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命运与使命:中国知识分子问题世纪回眸-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们军队文化水平与科学技术的提高,他们已与老干部 携手并进,他们已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解放战争期间,“三八式”已成为一代干部的标志。
  第三代革命知识分子不仅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而且经历了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考验——抢救失足者运动。1942年4月,在整风中康生向中央领导人汇报国民党特务赞扬边区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倾向”和发现特务活动,中央领导人表示:中直、军委边区机关干部中,知识分子有一半以上,我们要发现坏蛋,拯救好人 ,于是整风转为审干和肃反。很短时间内,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就清出“特务”高达15000多人,有的单位如西北大学,共390人,竟有一半以上是“特务”。
  有的曾和外国牧师学习过外语,被打成“意大利特务”;有的大城市来的女青年爱打扮,穿着讲究些,就招来怀疑:“长得那么漂亮,不当特务,谁当特务”;有的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怕别人听,悄悄说地方方言,也遭到质问:“你说你没问题,为什么总用广东话同你爱人说悄悄话?”更有甚者,有些青年知识分子喜欢散步聊天,谈谈云彩,说说月亮,于是望风捕影的被诬为反革命组织“月亮社”、“乌云社”、“太阳社”。 前面提到的两位著名的文化人,肖军在以后的几十年生活中,一直成为“反面教员”,批评对象,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才获得人身自由。王实味则被定为“反革命托派奸细分子”、“暗藏的国民党探子、特务”,惨遭杀害,1991年2月7日始得以平反。
  

奔赴延安的第三代革命知识分子(5)
直到1943年7月底,抢救运动才完全停了下来,1944年开始对这批错案进行甄别,赔礼道歉(直接责任人康生始终不承认错误),如果说延安整风是从思想上大力宣扬了毛泽东思想和宣传了毛泽东本人,那么抢救失足者运动则是从政治上警告了知识分子的“自由主义倾向”。这两个方面,都对第三代革命知识分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他们中的许多人几乎终生生活在毛泽东的巨大光环下,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精明能干,按部就班,“党指向那里就打到那里”,成为最响亮的座右铭。然而在许多人身上,缺乏第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创造性气魄和第二代革命知识分子中常见的那种敢作敢为的鲜明个性,即使是延安时期的理论家们,他们的理论活动也是:一、翻译国外的经典多,自己的理论著述少;二、在很少的著述中,也是“述”多“著”少,多为对经典著作的解释与诠注,很少阐发自己的看法;三是学院式、讲义式的著作多,真正深入研究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及革命问题而有创见的著作少。延安理论工作者的学术模式,对后来中国的理论活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1)
第二条战线主力军的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
  解放战争时期,又有一大批知识分子投入革命洪流,他们可以称为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和前三代比较,第一代是革命事业的开创者,不少人成为革命的领袖人物;第二代“文人武化”,许多人在长期战争的炼狱中成为出色的军事将领;第三代扮演了由十年内战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的先锋角色,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成为很有地位的“三八式”领导干部。第四代和他们的前辈比较,角色与命运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他们中除少数人了解马克思主义外,多数人接受的是系统的近代资产阶级教育,他们参加革命的形式是以城市为阵地、开辟争取民主、自由、“第二条战线”,他们的革命经历极短,很快就迎来了全国革命发胜利。因此,这一代革命知识分子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既是革命者,同时,又被视为“同路人”和“被改造者”。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党明确提出对知识分子实行争取、教育、改造的政策,并规定:“争取和改造知识分子是我党重大的任务” 。1948年1月15日出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知识分子的决定》,十分具体的反映了知识分子的这一历史状况和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状况:
  “知识分子……一方面具有革命性,因他们怀有各种不同程度的
  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感,有民族民主革命的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程度,
  在中国革命运动中具有进步作用,在政治思想上能够接受革命的无产
  阶级的思想影响,因此他们能够争取教育,并引导他们参加革命,为
  人民服务。另一方面又具有动摇性和落后性,,主要是个人主义、患
  得患失,摇摆不定,以及由于出身剥削阶级的家庭而带有剥削阶级的
  意识,与长期所受的教育是地主阶级的教育,也就容易接受反动的地
  主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因此他们必须经过思想改造,实际生活和工作
  锻炼,才能达到与工农兵结合;甘心当人民勤务员的革命战士。
  中国共产党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一贯是采取争取、教育、改造
  的方针” 。
  如何认识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及其历史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评价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受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把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学校教育笼统的说成地主阶级的教育,明显不符合中国近代教育历史的实际。众所周知,中国的学校教育自清末兴起办“洋学堂”,走上近代教育的轨道,它的基本内容和形式都是采取西方教育的模式,核心是科学与民主。经过新式教育培养出的一大批知识分子,成为反对封建主义,追求国家独立与民主,为实现现代化理想而奋斗的仁人志士。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民党政权曾经把“党化教育”强加于学校,但终因过于露骨而遭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抵制,不得不废止,转而公布以三民主义为教育宗旨:“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民族生活
  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 。这一教育宗旨尽管有其冠冕堂皇的方面,但总不能说是地主阶级的教育。更何况还有些教育界的领导人、教育家如蔡元培,曾提出“五育”并重、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并一度为国民党政府确定为国民教育的宗旨。这一方针的提出与实施,“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划时代意义,对中华民族新一代成长有重要影响” 。
  蔡元培的“五育”,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五方面内容。“军国民教育”即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实利主义教育”“就是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智育” ,“公民道德教育”,按蔡元培自己的解释是:“现代人的道德,须合于现代的社会,决非数百年或数千年以前之圣贤所能预为规定” ,而是法兰西革命所揭示的“自由、平等、亲爱” ,“世界观教育”,主要是沟通“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对于现象世界的事物,物质生活,人类幸福既不厌弃也不迷恋,对于实体世界具有渴望追求的心理,以期达到思想自由、意志自由的‘理想国’” 。“美育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应当说,这样的教育方针不是封建主义的而是反封建主义的,它的实施,对反封建主义的斗争起过积极的历史作用。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2)
此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教育家和他们的民办学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陶行知,他提倡“教育救国”,主张“生活教育”,即“立足于人民大众,与生活联系,和社会活动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目的是改造社会,改变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使人民真正当家做主人” ,陶行知认为,中国自废科举,兴新学以来,办了三十多年的新教育,虽然从“忠君、尊礼、尚公、尚武、尚实的宗旨”变为“依着三民主义的宗旨” ,但有个共同的毛病是“教育与生活脱离”,他在30年代前后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山海工学团,以及1945年春与李公朴、史良等在重庆创办的社会大学,都实行“教学做合一”,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其中还包括一部分共产党员知识分子。
  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成长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中,民族的危亡,社会的动荡,使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更为突出的政治参与倾向,更接近平民百姓的生活。日本入侵中国,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巨大破坏,如战前有中等学校3184所,学生57万余人中受战争影响的达50%;大学,战前有108所,到1938年10月,被轰炸破坏达91所,其中25所不得不停办,继续维持的仅83所 。从“七七事变”到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国民党统治区大批学校向大后方转移。在日本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数以万计的学生和教师拔山涉水、风餐露宿,颠泊流离,从一处转移到另一处,不仅经受了生活的磨练,了解了普通百姓的苦难,饱尝了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遭到了经济的巨大损失,承受了人员伤亡的巨大悲痛。上述难忘的经历,为这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
  这里,介绍一所抗日战争时期很有名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它是由北平和天津向西南迁移的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合组成的。学校在战火纷飞、漂泊不定,处境艰难而又危险的条件下,坚持办学。有些学生回忆当年说:“联大实在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大学,校舍都是泥墙,宿舍是茅草盖顶。遇上龙卷风,屋顶就卷上天去,再碰上雨,你就可以撑起纸伞挨淋一夜。屋外就是野草,老鼠出没,跳蚤满地,白天黑夜咬得人不得安宁。吃饭更不用说了,国民党政府给我们吃的都是最坏的米,里头还常常有老鼠屎……” 。天上,日寇空袭不断,警报声刺耳不停,在混乱中,有的学生惨遭国民党宪兵杀害。学校里,仪器设备条件很差,图书馆里书籍寥寥。而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大多数学生不得不终日埋首于课业,个别学生甚至一个星期很少上床睡觉,疲劳时只好伏案假寐” ,有些“还组织了课外读书小组,主要是学习社会发展史” 。同学们为克服经济困难,积极开展半工半读活动,如“为学校图书馆借书、清理书刊”,“为昆明图书馆抄地方志”,“到中小学或私人家里教课”,“在电影院替观众对号找座位”等等 。抗日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不仅学业精湛,而且富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意识,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的摇篮”。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政府很快对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了全面的进攻,引起饱经战乱之苦的广大知识分子的反对,由著名学者李公朴、闻一多筹备成立昆明各界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委员会。并发起万人签名运动,遭到国民党政府的镇压,一天之内打死四人,打残一人,重伤11人,轻伤14人,第二年(1946年),李公朴,闻一多先后被特务暗杀。这一事件极大地震撼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灵。1946年12月底,在北京又发生美国兵强暴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引起全国性的反美抗暴运动。不仅青年学生积极投入斗争,连大学教授们也义愤填膺的向美国大使提出抗议,据统计,“清华大学赞成罢课抗议的教授、助教达99%,赞成游行示威的亦达90%以上” 。许多平时不关心政治的学生,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如1947年1月12日《新华日报》曾刊登一个学生写的《我受了怎样的感召》的文章,他说:“我向来是一个死啃书本的‘好学生’,我关心的是学分、文凭、职业等,对于平时学校里的一切活动,我都是一个旁观者,甚至心里面常常对那些热心活跃的同学们起反感”,抗暴以来,“使得我孤独的心灵发生了激动,……羞辱与兴奋交织着,终于我自己决定:明天参加游行。……我将随着大家的爱国旗帜前进” 。
  

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3)
此后,在全国掀起更大规模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毛泽东当时曾说:“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学生运动的口号是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亦即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生运动是整个人###动一部分。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动的高涨” 。著名的美国记者杰克?贝尔登解放战争期间曾深入中国各地、各阶层进行采访,他所写的《中国震撼世界》一书的“知识分子的警醒”中,对学生运动做了如下述评:
  “对知识分子的屠杀不仅使渴望和平的人民感到震惊,而且也使
  社会上有政治敏感的分子彻底看清蒋介石发动内战的真面目。”
  “一切进步的思想和行动——都成了中共或‘八路’的同义词。
  学生们不免要问:难道这一切都是共产主义吗?蒋介石迫使人民把自
  己的思想和要求,以至自己内心的希望同共产党的口号联系起来。”
  “几乎所有将被捕的人都逃奔解放区,这些知识分子便为农民提
  供了领导骨干。……一九四八年八月国民党宣布黑名单以后,据说有
  一千七百名学生逃出蒋管区。同年十月,华中地区的开封被攻克后,
  又有四千五百名学生投奔共产党。”
  “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为埋葬蒋介石准备好了棺材,但正是许多
  这样的知识分子起来造反,才在蒋介石的棺材上钉了最后一颗钉子” 。
  到解放战争夺取全国胜利的关键时刻,青年知识分子们纷纷起来响应,并积极要求参军参干。1948年7月3日《中央批转陈克寒关于新区宣传工作与争取青年知识分子致新华总社电》,反映了这一情况:“一般知识青年,对我态度甚好,在平、沪的地富子弟,写信回家说蒋匪快倒,劝其父兄勿为蒋党作事。在家的知识青年,都愿接近我们,尤以较大城市为佳。在农村,当我打击统治派大地主时,一般不反对我们,有的秘密提供我许多材料,有的在蒋军来时向我通风报信” 。中共中央根据平津地区学生的要求决定:“北平学生既有参军的要求,我们原则上同意东北野战军在北平吸收一万名自愿参军的学生参加军队工作” 。这一时期,华北军大也发展到有一万一千多名学员,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年知识分子,华东军大“为部队和地方输送了三万余名毕业学员,连同福建、浙江、山东几个分校共为国家输送近5万名军政干部” ;华北联合大学也是学员愈万,“培养了文艺干部一千多人,教育工作干部二千人,政府行政干部三四千人,其他群众工作、党政工作、生产建设干部几千人” 。这数以十万计的青年革命知识分子,由于他们熟悉城市,和各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后占领城市、接管城市,乃至尔后建设城市,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上述历史情况表明,第四代革命知识分子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科学与民主”为核心的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条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