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巨浪-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吗?”陈锦宽似乎看出了白佑彬的心思,“其实,我不是想派你过去顶替杨定方,你不是要参加将官培训班吗?显然,你是去不了北大西洋的。”
  白佑彬尴尬的笑了笑,随即就暗暗松了口气。
  “既然你认为杨定方足以胜任今后的作战行动,那就行了。”陈锦宽拍了拍白佑彬的肩膀,说道,“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所以你不能有所松懈。即便卫延年安排你去参加将官培训班,你也要随时关注战场上的情况。”
  白佑彬用力的点了点头,很明显,只要战局有变,他随时都有可能被派上战场。
  此时,轿车已经到达了总参谋部。
  跟着陈锦宽下车之后,白佑彬才意识到,战争远还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军人也就不能放松警惕,更不能放下斗志!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三章 … 军事技术
  见到卫延年之后,陈锦宽首先说的就是对德援助问题。
  看样子,陈锦宽昨天晚上很晚才到舟山,没来得及跟卫延年商讨正事,不然也不会等到今天上午才讨论这些问题。
  对德援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战略物资、军事情报与军事技术,前面二项援助主要由隶属于内阁的战时涉外活动委员会,以及同样隶属于内阁的战略情报处负责,而后者则由帝国海陆两军的后勤装备部门负责。
  相对而言,德国对帝国海军的技术与武器装备最感兴趣。
  作为欧洲的传统陆上强国,德国陆军的装备并不比帝国陆军的差,甚至其某些武器装备比帝国的还好得多。可德国从来都不是海上强国,即便在上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倾全国之力打造出了世界第三,欧洲第二的公海舰队,仍然算不上海上强国,并且最终成为了英国海军的手下败将。
  以往,对德援助是由严国荣手下的一个专业小组在负责,现在看来情况将有所变化。
  “这是我们现在对德援助的最主要的项目。”卫延年肯定提前收到了消息,早就做好了准备。
  “按照年初签署的协议,我们正在帮助德国建造第二批四艘快速战列舰,预计在明年年底就能交付。只是,上个月德国提出加快建造进度,并且从我们这里购买一些关键技术的要求。这件事,我们以前就谈过了。主要问题不是我们愿不愿意出让技术,而是帝国内阁会不会批准我们出让技术。”
  陈锦宽一边翻看着文件,一边听着卫延年的陈述。
  正如卫延年所说,很多关键技术不是帝国海军想卖就能卖的。早在上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也就是海军进入了无畏舰时代之后,帝国就成立了专门的军事技术管理部门,并且直接向帝国内阁首辅负责。该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管帝国海军与帝国陆军的尖端军事技术,并且防止最先进的技术泄露给其他国家。
  显然,决策权仍然在帝国首辅手里。
  只是。在绝大部分时候。只有军队才知道哪些技术是必须保留地。哪些技术是可以转让地。比如。在三年前。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地设计图纸。以及生产工艺肯定是帝国海军地最高机密。而到现在。随着四百五十毫米舰炮研制成功。配备了这种舰炮地“海军元帅”级战列舰开工建造。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地技术就算不上是最先进地。也就可以用其来换取巨额地资金了。
  如此一来。除了决策权之外。关键技术仍然掌握在军队地手里。
  “雷德尔地胃口还不小嘛。”陈锦宽抬起了头来。“不但要我们最好地战列舰主炮。还要我们提供建造大型巡洋舰地技术。只不过。就算我们提供了这些技术。德国有能力在此基础上建造出足够强大地战舰吗?”
  “这是雷霄霆提交地报告。”
  将手上地文件递给白佑彬之后。陈锦宽接过了卫延年递来地文件。
  这就是转让与出售军事技术地第二个问题。即购买国有没有能力吸收与应用帝国地先进军事技术。以及需要多久才能够吸收与利用获取地先进军事技术。
  拿土耳其来说,因为其工业基础薄弱,且工业种类比较单一,所以即便拿到了帝国海军的造船,以及相关装备的设计图纸,生产工艺,也不一定能够建造出先进的战舰,甚至没有任何作用。结果,土耳其在很多时候都是直接从帝国购买战舰,而不是购买建造战舰的相关技术。
  负责相关调查的,肯定是情报部门。
  在雷霄霆提交的报告中就明确分析了德国的造船实力,以及应用先进舰船技术的能力。按照他的分析,德国有足够的工业实力,能够利用帝国提供的设计图纸与生产工艺,生产出性能不比帝国同类型产品差的舰炮。只是,德国没有造船所需要的匹配工业基础,其建造战舰的效率远不如帝国。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即便帝国立即向德国提供建造快速战列舰所需要的所有相关技术与生产工艺,德国也需要花三到五年的时间来吸收这些技术,并且建设匹配的基础工业,然后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第一批战舰。也就是说,德国海军自行建造的战列舰最快也要等到六年之后才能服役。
  显然,这完全可以消除帝国的戒心。
  六年之后,帝国提供给德国的技术都已落后,完全没有价值了,而据此建造出来的战舰也肯定落后了。
  更重要的是,六年之后,又有更多的新技术诞生,海战肯定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当然,雷霄霆没有忘记在报告中提到另外一个关键,即德国利用帝国提供的关键技术,在消化吸收之后,通过创新与提高,发展出更先进的战舰,从而对帝国海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最后,雷霄霆提出了建议:关键技术都不得转让。
  因为雷霄霆是搞情报的,而不是搞技术的,所以他在评估报告中只提到了对德国海军极为关键的技术,而没有提到对帝国海军极为关键的技术。因此,到底哪些技术才算得上是关键,还需要相关的专家来做最后的鉴定。
  等到白佑彬看完了雷霄霆提供的评估报告时,陈锦宽还在沉思。
  数百年来,帝国海军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与战舰,先进技术就是帝国海军强大的根源。比如,在其他国家都在建造风帆战舰的时候,帝国海军最先开始建造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铁甲舰;当各国海军都开始建造铁甲舰的时候,帝国海军则建造全钢制舰体的现代战列舰;而等到各国海军再次跟风的时候,帝国海军又开始建造统一主炮口径的无畏舰;随后,帝国海军还首先建造了拥有四百毫米舰炮的战列舰,首先开始建造快速战列舰,首先开始建造超战列舰。几乎每一次海军的重大进步,帝国海军都走在了列强的前面。
  任何一任帝国海军元帅都非常重视先进技术,并且将其当作了帝国海军的命脉。
  说实话,真要出让某些先进技术,陈锦宽也不会答应。问题是,现在必须维护与德国的同盟关系,也就不能一成不让,总得让德国尝到点甜头。
  “延年,你怎么看?”
  “能卖就卖,反正我们也正在为战舰更新换代。”卫延年耸了下肩膀,“我征求了一些工程师,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他们都认为德国希望获得的那些技术都不算先进。另外,我还联系了几位科学院与工程院的院士,还有一批造船厂与船舶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让他们对未来海军做一个前期评估,以便我们确定哪些是关键技术,哪些是次要技术,从而确定应该将哪些技术转让给德国,而哪些技术不能转让给德国。”
  “什么时候能够确定下来?”陈锦宽也没再罗嗦。
  “尽快吧,一个月之内。”
  “抓紧办好这件事情。”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又说道,“另外,让严国荣直接负责这件事情,千万不要有什么疏漏,我可不想在未来的战场上遇到用帝国海军最先进技术打造出来的舰队。”
  卫延年立即站了起来。“我这就去找严国荣谈这件事情,等下过来叫你们去吃午饭。”
  白佑彬也想起身告辞,可听卫延年那话的意思,他又坐了下来。
  “这段时间你没别的事,负责帮严国荣处理好这份工作。”陈锦宽朝白佑彬看了过来,“前线作战的事情,我已经让卫延年去安排了。今后几个月,我们的兵力仍然要集中在太平洋上,进攻夏威夷与澳洲的行动已经没有什么障碍,你也不用回前线了。”
  白佑彬笑着摇了摇头,看样子,陈锦宽是准备给他放一次长假了。
  “其实,技术问题是任何一名海军高层都必须重视的。”陈锦宽拿起了放在茶几上的烟盒,“当初,我们在向德国提供援助的时候,就全面衡量了转让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不过,现在看来,问题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我们能够在几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十年之内,海军,乃至整个军事机构,以及战争面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再回首看现在的这些技术,恐怕就不值一提了。”
  “关键技术?”白佑彬有点惊讶了,什么关键技术能够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自从火炮取代了刀箭,成为了海战的主要武器之后,虽然发生了几次重大技术革命,比如蒸汽机取代风帆,钢铁取代木板,雷达取代望远镜,但是海战的基本面貌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海战的基本战术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要想彻底改变海战的面貌,就得出现取代火炮的新式海战武器。
  “这个嘛,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你多与严国荣交流一下,如果我没有猜错,你的好几个师兄都参与了我们的这个计划。当然,你也要参与进去,毕竟未来不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帝国,帝国海军的未来掌握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手中。”
  听到这,白佑彬猛然明白了过来。
  毫无疑问,帝国海军正在搞一个规模庞大,且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四章 … 将官培训
  因为与德国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所以陈锦宽只在舟山呆了三天。
  白佑彬的“假期”也就此结束了,按照卫延年的意思,他在七月八日的时候离开舟山,去那霸调整第一舰队的人事安排。虽然白佑彬仍然是第一舰队司令官,但是他基本上不再负责第一舰队的事务,蓝凌波负责新编成的第12舰队的训练与人员安顿工作,赵赙礼则在前线指挥第11舰队的作战行动。
  因为江洪波要负责协调与策划攻打瓦胡岛的作战行动,所以白佑彬不能把第一舰队的后勤工作全部丢给江洪波,只能另外找人负责,并且在那霸设立了第一舰队后勤司令部。
  十二日的时候,苏鼎昌就来到了那霸,正式出任第一舰队后勤参谋。
  “后勤参谋”是一个临时职务,其准确称呼是“后勤与基地协调军官”,主要的工作就是为正在前线作战,以及出海训练的舰队提供后勤支持与保障,并且负责与战区司令部,以及各港口司令部进行协调。
  安排好了相关的工作之后,白佑彬在十五日的时候返回了舟山。
  现在,帝国海军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两场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所以相关的协调工作非常麻烦。
  按照最初的计划,应该是陆战第七军首先登陆澳洲,再轮到第五军登陆瓦胡岛。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第12舰队与第31舰队能够在一场海战中打垮美军第五舰队,夺取整个太平洋的制海权。结果,陆少丰在安排登陆澳洲的作战行动时,将登陆时间确定在了十月份(南半球的春天,相当于北半球的四月份),避开了南半球的风暴季节,从而更有利于陆战队上岸。
  现在,余辉宏将登陆瓦胡岛的作战行动订在了七月底。
  如果不是第12舰队与第31舰队遭到了重创,大批战舰需要及时的维修与维护,从而分散了后方的运输力量,导致作战物资与补给船只无法及时调配到位,恐怕陆战第五军已经登上了瓦胡岛。
  显然。进军瓦胡岛地行动排在了前面。
  如此一来。海军就得首先满足第五军地需求。甚至得从西南太平洋上抽调一部分作战部队去加强陆战第五军。并且向第五军提供更多地援助。
  因为严国荣要负责更重要地事情。所以相关地所有工作都交给了江洪波。
  在白佑彬离开那霸地时候。江洪波正在关岛与余辉宏就登陆瓦胡岛地作准备工作扯皮。不过。二人地性格都比较“温柔”。所以有天大地矛盾也不会出多大地事情。
  只是。在陆战队无法立即展开行动地情况下。有人提出了新地作战方式。
  早在六月份。帝国海军情报局就发出了警报。美军地四艘“罗得岛”级战列舰肯定会在下半年。最迟不过年底服役。如果让这四艘战列舰进入太平洋。帝国海军必须对战略计划做出调整。从而对进攻瓦胡岛与澳洲地作战行动产生巨大地影响。
  在此情况下,赵赙礼与傅守义在七月初的时候就提出,应该首先攻打巴拿马。
  显然,这是一个很大胆,也很冒险的提议。
  在经过权衡之后,卫延年最终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管是从关岛出发,还是从西南太平洋上的前进基地出发,前往巴拿马的航线都在一万海里左右。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作战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即便只投入三个陆战师,也足以拖垮帝国海军的后勤保障系统。
  最重要的是,巴拿马在美洲大陆上,而帝国还没有做好进军美洲大陆的作战准备。
  只是,卫延年采纳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将舰队的封锁范围推进到巴拿马,阻止美国海军的作战力量进入太平洋。
  在白佑彬回到舟山的时候,相关的计划正在制订之中。
  按照卫延年的提议,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将担负起主要作战任务,为了加强其作战能力,将从西太平洋战区抽调二支规模都在八艘以上的破交舰队与之组成二支混编战斗群,并且抽调十二艘后勤保障舰船负责为其提供燃油与弹药补给。而二支混编战斗群将轮番前出到巴拿马湾,执行炮击巴拿马运河区,封锁巴拿马运河的作战任务。
  当然,具体的作战计划要比这个复杂得多。
  白佑彬并没有参与相关的工作,他也不反对封锁巴拿马运河。与其让美军舰队进入太平洋,还不如将其挡在太平洋之外。另外,在“蒙大拿”级战列舰成批量服役之前,美国海军最多只能出动一支由四艘战列舰组成的作战舰队,如果算上官兵的素质,其实力肯定在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之下。
  另外,美国太平洋舰队剩下的四艘快速战列舰都已在十日左右通过了巴拿马运河,离开了太平洋。这四艘战列舰原本计划在美国西海岸的造船厂进行维修,在秦孝东与莫怀成指挥的破交舰队炮击了美国西海岸的港口之后,这四艘战列舰就只能返回大西洋,到美国东海岸的造船厂进行维修。
  如此一来,年内美军不可能出动四艘以上的快速战列舰。
  在此轮战略调整中,最不爽的大概就是陆少丰了。毕竟,陆战第七军一直是战场上的主力,现在却轮为了看客。只是,不管陆少丰有多么不满,战略态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按照当时大部分海军与陆战队将领的观点,如果能够占领瓦胡岛,然后南下攻占圣诞岛,就能进攻巴拿马,甚至占领巴拿马运河。如果能够同时加强南大西洋战区的第六舰队,或者北大西洋战区的第四舰队,就能把美国海军封锁在大西洋里面。如此一来,就完全没有必要攻打澳洲大陆了。
  从整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