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马二蛋维维喏喏的回话,刘兴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看来这次的教训,总算让你长了些见识。苦尽甘来,今年你吃了这么多苦头,明年相信会有好运气的。”
明白刘兴华是在劝慰自己,马二蛋也很感激的道:“谢谢刘大哥,这次若不是你,只怕我这条命,早晚都会丢在漠河。等将来有机会,二蛋一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对此刘兴华笑骂道:“行了,你小子不怪我当初吓你一场便行,这报恩的什么话,以后不必说了。若是你手上沾了百姓血,天王老子也救不了你。
还是那句话,等过完年,你若真的急着想回家,我到时给你些盘缠,让你跟人回热河。若是你不急着回家,说不定开春后,我会出关一次,到时送你回家也有可能。”
听到这个安排,莫拉乎立刻好奇的道:“刘兄弟,你打算开春后去趟关外?”
刘兴华看了看天感叹道:“莫叔,还记得我那晚跟你说的话吗?关外要变天,今年有大事发生。不去关外转转,只怕心有不甘啊!风云际会时,不一睹变幻岂不无趣?”
相比这些百姓,并不清楚今年又是大清一个风雨飘摇的灾年。刘兴华却非常清楚,再过上一段时间,八国联军将攻入京城,将那位太后跟皇帝直接赶出京城。
虽然没奢望能力挽狂澜,可刘兴华觉得,做个见证者跟亲历者应该可以。其次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刘兴华有趁火打劫的意思,跟在八国联军后面做渔翁。
将来真想成就一番大事,钱跟枪都是必须的。最重要的一点,刘兴华不想眼睁睁看着,那些属于华夏的国宝,被这帮抢劫犯给带出华夏。
有仓储器傍身,刘兴华相信这次出关,他会大有收获。忙完关外的事情,再返回东北之时,便是他扛起反俄大旗之时。一旦扛起应战之旗,他将举步维艰。
就一个漠河储备的物资,无法支持一场长期的对抗。唯有到关外,收集大量所需的战争物资,返回漠河方能支撑起,他有可能需要面对很长一段时间的艰难岁月。
看着刘兴华那双深藏若虚的眼眸,莫拉乎也明白,这个年青人身上,绝对隐藏一个惊天的秘密。只是他知道,只要刘兴华不说,谁也不知那个秘密是什么。
可不管如何,能看到刘兴华此刻身处关外,却开始注意关外的风云。这也说明,莫拉乎猜测刘兴华,不会甘于平凡的推测是正确的。
虽然莫拉乎也不知道,这条路会有多艰难。可他清楚,以刘兴华现在的胆识,只要时机成熟,刘兴华一定会做出些举世震惊的大事来。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未来历史上,肯定会有刘兴华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参与其中,成为被历史记录的一员,莫拉乎也会觉得此生无憾了!
第五十三章 尸体的威慑力
采购了一些生活物资返村的刘兴华,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之后。由王二小为首的年青人,开始在漠河宣传有关他的英雄事迹。城中百姓才知,歪脖子是死于刘兴华之手。
在刘兴华等人离开之后,一支巡防营官兵组成的队伍,同样集结完毕出城。前往的方向,正是猎户村所在的方向。这举动,让不少人觉得巡防营,难道又想攻打猎户村?
对于这种怀疑,出城的巡防营官兵,看着有些群情激愤的百姓。只能解释道:“此次出城,我们是到猎户村收敛阵亡士卒的遗体,并非攻打猎户村。”
当然,另外一个理由他们却没说。除了收敛这些被枪杀士卒的尸体外,那些被打死的胡子,也是他们收敛的目标。原因很简单,这也算刘兴华给周勉的一点好处。
眼下东北胡子遍地,各地衙门的统兵官员,都有靖安地方的义务。相比杀良冒功,这些实实在在的胡子尸体,无疑也算周勉清剿地方匪患的功绩。
虽然漠河的百姓已经知道,朱昌圣是同胡子合谋攻打猎户村,结果反倒身殒于猎户枪口下。可在周勉给上峰的奏报中,却成了朱昌圣剿匪不幸蒙难。
这样虽有蒙骗上官之嫌,可周勉相信那些顶头上司,看在剿匪有功的份上,应该不会追究他的责任。如果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赏银。
尽管巡防营的官兵再三解释,可不少家中有马的年青人,还是跟着巡防营来到猎户村。等他们看到,那些猎户们已经收敛好,两堆服饰分明的尸堆,也被吓一跳。
看着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漠河年青人,主持遗体交接的刘兴华,对他们的维护之意,自然也是非常高兴。这至少说明,他在漠河已经有一定民心基础了。
明白这年头大家日子过的都不容易,刘兴华显得很大方的道:“葛子,带二小他们回村,让季叔他们剥匹马,把肉割了送给这些兄弟,别让人家白跑一趟。
马上要过年了,这点马肉拿回来熬锅肉汤,全家人吃吃也暖暖心。都别嫌弃,反正昨晚打死的马匹不少,就我们吃的话,还不知吃到什么时候呢!”
马肉在东北,也算比较稀罕的肉食。原本想推辞一番的年青人们,见葛依乎很大方的表示。昨夜被他们打死的快马,至少有十几匹,分一匹并没什么损失。
跟着巡防营出来跑一趟,还能捞几斤马肉回去,这些都可谓普通百姓家出身的年青人,也显得非常高兴。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刘兴华并非小气之人。
如果一匹死马拉到城里贩卖,多少也能卖几两银子。眼下刘兴华,只留下马皮,其它的骨肉都分给看热闹的年青人,自然让这些年青人对其的好感又增加了一分。
随着尸体移交完毕,带队的营官略显讨好的道:“刘壮士,大人吩咐我来的时候,说那些巡防营兵的武器,是不是可以赎回?我们可以拿银子买!”
对于巡防营而言,兵难招是事实,可配发的武器同样欠缺。如果去买新的,价格贵不说,一时半会还未尝能否买到。赎回这种二手货,无疑最为省事。
看着营官一脸谦卑的表情,刘兴华略做思考般道:“昨天战斗,我们缴获的武器其实不多。如果你们愿意花钱买,我当然可以考虑卖你们。前提,你们愿出多少银子一杆呢?”
对刘兴华而言,有前次清风寨缴获的水连珠步枪,巡防营官兵使用的毛瑟早期版后装步枪,他还真的看不上。可他同样明白,枪支统一有利于后勤补给。
眼下巡防营用的毛瑟步枪,虽然是早期版,却也不失为一种好枪。最关键的,巡防营目前就是装备这种步枪,能统一使用的话,无疑有助提升巡防营的战斗力。
这些缴获到的武器,刘兴华可卖可不卖。价钱合适,那他就卖给巡防营也没什么。价格太低,那他就留下来,将来发给二线部队使用也可以。
通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刘兴华也清楚,这个年代武器也是硬通货。只要手头有枪,想兑换成银子,也是很简单的事情。毕竟,军火暴利行业啊!
面对刘兴华有钱便好说话的神情,营官想想道:“五两一杆,子弹另算!”
对于营官的报价,刘兴华气极而笑的道:“五两,黄金吗?如果是五两黄金一杆,那我便全卖给你。如果是银子,那先前的话就当我没说。
反正你们使用的武器,我虽然看不上眼。漠河那些豢养炮手的大户,想必会比你们大方。行了,这事不用说了,五两银子一杆快枪,你们的银子还真值钱啊!”
觉得价压的似乎太低,营官又赶忙哭穷道:“刘壮士,不瞒你说,这次巡防营折损两哨之兵,可谓伤筋动骨。眼下朝廷的军饷,又克扣的厉害,衙门真没什么余钱。
这些旧枪,刘壮士先前也说看不上,何不卖我们一个人情呢!往后大家都在漠河讨生活,相互有个照应也好。如果刘壮士愿意,我可以再加三两一杆。”
看着这位戏演不错的营官,刘兴华直接道:“三柱子,把莫叔请来,就说这位大人,有事找他商量。这种事情,大人还是找莫英雄谈,那些收缴的枪支也是他保管着。”
八两银子一杆,对刘兴华而言真心难接受。按照他的估计,这种二手快枪,只要能配上子弹销售。怎么着,也要卖个三十四两银子才行。
如果快枪真的这么便宜,那么以猎户村人的收入,应该早将手里的武器换成快枪了。那会直到他出现,通过缴获的方式,才将村民的武器换成一水的快枪呢!
不再搭理这位一脸沮丧的营官,刘兴华直接回到村子,陪王二小等人聊了几句。也没留他们在村子吃饭,让他们赶紧结伴回城,省的家里人担心。
就算他们想过来搭伙,眼下村子里安置不下这么多人。等过完新年,刘兴华也要拜托莫拉乎,去城里跟附近村庄,找一些工匠搭建一些临时住房。
同时山口那边,也要开始修建简易的哨楼。至于未来猎户村的兵营,将修建在山口与村子的空地上。总之,这是刘兴华建立势力的第一个基地,自然要好好修建一番。
至于申请团练的想法,莫拉乎的意思可是缓缓都没事。反正周勉已经被他给吓住,猎户村又握着他的把柄。如果他不想罢官丢命,就必须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等到刘兴华手头一定兵力,莫拉乎自然去黑龙江将军府,要个团练官的编制。这样一来,也算有了名正言顺拉队伍的权利。
根据他们商量的决定,未来团练官由莫拉乎担任。真正掌控队伍的人,则是刘兴华。这样做的原因,也是更好的保护刘兴华,让其减少被官府盯上的危险。
而莫拉乎,有那位将军罩着,至少在黑龙江这块地界上,没人敢找他麻烦。至于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拉队伍,能瞒住官府多久,那都是将来考虑的事情。
猎户村的团练营,是明面上的新兵集训营。将来刘兴华真正的基地,会放在清风寨那里。只有通过新兵考核,思想素质过硬的新兵,才会真正成为刘兴华麾下的一员。
这样一明一暗的方式,即能混淆官府的注意力,同样让盯着漠河的各方势力,减少对刘兴华这支队伍的提防。这便是刘兴华所制定,藏一手的发展方针。
等到收敛好尸身的巡防营兵离开,那些前来看热闹的年青人,也真正意识到。这个小小的猎户村,真是藏龙卧虎之地。等开春,他们一定要来这里搭伙。
相比漠河的年青人,担心而来高兴而回。这些前来收尸的巡防营兵勇,却同样显得心有震撼。通过这次收敛尸体,他们真正感受到这些猎户的威胁。
不少营兵跟胡子的尸体,都有不下一个弹孔。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胡子,尸体残缺不全,身上同样布满弹片的血痂。这意味着,战斗还是很激烈的。
如果换成他们,真跟这帮猎户对上,只怕他们的下场也好不到那去。那怕刘兴华也没想到,一次尸身移交,便让巡防营的官兵对猎户们畏惧心更甚以前。
看着最后押送几十条步枪离开的营官,那一脸沮丧的脸,让刘兴华知道他肯定没讨到便宜。果不其然,二十五两一杆快枪的价格,让猎户村又进帐上千两银子。
正觉得过完年,要大出血一次的刘兴华。对于这些收入,也显得很高兴。不管怎么说,真要启动扩充实力计划时,他方知金钱的重要性啊!
第五十二章 招个兵不容易
终于目睹一次,什么叫前倨后恭的刘兴华。也感叹这位朝廷的五品总办,态度转变之快之熟练,真令人叹为观止。看来这年头想当官,先需学会川剧变脸之精髓啊!
就因为莫拉乎,抬出与现任黑龙江将军寿山有交情。这位总办大人,对于莫拉乎有求必应不说。还强烈谴责朱昌圣死有余辜,并表示一定清剿占据清风山的叛军。
见识到官字两张口,有理无理全凭一张嘴的刘兴华。突然觉得,看来他之前的打算是对的。指望这样的官员牧守一方,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甚至刘兴华可以想象,一旦沙俄军队入侵漠河,这位总办大人绝对是第一个逃跑之人。上行下效,那些巡防营也将形同虚设。有此等官员,清廷怎能不倒?
觉得目的达到,有了莫拉乎这张金字招牌,刘兴华便知。未来猎户村的一切行为,都将得到官府睁只眼闭只眼的待遇,那不正是他进城所想要的吗?
进门的时候,这位总办大人板着脸,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离开的时候,这位总办大人非常热情般,亲自将两人送出衙门,看的王二小等人也觉得非常不解。
相比城中的其它百姓,王二小他们从葛依乎嘴中,已经知道朱昌圣是怎么死的。甚至还知道,昨晚猎户村的人,杀了上百名官匪。
以他们的猜测,这位总办大人肯定会雷霆大怒,就算不敢找猎户村的麻烦,也绝计不会给刘兴华等人好脸色。可此番笑脸相送,到底是何用意呢?
清楚众人好奇,莫拉乎也小心道:“此事,暂且你知我知,我不想太多人知道此事。”
刘兴华点头道:“嗯,我知道轻重,不会对旁人多言的。”
看着迎面走来的王二小,刘兴华换上一张笑脸道:“辛苦你们了,现在事情谈妥,我请你们去城中酒馆喝酒。另外去个人,把二葛子他们也叫进来,吃完饭我们再回村吧!”
莫拉乎对此也笑道:“行,你拿主意就行!二小,把你老子也叫来,我有段时间没跟他喝酒。你小子将来真想跟刘兄弟干,还得你老子同意才行。”
一听这话,正头疼如何说服自家老爹的王二小,立刻激动的道:“好,多谢莫叔帮忙,我这就喝我爹去。让他也来看看,咱漠河出的大英雄。”
望着小跑离开的王二小,刘兴华也笑着道:“这小子,除了性子急了点,倒也是个人精。听他说话,应该读过一些书。好好栽培一下,应该有番出息。”
对于刘兴华的评价,莫拉乎点头道:“不错,他老爹不是漠河本地人,也是从关外迁来的落魄户。靠着家传的制皮手艺,开了这么家皮货铺。
手上有点余钱,对两个儿子也用心栽培,送他们读过几年私塾。只可惜,眼下这世道,百无一用是书生。没门路,读书再用功也无晋升之路。
原本他老爹,打算送他去关内找份差事。可他老娘不同意,担心往后看不到儿子。一来二去,这小子整天在城里晃荡,结交一帮狐朋狗友,却也鲜少祸害百姓。
我也是看在,这小子为人精明,做人又有点侠义之心。放在这城里,多少有些浪费了。还不如交到你手下,让你好好打磨一下,应该会有番作为的。”
面对莫拉乎如此称赞,刘兴华也只能无奈道:“莫叔,我只能说,我会尽我所能教导他们。至于能否成才,那就需要看他们,能不能吃的了苦。
跟着我,未必是个好的选择。只是眼下看到的种种事,让我觉得依靠官府庇护,真是痴心妄想。未来所有人包括我在内,能否活下去,都要靠自己的本事啊!”
说话间两人来到城中,一家莫拉乎常来的酒馆。看着酒馆掌柜,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