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府仙缘 百里玺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紫府仙缘 百里玺 1-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 《坐忘经》

    花了半天的时间,大部分的童子都找到自己想要的功法秘笈,随后离开。

    叶秦留在最后面,趁着这段时间,他在仔细考虑自己应该选什么武功功法。

    他自小没见过武功,就算在竹岐县城周围流浪半年,也仅仅是见过一些行色匆匆的江湖大汉而已,根本没有见过他们展露过什么武功,根本不知道武功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不过他曾经听家乡山沟村里的老人们说,传说中,江湖中的武功非常厉害,飞檐走壁,撕虎裂狼,无所不能,应该什么都能够做到吧。

    叶秦想了好一会儿,才把自己想象中的那种武功,有些不自信的说了出来。

    “这位大师兄,有没有那种,能让我的体力足,没饭吃的时候要能挨的住饿,冬天冷的时候能挨冻,大旱的时候不用喝水的武功?”

    那青年硬是被叶秦的可怜要求给生生的愕住了。他没有想到叶秦会提出要这种“奇怪”的功法。别的童子都是要那种威力猛,能打能拼的,或者是跑的特别快的。他怎么却要能耐劳、挨的住饿、挨的住冻、不喝水的功法?

    青年不由皱眉。

    能耐劳,挨饿,能挨冻,能少喝水,这个应该属于内功心法一类,外功是根本无法做到这些的。

    青年守卫想了一下,来到放着基础内功心法的书架上,翻了一翻。挑了几本相关的内功心法秘笈出来。

    《醉汉长卧决》,这个心法口诀很能挨饿,十天半个月不吃饭也行,不过需要喝很多酒,恐怕这小子也没钱去买酒,很难练出名堂来。

    《玄元内经》。攻击性内功心法。不合要求。

    《养身经》。呃。这个好像可以增强体魄。应该能够耐劳、耐饿、耐冻、耐渴。

    青年守卫将它从书架灰尘中取了下来。

    他在这里驻守了十多年。曾经翻阅过这里所有秘笈地内容。所以有些印象。但是这种低级内功秘笈。像他这样地采药堂核心弟子是根本不可能去修炼地。采药堂地核心弟子只会修炼采药堂地最高级地内功心法。

    “这册基础内功《养身经》不错。也不知道是从哪个小帮会弄来地秘笈。但是里面地功法完全可以达到你想要地要求。你拿回去好好练里面地这个内功吧。要是能在采药中活下来。数十多年后也能在咱们采药堂里混出个名堂。晋升为药匠、药师什么地。”

    青年守卫把书取下之后。随手又翻了一翻附带地简介。看看它地出处来历。

    “哦,简介上面说这册功法是一个家族的传家宝物,后来这个家族的人活不下去,被迫把它拿出来卖了换钱。。。。。。。。这简介中还说,练这个有增强体魄,延年益寿之奇效。哼,练了之后估计能多活几年吧。”

    那青年脸色冷淡,解释了一下这册秘笈的作用,随手丢给了叶秦。他心中暗嘲,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江湖小家族,竟然把一本低级内功秘笈,当成是传家之宝。

    青年守卫有所不知的是,这书的确来自一个家族,只是并不像他想象的这样简单而已。

    在千年前,传说平州境内出现了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家族。这个家族有一件传家秘笈,该家族的族长正是靠着那册秘笈,在平州一府八县威风不可一世。

    这册秘笈最初的名字叫做。

    但是这个家族的命运并没有一直存在,在上千年之间,曾经二度起落,最终衰败下去。

    据该家族卖书的弟子所说,需要特殊体质人,才能修炼这本秘笈。这个家族每隔数十代,数千名弟子中才可能出现这么一个特殊体质,符合修炼的人。该家族第一代家主死后,隔了数百年,曾经有一名拥有特殊体质的后代,再次将书内的功法炼成,令家族再次辉煌。但是之后数百年,便再也没人炼成里面的功法,这个家族最终还是衰败了下去。

    这个神秘的家族,也渐渐成了武国平州境内的传说。

    那卖书的人,是这个家族最后一名男丁,穷困落魄到了上街要饭的地步,被迫拿它出来,以十枚金币的低廉价格,卖给了平州的一个中等实力的江湖帮会——鲤鱼帮。

    鲤鱼帮有近千名帮众,靠平州境内的河运为生。他们得了秘笈,立刻组织人手对这本书进行仔细的研究,想找出其中的奥秘。他们反复研究过里面的每一张纸、每一条文字、每一个夹层,试图找出秘笈里面是否藏了什么宝物、藏宝图,或者暗号、暗示什么的。

    但遗憾的是,鲤鱼帮耗费了长达数十年的心血研究,倾尽财力,也没有从书中获得任何发现。

    他们还动员了整个鲤鱼帮内数十名武学资质最出色的孩童去修炼它,妄想着培养出一批顶尖的绝世高手来。但是可惜,没有一个孩童练出了任何效果,这些孩童长大之后,甚至连普通的江湖中人都不如。

    鲤鱼帮这才无奈的相信,只有特殊体质的人才可能修炼这个秘笈,它对普通人是根本没有的。至于怎样才算的上是特殊体质,根本无人知晓。因为就连那个家族的成员,都不知道什么是特殊体质。

    因为鲤鱼帮一批武学资质最出色的孩童都花费了长达十多年的时间去练这册“传说中的秘笈”,错过了最佳的学武时间,导致鲤鱼帮内高手后续乏人,很快便衰落了下去,被其它帮会给灭了。

    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江湖中人都戏称那册秘笈是“传说中的废物秘笈”,把一个堂堂上千人的中等帮会,给害的自废了武功,断了传承香火。

    鲤鱼帮的末代帮主,被迫拿所有的秘笈出来卖钱,勉强支撑度日。就这样,这册秘笈先后在好几个小帮会的手中流转过。最终以一枚金币的价格,辗转流到了药王帮的手里。

    当时药王帮才刚刚在平州兴起,拥有上千帮众,是中等实力的小帮会。

    药王帮的高层也曾经听说过,这是**百年前平州境内的一个古老的家族留下的内功秘笈,便将它给买下,想看看里面有什么。甚至使用药王帮特有的药水进行透析,看看是否有隐形的字迹,但是依旧没有发现里面潜藏有任何特殊的东西。

    当时药王帮的高层反复研究过这本书的内容,觉得把它评为“传说中的废物秘笈”有些冤枉了它,觉得这本书其实应该还是有一点点效果的,比如说增强体魄、延年益寿等等。

    然而,这种增强体魄、延年益寿的效果,并非江湖中人的追求。江湖中人只对绝世武功,强力的攻击和防御感兴趣。

    所以在书上附加了一则评价:此书如果能够恒心练数十年,应该会有非常不错的增强体魄、延年益寿之效果。但是并无任何常见内功所拥有的攻击、防御威力。慎之,不可轻易去学!

    吸取了鲤鱼帮的惨痛教训,药王帮的高层并敢没有动员帮会内的孩童都去修炼这本“传说中的”秘笈。

    此书在做药水透析的时候,这册秘笈的旧外壳被药水弄坏了,换了一个新的外壳封面上去。

    在新的封面上,药王帮的帮主又把这本书改名为更了一个恰当的名字:《养身经》,并将它划归为最低档次的基础内功心法,存入秘笈书库中,束之高阁。时间一久,这册秘笈也渐渐被忘却了。

    随后的上百年间,药王帮不断壮大扩张,到了竹岐县城扎根,这本书也随着其它一大批的低级外功内功心法秘笈,一起被送到竹岐县城的采药堂藏书阁的秘笈室,在这秘笈室内存放了数十年之久,沾满了尘埃,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书是什么来历。

    青年守卫偶然翻过,但是也并不知道这书的详细来历,不知道这是传说中的废物秘笈。他只是把它当成了一本来自某无名小家族的低级内功心法而已,并把它交给了叶秦。采药堂的低级内功秘笈太多,像叶秦拿走的这一本,只是数百本中的一本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叶秦连忙接了过来,感激的点头称谢,然后离开了秘笈室。

    青年守卫依旧是淡漠,没有表情。叶秦走后,另外几名同样冰冷的青年守卫走了过来,带着几分疑惑的神色,问那为首的青年守卫。

    “大师兄,怎么把《养身经》给他了?他一个采药童子,每天上山下谷的,学这个没什么攻击防御威力的内功心法,只怕离死不远。”

    那为首的青年守卫走出三楼的秘笈室,冷声说道,“他既然点名要这种耐劳耐饿耐冻耐旱奇怪的内功,你们管怎么多干什么?我采药堂可不是慈善堂。死了,也是他自找的,跟旁人无关。咱采药堂年年死那么多人,也不多他一个。别聚在这里,回二楼去修炼,明天,我还要考校你们的武功进展!”

    “是,大师兄!”

    众青年守卫不敢多言,连忙返回二楼。

    。

    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书魂分享网。s

 13 练功

    五个月的时间匆匆过去了。

    采药堂,练功场。

    叶秦双腿盘膝坐于草垫,气沉丹田,闭目打坐,吐纳聚气,默默的运转《坐忘经》中的&;lt;聚气凝神&;gt;功法,进行大周天循环。

    叶秦发现,这册秘笈的封面虽然写着的是坐忘经》。

    书里共分为两篇,预篇&;lt;聚气凝神&;gt;,仅一层功法。

    上篇残卷&;lt;坐望无我&;gt;,第一层至第三层功法。剩余中、下两篇残缺。

    五个月下来,叶秦修炼预篇&;lt;聚气凝神&;gt;,从最初的两三个月毫无反应,到现在终于可以感觉到一丝微弱的温暖的气流,在他体内的经脉流动。那一丝气流虽然微弱无比,却韧性十足。

    叶秦暗暗想到,这便应该是传说中的内家真气了,果然奇妙的很。

    叶秦运转完一个大周天,睁开眼来。

    这五个月下来,他对《坐忘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说练这个功法可以耐劳、不吃饭、不喝水、挨冻、挨热个三五天,其实大不准确。

    这个功法非但要吃饭。而且要吃很多。

    叶秦地胃口大增。每天消耗大量地食物。令体力大增。四肢灵敏。目光渐渐敏锐。修炼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精神充沛之后。才可以三五日不吃饭不喝水都能扛得住。

    这五个月来食物充足。让他地心法修炼速度很快。胃口极好。身子板也不像以前那样虚浮无力。变得结实。背个一百斤地麻袋。快走上几里也不觉得累。

    只是。每次想到自己选择地这门奇怪地内功。他多少有些懊恼。

    叶秦有些羡慕地看着练功场上地其他孩童。

    他当初根本不知道武功是用来干什么地。便按照他当时最想要地来学。所以开口要了一个能耐劳、挨饿、挨冻、挨渴地心法。等三五个月之后。他知道武功是时候地时候。已经迟了。

    练武场上,到处都是刀光、剑影,还有威猛无比的虎啸、掌劲,要不就是轻身一飞,跳个一丈多高的轻功。四十多个采药童子,大多都是学的那种威力十足的武功,打起架来威猛无比。

    就拿叶秦的四个师兄弟姐妹来说。

    杨一成,学的是一套掌上外家功夫《虎拳》。当时杨一成在选择练功秘笈上没什么主见,求那青年守卫给他推荐一门功夫。那姓青年守卫见他力气颇大,而且体型比一般的童子要高大一些,适合连外家威猛的功夫,便给他推荐了这个《虎拳》。杨一成听青年师兄说这秘笈适合自己,欣喜之下,便收下了。

    五个月练下来,虽然远不到撕狼裂虎的地步,但是在青砖头猛的打上一拳,也能把青砖给打裂成好几块碎片。这让杨一成狂喜,整天找着人来练拳。

    叶秦修炼的内功只增强体魄,根本没有普通内功拥有的防御力,根本不敢接他的拳头。

    冯。他打小羡慕那些县城里飞檐走壁的江湖高人,这次能够有机会学武功,他开口选的便是一门轻功。这门功夫虽然不能打人,但是别人也打不着他。他已经能脚尖占地,一跳近丈,轻松的在练功场上跳来跳去。杨一成的拳风虽猛,却沾不上他的边。每次练功的时候,冯小都去作弄杨一成,把杨一成气的暴跳如雷。

    钱若秀,选的是掌上近身。

    孙莹,选的是一本剑谱《灵剑》,适合女子练习的近身剑术。

    他们四人中不论是哪一个,都比他的修的,除了能够让叶秦体魄强壮,精神旺盛,体力充足之外,几乎什么也不能做。叶秦要是用拳头去捶击砖头,肯定是他的拳头红肿,砖头纹丝不动。飞奔,也就比寻常人跑的快一些。

    根据药王帮的规矩,外堂的采药童子有三年的童子锻炼期,在这个期间内是只能选一门功法来学的,不允许兼修。更严厉禁止相互交换秘笈。只有内堂的制药童子,才允许修两门。

    三年后,采药童子晋升为采药学徒,才可以再去秘笈室挑一本秘笈。

    杨一成、冯小等人,因为这个没有少奚落他。

    一想到这里,叶秦不由有些遗憾,成为江湖高手的希望,短期内是无法实现了。

    不过,他已经满足。

    这几个月,每天上午都学三种技能:识字算术、辨识草药、紧急治疗。下午则是练功:站桩、马步、强身健体等基本练功法,以及一门外家或者内家功法。

    采药堂要求采药童子,在五个月内记住至少一千个品种的普通药材,药味、功能、主治、生长地貌、药材形态等内容。而那些未知的药材,也至少也辨认出其价值。平均下来一天要记住六到十味药材。

    辨识不过药材来的,便要挨鞭子——而且由内堂的执法弟子进行执法。

    这也让叶秦终于知道,他最初见到采药堂的锦衣少年少女是干什么的了,那些全是执法弟子,是内堂专门培养的学武的高手,学的都是高级的内功心法和外家功夫,武功远比他们这些专职采药人的要强许多。

    叶秦没什么不满。在采药堂的训练虽然辛苦,但至少比野外流浪乞讨要强上很多。

    这段时间,他也从一些师兄们的口中,渐渐熟悉了采药堂的一些事情。采药堂,是平州江湖大帮会药王帮的一个下属堂口,分设内堂、外堂。

    内堂,马副堂主掌管,负责制药(制药,包括点药、品鉴药品等级、晒药、切药、制药等等)、执法(核心弟子)、护卫(看门护院、运送药材)、门面店铺(看店、买卖)、杂务(一切采药堂的生活琐碎杂务,由张大总管负责)。

    外堂,季副堂主掌管,负责采药(采药、鉴药)。

    药王帮总堂在平州首府万安府,主业是药材。采药、制药无疑最为重要,分为采药和制药两大系统。而竹岐县城的采药堂,又以采药为重,兼顾制药。

    药王帮内的等级森严,有着严格的晋升制度。

    采药系统:采药童子、采药学徒、采药匠、采药师、采药大师、采药宗师。

    制药系统:制药童子、制药学徒、制药匠、制药师、制药大师、制药宗师。

    宗师级别的人物,都在药王帮的总堂。各地县城的分堂,只有大师、药师级别的人物,而且大师基本上都是堂主、副堂主一个级别的。马副堂主、季副堂主,便分别是制药大师和采药大师。正堂主李大善人,是竹岐县江湖中著名高手,虽然不懂采药制药,却是跟药王帮的帮主有亲家关系。

    叶秦的师父王洪采药师,在采药堂内则是仅次于大师一个级别的人物,堂内有仅仅数十名药师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