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生指南-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项让很适合狗头军师这个职位,眼睛一眨,便想出来一个主意。
  “嗯,嗯,此话有理,驺县张氏一门两太守一县令,身份不同以往,又不是养不起人,当然,要多养些儿仆婢。
  不过,张氏千年以降,历代皆是书香传世的衣冠望族,仆婢也要有点儿样子,可不能丢了张家的脸面。
  ……”
  张昭是什么人,项让用话一点,他就明白了。
  “主公所言极是。仆婢总是要好好训练一番,才可以。婢女之事,不用操心,自有少夫人琢磨。这男仆嘛,小郎君年纪渐长,也应该学着管理家中事务了……”
  “公礼,此言大善,正合老夫之意。不过,此事还须缓上一缓……”
  张昭闻得此言,不由抚掌称快。
  项让一愣,随即恍然,嘿嘿一笑,另起了一个话题。
  “这样做,那子敬那里……”——子敬是张何的字,既然如此选择,张何便又是个问题了。
  “嗯,子敬嚒,”张昭轻拈胡须,瞬间已想好了办法,“老夫自有打算,总不会亏待他的……”
  张昭与项让谈笑风生,就把事情定了下来。在言语间,两人有意无意避开了另一个办法——抛开张涵,由张昭主导此事。假如能抛开张涵,将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自然是最好的办法。尽管张昭岁数大了,心也软了。但是,张涵若是没有把握住分寸,表现的不佳,不能承担重任,张昭也不会包容他。然而,张涵做事沉稳有序,行事极有分寸,事事都不瞒着张昭,除了族学外,也不大插手其它事务。
  张涵在冶炼作坊的威信,来自于他在技术上的成就,日常管理仍然有张廷方在负责。换句话说,张涵并没有切实掌握冶炼作坊,他的权力依然来自张昭,并没有企图改变这种状况。如此种种,张昭是很满意的。
  更重要的是,谁也不清楚,神仙究竟给张涵留下了什么。天书是不假,价值连城都不足以形容,除了神仙,没人能写出天书来。张昭对此深信不疑。但是,三十卷天书已经打开了二十五卷,其中竟然没有一卷是关于兵书战策、治理天下的。配合着张涵在族学里的所做所为,张昭和项让再次确定了一件事——神仙留下的不只是天书。
  也就是说,张涵是绕不过去的。
  两人都清楚的事,就不必讲出来,图然伤了感情,留下话柄。
  “涵儿,你前次所言,有些道理。然而,祖父思之再三,仍觉不可,尊卑有序,上下有别,切不可因一时小利而乱了规矩……”
  张涵听得此言,心中大急,不觉咬紧了牙关,双手紧攥,才强使自己没有叫出声来,却已是脸色苍白,脸部的肌肉隐隐直跳。没有镜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脸色不会好看,便低头俯首,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就是康庄大道;退一步,可就要崎岖横生了。
  深吸了口气,张涵心里说不清的苦涩,强烈的失望令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早知此事不易为,他也没有寄予过高的期望。有教无类,终究只是个理想。再次扩大族学需要花多少钱,他也曾算过的。一年逾千万的开销令他咂舌不已。还是偷偷向母亲张王氏了解了家中的收入,他才敢开这个口的。祖父张昭想不通,舍不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眼看着一条金光大道离他远去,张涵是如此的不舍——又不是花不起钱。本来,他还想轻轻松松打天下,做一番前所未有的事业,可惜……
  不过,原本期望就不高,在短暂的失望过后,张涵深吸了几口气,也就迅速平静了下来。
  “是的,祖父。既然如此,便如您所愿。不过,可否让管事子弟……”
  平静以后,张涵立刻试图减少损失。一路行来顺风顺水,使他有点浮躁了,当初便不应说的痛快,便把计划和盘托出,否则,也许就不会如此了。其实,张涵也知道,这纯属自哀自怨。族学已有数百之众,对张氏来说,已是足够了。没有充足的理由,张昭是不会支持族学再次扩大的。
  “哦,涵儿这么想呀?这个,祖父倒没什么想法。可是,涵儿你刚刚才把入学作为奖励,现在就更改,未免不好吧?
  ……”
  张昭分析了此中的利害,委婉地回绝了张涵。他今天的话有点儿多,但张涵失望之下,也没有留意。
  “好的,祖父。”
  张涵低声应了一句,他不介意把失望表现出来,但他仍然克制住自己,礼貌地给祖父张昭和项让行礼告别,才离开。
  熹平二年(173年)正月,张涵度过了一个郁闷地新年。新年里,他更加忙碌。成名以后他一直闭门读书,此次听说他回来了,在客人的名单里,又增添了不少同县的士子。尽管,他在迎来送往中,依然表现得体,亲自去各处拜访,与驺县知名士人打交道,也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在私下里,张涵还是高兴不起来,懒洋洋的,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
  一有时间,就萎在房里,拥着若若,什么都不做,只是待着。张清已经十三岁,不再是个小姑娘了,她看到张涵依然很欢喜,却也有了几分矜持,不再那么缠着张涵。若是平时,张涵不免会有些许失落感。此时此刻,却是正合了他的心意。
  没有了囡囡带头,张恒和张律也闹不起来。张恒去年满六周岁,也上了族学。和张律一样,他也是到了年跟前,才从族学回到张坞的。
  父亲张何回来了,年后他将担任琅邪国相,此次在家能待上两个月,再去上任。张王氏很是高兴,张涵却不怎么待见他。张何新娶了两房小妾,此次连同翠姨,一共带着四个儿女归来。这时按照当时的习惯,也是理所当然的。可张涵心气不顺,又逢此事,看他自然没有好脸色。
  当然,张涵在大面上还是说的过去,并没有给张何难堪。然而,张大少爷板着脸。两房小妾还是看的出来的。这二位出身平平,在张家的身份还不如小翠,比婢女高些儿不多,哪儿敢与张涵计较,看了脸色,还得小心翼翼地陪个笑脸。张涵不高兴是不高兴,却也没有心情去欺负她们,全当没看见了。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拜托,给几张票吧!我写的很认真,诸位也鼓励下嘛。
  第三十一章 仆婢'下'
  张何没多少雄心壮志,也非喜新厌旧之人。若非父亲的要求,他宁愿待在家中。此次一回来,便又与张王氏腻在一起。多少年的夫妻了,张何还是喜欢与张王氏腻在一起,待在一起默契十足,不用废心思,很是舒适惬意。不幸的是,张恒年纪还小,今年刚好入了族学,如今见了张王氏是倍感欢喜,整日粘在母亲身边,一点儿也不知自己这个灯泡有多碍眼。张恒这个灯炮,与当初张涵又不相同,令张何甚是头痛。
  张涵满心地不喜,也看不下去了,便把张恒抓到旁边,恐吓了一番。族学之中,已将十岁以下童子纳入训练体系,张涵的‘凶恶’,张恒也是见识过的,自然乖乖从命。这样一来,张何才松了口气。
  郁闷归郁闷,张涵努力地调节自己——大年里生了一肚子闷气,他可不想回到族学还如此。
  人生不如意十之七八。成有成的法子,不成有不成的办法,活人还能叫尿憋死。哪儿有事事都如意的。这辈子运气就不错了,如今无非是多花点儿时间,多费些儿功夫。何况,再不如意,日子总要过的。
  这么一想,张涵倒也心平气和了。族学、小作坊、灌钢、植物园和冶炼作坊,杂七杂八的事多了,忙了段时间,事情也就淡了,人又便恢复了活力。
  张涵把这事放下了,张昭和项让却关心着呢!
  熹平二年(173年)七月初,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家中来人捎话,说张昭老太爷想他了,要他回去一趟。
  张涵不知道有什么事,却也不敢怠慢,就顶着正午的太阳,骑着大黑一路烟尘跑回了张坞。他还是好的,不过一身灰土,刘文标紧跟在他后面,都成了个土人了——自从上回刘文标被张涵甩开以后,张王氏就给他换了匹骏马,现在他是能跟上了,可怜这灰就吃的更多了。
  张涵梳洗过后,又换了身干净衣服,顿觉浑身轻爽,眼看已是日头西垂,他赶紧来到了祖父院中。照例给祖父见过礼,又给项让行礼,这一番行礼结束,张涵才老老实实坐好。
  张昭先问了几句周南先生(岑晊)的情况,又说了阵儿闲话,才说到今天的正题。
  “驺县张氏这几年来,渐渐兴盛,祖父心中很是安慰……”
  不过,张氏兴盛了,往来的人也就多了起来。张家大宅已经有些儿年头没修过了,家中的仆婢数量也不多。有时侯客人多些儿,往往就忙不过来,偶尔还会犯错误,令人笑话。这样下去可不行,祖父打算,把张家老宅好好修缮一下,再另选一处庄园,修些儿亭台楼阁,客人来了,也好有个地方接待。
  这么的话,就需要很多的奴婢。驺县张氏千年以降,都是耕读传家的衣冠望族,家里的仆婢总要有些分寸,会做事才行。而且,张涵年岁也不小了,家里的事情也该出把力了。修宅子的事情,不用他来管。婢女的事情,也无须张涵操心,至于男仆嘛……
  张昭说了好一会儿,张涵越听越不对,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
  张涵偷眼去看张昭,发现祖父正笑眯眯的看着他,忍不住心头一热。
  在新年里,张涵忙忙碌碌,空闲时间并不很多。可是,一有空闲时间,每天入睡以前,张涵都要反复琢磨那事。思来想去,张涵没有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想不出原因,而是原因太多,无法确定是哪一个。但是,张涵却已把这事的前前后后掰开了揉碎了,分析的通通透透。
  张涵不是那种聪明绝顶,一步七计的人,但他也不傻。只是自降生以来他处处顺心,又总以为,张家(早晚)是他的,故而一直没有往其他方面想,自然就考虑不到张昭会否起了猜嫉之心。
  在新年里一番盘算下来,张涵才清楚,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竟只考虑钱财。其实,此中就不是问题的,就是钱财了。
  也正是因为想过了,所以知道其中的关节;知道其中的关节,张涵才能明白,张昭下了这个决定,需要何等的信任。开了这个口子,势必会大大加强张涵的势力,破坏张家的势力平衡,张昭在,自然不会有问题;可若是张昭不在了,那事情就要另说了。可以说,这个决心不是容易下的。张何并没有什么过失,越过他是很不公平的事。这其中若是没有对他的舔犊之情,以及张昭对他深深的期望,缺了哪一点,都不会如此。
  明白了这其中的种种,张涵不能不感动。此时说什么都不合适,张涵恭恭敬敬,极其正式的给张昭行了个大礼,朗声说道:
  “祖父,孙儿必不辜负祖父的厚望。”
  “不要说这些了,”张昭有些伤感,“涵儿,祖父要你答应一件事。”
  张昭的声音低沉沙哑,张涵听了不由得一惊,抬眼看去,正对上了张昭的双眼。张昭双目如鹰,紧紧盯着他,似乎两口长钉,牢牢钉在他脸上,张涵一时竟无法控制自己,保持着‘抬头去看’的姿势,僵在那儿。
  那短短的一刻,张涵却觉得无比漫长。
  “祖父多虑了,孙儿无论如何也不肯伤害父亲大人的。”
  清朗的声音,在屋里响起,张涵忽然觉得那声音有点儿陌生,不像是自己在说话。
  “唉……”
  张昭轻拈胡须,微皱眉头,他注意到,张涵说的不是“不会”,而是“不肯”,不由的开口问道。
  “涵儿,还恨你父亲吗?”
  “不啊!怎么会?”
  “涵儿,当初为何……”
  “不知道,忘了。”
  张涵在祖父的压迫下,下意识地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如果换做张王氏,答案肯定是“不会”,张昭嘛,多半也是如此,至于张何,张涵与他之间总是要差一点儿。但是,这个回答是下意识的,张涵并没有留意到其中的差别,也就不会明白张昭的想法。
  张昭仔细打量了张涵几眼,他自然看不出什么来,只把张涵看的有点毛,却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算了,张昭也不再细究这个问题,也许从利益角度考虑,会更为稳妥。于是,他转而分析起张涵的计划。
  “……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涵儿,你也该多出去走走,多与人打打交道了。”
  “是的,祖父。待此事告一段落,孙儿准备出去游学。”
  张涵心睿诚服,姜还是老的辣。
  张涵的设想是:继续扩大族学,管事子弟全部招入族学,并从奴仆中招收合适的少年,进一步扩大‘黄埔军校’的规模;
  而项让的办法是:族学保持不变,部分优秀的小管事其子弟也可以进入族学,然后,从家中招收合适的少年男女作奴婢,族学负责男仆的训练;
  两者的结果是相同的,此中高下却一目了然。
  不过,关于此事的反思,是在过后进行的。此时此刻,意外的喜悦已经填满了张涵的脑海里,他很快便把这些抛在脑后,喜不自胜的他已经无法进行缜密的思考。虽然不能与人分享,张涵却傻笑了整个晚上。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晚上还有。
  第三十二章 选拔'上'
  熹平二年(173年)秋八月,早晨的天气不冷不热,清爽宜人,王尚英睡的正香,忽然听见一阵嘈杂声。他是小管事,心里有事,便忍住睡意,挣扎着醒来了。
  “什么时候了?”
  “还早,你再谁会儿,到时候叫你……”王家娘子轻声应了一句,孩子还睡着。
  “还早?还早怎么会有这么些人起来?不行,我得去看看……每次社日过后,都是连喊带叫才起的……”他边穿衣,边嘀咕。
  “噗哧~”
  见丈夫睡迷糊了,王家娘子忍俊不住,笑出了声。王尚英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张家选人的日子。难怪昨日秋祭疯了一整天,今天早早的,便都起来了。
  一年中春秋两次社祭是大事,庄户们也一样会凑钱祭祀,然后宴乐终日。作为主家,张家多少也会出些儿薄酒胙肉的。
  见丈夫不动了,王家娘子知道他醒了,便说起了家事。
  “你真要让小三去呀?”
  小三是他们的儿子,排行第三,虽然老大、老二都夭折了,但小三的叫法却延续了下来。
  “唉~,不去又能做什么?听说,张家这回选人是要伺候客人的,很是重视,还要教这些人读书……”
  王尚英往后一倒,重新躺下了。他也不太想儿子去,小三才十岁,离家在外,他放心不下。可是,他只是个小管事,要给儿子争取个去族学读书的名额,还差得远呢!
  “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恐怕小三就再也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了……”
  “可小三还小,一个人在外面……”
  “也不小了。小三是延熹六年生,现在都十岁了……再说,小三聪明,不会吃亏的……”
  “那也是,”王家娘子反而乐观了起来,“兴许小三能学会一身好本事,没准还真出息了……当初,孔老夫子也夸小三聪明来着,那句话怎么说的,天,天……”
  “天资聪颖,”看媳妇着急,王尚英闷声回了句,小三是很聪明,可那个老夫子呀,谁去送腊肉的时候,他不是这么说的,就他媳妇还真信了。
  “我倒不指望他出息,艺多不压身,学会一点儿,是一点儿……将来他接触的人多了,总比在这里种地的机会多些儿。张家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