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侄儿同曹世叔提了灵芝表妹……”说话间,魏文杰将曹颙的手书拿出,递给魏德。
“灵芝……”魏德的神情凝重,接过魏文杰手中的信,拆开来匆匆看过。
看罢了信,他抬起头,看了魏文杰一眼,肃穆道:“是不是你婶娘同你说了什么?”
魏文杰见他神色凝重,道:“婶娘只说灵芝表妹处境堪怜,叫我同表妹好好相处。”
魏德闻言,这才松了口气,道:“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就好,你婶娘疼侄女,我却也心疼你这个侄儿……灵芝身子娇弱,不宜为长妇,并非良配……”
魏文杰闻言,忙道:“叔叔,灵芝表妹只是失了父母,忧思过重,开解好了便会好了。”
魏德见他冥顽不灵,心下有些恼意,道:“你这孩子,你是长兄,娶妻要上承宗祀,下抚弟妹,并非你一人之事……”
魏文杰神情却满是坚持,道:“叔叔,灵芝性情温柔,定会与弟弟妹妹和睦相处……”
魏德毕竟是过来人,见魏文杰如此,哪里有不明白的。
他知道妻子有心将灵芝许给文杰,曾在他面前透过口风,被他拒绝。
在他心里,文杰既无父族可依,妻族尤为重要,尤其文杰将来还要走仕途。
听文杰提及,曹颙曾说过为其亲事做主,魏德当时还很为侄儿高兴。
没想到侄子现下固执己见,魏德懒得在他多费口舌,拿起曹颙的信,又看了一遍。
曹颙的信中,并无不满,只是言及妻子对魏家兄弟亲事很是重视,若是方便,想要找个日子,想要使两个人过来同知县太太见见面。
魏德晓得,京城习俗,结亲前要相看的。
魏德叹了口气,看着魏文杰道:“我毕竟只是你的叔叔,不能为你的亲事做主。你好好思量几日,若是还坚持娶灵芝,我再给那边回信。”
魏文杰心情有些沉重,虽说魏德与曹颙的反应各不相同,可是他们似乎都不赞成这门亲事。
他转念一想,也明白其中缘故,低下头哑着嗓子道:“叔叔,侄儿七尺男儿,定将自己博个前程……”
见他如此执意,魏德也不好说什么,却不好按照曹颙所说,等着曹家使人来相看,便安排妻子何氏带了侄女与女儿,带了些江宁土仪,去总督府请安。
至于家中,他没敢同母亲姚氏提及此事。
何家送孤女过来,本有亲上加亲的意思,老太太却在儿子、媳妇面前将此话说死。倒不是挑剔灵芝什么,而是说明长媳对家族的重要性,自是慎之又慎。
如今没说给儿子,说给侄子,怕是在老太太看来,更是可恼。
总督府这边,李氏并不知魏文杰将结亲之时,看了许多南边的东西,想起江宁旧事,又想起现下就在江宁的兆佳氏母子,好一番唏嘘。
因魏家是乡亲,又有文杰兄弟的缘故在,妞妞与天慧也被叫出来见客。
姑侄两个,被何灵芝与魏文莲表姊妹娇弱的模样唬住。
并非是长得娇弱,而是因缠了小脚的缘故,不良于行。
既是李氏发话留客,妞妞与天慧姑侄便将何魏二女接到天慧处。
姑侄二人,想着初瑜给的“任务”,心里多少有些明悟,只是不知道瞧上的是大的这个,还是小的这个,又想起府里尚未结亲的人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一时却是没有想到文杰头上。
时下,女红针线,是闺阁女儿都必须学的。
妞妞便拿了几个素面荷包,寻了个由子,引得表姊妹两个做活计。
魏文莲年幼,线脚有些粗;何灵芝却过于孱弱,做不了多久,便要歇上一阵子。
又提起几道京城的面点吃食,引得二人说起厨房之事,才知道这二位打小娇养,十指不见阳春水。
等到长辈们使人过来传话吃饭,妞妞与天慧又将表姊妹二人拉倒妆台前,为其二人理妆。
天慧梳妆台前,有个八宝妆盒,里面都是珠宝首饰。
天慧拉开两层,露出满目琳琅的各色宝石手镯。
何灵芝目不斜视,却是攥紧了手帕;魏文莲却是目光清澈,不掩羡慕,口中赞着这些首饰华美漂亮。
等到晚饭后,在客房安置好客人,姑侄二人到上房找初瑜回话。
姑侄二人都将魏文莲赞了又赞,说她娇憨可爱,心怀坦荡,是个不错的小姑娘,女红上虽有不足,也多是年纪小的缘故;至于何灵芝,女红上只是平平,不通厨艺,礼数上无差,性子过于娇弱了些。
初瑜听了,倒是同她对何灵芝的印象对上。
等到曹颙回来,初瑜对曹颙提了此事。
曹颙也很是无奈,今日魏家女眷上门,是由文杰送来的。瞧着文杰的模样,分明已经拿定了主意。
既是文杰认定,女红厨艺,都不重要,毕竟魏家不是寒门,有钱使奴唤婢。只要脾气好,不会搅得家宅不安,其他的便也无所求。
初瑜听了,有些无语。
女人挑女人,与男人挑女人果然不同。只是以她的立场,也不好再啰嗦,便微笑不语。
魏家女眷在清苑留了两日,便返回满城。
曹颙没有再对魏文杰说什么,只让他往京城去信,对桂娘言及此事。
桂娘是文杰养母,亲事不好直接越过她去。
过了没几日,桂姨便打发魏文志带了小定之礼亲至。
魏文志去年年底参加武会试落第,由曹颙安排,在庄王府当差。
按照十六阿哥的意思,是想要给他补个王府侍卫,魏文志却是少年心高,说先留着王爷的恩典,等他下科中了武进士再补,先跟着王府众人学习两年。
听说文杰要结亲,桂娘本想亲自跑一趟,可家中还有文蔷,便让文志请假过来。
虽没有看到何灵芝,可既是文杰自己相中的姑娘,曹魏两家长辈都没有多言,桂娘这个庶母,自也不会多事。
只是想到曹府的妞妞,她心里不无遗憾。除了叫文志送来的小定礼外,还预备了一份礼给妞妞做及笄礼。
魏信早年将儿女送至江宁时,也将不少好东西交到桂娘手中。
当时文杰兄弟尚小,桂娘不敢显露,怕保不住这些东西。
直到迁来京城,才将藏了不少年的财物都翻出来带着北上……
第1155章 养母
正如魏德担心的一样,姚氏听说这门亲事,将儿子、媳妇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可是亲事是文杰自己提的,曹家那边又同意,连小定的日子都敲定,老人家也只能自己生闷气。
何氏虽有些心虚,却有些不以为然。
虽说文杰出自江宁魏家嫡宗,可是庶子,又是孤儿,不过有个举人功名傍身。灵芝有才有貌,还有一份并不寒酸的嫁妆,也配的上文杰。
看了小定之礼,一柄金镶玉项圈,一对龙凤金手镯,一对衔珠钗,一对宝石戒指,何氏还以为是曹家帮衬预备的,直跟带着文志过来的初瑜说费心。
没错,这次是初瑜以长辈身份出面到满城下定。
尽管对这门亲事不算满意,可曹颙还是要尽亲长之责,原本想要夫妻两人同往满城,可身份所限。即便不惊动地方,也容易落到有心人眼中,引出口舌官司。
最后,便由初瑜带了文志、天佑两个到满城。
提前两日,曹颙使人往满城去了信,只说下定之事,并没有提初瑜会亲自过去。
魏家那边,还以为曹颙夫妇会使得用的管家、仆妇过来,没想到竟是总督夫人亲至,都带了几分小心。
文杰也很是感动,却也有些遗憾。
文杰之前给京城的信中,曾请桂娘到满城主持下定之事。
按照习俗,由男方母亲到女家下小定,给未来的媳妇插戴。
桂娘借口照顾文蔷为由,不肯出京,也是念着自己的身份,名不正言不顺,怕使文杰为难。
桂娘本份,初瑜却不愿委屈了她。
见何氏笑盈盈的看着这些定礼,显然满意至极,她便道:“这都从京城送过来,是文杰的养母预备的。毕竟是长媳,可见是上心。”
何氏听了,却是一怔。
她知道文杰兄妹,是由魏五一个姨娘照看,并没有放在心上。可听总督夫人的意思,竟是将那个姨娘当成是文杰养母。
养母与庶母虽都是母,份量却是不同。
不知是那姨娘自诩,还是实情如此。
若是那姨娘自诩,可以不用理会;若是实情如此,庶母成养母,岂不是侄女上头就多了个婆婆?
她看了看头坐着的文杰兄弟,见兄弟二人并无反驳之意,心里觉得不好,含糊说道:“早年在江宁时,便听说五叔能干,在广州发了大财,果然家资富足。”
大喜日子,提及已经“故去”的魏信,文杰、文志兄弟两个都有些感伤。
姚太君不愿攀附富贵,虽有贵客盈门,也只是按礼见过,一切都交给媳妇接待。
没想到媳妇说话颠三倒四,老人家只得出面,对文杰、文志赞了两声桂娘之忠贞高义,叫他们兄弟两个要记得养育之恩,往后好生孝顺养母。
文杰、文志站起来听了,齐声应诺。
何氏在旁,却是变了脸色。
他们虽是魏氏宗亲,现下却充当女方娘家。如今老太太这一句话,就算娘家这边认可了桂娘养母身份,灵芝过门就要敬媳妇茶。
初瑜在旁,见老太太如此明事理,对老太太多了几分敬重。
今日“养母”这番说辞,并非初瑜信口开河,之前夫妻两个有过商量。
文杰兄妹不用说,早已视桂娘为母,可外人看来,桂娘只是庶母,又是婢子出身的贱妾。
要是娶来的媳妇,仗着身份,怠慢桂娘,不仅桂娘要受委屈,还会引起文杰兄妹的不满,闹得家宅难安。
通过这几年相处,曹颙与初瑜也瞧出,桂娘待文杰兄妹视若亲生,品行可敬。或许这也是魏信将几个儿女都托付给她照看的原因。
这个何灵芝,现下看着是个柔弱和顺的,可真要嫁入魏家,如何与桂娘相处,还不好说。
文杰毕竟年轻,不会想到这个。初瑜看了桂娘预备的小定,想到新妇进门,她处境尴尬,便同丈夫提了一句。
在曹颙看来,养恩并不弱于生恩。要是不知感恩,那就是畜生。
于是,最不爱麻烦的夫妻两人商量后,也决定多事一回,插手下魏家家事。
桂娘将自己放在什么位置,是桂娘的选择,却不能让小辈们去折辱她。
初瑜本是同情桂娘,为了消弭或许会出现的家宅不安,才多说了这一句;姚太君则是松了口气,老人家最是感恩的,当然不会为名分所限,就轻视桂娘。
何氏看来,却是初瑜仗着身份,抬举魏家寡妾,压住她的侄女。
她虽心里着恼,可既是婆婆发话,也不敢放肆,只是脸上的笑容变得僵硬起来,望向初瑜的目光,带了几分忌惮。
初瑜什么人没见过?
不过是晓得何氏心疼侄女,初瑜并没有与之计较,可话不投机,相对无言,只好问起灵芝。
姚太君知道这是要给灵芝插戴,笑眯眯的对魏文杰道:“方才你叔叔不是要叫你弟弟说话么,赶紧过去吧。”
魏文杰起身应了,同弟弟辞过几位长辈,退了下去。
出了门口,文志却放下脚步,低声道:“哥哥,总要让弟弟看一眼嫂子,弟弟回京,姨娘与妹妹指定问起,也不好一问三不知。等到插戴后。怕就要花轿进门时,才能见着。”
文杰口中虽没应答,却是与文志放缓了脚步,在上房门口打转转。
等到丫鬟将何灵芝请过来时,正好与兄弟二人碰个正着。
何灵芝见有外男,忙低头欲退避,文杰忙道:“表妹,这是我二弟,专程从京城过来……”
文志之前要看嫂子,也不过想着寻机偷看几眼,回去好给姨娘与妹子描述一下,没想打碰个正着。
这如何称呼,文志有些纠结,两人同庚,只不知月份大小。
何灵芝那边已经福了福身,道:“见过二表弟。”
文志只能接口道:“见过表姐。”
见过后,何灵芝低着头,告了一声罪,扶着丫鬟往上房去了。
文志看了眼何灵芝的身影,眉头微微皱了皱,转过头时,已经看不出端倪。
文杰有些紧张的看着文志,低声问道:“如何?”
文志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若是未议亲时,他这个做弟弟的还能说两句;这都下小定,问他如何,岂不是成了小叔非议嫂子。
“哈哈,大哥的眼光,自然是好的。”文志笑了两声,道。
文杰回过头,望了望上房,除了欢喜,还有几分忐忑……
上房里,初瑜已经将送来的小定之礼,给何灵芝插戴上。
何灵芝已经除服,可魏文杰明年要进莲花书院,所以婚期就大致议在明年年底。
三十里的路,乘马车不过一个半时辰的事儿。插戴完毕,初瑜由姚太君与何氏陪着,用了午饭,而后便回了清苑。
虽说是族亲,可文志同魏德一家不熟,就婉拒了兄长挽留,随初瑜回了清苑。
万寿节将至,曹颙预备的寿礼,要先一步运回京城,通过礼部恭进。
曹颙便留文志在总督府小住,打算安排天佑随文志一起进京。
虽说文志从武,天佑他们几个从文,可因他性子爽朗,所以与众小相处得极好。
由文杰的前车之鉴,初瑜怕文志也说亲,同丈夫商量,是不是问问怜秋姊妹与妞妞的意思。若是愿意,早点给两个孩子定亲也好。
实在是心疼妞妞,舍不得说到旁人家去。
曹颙也知道这个世道,女子不易,做人家媳妇更是艰难。要是嫁到旁人家,他们就算心疼,也难说上话。
虽说觉得文志有些稚气,不够老成,但胜在心性纯良,并不比他哥哥差。
想到这里,曹颙便同意了。
怜秋姊妹对魏文志很满意,魏文志既已在庄王府门下,那往后的前程自是大好。
只是妞妞平素是个有主意的,十来岁时便已经掌管榕院内务,姊妹两个爱她如宝,在亲事上也愿顺着她的心意,便对初瑜说,要先问问妞妞的意思。
初瑜也是这样想,三人便使人叫来妞妞。
没想到,妞妞听议起她的亲事,并非像其他小姑娘那样羞涩扭捏,而是沉默了半响,方抬头道:“这世上,夫妻之义未必能长久,骨肉之情却是累世不断……”
这话说得老气横秋,初瑜与怜秋姊妹都有些糊涂。
就听妞妞接着说道:“嫂子,能不能寻个老实人家,为小姨说门亲事?”
初瑜与怜秋都愣住,惜秋已经涨红了脸,恼道:“是议你的亲事,怎么浑说到我身上,你这孩子,这是嫌弃小姨了……”
妞妞近前一步,拉着惜秋的袖子,道:“小姨每次看到天宝,都拔不开眼,搂着就不爱撒手,即便妞妞小时候,小姨也没有如此……小姨才三十,想要个孩儿,并不是难事……”
惜秋闻言,红了眼圈,搂过妞妞道:“不许再浑说,你虽不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却也是我拉扯大的,也是我的孩儿……”
惜秋疼天宝之事,初瑜与怜秋也尽知,却是没有想旁的。
府里的孩子,天宝最小,大家少不得都有些偏疼,惜秋的行为并不扎眼。
听了妞妞的话,初瑜与怜秋才想到,惜秋作为一个女人,又这么喜欢孩子,没有自己亲生骨肉,是件多么残忍的事……
曹颙听说此事,很是欣慰,对初瑜道:“看来,妞妞是真的长大了。”
他本就不赞成怜秋姊妹守寡,可这同曹家的安逸相比,外头的变故太多,怜秋姊妹不愿意走这一步,只尽心抚养妞妞,曹颙也只能随她们……
第1156章 霜降
“夫妻之义未必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