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初学记-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南安出 北朔荐】王褒《僮约》曰:南安拾栗采橘。注云:南安,县名,出好栗橘。王逸《荔枝赋》曰:西旅献昆山之蒲桃,北燕荐朔滨之巨栗。

  【华林一株 燕地千树】《晋宫阁名》曰:华林园中栗一株,侯栗六株。《汉书》曰:燕秦千树栗,此人与千户侯等也。

  【秦王苑 汉帝园】《韩子》曰:秦饥,应侯谓王曰:“五苑之果,疏橡枣栗,足以活人,请发与之。”《三秦记》曰:汉武帝果园,大栗十五枚为一斗。

  【华山麓 汝水湾】《华山记》曰:西山麓中有栗林,艺植以来,萧森繁茂。郦元注《水经》曰:汝南湾中,有地数顷,上有栗山,味不并南安之实也。燕岁贡四百石,以充天府。水渚即栗洲也。

  §赋
  【后汉蔡邕《伤故栗赋》】树遐方之嘉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弥霜雪之不凋兮,当春夏而滋荣;因本心以诞节兮,挺青蘖之绿英。形猗猗以艳茂兮,似碧玉之精明。

  【陈陆琼《栗赋》】四时逸盛,百果玄芳;绿梅春馥,红桃夏香。何群品之浮脆,惟此质之久长;外刺同夫枳棘,内洁甚于冰霜。伏南安而来清,列御宿而悬房;荐羞则椇榛并列,加笾则菱芡同行。金盘兮丽色,玉俎兮鲜光;周人以之战惧,大官称于柏梁。

  §诗
  【梁陆玢《赋得杂言咏栗诗》】货见珍于有汉,木取贵于隆周;英肇萌于朱夏,实方落于素秋。委玉盘,杂椒糈;将象席,糅珍羞。

  ○梨第七

  §叙事
  《说文》曰:梨,果也,从木利声。《汉书》曰:淮北荣南河济之间千树梨,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晋令》曰:诸官秩梨守护者,置吏一人。《尹喜内传》曰:老子西游,省太真王母,共食紫梨。《汉武内传》曰:太上之果,有玄光梨。辛氏《三秦记》曰:汉武帝园,一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破。其主取布囊承之,名曰含消梨。何晏《九州论》曰:安平好枣,真定好梨。《广志》曰: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唯有一树。有常山真定山阳钜野梨,梁国睢阳梨,齐郡临淄梨,钜鹿槁梨,上党楟梨,小而甘;新丰箭谷梨,关以西梨,多供御。广都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又真定御梨,大若拳,甘若蜜,脆若凌,可以解烦释饣肙。

  §事对
  【真定 广都】魏文帝诏曰:真定梨大如拳,甘如蜜。郭义恭《广志》曰:广都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

  【灵关 御宿】谢朓《谢梨启》曰:味出灵关之阴,旨介玉津之澨。辛氏《三秦记》曰:汉武帝园名樊川,一名御宿。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破,名含消梨。

  【大谷 钜野】潘岳《闲居赋》曰: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郭义恭《广志》曰:有常山真定梨,山阳钜野梨。

  【生玄圃 种青田】王赞《梨颂》曰:太康十年,梨树西枝,其条与中枝合,生于玄圃园,皇太子令侍臣作颂。《永嘉记》曰:青田村人家多种梨。有一梨树,名曰官梨,大一围五寸,恒以供献,名为御梨。

  【甘香 津润】《韩子》曰:夫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左思《蜀都赋》曰:紫梨津润,榛栗罅发。

  §诗
  【梁沈约《应诏咏梨诗》】大谷来既重,岷山道又难;摧折非所吝,但令入玉盘。

  【梁刘孝绰《于座应令咏梨花诗》】玉垒称津润,金谷咏芳菲;讵匹龙楼下,素叶映华扉。杂雨疑霰落,因风似蝶飞;岂不怜飘坠,愿入九重围。

  【后梁宣帝《大梨诗》】大谷常流称,南荒本足珍;绿叶已承露,紫实复含津。

  ○甘第八

  §叙事
  周处《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赪者,谓之壶甘。崔豹《古今注》曰:甘实形如石榴者,亦谓之壶甘。《广志》曰:有黄甘,一核。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犍为南安县出黄甘。《荆州记》曰:宜都郡旧江北甘园,名宜都甘。《襄阳记》曰:李叔平临终,敕其子曰:“龙阳洲里有千头木奴,及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事对
  【平蒂 圆实】郭义恭《广志》曰: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胡济《甘赋》曰:三秋迭运,初寒履霜;壶形既兆,圆实一煌。

  【披黄苞 系丹实】潘岳《笙赋》曰:披黄苞以授甘,倾缥瓷以酌醽。刘韶《甘树赋》曰:丰条翠叶,系以丹实。

  【西平更生 东望共食】范甯表曰:南昌令解列西平里有一甘树,枯死一年后,以今年更生。枝叶丰茂,今多少作子。《述异志》曰:南康郡南东望山,有人入山。山顶有果林,众果毕植,行列整齐,如人工。甘子正熟,三人共食,致饱。怀二枚,欲示人,闻空中语云:“催放双甘,乃听汝去。”

  【若菱华 侔萍实】胡济《黄甘赋》曰:照曜原隰,荫映林荒;丹黄赫以晨炜,逸景接乎离光。若菱花之绣绮井,似烛龙之衔金珰。谢惠连《甘赋》曰:侔萍实于江介,超玉果于昆山。

  【超玉果 若金珰】并见上注。

  §赋
  【刘瑾《甘树赋》】伊冥造之绵绵兮,溃合笥诔捎觯秽祷懿葜阗猓槊烙诟适鳌5纳谀铣猓ネ蚶锒迹唤淙砸「猓狄萏跻猿新叮唤崦芤兑允嬉褓猓酉顺疽钥亍Q銮迤孕癯抠猓骰蒽诒∧海凰浞扇儆谠罢淤猓趼退芍耆ぁJ甭徘ǘ终尜猓韬疃欢取

  【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拟夕霞以表色,指朝景以齐圆;侔萍实乎江介,超玉果于昆山。倾子节兮湘之区,承君玩兮堂之隅,濯雨兮冒霜,长无绝兮芬敷。

  §诗
  【梁徐陵《咏甘诗》】朱实挺荆南,苞品擅珍淑;上林杂嘉树,江潭间修竹。万室拟封家,千株挺荆国;绿叶萋以布,素荣芬且郁。得陈终宴欢,良垂云雨育。

  ○橘第九

  §叙事
  《禹贡》曰:淮海惟扬州,厥包橘柚锡贡。(孔安国曰:小曰橘,大曰柚。)《周书》曰:秋食楂梨橘柚。《周礼》曰:橘逾淮北而为枳,此地气使然也。《春秋运斗枢》曰:璇星散为橘。《汉书》曰:江陵千树橘,与千户侯等。张勃《吴录》曰:建安郡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云:卢橘夏熟。卢,黑色也,盖近是也。又曹叔《异物志》曰:橘为树,白华赤实,皮既馨香,又有善味。交趾有橘官,长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

  §事对
  【白华 朱实】李尤《七叹》曰:梁土青丽,卢橘是生;白华绿叶,扶疏冬荣。曹植《橘赋》曰:朱实不凋,焉得素荣。

  【绿叶 金衣】《楚词·橘颂》曰:后皇嘉树,橘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徒,更其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李尤《七叹》曰:金衣素里,班理内充;滋味伟异,淫乐无穷。

  【怀三 掷两】《吴志》曰: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绩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陶潜《搜神后记》曰:会稽东野有女子,姓吴,字望。于路忽见一贵人,俨然端坐,即蒋侯像也,因掷两橘与之。数数形见,遂降情好。

  【建春山 德阳殿】东方朔《神异记》曰:东方裔外有建春山,其上多橘柚。李尤《德阳殿赋》:橘柚含桃,百果成丛。

  §赋
  【魏曹植《橘赋》】播万里而遥植,列铜爵之园庭;背江洲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邦换壤别,爰用丧生;处彼不凋,在此先零。朱实不凋,焉得素荣。惜寒暑之不均,嗟华实之永乖;仰凯风以倾叶,冀炎气之可怀。飏鸣条以流响,晞越鸟之来栖;夫灵德之所感,物无微而不和。神盖幽而易激,信天道之不讹;既萌根而弗干,谅结叶而不华。渐玄化而不变,非彰德于邦家;拊微条以叹息,哀草木之难化。

  §诗
  【梁范云《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园实变霜朱;徙根楚州上,来覆广庭隅。

  【梁沈约《园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但令入玉柈,金衣非所吝。

  【周李元操《园中杂咏橘树诗》】嘉树出巫阴,分根徙上林;白华如霰雪,朱实似悬金。布影临丹地,飞香度玉岑;自有凌冬质,能守岁寒心。

  §赞
  【王叔之《甘橘赞》】节重履险,操贵有恒;一树保荣,四运齐能。在质惟美,于味斯弘;异分南域,北则枳橙。

  ○梅第十

  §叙事
  《诗义疏》曰:梅,杏类也;树及叶皆如杏而黑耳。《西京杂记》曰:汉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有侯梅、朱梅、紫花梅、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异物志》曰:杨梅似弹丸,五月熟。《广州记》曰:庐山顶上有湖,广数顷,有杨梅、山桃。止得于上饱啖,不得将去。《广志》曰:蜀名梅为{艹橑},大如雁子,梅{艹橑}皆可以为油。黄梅,以熟{艹橑}作之。

  §事对
  【紫蒂 白花】《西京杂记》曰:修上林苑,群臣各献名果。有紫蒂梅、燕脂梅。刘义庆《游鼍湖诗》曰:暄景转谐淑,草木日滋长;梅花覆树白,桃杏发荣光。

  【一枝 三实】刘向《说苑》曰:越使诸发执一枝梅遗梁王。梁王之臣曰韩子,顾左右曰:“恶有一枝梅乃遗制国之君乎?”《毛诗》曰:摽有梅,其实三兮。

  【明目 香口】《吴氏本草》曰:梅核明目,益气不饥。《诗义疏》曰:梅曝干为腊,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

  【云山干腊 洛涘繁荣】《山海经》曰:云山之上,其实干腊。郭璞注曰:腊,干梅也。潘岳《闲居赋》曰:退而闲居,于洛之涘。又曰: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

  §赋
  【梁兰文帝《梅花赋》】层城之宫,灵苑之中;奇木万品,庶草千丛。光分影杂,条繁干通;寒圭变节,冬灰徙筒。并皆枯悴,色落摧风。年归气新,摇芸动尘;梅花特早,遍能识春。或承阳而发金,乍杂雪而披银。吐艳四照之林,舒荣五衢之路;既玉缀而珠离,且冰悬而雹布。叶嫩出而未成,枝抽心而插故;漂半落而飞空,香随风而远度。挂靡靡之游丝,杂霏霏之晨雾;争楼上之落粉,夺机中之织素。于是重闺佳丽,貌婉心娴,怜早花之惊节,讶春光之遣寒。礻夹衣始薄,罗袖初单。折此芳花,举兹轻袖;或插鬟而问人,或残枝而相授。恨鬟前之大空,嫌金钿之转旧。顾影丹墀,弄此娇姿;洞开春牖,四卷罗帷。春风吹梅畏落尽,贱妾为此敛娥眉。花色持相比,恒愁恐失时。

  §诗
  【梁简文帝《雪里觅梅花诗》】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彩,学作两三枝。

  【梁何逊《咏早梅诗》】菟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梁王筠《和孔中丞雪里梅花诗》】水泉犹未动,庭树已先知;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今春竞时发,犹是昔年枝;唯有长顦顇,对镜不能窥。

  【梁庾肩吾《同萧左丞咏摘梅花诗》】窗梅朝始发,庭雪晚初消;折花牵短树,幽丛入细条。垂冰溜玉手,含刺冒春腰;远道终难寄,馨香徒自饶。

  【周庾信《咏梅花诗》】常年腊月半,已觉梅花兰;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着衣单。

  ○石榴第十一

  §叙事
  《埤苍》曰:石榴,柰属也。《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缪袭《祭仪》曰:秋尝果以梨、枣、柰、安石榴。沈约《宋书》曰:晋安帝时,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碗盏,其味不酸。周景式《庐山记》曰:香炉峰头有大磐石,可坐数百人,垂生山石榴,三月中作花,色似石榴而小淡,红敷紫萼,炜晔可爱。

  §事对
  【丹须 紫萼】夏侯湛《石榴赋》曰:接翠萼于绿蒂,冒红牙于丹须;赩然含蕤,璀尔散珠。周景式《庐山记》曰:山石榴红敷紫萼,炜晔可爱。

  【六实 千房】沈约《宋书》曰:武陵临沅献安石榴,一蒂六实。潘尼《石榴赋》曰:千房同蒂,十子如一;缤纷磊落,垂光耀质。

  【玉润 星悬】范坚《安石榴赋》曰:膏凝玉润,光犹莹削;赪如丹砂,粲若银砾。应吉甫《安石榴赋》曰:丹葩结秀,朱实星悬。

  【素粒 红肤】张协《安石榴赋》曰:素粒红液,金房缃隔。范坚《安石榴赋》曰:缟隔区分,雕实绮错;红肤帖素,揉以紫的。

  【玉莹 珠骈】张协《安石榴赋》曰:柔肤冰洁,凝光玉莹;漼如冰碎,泫若珠迸。应贞《安石榴赋》曰:肤折理阻,斓若珠骈。

  §赋
  【西晋夏侯湛《石榴赋》】览华圃之嘉树兮,羡石榴之奇生;滋玄根于夷壤兮,擢繁干于兰庭。沾灵液之粹色兮,含渥露以深荣。若乃时雨新希,微风扇物,蔼萋萋以鲜茂兮,纷扶舆以蓊郁;枝掺稔以环柔兮,叶鳞次以周密;纤条参差以窈窕兮,洪柯流离以相拂。于是乎青阳之末,朱明之初,翕微焕以摛采兮,的窟〈王桀〉以扬敷;接翠萼于绿蒂兮,冒红牙以丹须。赩然含蕤,璀尔散珠。若乃丛纨始裹,聚葩方离,潜晖蜿艳,绿采未披,照灼攒列,荧莹玄垂。

  【西晋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仰天路而高睇,顾邻国以相望;位莫微于宰邑,馆莫陋于河阳。虽则陋馆,可以遨游;实有嘉木,曰安石榴。修条外畅,荣干内樛;扶疏偃蹇,冉弱纷柔。于是暮春告谢,朱夏戒初,新茎擢润,膏叶垂腴。曾华晔以先越,含荣其方敷;丹晖缀于朱房,缃的点乎红须。煌煌炜炜,熠龠委累;似琉璃之栖邓林,若珊瑚之映渌水。既乃攒乎狭庭,载厄载褊;土阶无等,肩墙惟浅。壁衣苍苔,瓦被驳藓;处悴而荣,在幽弥显。

  §诗
  【梁孝元帝《赋得石榴诗》】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栽。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隋魏彦深《咏石榴诗》】分根金谷里,移植广庭中;新枝含浅绿,晚萼散轻红。影入环阶水,香随度隙风;路远无由寄,徒念春闺空。

  【孔绍《咏石榴诗》】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谓来时晚,开花不及春。

  ○瓜第十二

  §叙事
  《尔雅》曰:瓞瓝其绍瓞。(孙炎曰:《诗》云:绵绵瓜瓞。瓝,小瓜子,其本子小。)《说文》曰:瓜,象形也;瓣,瓜实也。《大戴礼》曰:五月乃瓜。乃瓜者,治瓜之辞也。瓜也者,始食瓜。八月剥瓜,蓄瓜时也。《礼记》曰: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副,析也,既削又四析之,乃横断之,而巾覆焉。)为国君者华之;巾以绤,(华,中裂也,不四析也。)为大夫累之;(累,倮也,谓不巾覆也。)士疐之,(不中裂横断,去疐而已,)庶人龁之。(不横断。)又曰:瓜祭,上环,食中,弃所操。妇人之贽,瓜桃李梅。卢谌《祭法》曰:夏祠秋祠皆用瓜。《续汉书》曰:汉安帝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