳头轻擂贺新的大腿。大家便乐得笑起来。
几个年轻人很快就相处得融恰,大家便猜码喝酒作乐。金兰她们几个女的也跟着“石头剪刀布”的喊起来。
叶二多年打工在外,虽说是个农民工,但爱情事业双丰收,所以在卢世荣他们几个国家干部面前一点也没有矮人半截的自卑。只见他喝酒说话样样来得。叶二说:“我在城里打工多年,什么事情都干过什么样的苦都受过。我现在搞装修,算是个小工头了,我手下有十多号人。工作要说忙就忙,要说闲就闲,所以卢世荣你如果想喝酒,只一个电话我就来了。贺老师呢,你上县城来一定要找我。至于吃啊喝啊,唱个卡拉ok啊,洗头洗脚啊的,一应开销我全包了。”
叶二的一番话让一向以县局国家干部为荣的卢世荣和黄筱琴几个顿觉矮了叶二半截。叶二那才叫乐啊,有自由能挣钱。哪象他们,局里的工作没完没了,挣的票子却少得可怜,徒有局机关干部的虚名罢了。
几个人边吃边聊,一直乐到凌晨二点多才散伙。叶二果真大方,硬是将卢世荣这一桌的帐给结了。他们几个田螺、小炒和啤酒的算来也有二百来块。
四月艳阳高照,整个西兴镇都暖烘烘的,正是细桔收获的繁忙季节。前段时间外地客商收购细桔仅将大卡车开到镇上,农户摘下的细桔要亲自送到镇里来,还挨客商挑三拣四的,价钱也不见长。现在呢,收购的车辆争先恐后的向镇上驶来,客商们在镇上却收不到细桔了。原来这个时候细桔上市最旺盛,农户就不用拉到镇上来了。在细桔的收购上开始是客商挑农户,如今则到了农户挑客商了。因为西兴镇这个时候进入了雨季,雨水足,细桔长势好,一个个溜圆铮亮如红玛瑙,果汁甘甜润泽,销路最好。客商知道这个商机,为了收到更多的细桔都主动把车开到地头来,开出好价钱。西兴镇年年都是这样,这就是西兴镇为什么会成为细桔基地的原因。
花儿婶婶这阵子最高兴了,她这两亩地的细桔每天都能摘下千儿几百斤,按价钱在四毛到五毛算,她每天都有四五百元的进帐。况且摘细桔又不用到她操心,她只需跟某个客商讲好价钱,然后点一下头,于是从大卡车上跳下十来个民工奔她的田块帮她摘桔,人工钱则是客商自己付。摘好桔后,客商跟她一起过秤,再然后客商将一踏钞票拍到她手上。
今天又是周末,她一高兴,就打电话叫老公回来了。她要让叶二一起来分享她的劳动果实:叶二爱吃细桔。叶二吃了细桔,心情就会好得很,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充满激情。四月是一个令人烦躁的季节,但细桔的果汁能清脾降火,让人心情舒坦。这也许就是人们爱吃细桔的原因吧。
傍晚的时候叶二坐中巴从宝盆城回到了西兴镇,他到镇上转了一圈买了点鱼肉。叶二不买菜蔬,菜蔬老婆种的多着呢。叶二买好菜就坐上三马仔回家来。叶二回到家来看到老婆在院子里整着鸡子呢。花儿婶婶用盈盈的笑脸迎着老公。
看着老婆在整鸡子,叶二提起手上的塑料袋子肉菜说:“看我买回了好多菜。”
花儿婶婶放下手中的活儿又在水井边的盆子里洗了手然后走过去接下老公手中的东西拎到厨房里让公公婆婆切来煮了。
叶二两手空了就走过去要帮老婆整鸡子,花儿婶婶转身出来止住了他。花儿婶婶用手挡开老公的手说:“快要好了,不用你动手,免得弄脏手。”说完搬了凳子让老公坐,又从房里端出早已洗好的一大盆红澄澄亮晶晶的细桔让叶二吃。
花儿婶婶就是这样,招待老公也象作爱一样认真。
叶二看到丰盛的晚餐和上好的细桔就想到那天夜里在县城上见到的贺新。他俩一见如故。
“要是能跟贺新在一起喝酒多好。”叶二看着整洁干净的院子道。
“谁?”花儿婶婶没有听清楚老公在说的什么。
“贺新啊,就是贺老师,那个晚上我们看他打球又一起喝酒的贺新,这个时候他可在镇上?”
“你想邀他喝酒?”花儿婶婶听了贺新也来了兴趣。
“是的,贺新。”
“那打电话给他啊,今天是周末,是相聚的好时机。”
叶二便给贺新打电话。贺新说他在学校呢。
对于叶二的邀请贺新有点犹豫。自从那年与叶珊分手,贺新就把兴隆村看着是个伤心之地,这么多年来贺新尽量避免去兴隆村,因为兴隆村的一草一木都有可能刺向他受伤的心灵,所以没事他一般就不去兴隆村。比如兴隆村晚上唱戏放电影,年轻人都把到村上看戏看电影当作是一件去消遣的很高兴的事情,况且从镇上到兴隆村骑摩托车只是喝盏茶的工夫,但与叶珊分手后,贺新就再也没有去;还有从西兴镇去东升镇走兴隆村这条路就是近路,但贺新却是宁愿走十字路直通南梧二级路这远道。等等。总之贺新这辈子都不想与叶珊的事情再沾上边儿。
贺新有时心里也矛盾,就是希望有一天能遇上叶珊,然后亲自问她一问,为什么要把事情做得那么绝,为什么没有片言只语的解释就那么象水蒸汽般的从他的面前蒸发掉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来他却一次也没遇到过她,她真的就象蒸发掉了一样。于是贺新转而产生一种幻想,幻想有一个知情人来告诉他关于叶珊的一些情况,从前的或者现在的,哪怕一点点,哪怕一个小小的故事。这些想法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来愈强烈了。
所以今晚叶二邀请贺新,贺新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叶二高兴的对妻子说:“贺老师来呢。”
花儿婶婶便赶紧张罗晚饭。
一会儿贺新开着他的摩托车到来了。叶二让贺新将摩托车停靠在院子里。叶二拉着贺新的手乐呵呵地说:“贺老师你今晚能来我真是太高兴了。”然后搬过凳子两人面对面坐下聊起来。花儿婶婶则端来她的细桔让贺新品尝。贺新连吃了几只就一个劲地夸好吃。看到贺新夸自己的细桔花儿婶婶便高兴得站到老公的身边用她的小手掌不停地梳理叶二缝乱的头发。贺新看到他们小两口真是亲密。从叶二带老婆上县城到今晚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这对小夫妻的恩爱与和谐。
叶二说:“阿花今天收了几百斤的细桔,也是有了一笔小收入,所以今晚得好好的为你二嫂子庆贺一番。”
叶二边说边挠着老婆的腰肢,然后继续说:“现在这小院子是窄了点,等到明年我们盖了新楼你再来,肯定会比现在舒服得多。”
花儿婶婶也微笑的点了点头,贺新看到她的腰身似有点粗了。叶二这时却摸着老婆的圆肚子说,等再添一个小宝宝,我们的生活就算完美了。
花儿婶婶就不好意思,只见她拨开叶二的手走开:“我看饭菜给做好了没有。”
叶二让妻子将饭桌摆在院子中央,然后叶二的爹娘就将大盆大盆的鱼肉菜端上来了。贺新看到两位老人还真硬朗,又去搬凳子让老人坐下吃饭。
老人说:“我知道你是贺老师,东村那春红妹的爹娘就没少夸你,说要不是你,孩子怕就读不成书了,她的困难你都给解决好了。”
叶二一问才知春红在学校里得免了伙食费还得了700元的困难补助。
贺新说免伙食那是学校给解决一些特困生的困难,至于困难补助那就得感谢国家的政策了。
两位老人就一个劲地感概:“现在可真好,有了困难学校和国家都给帮助,我们那时就是没钱才上不起学啊!”
花儿婶婶每人给添了一碗饭,叶二说:“怎么就吃饭了,应该先喝酒。”回头又对老婆说,“刚才我净顾说话,竟没去打酒,你到店里打两斤酒来。”
贺新则说:“也不用急,先吃点饭垫垫肚子也好。”
花儿婶婶边起身边说:“店子就在院子外面的江边,近着呢,一会儿就回来了。”说完一闪身到厨房里拿了酒壶走出了院子。
只见花儿婶婶出去不一会儿便空着手回来了。 ;“酒呢,怎么连壶也没了。”叶二问。
花儿婶婶说走到江边刚好碰上了春红的爹,听说是贺老师来了,他说他刚好酿了两铛好酒,他要拿来让贺老师尝尝。
叶二对贺新说,林老爹虽不大喝酒,但他酿的酒在村上是很叫好的,今晚能和贺老师一起尝尝最好。
正说话间只见林春红这小姑娘提着一个大葫芦酒走进了院子。
“你爹呢,他咋不来?叫他一起来喝酒。”叶二道。
林春红便道:“我爹自打那场病后就没敢喝酒,他要华二叔陪贺老师慢慢喝酒。”又对贺新说:“老师你慢吃。”说完转身走出院子。
“你也可以在这一起吃饭啊!”贺新喊道。
但林春红却已经走远了。
“别理她,”叶二说,“小孩子家的,哪好意思在别人家吃饭?”顿了一下又道,“不过这孩子也真懂事。”
贺新和叶二的父母都点头表示赞同。
花儿婶婶找来杯子,然后给老公和贺新每人倒了满满一杯酒。
贺新见叶二老爹桌前没酒就将自己的酒给端到老人面前。
叶大伯推开道:“贺老师尽管喝,我不喝酒的。”
叶二也点了点头。
贺新知道叶大伯真的不喝酒,也就不勉强。叶二与贺新便边喝边聊起来。
贺新喝了点酒就什么都想说了。
贺新说:“其实我对你们村并不陌生。”
叶二也有了三杯酒下肚,但他心里一点也不糊涂。他装着听不懂贺新的话。
叶二说:“我知道你们老师经常到各村去家访,贺老师怎么可能对我们村陌生呢。”
贺新说:“不是说现在,说的是以前,以前我常来你们村呢。”
“我知道贺老师以前经常来这里,都有十年了吧,那个时候你高瘦高瘦的,现在可是壮实了许多。”叶大伯赞道。
叶大娘则问:“都许多年了,贺老师结婚了吧,孩子多大了?”
其实叶大伯、叶大娘都知道当年贺新与叶珊谈恋爱,但就是没直说出来,老人们不知道贺新对过去的那些事怎么想。
“人家贺老师还没结婚呢,哪来的孩子?”花儿婶婶道。
叶大伯和叶大娘齐声道:“喔!”
“喔啥喔呢,人家贺老师是读书人,可不象我们急着结婚。”叶二装着生气道。
花儿婶婶便狠狠瞪了叶二一眼,直瞪得叶二低了头。
贺新则直白的说道:“是早该结婚了,就是找不到老婆啊!”
叶大娘又惋惜道:“咱们的叶珊姑娘就是没这福气啊!”
叶大伯就骂叶大娘:“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咋‘哪壶不开偏提哪壶’?”
贺新则心平气和的道:“没事,就是这样嘛。是我配不上叶珊。”
叶二装着茫然无知的问道:“你们这是说的啥事啊?叶珊怎么了?我怎么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花儿婶婶也在一旁装着睁大疑惑的目光。
叶大伯便打住话道:“都过去了,都不要说了吧。”
“是叶珊那孩子命不好,说了也无妨。”叶大娘则道。
贺新虽喝了酒但心里清醒得很。他想:“明明是叶珊负了我,咋说她命不好,听起来倒好象是我负了她似的。”
想到这里贺新就想把话题岔开:“过去我和你村的叶校长也挺熟的,不知他现在可好,他应该退休了吧?”
听到这里,花儿婶婶就想彻彻底底地把贺新与叶珊姑姑的旧事翻个底朝天,她不再装着茫然无知了。
只听花儿婶婶道:“我大伯都退休几年了,刚才我出去就看到他呢。他问我打酒的事,我就说贺老师来了,他还夸你是个好年轻人呢。”花儿婶婶看了看贺新。
“既然是忘年交,那叫他来一起喝酒,我亲自去请。”叶二说话做事都干脆。
说着起身朝院门走去。
到了这时贺新还真想了解叶珊的情况呢。他想,老校长肯定知道个一清二楚的。
第十九章 叶珊终于同意嫁给石碾
一会儿叶二领着叶校长来了。
“贺老师来了,我能不来吗?”老校长边走进门边说。
贺新急忙迎上去拉老校长的手,然后扶着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老校长喋喋不休地说:“我是你的球迷呢!每逢镇上有你的球赛我是一定要去的。不光在镇上,就是在村上,只要听说你打球了我就去,骑单车去,在村里我们有一大帮你的球迷呢,老的少的都有。”老校长一口气说了很多。
老校长的话让贺新深受感动。老校长跟十年前没有多大的差别,身体依然硬朗,精神依然矍铄,只是两鬓添了不少白发,前额比以前更亮光了。贺新问老校长多大年纪了,有七十了吗?老校长说还差两年。贺新又问退休后过得好不?老校长乐呵呵地说:“好啊,儿孙用不着咱带,一个个都进了村里幼儿园,每天就到江边钓鱼或者在村上的‘老人之家’下棋、练书法啊什么的,最高兴的还是到镇上到村里看球赛了。”
贺新给老校长斟酒,然后大家一起干完杯中酒。
老校长直截了当的说:“叶珊在学校的时候你常来,现在你可不来了,不过那时你也不大爱说话,所以给我们的印象不是很深,我对你的印象深是在镇上看你打球,真想不到一个腼腆的后生,打起球来却是那么的好看。只是我们的叶珊没有好的福气跟上你。”
老校长一说到叶珊贺新就只管喝酒。提起叶珊,花儿婶婶最是好奇,于是问道:“校长伯伯,听说当年贺老师跟叶珊姑姑相处得好好的,后来怎么就没成?现在叶珊姑姑连个影儿也没有。”
花儿婶婶说到这里贺新再也忍不住了,贺新问道:“叶珊现在怎么了?”
老校长说:“早离婚了,现在也不在东升镇,去了哪我们也不知道。”
贺新惊愕的说:“她家里人也不知道吗?”
校长说:“她家里人没说,外人也不好问。总之,叶珊那段经历很苦。”
花儿婶婶说:“校长伯伯那你就讲讲给我们听吧,贺老师也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毕竟是初恋情人啊!”
花儿婶婶看了看贺新。贺新只管喝闷酒,对老校长谈叶珊不置可否。
“那一个晚上我和叶珊一起到一个叫罗芳的学生家进行家访,那孩子有一段时间辍学去了广东。。。。。。”叶校长讲起了当年叶珊掉到江里去的遭遇。
叶校长说叶珊住院那段时间特苦闷特委屈,她的苦闷和委屈不是因为她住院的病痛而是因为那段时间你都没去看她,她委屈极了,她说。
“哦!”贺新似乎恍然大悟。贺新回忆了起来。贺新说他并不知道叶珊出现了这个意外,要是知道他怎么会不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