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恶汉-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和袁绍一战结束。也是元气大伤。在这样的时候。妄图消灭袁绍毫无疑问是不现实地,甚至有害无利。于曹操而言。当务之急要做的事情,是和袁绍和解,迅速回师许昌解围。
  哪怕曹操吃一点亏,送给袁绍一些土地人口,也要迅速解决刘备。
  如此一来,他方有可能站稳脚跟,抵抗来自关中的攻击。曹操心里很清楚,此时的关中,如同庞然巨兽,绝非关东任何一家诸侯可以吃掉。唯有固守中原,结盟袁绍,迅速吞并徐州和荆北,说不定还能和董抗衡一下。否则的话,以曹操现在的实力,绝非董的对手。
  荀攸闻听,先是愣了一下,马上明白了曹操地心思。
  “丞相睿智,非我等所及!”
  “好了,莫要再说这种虚透巴脑的话语。立刻派人前往离狐和袁绍谈判……告诉袁绍,只要他愿意,我可以供他一百万石的粮草,并割让平原郡。条件是,他要帮我挡住董家鄙夫。”
  在心底,几乎是在嘶喊:希望还来得及吧!
  “那丞相下一步……”
  “传令鲁肃,火速自陈留出兵汝南,将关羽的退路截断。我将亲自领兵,增兵定颖,与关羽决战。”
  “那巨野这边……”
  “就由元让和仲德二人主持,元让勇武,仲德沉稳老辣,对付现在的袁绍,定不成太大的问题。”
  荀攸闻听这话,也不由得连连点头。
  “丞相所言,极是!”
  当下,曹操领众将回转巨鹿,安排解救许昌的事情。
  然则,就在曹操整备兵马,准备回师许昌的时候,汝南的战事却突然出现了意外的变化。
  面对曹仁那号称是固若金汤地临颍防线,关羽并没有去硬碰硬的攻击。
  相反,刘备派出司马朗为使者,前往襄阳,游说刘表。此时的刘表,正处于左右摇摆之中。
  一方面他不想和董硬碰,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放弃他手中的权利。
  同时,他需要面对荆州世族所带来的压力。根据他手中的情报,蒯家蔡家,已经倒向了董。
  刘表想要动这两家,却没有能力。
  而诸葛亮前去劝说周瑜,却是一去不复返。江东水军并没有退出荆南,按照刘表的说法,周瑜把诸葛亮扣在了江东,并且调集水军,准备将甘宁彻底消灭在云梦泽中,顺势占领荆南。
  刘表也想去动周瑜,同样是没有能力……
  不过,他还是把蔡瑁调出了襄阳,命其镇守在南郡,堵住了江东水军从汉水至襄阳的同道。
  至于蔡瑁能不能挡住周瑜,刘表已经顾不上了。
  他密令大将吴巨从南郡撤回襄阳,同时任命魏延为将军,设法从蒯家的手中,夺取兵权。
  世族之庞大,即便是刘表也很头疼。
  但就在他头疼的时候,司马朗却恰到好处地来了。
  司马朗向刘表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借道南阳,从牛兰累亭入颍川,绕过临颍防线,直去许昌。
  相应的,司马朗可以派大将文丑,率领三千白耳精兵,秘密抵达襄阳,听从刘表调遣。
  这对于缺兵少将的刘表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所以,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刘表同意了。
  七月,袁曹之战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
  刘备以许攸为军师,沮授为元帅,领十万大军,猛攻临颍防线。同时关羽率领一支轻骑军,人数大约在三千左右,自柏亭悄然进入南阳,转道颍川郡养阴里,突如其来的占领了汾丘(今河南襄城东北)。
  这汾丘,于颍川而言,极为重要。
  左传襄公十八里曾记载,楚国伐郑,治兵于汾。这个汾,也就是现在地汾丘,也叫汾丘塞。
  汾丘一失,向东北可直逼许昌,同时临颍防线地软肋,也尽入关羽的眼皮子下。
  就在曹操命曹纯掘开河水,水淹袁军地前一日,关羽趁曹仁和沮鹄激战的时候,突然从斜里杀出。
  曹仁构建起来的固若金汤防线,在一日之间溃不成
  乱军之中,关羽闯入敌军,斩了曹仁首级。曹军在失去了主将之后,也就立刻失去了再战的决心。十万大军溃败而逃,若非荀提前发现情况不妙,命许昌兵马守住了关隘,一边收拢残兵败将,一边抵挡徐州军的攻击……同时,荀还派出信使,往新郑和陈留求援。
  那关隘仅坚持了一日,就被徐州军攻破。
  十余万徐州军把许昌围得风雨不透。同时许攸又派出大将刘辟,抢占了尉氏,卡在了新城陈留通往许昌的必经之路。而关羽则奉命攻占阳翟,和尉氏一左一右,形成了犄角之势。
  沮鹄,指挥兵马,对许昌发动起猛烈攻击……
  这一章相对较短,是一个过渡交代。
  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敬请期待……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七二章 关中总动员(一)
  更新时间:2009…1…4 19:52:02 本章字数:6054
  自雒阳入颍川,可选三关通行。
  但不论是从哪一个关隘通过,想要抵达许昌,就不可避免的要经过一个地方,那就是阳翟。
  而入阳翟,就必须要经过阳乡。
  如果说,阳翟是许昌的门户,那么阳乡就是颍川的屏障。居于嵩阳山隘口处,地形极为险要。泰平元年,雒阳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三关丢失,曹操就在阳乡修建了一座坚固的要塞。
  同时,为了防止董偷袭,曹操还安排了一个人,坐镇于阳乡。
  此人姓娄名圭,表字子伯。南阳宛县人,年轻时才学出众,曾游历雒阳,与当时还是雒阳北都尉的曹操交好。黄巾之乱时,又曾协助秦颉抵御黄巾贼的攻击,和董有一面之交。
  不过当时的董,只是白身。别说他不知道娄圭是谁,而娄圭也不会看得起他。
  黄巾之乱结束以后,娄圭为了躲避董卓的征辟,就遁入终南山,做了隐士,道号梦梅居士。
  此人很有才干!
  二十二路诸侯伐董卓的时候,他就知道诸侯难以取胜。而后董卓任命刘表出任荆州牧,娄圭主动出山,随刘表一同前往荆州。凭借他在荆州的声誉,的确是给予了刘表非常巨大的帮助。
  但是,刘表随后与荆襄门阀妥协,让娄圭大失所望。
  此时曹操在北方崛起,娄圭就弃了刘表,带着家眷投奔曹操,并且为曹操谋划了许多事情。
  只是这个人并不争权夺利,所以在许昌名声不显。
  曹操很清楚娄圭这个人的能力,在考虑镇守阳乡的人选时,第一个就想到了娄圭。并上疏汉帝刘协,封娄圭为阳乡侯,坐镇阳城。经略嵩阳地区。娄圭到任之后,做的也非常出色。
  关羽占领汾丘,娄圭第一个发现了情况不妙。
  但是他手中的兵马并不多,所以对整个颍川的大局也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曹仁战死,许昌被围,娄圭只能守住阳乡,也做不得其他的事情。不过他相信,荀一定能够守住许昌。
  当然,前提是曹操能尽快赶回来……
  可是该做些什么呢?能帮助荀拖延一些时日?等待曹操的援兵抵达?
  娄圭也感到非常地苦恼。他所能做的,一方面是死守阳乡,防止董趁机偷袭。另一方面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阳翟,在某种程度上给关羽造成一定的麻烦,使之无法腾出手来兼顾其他。
  除此之外。他还真的做不了什么。
  许昌被围的第三天。阳乡城外,来了一个人,口称是娄圭的故人。
  娄圭正在书房中思考问题,闻听有人求见,不由得一怔。故人?在这个时候,谁会来求见。
  “那人可说他叫什么名字?”
  “启禀阳乡侯,来人说他是南郡中庐人(今襄樊南漳县),与大人有两世的交情,姓蒯。”
  蒯?两世交情?
  娄圭激灵醒悟过来。一定是他!
  所谓两世交情,想必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其引申之意应该是娄圭曾跟随过两个人,一个是秦颉,一个是刘表。而来人想必也是如此,加之又姓蒯。是中庐人。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蒯良,一定是他……
  不过他在这个时候来找我。又是什么意思?听说蒯良如今投靠了长安,倒也混的风生水起。
  娄圭想了想,“领他去客厅伺候,我随后就到。”
  然后,娄圭又急忙派人将他的好友习授找来。这习授,也是南郡人,和娄圭有过命地交情。只是为人功利心太强,时常有小人的举动。娄圭被任命为阳乡侯,经略嵩阳地区,就把习授请来,做他的幕府。别看习授地人品的确不怎么样,但是论才能来,也确实是很出众。
  协助娄圭把嵩阳地区治理的井井有条,被娄圭视为左膀右臂。蒯良前来,一定是别有用心。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事情,娄圭必须要和习授商量一下。s
  不一会儿地功夫,习授走进了书房。
  这习授,年纪大约在五十上下,生地风度翩翩,仪表不凡。一袭青衫,手中折扇轻摇,道不尽的风流倜傥。脸上总是带着令人如沐春风般的和煦笑容,只是那双眸子,细长而显阴鸷。
  “子伯,这么急匆匆的找我来,有甚事情?”
  娄圭说:“元干,蒯良来了!”
  “蒯良?那个蒯良……哦,你是说那个中庐蒯子柔?他不是去了长安,怎么却跑到咱们这里?”
  娄圭无奈的一声长叹,“元干,都这个时候了,你正经一点。如今丞相远在山阳,许昌被困,我心急如焚。前门有虎,后院进狼。以你的智慧,又岂能猜测不出那蒯良前来的目的吗?”
  习授闻听,不由得嘿嘿笑了。
  “子伯莫怒,授不过出言相戏尔……其实前些日子长安传凉王遇刺,我就觉得这里面有文章。现在看来,凉王是想要有动作了。蒯良前来定然是游说于你,且听听他有什么说辞,再做主张。”
  娄圭一蹙眉,轻轻点头。
  二人一起走进了客厅,就见蒯良站在厅堂里,正背着手,看那墙上的一副字画。
  听闻脚步声,蒯良转过身来。见娄圭和习授一起来,蒯良一笑,上前拱手道:“子伯,元干,一向可好?”
  娄圭说:“怎么比地长安大学士的快活?”
  蒯良如今在长安太学院中担任大学士一职,表面上看是没有什么实权,可实际上这太学院直属于礼部尚书石韬的治下,归承明殿所辖。这身份和地位,绝对是处在一种超然的境界。
  娄圭这一句话,不免带着讽刺之意。
  蒯良却恍若不觉,笑道:“子伯还是当年那般模样。我虽当了个大学士。却怎能比得了阳乡侯?”
  娄圭的阳乡侯是汉帝刘协所封。
  但世人皆知,汉室正统是在长安,他这个阳乡侯名不正言不顺。蒯良却提起了他地爵位,让娄圭不免心中一怔。疑惑地看着蒯良,却见他满面春风,不禁问道:“子柔此话什么意思?”
  “无他,只是想子伯知道,阳乡侯一职,凉王和陛下。都是承认的。”
  瞳孔一缩,娄圭道:“子柔,还请明言。”
  “哦。凉王听说子伯有大才,心中颇为爱慕。故而想请子伯前往长安,出任太学院山长一职。
  不知子伯,意下如何?”
  娄圭冷笑一声。“只怕是想要我献出阳乡吧。”
  “子伯此言差矣。常言道。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这天下是汉室地天下,这阳乡也是汉室的阳乡,何来献与不献的说法。如今,伪帝气运已衰,曹操被阻隔于山阳,怕是难有作为。凉王以为,伪帝虽是伪帝,终究是皇室中人。若在落于宵小之后。于我汉室,无半分好处。
  子伯你是聪明人,何必做那逆天之事?
  凉王准备经略豫州,结束这天下的动荡……此乃大势所趋,子伯何不顺势而为。博一富贵?”
  “可笑!”
  娄圭冷冷的说:“丞相在巨野大败袁绍。数十万大军怕是指日可抵许昌,何需董操心?再说了。丞相代我不薄,我若在此时献了阳乡,世人又该如何说我娄圭?子柔此话,莫要再说。”
  在某种程度上,娄圭并不占上风。
  蒯良的那句话说的不错,这天下是汉室的天下,阳乡也是汉室的阳乡。董如今占居了皇统,占居了大义。从这一点而言,娄圭虽不愿承认,可也不得不承认,他只是个乱臣贼子。
  所以,娄圭根本不接蒯良地话岔子,只说曹操的事情。
  蒯良冷笑一声,“凉王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曹操就算有百万大军,也休想回转许昌。”
  娄圭这心里,不由得一个哆嗦。
  “子柔这话是什么意思?丞相和董有协议,五年不交锋。如今只过去了四年,难道……”
  蒯良的目光柔和,幽幽一叹。
  “所谓协议,不过是拿来撕毁地,谁又会真正的在意?这一点曹操清楚,刘备清楚,袁绍清楚,偏我家凉王不清楚?子伯,你是聪明人,当知大势,又何必拿这件事来说事儿呢?”
  “这个……”
  娄圭当然也知道,所谓的协议根本就是一张废纸罢了。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蒯良会如此赤裸裸,不加半点掩饰的说出来。这和当年在荆州时地蒯良全不一样。感觉上,此时地蒯良,更像是早年间追随秦颉时的那个蒯良,言语中肆无忌惮。
  环境,也许真的是能改变一个人吧。
  习授幽幽道:“子柔,我别的话不说,听闻凉王遇刺,可是真的?”
  “你说呢?”
  蒯良淡淡一笑,“其实,凉王千岁也并不是想要你们背主。只是那刘备关羽,乃凉王的仇敌。两位可能不知道,吕布和凉王是亲家,凉王王子的夫人,就是温侯的女儿。那关羽用卑劣手段,谋害了温侯。凉王此去许昌,说穿了是要为温侯报仇。所以,凉王只想从阳乡借道。
  子伯元干当知道,若凉王真的想要打,区区阳乡怕是抵挡不住多久。
  凉王不想多造杀孽,只打刘备关羽,不动颍川一草一木。如果曹操真地有本事回来,凉王说了,可以把许昌还给他。在此期间,二位可领兵旁观。到时候凉王退出,你们再掌阳乡。”
  这话说的很好听,但娄圭和习授,却知道不过是表面功夫。
  既然董已经下了决心,曹操想要回转许昌,怕是困难重重。
  娄圭一咬牙。“若要借道,也不难……董得了许昌,绝不许动丞相家眷一根毫毛,如何?”
  “凉王与曹操虽敌对,但也相互钦佩。况且千岁度量恢宏,又怎么可能做那种无义之事?否则的话,凉王也不会让王子迎娶温侯之女,更不会为温侯报仇。二位当知,温侯与凉王……嘿嘿。”
  蒯良话说了一半。娄圭和习授也都听明白了。
  二人相视一眼之后,轻轻的点头。
  习授突然道:“子柔,你刚才说。凉王千岁决心收复关东,可是真的?”
  “真不真,二位可拭目以待。最多不过三日,我关中大军。定能攻入陈留。夺取那豫州。”
  娄圭习授闻听,不仅面面相觑。鲁肃在得知许昌被围地消息后,也是心急如焚。
  一方面,他立刻派人前往巨野禀报曹操,另一方面他命大将吕常二人坐镇陈留。袁绍虽然败了,可这瘦死地骆驼比马大。
  特别是袁绍的西路军并没有遭受太大地损失,韩琼率三万大戟士,仍坐镇封丘,虎视陈留郡。不能不小心防备。
  鲁肃迅速安排了陈留防御地事情,随后就命大将杨维,火速出兵,领八千精兵,抢占荥阳。
  在杨维出发之前。鲁肃反复交代。“将军抢占荥阳之后,务必要将荥阳物资尽数掌控手中。而后留半数兵马镇守荥阳。你持我虎符,立刻赶赴新郑,接替夏侯渊将军的防务,请夏侯渊将军领兵回援许昌。在夏侯渊将军回援许昌的同时,你有一个任务,就是切断尉氏和阳翟之间的联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