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敌后四十里的地方被以逸待劳的敌军团团围住,身边有的只是刚刚被自己付之一炬的辎重。此时此刻夏侯渊唯一感到庆幸的是自己替主公来了乌巢,唯一的希望是留在外围的徐晃。
曹操站在官渡中军大帐前,向乌巢方向举目远眺。掐指算来若不出意外,夏侯渊此刻应该已到达乌巢。却不知战况如何?
曹操在心中关切着乌巢的胜负,突然一阵大风吹过,喀一声脆响将他面前的一盏旌旗吹折成两段。面对如此诡异的景象,当场便有人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此乃不祥之兆。”
曹操回过头狠瞪了一眼身后的文武,吓得发怪音者立马闭上了嘴。可还未等曹操找出扰乱军心者,正对着袁绍大营的方向上突然鼓声大作。众人寻声望去,只见一员小校飞奔来报道:“禀司空,袁贼正于辕门外叫战!”
耳听久未主动进攻的袁绍在外叫战。曹操的心头不禁猛地一颤,目光不由扫向了脚边的“曹”字旗。曹营人马本就不及袁绍,此番为偷袭乌巢夏侯渊和徐晃又带走了一批精锐。袁绍在这时候主动叫阵不得不让人怀疑乌巢可能是个陷阱。虽说一股不祥之感已然涌上了心头,但曹操表面上依旧是一脸的平静,甚至还同身旁的下属笑道:“走,瞧瞧本初又耍啥花样。”
可真当曹操来到阵前,他脸上强装的笑容终于化作了一脸团铁青。但见官渡阵前打着“陈”字大旗的袁绍军依次列为左中右三阵。林立的枪戟在艳阳下泛着冷酷的光芒,数千辆战车在中军阵前一字排开。曹操虽看不上战车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但也不得不承认战车在战阵中显得极有气势。当然曹操也不可能不注意到袁绍军阵中那辆华丽得极其耀眼的四套马车。
此刻袁绍就站在这辆四套马车上,照例穿着那身惹人眼球的鎏金战甲。在他的身旁站着一袭青袍手持木杖的沮授。虽说沮授看着依旧有些身形干枯,但他的背却比任何时候挺得都直,他的双眼比任何时候都有神,他的双手比任何时候都稳健。
“陛下,乌巢来报,高将军已将曹军困于乌巢。但淳于将军不幸战死。”
对于淳于琼的死袁绍没有任何表示。他的耳朵似乎只听进了“曹军困于乌巢”这几个字。却见袁绍一拍大腿,扭头向沮授兴奋地大笑道,“果如广平所算,曹操入局也!”
“沮军师神机妙算!”
“曹操困于乌巢怕是插翅也难飞!”
“大陈必胜!陛下一统江山指日可待!”
眼看沮授的计谋得逞。袁绍龙颜大悦,战车下的一干文武也跟着歌功颂德起来。不过沮授本人倒是显得颇为平静。在他看来真正的大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沮授的计划其实并不复杂,他先命阴夔逃往曹营投靠许攸以便将假消息带给曹操。再让淳于琼从白马运一批粮草到乌巢,造成乌巢是袁军粮仓的假象。然后命高览领兵守在乌巢附近静侯曹操入套。
这次计划之所以会选择许攸下手,一来是因为许攸为人贪财容易上勾。二来沮授也恨许攸在利用田丰查找天崩地裂之术的弱点后投靠曹操,最终害得田丰枉死。且不管这此的计划成功与否,只要许攸将假消息带给曹操那他就死定了。而以许攸同曹操的关系,和之前破解天崩地裂之术的功劳。只要其入套就有五成的把握能说服曹操偷袭乌巢。此外根据沮授对曹军补给的分析,曹操最终上勾的几率高达八成。在两军陷入僵持的情况下,往往五成胜算就足以令一方人马挺而走险。饶是袁绍之前已不怎么搭理沮授。可在听罢沮授的计划后,还是毫不犹豫地全盘接受了下来。
眼下曹操既已落入了陷阱,沮授自是要不客气地事实他下一步计划——攻打官渡曹营。不同于始终将曹操视作一生之敌的袁绍。在沮授的眼中已经立国的袁氏一族的头号大敌是身处许都的汉天子。只有灭掉汉廷袁氏才能以正朔的身份出现在天下人面前。一旦袁氏获取了正统大义,则天下百姓皆会归附袁氏旗下,哪怕曹操再有才华也无法阻挡民心所归。但之前一次次的进言失败,也让沮授清楚的认识到现在的袁绍一心只想着如何战胜曹操证明自己,其他计划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为此沮授才精心布置下了此次乌巢之战。虽说在执行过程中折损了一员大将,几多兵卒,以及一寨的粮草。可眼看着袁绍一副兴高采烈的模样,以及近在咫尺的曹军大营。沮授觉得自己这次总算是成功了。
不多时对面的曹军大营也响起了一阵高昂的鼓声。从曹军的辕门中鱼贯而出了一队队士气饱满的曹兵,只一会儿的功夫便在营前排成了一方方整齐划一的方阵。鼓声停歇后,又是一记悠扬的号角声,却见一队骑兵高举“曹”字大旗自中阵一跃而出,为首之人赫然就是汉司空曹操。
曹操!?沮授略带惊讶地看着对面出战的曹操。依照他对曹操脾性的了解以及推算,此次曹操应该亲自率部偷袭乌巢才对。失去曹操的曹营群龙无首,在己方的猛攻之下,必然会丢盔弃甲。甚至只要放出曹操已死的假消息也足以令曹军为之崩溃。一旦曹军溃败,官渡陷落,袁军便可长驱直入豫州的腹地,兵临许都城下。以曹操的兵力,许都的守军必不会多。届时汉廷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可是现在曹操却安然无恙地出现在了官渡大营。这无疑提升了沮授攻克曹营的难度。
相比惊愕于曹操出现的沮授,身为主帅的袁绍并没有意识到曹操在与不在的区别所在。相反袁绍倒是兴致勃勃地指示车夫将马车赶到阵前,得意洋洋地冲曹操喊道,“孟德还在营中?朕还以为汝去乌巢放火也。”
曹操听罢袁绍喊话,心知夏侯渊等人已落入圈套。心急之余,不由故作不解地向袁绍装傻充愣道,“本初此话何意?孤何时要去乌巢?”
“哼,阿瞒莫要再欺人。待朕将曹将首级奉上,看尔再嘴硬否?”言罢袁绍一挥手示意车夫将车赶回原位,继而回指对面的曹操放言道,“曹操留在大营,乃是天意要让朕亲手将其诛灭。”
袁绍高调的宣言,再一次引来了众文武的奉承。唯有郭图一言不发地站在一旁紧盯沮授,好似在等待他的反应。沮授看了看跃跃欲试的袁绍,又扫了一眼周围整装待发的将士,心知眼下之局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说曹操留在营中折损了乌巢之计的效果。但想必此时的曹军也已意识到自己已然上当。在精锐尽出的情况下,就算是曹操心绪多少会有些混乱。相比之下己方计谋得逞,士气高昂,兵力又在曹军之上。胜算依旧掌握在自己手中。
罢也,就让尔等见识一番吾沮广平之战法!
沮授收起心中的得失,举起手中的木杖朝着曹军一指道,“掷击!”
刹时,震天的喊杀声响彻官渡,数枚硕大的石块越过袁绍军阵在空中划过一条条显明的弧度,朝着曹军大营的箭楼、霹雳车以及军阵砸去。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七十节 蛟龙出海
四月的暖风拂过一望无原野,带着些许青涩的花香。以齐侯护卫身份出征的曹丕用手轻拍着马背,想要安抚跨下稍显不安的坐骑,但效果却不明显。话说这并不是他的第一次出征,早在九岁时曹丕便已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可是这一次不知为何,曹丕总觉得有什么事压在心间,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许是头次随蔡军出征吧。曹丕在心中如次安慰着自己。相比之前的订婚仪式,此次蔡吉出征显得异常低调。在龙口城门前简单地祭过三牲之后,蔡吉便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向西挺进。由于东莱与北海之间地形平坦,蔡军仅花了三天时间便抵达了东北海首府即墨城。早已在此等侯多时的北海太守王修亲率三万大军与蔡吉汇合,而蔡吉也将行辕暂时设在即墨,并在此调兵遣将。
在曹丕眼中蔡吉与喜好身先士卒的父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统帅。蔡吉从不亲自领兵厮杀。她总是待在离前线不远的后方同贾诩等谋士商讨作战方案,然后派出一员又一员武将领兵出战。与此同时,一批批盟军、曲部也从青、徐两州源源不断地朝即墨城汇聚而来。短短两日蔡吉的人马就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长,并且势头没有减下去的趋势。
这不,此刻的曹丕就是在陪同蔡吉迎接来自徐州的兵马。正当他好不容易安抚下坐骑之时,从西南方向上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两名插着“高”字旗与“张”字旗的骑兵,先后疾驰而来禀报道。
“报!东海太守高顺率部一万到!”
“琅琊相萧建率部一万到!”
仿佛是在映证两员骑兵的报告,曹丕瞧见远处地平线上扬起了一阵漫天沙尘,滚滚马蹄令大地都为之震动。不多时两部人马便已汇聚即墨城下。但见“高”字旗下的统帅正值壮年,虎背熊腰,留着一脸络腮胡子。当他自曹丕身边走过时。特意扫了曹丕一眼,那充满寒意的眼神直瞧得曹丕暗自打了个哆嗦。而“张”字旗下的统帅则正好相反。那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身着轻便的皮甲,脸上挂着曹丕在许都常见的那种充满奉承的笑脸。老者的身后还跟着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将领。他也忍不住看了曹丕一眼,但目光中充满了好奇。
然而壮年将领在面对蔡吉时。却收起了咄咄逼人的杀气,转而踏前一部,向蔡吉恭敬地行礼道:“高顺见过齐侯。”
原来此人就是“陷阵营”高顺,难怪会看吾不顺眼。曹丕在心中如此腹诽着。同时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老者,心想琅琊太守张郃派这么一个老官宦来领兵,不知蔡吉会做何反应。
“萧建见过齐侯。”琅琊相萧建恭身行礼后,又将身后的年轻将领介绍给蔡吉道:“此乃张将军之侄张泉。”
张郃的侄子赶紧上前施礼道。“张泉见过齐侯。”
张郃本是袁绍的部将,素有河北四庭柱之称。之前他虽拒绝了袁绍的任命,但要他领兵攻打从前的主公还是有些强人所难。须知就算在另一个时空,张郃也是因为糟人陷害才转投曹操。既然张郃派来兵马,送来了侄子,这会儿的蔡吉自然没有追问张郃为什么没来,而是面带微笑着欢迎道:“诸军一路辛苦。此番有列位相助。孤也可宣称有十万大军也。”
蔡吉十万大军的说法,让在场不少人都流露出了振奋的神色。可曹丕却知蔡吉并没有夸大蔡军的兵力。相反若是算上相关的民夫。蔡吉对外宣称有三十万大军也不为过。毕竟他老爹曹操就是这么干的。因此曹丕颇不理解蔡吉为何要故意隐瞒实力。不过曹丕好歹也随曹操多次出征,心知如此多的兵马聚集在即墨城会将城内的粮草迅速耗尽。就算蔡吉再怎么财力雄厚,出于提升士气的考虑。差不多也该启程西进了。
且就在曹丕猜测蔡吉什么时候离开即墨之时,又有一骑小校打城外飞奔而来。不过这一次所带来的消息并非某部人马即将到达,而是来自前方的战报。
“禀齐侯,颜良军已北下。”
蔡吉听罢小校禀报,向身旁的贾诩露出了会心一笑。可贾诩却像什么都没发生似地向蔡吉拱手进言道:“主上,是时候启程也。”
蔡吉闻言。郑重颔首道。“就依先生所言。”
颜良这几日的心情真可谓是大起大落。身为河北四庭柱的他原本就觉得被派来青州与蔡吉一女子对峙,实在是大才小用。怎奈皇帝的旨意不容辩驳。他也只好捏着鼻子来青州坐镇了。可谁知颜良前脚刚到青州,一直龟缩在东莱的蔡安贞竟突然起兵西征,兵锋直指颜良所控制的西青州。面对如此赤裸裸的挑衅,本感无聊的颜良自是摩拳擦掌想要给蔡吉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就算不碾平东莱,也要让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哭着逃回去。
对此身为青州别驾的辛评却持反对意见,他与其弟辛毗屡次劝说颜良待在平原城以逸待劳。亦提醒颜良说蔡吉年纪虽小,可身边猛将如云,又有郭嘉、贾诩等智谋之士相助,己方万不可贸然行动。辛评兄弟的进言在颜良眼里完全是懦夫之眼。什么猛将如云,蔡吉麾下的那些将领,除了张郃颜良每一个放在眼里。更何况张郃远在徐州,颜良不信他会那么快赶来青州。至于智谋之士,亦不过是些躲在帐中出谋划策的儒生,战场上的胜负终究还是要由武将的刀枪来决定。于是颜良无视辛评兄弟的进言,在蔡吉自龙口出征的第二日,他也调集兵马气势汹汹地赶到了袁绍与蔡吉在青州的边界——潍水河。
可开战之初蔡军却并不与颜良正面交锋,而是派出小股兵马不断滋扰袁军。不胜其烦的颜良当即决定无视那些滋扰的宵小,直接渡潍水主动进攻蔡吉的大营即墨城。在他看来只要击败蔡吉攻克即墨,那些烦人的滋扰者自会望风而逃。事实证明,颜良的这一决断似乎颇为英明。
建安五年四月十日晨,颜良率两万人马轻而易举地就渡过了曾经阻挡袁军四年有余的潍水河。潍水东岸的蔡军水寨在得知颜良渡河之后。吓得直接后撤到了后撤到了下密城内。颜良就此兵不血刃地占据了潍水水寨。可正当他兴致勃勃地想要继续进发兵临即墨城下之时,从后方却传来了蔡军自高密出发意图渡潍水的消息。一旦蔡军渡过潍水势必会切断袁军的补给线。饶是颜良再怎么大意,也不会不知补给线被切断的后果。也直到此时,颜良才恍然想起辛评兄弟之前的进言“东莱安贞狡诡异常”。只可惜颜良出征时并未带上辛评兄弟,身边自然也就没有啥有分量的谋士好商量了。
然则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身经百战的颜良并没有多想,当即亲率五千骑兵北下高密阻击蔡军。此刻颜良部已然进抵高密城附近的潍水河畔,可到目前为止连蔡军的半根毛都没瞧见。长途跋涉的艰辛与扑空的失落,令肝火上升的颜良冲斥候怒吼道,“还未寻着蔡军兵马!?”
被颜良吼得战战兢兢地斥候,赶紧下跪回应说。“禀将军,潍水沿岸确无蔡军踪影。或许蔡军已然过河?”
“大队人马过河,必会留下痕迹。汝看看这沿河两岸哪儿有渡河的痕迹!”颜良一把扯起斥候押着他朝河边望去。
斥候害怕颜良会一个不高兴干脆把自己丢河里,于是带着哭声赶紧向其讨饶道,“将军息怒。小的这就去找。”
颜良猛地将斥候朝地上一推,旋即翻身上马道,“限汝天黑前找出蔡军所在。否则提头来见!”
“喏。”斥候摇摇晃晃站起身拱手领命。却不曾想他的话音刚落,从身后忽然传来的一阵惊呼之声。“蔡军!蔡军来袭!”
颜良眯起眼睛寻声望去,只见背光处一票骑兵正朝己方疾驰而来。迎风飘扬的“蔡”字大旗鲜明地昭示了来者的身份。而那由远而近的踏踏马蹄声则宛如烈酒一般激起了颜良嗜血杀意。颜良旋即大笑一声,武起长戟直指敌军。“兀那小贼原来躲藏于此!弟兄们,给吾杀!”
一片喊杀声中,两队骑兵犹如两股奔泻的洪流冲撞在了一起,刹时激起一片血光之花。颜良更是策动胯下黑马一跃而上,手中的一杆长戟如旋风般横扫沙场,带起残肢断臂无数。渐渐地仿佛是慑于颜良修罗般的战力。颜良所过之处蔡兵纷纷前仰后翻。为其让出了一条无形的通道。