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两位阿哥说了一会儿话,厨房那边就来人回禀,道是席面已经预备齐当,来请示初瑜将席面摆在何处。
最后还是摆在前院花厅,正好天佑外出回来,便出面作陪。
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又是芝兰玉树般的人品,弘历与之谈得比较投机。弘昼、恒生两个被撂在一旁,端着饭碗,倒是敞开了肚皮。
不知是不是“隔锅香”的缘故,弘昼一口气吃了三碗饭,还举着碗,唤小厮添饭。
弘历正好看到,忙道:“添了几回?不能再添,撑坏了怎么办?”
弘昼虽有些不情不愿,还是乖乖听话,又喝了半碗笋汤才撂下筷子。
到底是有些撑住了,弘昼是摸着肚子出的曹府。弘历少不得说教一番,回到宫里,到底有些放心不下,使人去太医院开了消食丸给弘昼送去……
曹颙回府时,已经是戌初(晚上七点)。
外头起了风,开始扬起小雪花。
曹颙进屋时,身上就带了寒气,帽子上、肩膀上也有些积雪。
初瑜见状,忙服侍他换下补服,又使人端了热水给他洗脸。
曹颙虽身上带了寒气,心里却是一团火热。
经过数日讨论,海贸条陈终于通过了部议。
这通过的海贸条陈,已经不是曹颙最初提议的那个,而是经过十三阿哥提点,做了详尽补充的,其中有一条就是开放南洋海禁,允许士庶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对样贸易。
明日就是户部御前轮值,这份海贸条陈,将由他同张廷玉递到御前。若是皇上批了,那明年就能开放海禁。
曹颙最初提出的海贸条陈,就是在进行开放海禁的试探。只有朝廷真正认识了,海贸的收益,才能重视这一块。
没想到十三阿哥的胆子更大,直接让曹颙将开放海禁之事补充到条陈中。
历史,一点一点改变了么?
曹颙的眼睛亮亮的,眼睛有些湿润,耳边想起十三阿哥的话:“我有这个念头,都是因孚若的缘故。从圣祖爷开始,对洋人防范甚严。入广州港的外国船只,必须先到澳门接受检查才能入港。这样关门防范,只是防君子,不能防强盗。若是有朝一日,他们瓜分完其他地方的土地,将主意打到大清,那岂是我们想要关门就能关门的?”
国人向来自大,自诩为天朝上国,视外国人如蛮夷。
只有十三阿哥因王府有洋货铺子,也有门人在广州,对西洋的情况晓得得多些。加上曹颙三番两次,提及洋人用火枪与大炮开道,占领各个地方,开辟为殖民地之事,使得十三阿哥对洋人戒心慎重。
初瑜察觉出丈夫的喜悦,心情也跟着欢喜起来。
曹颙却不单单是为公事欢喜,还因十六阿哥那边传过来消息,恒生请封世子之事八九不离十。
待曹颙用了饭,初瑜便提及两位皇子下降之事,还有弘历提议恒生补侍卫之事。
这两位皇子并不是头一回来曹府,曹颙倒也不甚意外。只是言及恒生补侍卫时,曹颙犹豫了一下,道:“这个倒是不着急,要不然再等等。”
初瑜有些意外,道:“莫非,爷还有旁的打算?总不会真的让恒生去考武举?”
曹颙摇摇头,道:“侍卫总要补的,不过要是等些日子,说不定就能越过蓝翎与三等,直接补了二等,说不定还能一等。”
初瑜晓得,丈夫从不说虚话,可这说能越过蓝翎与三等侍卫,也有些过了。
宗室侍卫中,是有些年岁不大,也能补一等、二等的,那更多的是荣誉、是体面;外臣补侍卫,更多的还是宿卫圣躬,多是一级一级熬出来的。
事情将成,曹颙也不怕妻子跟着担心,便将为恒生谋世子位之事对初瑜说了。
初瑜先是欢喜,随即却是皱眉:“如此说来,恒生要是受了朝廷册封,就要辟府另居?他一个人,怎么叫人放心?”
曹颙摇摇头,道:“不会那么急,就算要在京城辟府,也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得的,快了说也要一年半载。你不必太担心,开府是开府,又没说他不能继续在家里住……”
话虽这样说,夫妻两个都晓得,以十六阿哥这样热心势头,恒生世子册封下来,指婚的旨意也就快了……
第1207章 谋爵
一早,外头已经风歇雪住。
“入冬以来,可是下了好几场雪。”初瑜站在窗前,看了看窗外朦胧的雪景,转身对丈夫道。
曹颙刚洗漱了,站在妻子身旁,看着外头隐隐的雪色。
虽说十月立冬,可立冬后还有一阵小阳春的气候,正经的降雪多是冬月、腊月。即便十月偶有降雪,雪量也少,化的也快。
今天却是反常,不仅下了几场雪,雪量也大。
直隶一带十年九旱,不过今冬若是雨水充足,明年开春直隶将不被旱情困扰。
他与唐执玉的农耕计划,也更容易出成绩。
想到此处,曹颙不由皱眉,莫非真要便宜李绂?
曹颙心中,有些为唐执玉抱不平。
若不是皇上将李绂升上来,明年农事经营的好,唐执玉也能去了“署”字,督抚直隶。
这时,就见乐菊挑了帘子,乐兰、乐桂两个,提提了食盒进来。
初瑜上前,呆着乐兰几个摆好桌子。
因天气冷,上的都是肉粥肉包子,好耐寒耐饥。
曹颙吃了四个羊肉包子,喝了一碗鸡肉菠菜粥,才撂下筷子。
这会儿功夫,初瑜已经使人找了一件大毛衣裳出来。
“是不是早了些?”曹颙问道。
往年多是进了九,才开始换大毛衣裳,现下还有半月才进九。
“今年不比往常,多穿些,也比冻着强。”初瑜说道:“说起这大毛衣裳,有一件事还需问老爷一声。前几天,二老太太跟太太念叨一遭,说四妹妹陪嫁的大毛衣服不富裕,想向这边借几张皮子。我应了,借不借的没意思,只当咱们给四妹妹添妆。只是府里的皮子,多是有年头的,爷您瞧着,是不是打发个人去盛京一趟,采买些皮子回来。妞妞出门,便也可以换成新皮子。”
这些家务事,曹颙向来由妻子做主。
再说,对于自己那个二婶,他也晓得其秉性,说是“借”,不过是变相向他们讨要罢了。
因是给四姐做嫁妆,计较起来也没意思。
“二妹妹与王爷前几天打发管事回京送寿礼,应该还没回盛京,让曹元安排个人,等万寿节后同那管事一道去盛京去采买就是,正好也多采买些山货、野味回来做年礼。”曹颙道。
雍正同康熙不同,登基四年多,都在京里,不曾北巡避暑。
蒙古王公,都是轮班进京或是遣子弟进京陛见。
先皇差不多年年都到关外避暑,关外的山货与野味便随之遍及京城。
这几年皇上不出关,市面上的山货与野味也稀缺起来。
初瑜应了,曹颙换上大毛衣裳,罩上补服,夫妻两个相伴出来,到兰院给李氏请了安。
陪着李氏说了两句话,外头天色渐亮,时间差不多了,曹颙便出门。
今天是户部御前轮班,不需要先到官署,他直接骑马到了宫门外。
除了张廷玉,其他几位侍郎已经到了,正在太和门前候着。
见到曹颙,几人忙上前见过。
曹颙拱拱手,还了半礼,便站在几位侍郎身前。
除了几位侍郎,太和门外,还有些递了牌子请见的外地督抚。
其中大半都是曹颙认识的,其中就有唐执玉同李绂。
按照规矩,皇上在用过早膳后,会先传这些递牌子请见的官员,最后才轮到轮班大学士与六部官员。
李绂去了足有两刻钟,回来的时候脚步依旧坚定,脸色儿却有些泛白。
已经是卯正二刻(早晨六点半),还不见张廷玉的身影。
曹颙心里有数,八成张廷玉现下就在御前。
李绂离去后,雍正又传了两个官员,才轮到唐执玉。
等到唐执玉从御前退下来,时间已近辰正(早上八点)。
因曹颙带着几位侍郎,前往御前,正好同他迎面赶上。唐执玉退避一旁,神情却有些恍然,似忧似喜。
曹颙见状,心里纳罕。
少一时,到了养心殿外。
就有内侍出来召,户部几位堂官入内。
进了养心殿,雍正正坐在龙椅上,面前左右侍立着几位大学士与十三阿哥,张廷玉正在其中。
曹颙与几位侍郎上前两步,跪请了圣安,而后才退到一旁。
开放海禁与发展海贸之事,由曹颙亲自递上折子,报禀此事,雍正早已看过,现在又经过部议,自认顺利通过。
接下来,又由两位侍郎,分别禀了户部其他几件政事。
整个朝议下来,也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
这都是托了张廷玉这个大学士的福,他分管户部,又兼户部尚书,将主要精力多放在户部,使得户部鲜少有悬而未决的公务,朝议自然是顺当许多。从养心殿退下时,张廷玉并没有随同众人出来,依旧留在御前。
殿外,吏部两位尚书不知何时到的,正在候着。
不是吏部轮班,吏部两位尚书齐至?
曹颙心里疑惑,止住了脚步,拱拱手同两位尚书见过,才带了几位侍郎出宫回了衙门。
还有三日便是万寿节,真要是升迁加恩的旨意,也不会这个时候传召吏部尚书。
曹颙心中隐隐有些猜测,却又觉得不可思议,便埋在心中,静观其变。
当天下午,蒋坚便到曹颙面前,转述了刚听到的大新闻:李绂迁工部右侍郎,田文镜晋河南总督。
李田之争,尘埃落定。
田文镜全胜,李绂惨败。
直隶总督与工部右侍郎,都是正二品,可却是不可比的。
前者是天下首牧,后者六部中排行最靠后。
一个是炙手可热,一个是冷衙门副京堂。
雍正用这种干脆利索的方式,表示着他对田文镜的恩宠与支持。
“还有消息说,待过了万寿节,唐大人的‘署’字就要摘了。”这一句话,蒋坚却是压低了音量。
先前,唐执玉同直隶总督失之交臂,蒋坚也曾为他抱过不平,现下这个境况,对李绂来说是够倒霉,对唐执玉来说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曹颙将进京陛见的督抚在心里过了一圈,点了点头,心里也觉得当是如此。
唐执玉那边,许是早晨在御前便得了口风,神色才会那样复杂。
落衙之前,曹颙又交代一番。
明天是裕亲王府上门下大定的日子,曹颙要往东府,同曹项一起待王府来客,要迟些才能到衙门。
回到府中,府中已经有“不速之客”候着。
札萨克图汗王府长吏苏德来了,正在客厅候着。
曹颙听曹元回禀,挑了挑嘴角,没有立时去见客的意思。
他先去兰院打了个转,而后回了梧桐苑,换下补服,穿上家常衣服。
“客人已经走了?”因苏德是喀尔喀的人,所以初瑜颇为关注。
“没,先晾晾他。”曹颙随口道。
初瑜见他心有成竹,不由莞尔,道:“莫不是十六叔同十七叔那边通了气,在理藩院卡他?”
曹颙点点头,道:“八九不离十,要不然这个苏德怎么急着上门,连礼数都不顾了,做了‘恶客’。”
想着十六阿哥对恒生的热心,初瑜心里不由有些泛酸,道:“怎么感觉照看恒生这些年,到头来要被十六叔抢走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曹颙心里也有些不自在,还是笑着开解妻子,道:“你不用难受,用不了两年,咱们也会抢个半子回来。”
想到几个儿女就要婚嫁,初瑜不由恍然,脑子里出现自己及笄后,带了忐忑之心上花轿的情景,不由说道:“让天慧晚嫁也好。”
虽说曹颙决定晾晾苏德,也不好晾太久,因为外头天色已经暗下来。
到了前院,就见苏德忧心碌碌的神情,坐在客厅的椅子上发呆,连曹颙到了都没发觉。
“苏大人。”曹颙唤了一声,走进客厅。
苏德醒过神来,忙站起身来,道“曹大人……”
两人见礼,宾主落座,曹颙吩咐小厮重新上了茶,方道:“衙门里抽不开身,耽搁的有些晚,倒是劳烦苏大人久等。”
苏德忙起身,道:“下官不告而来,实是冒昧,这里跟曹大人赔罪了。”说着,已经做了长揖。
他五大三粗,偏生做这斯文礼节,看着很是笨拙可笑。
曹颙摆摆手,道:“苏大人不必如此,我这府宅,也不是什么显贵地方,以你我两家的渊源,尽可来得。”
见他话间有亲近之意,苏德忙道:“就是,就是,若非如此,我们世子爷也不会嘱咐下官,多来拜见曹大人。”
曹颙端起茶,吃了一口,嘴里也是客气话。
这回苏德倒是没有兜圈子,直接带了几分恳求,说明了来意。
原来,今日理藩院那边,十七阿哥传见了苏德,问起札萨克图汗王近支谱系之事,还专程提及两个同老汗王血缘关系比较亲近的两位王孙的情况。
话里话外,流露出的信息,喀尔喀札萨克图汗王府旗,除了苏德,像是还有人进京。
苏德急得不行,见过十七阿哥后,想要打探,却是找不到门路,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到曹府。
曹颙听了,道:“袭爵之事,本就不是朝夕之功。苏大人进京才半月,不必太心急。”
苏德抬起头,见曹颙神色不惊的模样,心里不由懊恼。
难道还真要拖个三、五月,乃至三年两载不成?
“曹大人,不看旁人面上,只看霖少爷。我们世子爷最疼霖少爷,这回霖少爷去喀尔喀,住的日子太短,我们世子爷还深为遗憾。等世子爷袭了爵,少不得要进京一趟,到时父子也能团聚。”苏德甚是“情真意切”的说道。
“父子”?
曹颙想到恒生在喀尔喀受的委屈,挑了挑眉……
第1208章 世事难料
见曹颙没有准话,苏德心里已经开始问候曹家的祖宗八代。
想着数次到京城的见闻,他明白过来,只靠自己空口白牙求人怕是不成。
毕竟论起来,曹颙是有恩于汗王府,并不是汗王府有恩曹家,没有因为对方是恩人,就平白使唤的道理。
只是汉人真是虚伪,想要好处明说就是,还要装作谦谦君子。
他心里生出鄙薄来,面上却越发恭敬,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礼单,起身道:“瞧下官一时着急,差点耽搁了正事。听闻过几日便是贵府太夫人寿辰,下官代世子预备了寿礼,还请曹大人不要嫌弃礼轻。”
这一句话,就将给曹府的孝敬说成了寿礼,将他上门来央求,说成了是拜寿。
转得有些生硬,却也是使得曹颙不好回绝。
曹颙似笑非笑的看了苏德一样,倒是真有些佩服他。
“世子有心了,苏大人亦辛苦,曹某替家母谢世子的寿礼。”曹颙使人接了礼单,对苏德道。
苏德见曹颙面带笑意,已以为自己搔到他的痒处,心里懊悔万分。早知如此,就该痛快来送礼,说不定事情已经有了眉目。
他不由胡思乱想,想着自己是不是该去趟果郡王府。
在京数日,他已经打听清楚,如今掌管理藩院的这位王爷,虽是郡王,可甚得皇帝倚重,去年开始食亲王俸禄,怕是用不了两年就要晋亲王。
只是往曹府送一次礼,都要数千两耗费,要是往王府送礼,这个尺度掌握不好的话,说不定不能成事,反而会适得其反。另外,也缺引见之人。
“现下王公大臣都忙着万寿节之事,顾不上苏大人这边也是有的。苏大人稍安勿躁,等万寿节后,说不定就有消息。”曹颙端起茶盏,淡淡的说道。
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